CN206347666U - 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47666U CN206347666U CN201621464133.5U CN201621464133U CN206347666U CN 206347666 U CN206347666 U CN 206347666U CN 201621464133 U CN201621464133 U CN 201621464133U CN 206347666 U CN206347666 U CN 2063476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ehumidifying
- water pump
- conditioning system
-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包括: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管道、均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连接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内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除湿盘管及设于所述进风管道的风机;调节风组件,所述调节风组件包括与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连接的调节风管道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调节风管道的加热件和加湿管;及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与所述调节风管道的出风端连接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在室外新风进入的第二进风口内设置除湿盘管以将新风中的湿气排出,除湿后的新风再与部分室内气流混合,其避免了对室内循环气流进行降温除湿,降低了能源消耗及其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自取新风净化空调机组均采用降温除湿,其主要将部分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混合并将温度降低至露点温度以下以将混合气体中的水汽凝化,进而达到除湿的效果。但是,在室内循环空气与室外新风的混合气体的降温除湿的过程中,需要将气流温度降低至14℃以下,然后再加热至人体适宜的温度,在降温和加热的过程中易导致能源的大量消耗,其不利于能源的节省及使用成本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湿易导致能源浪费、使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包括:
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管道、均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连接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内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除湿盘管及设于所述进风管道的风机;
调节风组件,所述调节风组件包括与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连接的调节风管道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调节风管道的加热件和加湿管;及
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与所述调节风管道的出风端连接的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调节风组件还包括加湿水箱、驱动所述加湿水箱内的加湿介质进入加湿管的加湿水泵。
优选的,所述加湿管包括加湿管本体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加湿管本体上下侧的上雾化喷嘴和下雾化喷嘴。
优选的,所述上雾化喷嘴和下雾化喷嘴均为多个,且多个上雾化喷嘴和下雾化喷嘴均沿所述加湿管本体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紫外灯管。
优选的,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的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除湿水箱、用于将所述除湿水箱内的介质制冷的制冷器及驱动除湿水箱内的介质进入除湿盘管的除湿水泵。
优选的,所述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还包括一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加湿管之间的湿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湿度信号采集模块、第一比较模块、第二比较模块、加湿水泵驱动模块和加湿水泵停止模块,所述湿度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形成的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信号是否小于第一阈值,若小于第一阈值则启动加湿水泵驱动模块,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大于第二阈值则启动所述加湿水泵停止模块,所述加湿水泵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加湿水泵开启,所述加湿水泵停止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加湿水泵停止;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端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温度信号采集模块、第三比较模块、除湿停止模块,所述温度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产生的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三比较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信号是否小于第三阈值,若小于第三阈值则启动所述除湿停止模块,所述除湿停止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制冷器和除湿水泵同步停止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在室外新风进入的第二进风口内设置除湿盘管以将新风中的湿气排出,除湿后的新风再与部分室内气流混合,其避免了对室内循环气流进行降温除湿,降低了能源消耗及其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组件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包括:
进风组件1,所述进风组件1包括进风管道101、均与所述进风管道101的进风端连接的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二进风口103、内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03的除湿盘管104及设于所述进风管道101的风机105;
调节风组件2,所述调节风组件2包括与所述进风管道101的出风端连接的调节风管道201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调节风管道201的加热件202和加湿管203;及
出风组件3,所述出风组件3包括与所述调节风管道201的出风端连接的出风口301。
