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0028U -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70028U CN206270028U CN201621386505.7U CN201621386505U CN206270028U CN 206270028 U CN206270028 U CN 206270028U CN 201621386505 U CN201621386505 U CN 201621386505U CN 206270028 U CN206270028 U CN 2062700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piece
- energy dissipation
- force
- bolted
- test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0000021715 photosynthesis, light harvest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9916 joint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9864 tensile tes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3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316 preloa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669 compression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15 distribu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包括力拉伸试验机、上试件、下试件、螺栓、应变片、电桥、动态应变仪、信号采集系统和计算机;上试件与力拉伸试验机的上夹具固定,下试件与力拉伸试验机的下夹具固定;上试件和下试件通过螺栓固定;螺栓内置应变片,该应变片连接电桥,电桥通过动态应变仪连接信号采集系统;力拉伸试验机的力和位移分别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送至信号采集系统;信号采集系统连接计算机,并将采集到的栓接结合部力、位移以及螺栓预紧力三者试验数据传送给计算机。本装置结构简单、装卸方便,易于重复试验,解决了栓接结合部迟滞非线性特性难以测试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结构是由许多零部件按一定功能要求结合起来的整体,螺栓连接是其中主要形式之一。通过螺栓连接的结构主要由结合面和螺栓连接两部分组成。由于结合面的非线性特性和螺栓连接因间隙、干摩擦、预应力和初始变形等因素产生的非线性,使得栓接结合部对整体结构动态性能影响很大,作用机理极其复杂。影响结合面动态特性的因素很多,而且十分复杂,这些因素主要有:结合面材质、结合面的加工方法、结合面的加工质量、结合面的介质状况、结合面预紧力的大小、结合面的动载荷性质和大小、结合面间的相对位移性质、振动频率、螺栓连接等因素。
这么多的影响因素,再加之它们的影响规律又多为非线性,而且因素间又相互影响,从而无法以理论解析的方法直接确定它们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的大小,必须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来予以解决。另外,由于螺栓的预紧可能是各种不同的力值。
为了测试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系统地研究和探明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与其基本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需要一套完整的测试装置,而目前还没有相关测试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螺栓连接试件,通过力拉伸试验机获得不同预紧力下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利用基础实验数据和模型,测试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包括力拉伸试验机、上试件、下试件、螺栓、应变片、电桥、动态应变仪、信号采集系统和计算机;上试件与力拉伸试验机的上夹具固定,下试件与力拉伸试验机的下夹具固定;上试件和下试件通过螺栓固定;沿螺栓的螺杆轴线中心处植有应变片,该应变片连接电桥,电桥通过动态应变仪连接信号采集系统;力拉伸试验机上设有用于测量力拉伸试验机的力和位移的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动态应变仪、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连接信号采集系统;信号采集系统连接计算机,用于将采集的螺栓预紧力、力拉伸试验机的力和位移数据传送给计算机。
进一步的,上试件与下试件结构尺寸相同,顶部设置多处凸起,将结合面分为互不相连的多个区域,上下试件顶部凸起相互啮合,使试件与力拉伸试验机在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的,螺栓为M16的10.9S级高强度螺栓。
进一步的,上试件和下试件为同种材料或异种材料。
进一步的,上试件和下试件间不加任何润滑介质。
进一步的,上试件与下试件顶部凸起的个数均为4个,凸体的主视图为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以便于上、下试件间切向位移的产生。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上试件与下试件通过螺栓相连;然后通过力拉伸试验机的下夹具将下试件夹紧,并确保在同一同轴度上,然后将上试件与力拉伸试验机的上夹具相连;调节螺栓,使预应力达到设定值,设置不同激振频率、相位和相位增角参数,进行力拉伸与压缩试验;分别提取力和位移试验数据,获取能量耗散特性曲线。
进一步的,多次试验,获取不同预紧力下栓接结合部的能量特性曲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从实验装置可看出,测试出来的特性参数仅仅是上下试件之间栓接结合部的能量耗散特性,减少了测量的物理量的个数,所以能够保证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从实验装置系统的动特性中较容分离出来。而且采用的是直接测量法。
(2)为了便于对影响螺栓连接能量耗散特性的各基本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更换、易于定位,能够进行重复试验。
(3)本实验装置所设计上下试件相互接触为三对结合面,减小了单一结合面大加工误差致使整个结合面数据不可靠的风险,使试验测得的试验数据更加准确。
(4)由于上下试件凸起相互啮合,所以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由于机械振动带来的结合面偏差,从而使试验数据更加准确。