如图1所示,具体作用时,在风机105的作用下,空气分别由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二进风口103进入,第一进风口102与室内连通以便于驱动室内风循环,第二进风口103与室外新风连接,其由于一定程度进行室内外换气,而且设置第一进风口102的内径大于第二进风口103的内径,其一般保证第二进风口103的进风量为总进风量的10~20%,进而保证室内外按一定比例进行换气。由于第一进风口102进入的为室内适宜空气,其湿度与人体相适宜,故不需要降温除湿,而由第二进风口103进入的室外空气在春夏季节则易出现高湿度状况,本实施例在第二进风口103设置除湿盘管104,该除湿盘管104内循环流动有7~12℃的冷冻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与除湿盘管104的接触过程中凝化为水珠排出。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二进风口103进入的空气在进风管道101的进风端混合;混合均匀的混合空气进入调节风管道201,由于新风进过降温除湿后温度较低,其与室内空气混合后使得混合气体略低或高于人体适宜温度,且混合气体为较为干燥空气,故本实施例在调节风管道201内设置加热件202和加湿管203对低温、干燥空气进行加热、加湿以形成与人体相适宜的空气。其中,本实施例的加热件202可采用电加热丝或电加热棒,为了增加加热的均匀性,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电加热丝。
本实施例采用降温除湿,故除湿盘管104内需要循环流动7~12℃的冷冻水,为了节省水资源,本实施例所述进风组件1还包括除湿水箱106、用于将所述除湿水箱106内的介质制冷的制冷器107及驱动除湿水箱106内的介质进入除湿盘管104的除湿水泵108,其具体通过制冷器107将水箱内的水制冷至7~12℃,然后通过水泵将除湿水箱106的冷冻水输入除湿盘管104内,而为了节省水资源,除湿盘管104内的冷冻水会回流至除湿水箱106内进行再次制冷,并进行循环利用。
如图1、图2所示,为了保证加湿效果,本实施例所述加湿管203包括加湿管本体203a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加湿管本体203a上下侧的上雾化喷嘴203b和下雾化喷嘴203c,而且本实施例所述上雾化喷嘴203b和下雾化喷嘴203c均为多个,且多个上雾化喷嘴203b和下雾化喷嘴203c均沿所述加湿管本体203a长度方向均匀设置,通过上雾化喷嘴203b和下雾化喷嘴203c将加湿介质雾化,进而与混合空气充分接触,以保证加湿效果。
室外新风进入进风管道101前,由于新风中不可避免存在细菌,故本实施例所述进风组件1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03的紫外灯管109,当新风进入后可通过紫外灯管109照射对新风进行杀菌处理。
而且,所述进风组件1还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进风管道101的出风端的初效过滤器110和中效过滤器111,杀菌处理的室外新风与室内空气混合,由于新风和室内空气中均不可避免存在颗粒物,本实施例通过初效过滤器110和中效过滤器111依次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避免PM2.5进入室内损害人体健康。
本实施例所述调节风组件2还包括加湿水箱204、驱动所述加湿水箱204内的加湿介质进入加湿管203的加湿水泵205,其可通过加湿水泵205驱动加湿水箱204内的加湿介质由加湿管203喷出以对加热后的混合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加湿介质主要为的纯净水,而且可在纯净水中加入一定量空气清新剂、空气净化剂或杀菌剂,以便于对空气进行净化、消毒、清新化处理。
如图1、图3所示,在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主要混合空气进行加湿,在不间断的加湿过程中易导致室内空气较为潮湿,而潮湿的室内空气与室外新风混合后依然处于潮湿状态,为了避免继续对潮湿的混合空气加湿导致过渡加湿和电能浪费,本实施例所述节能型新风空调系统还包括一控制组件4,所述控制组件4包括设于所述加热件202与所述加湿管203之间的湿度传感器401及控制器402,所述控制器402包括湿度信号采集模块402a、第一比较模块402b、第二比较模块402c、加湿水泵驱动模块402d和加湿水泵停止模块402e,所述湿度信号采集模块402a用于采集所述湿度传感器401检测湿度形成的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比较模块402b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信号是否小于第一阈值,若小于第一阈值则启动加湿水泵驱动模块402d,所述第二比较模块402c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大于第二阈值则启动所述加湿水泵停止模块402e,所述加湿水泵驱动模块402d用于驱动所述加湿水泵205开启,所述加湿水泵停止模块402e用于驱动所述加湿水泵205停止;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其具体作用时,湿度传感器401实时检测进入调节风管道201的混合空气的湿度,当进入调节风管道201的混合空气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即空气处于较为干燥状态时,第一比较模块402b判断湿度信号采集模块402a采集的湿度信号低于第一阈值,并启动加湿水泵驱动模块402d,其可驱动加湿水泵205开始工作,加湿水泵205驱动加湿水箱204内的加湿介质进入加湿管203以对干燥空气进行加湿;而当进入调节风管道201的混合空气湿度高于另一设定值时,即空气处于潮湿状态,第二比较模块402c判断湿度信号采集模块402a采集的湿度信号高于第二阈值,并启动加湿水泵停止模块402e,其可驱动加湿水泵205停止工作,即加湿管203停止加湿,其有利于保证进入室内的混合空气与人体相适宜,且有利于减少电能消耗。
当室外温度低于一定值时,其自然会降低湿度,即当进入秋冬季节时,对于室外新风依然进行降温除湿明显无必要,故本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4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03的进风端的温度传感器403,所述控制器402包括温度信号采集模块402f、第三比较模块402g、除湿停止模块402h,所述温度信号采集模块402f用于采集所述所述温度传感器403检测温度产生的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三比较模块402g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信号是否小于第三阈值,若小于第三阈值则启动所述除湿停止模块402h,所述除湿停止模块402h用于驱动所述制冷器107和除湿水泵108同步停止工作。其具体工作时,温度传感器403实时采集进入第二进风口103内的新风温度,当室外空气温度低于一定值时,第三比较模块402g判断温度信号采集模块402f采集的温度信号低于第三阈值,并启动除湿停止模块402h,其可驱动制冷器107和除湿水泵108同步停止工作,从而停止对室外新风继续除湿,其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使用成本。
为了证明本实施例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将现有的常规自取新风净化空调机组作为对比例与本实施例的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本实施例和对比例均按240天进行制冷除湿,且每天按8小时运行时间,夏季再热均按电加热1℃温升计算,天数与除湿天数同,电费统一按1.00元/度计,夏季耗电量的单位为度/天。
由上表1可知,在对相同的新风和循环风量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电再热量和夏季耗电量明显大幅度低于对比例,其使得夏季运行费用由6.72万元降低至1.34万元,其明显大幅度节省了能耗、降低了使用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室外新风进入的第二进风口103内设置除湿盘管104以将新风中的湿气排出,除湿后的新风再与部分室内气流混合,其避免了对室内循环气流进行降温除湿,降低了能源消耗及其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管道、均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连接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内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除湿盘管及设于所述进风管道的风机;
调节风组件,所述调节风组件包括与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连接的调节风管道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调节风管道的加热件和加湿管;及
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与所述调节风管道的出风端连接的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风组件还包括加湿水箱、驱动所述加湿水箱内的加湿介质进入加湿管的加湿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管包括加湿管本体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加湿管本体上下侧的上雾化喷嘴和下雾化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雾化喷嘴和下雾化喷嘴均为多个,且多个上雾化喷嘴和下雾化喷嘴均沿所述加湿管本体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紫外灯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的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除湿水箱、用于将所述除湿水箱内的介质制冷的制冷器及驱动除湿水箱内的介质进入除湿盘管的除湿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还包括一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加湿管之间的湿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湿度信号采集模块、第一比较模块、第二比较模块、加湿水泵驱动模块和加湿水泵停止模块,所述湿度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形成的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信号是否小于第一阈值,若小于第一阈值则启动加湿水泵驱动模块,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大于第二阈值则启动所述加湿水泵停止模块,所述加湿水泵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加湿水泵开启,所述加湿水泵停止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加湿水泵停止;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端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温度信号采集模块、第三比较模块、除湿停止模块,所述温度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产生的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三比较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信号是否小于第三阈值,若小于第三阈值则启动所述除湿停止模块,所述除湿停止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制冷器和除湿水泵同步停止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64133.5U CN206347666U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64133.5U CN206347666U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47666U true CN206347666U (zh) | 2017-07-21 |
Family
ID=59323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64133.5U Active CN206347666U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476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43793A (zh) * | 2019-12-17 | 2020-04-21 | 上海理工大学 | 双新风、双排风多功能泳池热泵空调机组 |
-
2016
- 2016-12-29 CN CN201621464133.5U patent/CN2063476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43793A (zh) * | 2019-12-17 | 2020-04-21 | 上海理工大学 | 双新风、双排风多功能泳池热泵空调机组 |
CN111043793B (zh) * | 2019-12-17 | 2021-07-13 | 上海理工大学 | 双新风、双排风多功能泳池热泵空调机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65706A (zh) | 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 | |
KR102102831B1 (ko) | 실내 정원을 이용한 공기조화시스템 | |
CN206113121U (zh) | 一种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新风除湿机组 | |
CN107270427A (zh) | 一种带热回收功能的新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 | |
CN206695329U (zh) | 一种空气过滤处理器及其处理系统 | |
CN105737286B (zh) | 带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调湿溶液再生的控制方法 | |
CN2628927Y (zh) | 空调房全热回收换气装置 | |
CN113266913B (zh) | 一种基于Ai智能的分户智能新风系统 | |
CN206347666U (zh) | 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 | |
CN206786845U (zh) | 超薄型置顶过滤清洗风空调 | |
CN105509158A (zh) | 一种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智能空调 | |
CN215412209U (zh) | 一种连续制热和加湿的空调器 | |
CN205560992U (zh) | 一种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智能空调 | |
CN209068631U (zh) | 一种除湿机 | |
CN213480432U (zh) | 一种具有调温调湿功能的送风系统 | |
CN212204815U (zh) |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 | |
CN211233200U (zh) | 一种基于氯化锂固体吸湿板多级空气降温除湿系统 | |
CN208108373U (zh) | 结合光伏发电和蒸发冷却技术的atm机空调系统 | |
CN113465043A (zh) | 一种连续制热和加湿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584955U (zh) | 一种多功能高温除湿干燥机组 | |
CN206683177U (zh) | 一种节能新风系统 | |
CN206269243U (zh) | 一种无水加湿空调 | |
CN107178841B (zh) | 空调系统 | |
CN105737287B (zh) | 一种增强除湿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单独除湿温控方法 | |
CN206269244U (zh) | 一种无水加湿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