(5)本试验装置在设计上下试件时,结合面处仅仅受到切向力的作用,而没有受到法向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试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的装置原理图。
图2是本试验装置螺栓连接上试件图;其中图2(a)为螺栓连接上试件的正视图,图3(b)为俯视图。
图3是本试验装置螺栓连接下试件图;其中图3(a)为螺栓连接下试件的全剖视图,图2(b)为俯视图。
图4是本试验装置单螺栓连接装配图;其中图4(a)为正视图,图4(b)为俯视图。
图5为高斯分布函数与三角形分布函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和结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螺栓能量耗散特性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的测试装置,包括力拉伸试验机4、上试件2、下试件5、高强度螺栓3、应变片、电桥、动态应变仪、信号采集系统和计算机。利用力矩扳手将上试件2与力拉伸试验机4的上夹具1固定,下试件5与力拉伸试验机4的下夹具6固定;利用力拉伸试验机4上下夹具装置将试件夹紧,为保证同轴度,先将下试件5夹紧,调节力拉伸试验机4的上夹具1后,将上试件2夹紧;延高强度螺栓3的螺杆轴线中心处植有应变片,该应变片固定在螺栓3内部并引线连接外部的电桥,电桥连接动态应变仪,利用电桥和动态应变仪获得螺栓预紧力的大小,动态应变仪通过信号采集系统将采集的预紧力信息送至计算机中;力拉伸试验机4的力和位移分别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送至计算机中,从而获取不同预紧力下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曲线;从而根据能量耗散曲线研究栓接结合部的非线性特性。本实用新型中螺栓3选用M16的10.9S级高强度扭剪型螺栓。
上试件与下试件结构尺寸相同,顶部设置多处凸起,将结合面分为互不相连的多个区域,上下试件顶部凸起相互啮合,使试件与力拉伸试验机在同一轴线上。上试件与下试件顶部凸起的个数均为4个,凸体的主视图为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以便于上、下试件间切向位移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中上试件2和下试件5上对应设置一个连接孔;该连接孔设置于中线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测试时,首先将上试件2与下试件5通过高强度螺栓3相连,设定预紧力。力拉伸试验机4(MTS)的下夹具将下试件5夹紧,并确保在同一同轴度上,然后将上试件2与力拉伸试验机4的上夹具相连。将高强度螺栓3中的应变片与电桥相连,电桥与动态应变仪相连,通过力矩扳手调节螺栓预紧力的大小。确定预紧力之后,设置不同激振频率、相位、相位增角参数,进行力拉伸与压缩试验。分别提取力和位移试验数据,分别研究:预紧力和激励频率相同,激励幅值不同情况下的能量耗散特性情况;激励幅值和激励频率相同,预紧力不同情况下的能量耗散特性情况;激励幅值和预紧力相同,激励频率不同情况下的能量耗散特性情况。
利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来测试不同预紧力下的栓接结合部的能量特性的方法,包括:分别采用位移控制模式和力控制模式,获取不同预紧力下的栓接结合部的能量耗散特性曲线;根据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研究影响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的主要因素及主要因素对不同预紧力栓接结合部影响的规律。对于不同预紧力栓接结合部的能量耗散特性,采用模型来进行模拟,达到预测不同预紧力下栓接结合部的能量耗散特性的目的。利用本装置更换不同的条件(如:试件的材质、结合面的加工方法、结合面的加工质量、结合面的介质状况、结合面间的相对位移性质、整体结构的动载荷性质和大小、振动频率、螺栓预紧力的大小等因素)可以做不同条件下的实验,从而获取不同条件下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根据实验数据研究影响不同预紧力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的主要因素及主要因素对能量耗散特性影响的规律,从而预测不同预紧力的栓接结合部的能量耗散特性。
Claims (5)
1.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力拉伸试验机、上试件、下试件、螺栓、应变片、电桥、动态应变仪、信号采集系统和计算机;上试件与力拉伸试验机的上夹具固定,下试件与力拉伸试验机的下夹具固定;上试件和下试件通过螺栓固定;沿螺栓的螺杆轴线中心处植有应变片,该应变片连接电桥,电桥通过动态应变仪连接信号采集系统;力拉伸试验机上设有用于测量力拉伸试验机的力和位移的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动态应变仪、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连接信号采集系统;信号采集系统连接计算机,用于将采集的螺栓预紧力、力拉伸试验机的力和位移数据传送给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试件与下试件结构尺寸相同,顶部设置多处凸起,将结合面分为互不相连的多个区域,上下试件顶部凸起相互啮合,使试件与力拉伸试验机在同一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栓为M16的10.9S级高强度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试件与下试件顶部凸起的个数均为4个,凸体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试件与下试件顶部凸起的个数均为4个,凸体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86505.7U CN206270028U (zh) | 2016-12-16 | 2016-12-16 |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86505.7U CN206270028U (zh) | 2016-12-16 | 2016-12-16 |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70028U true CN206270028U (zh) | 2017-06-20 |
Family
ID=59047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8650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70028U (zh) | 2016-12-16 | 2016-12-16 |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7002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8943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测试方法与建模方法 |
CN108613762A (zh) * | 2018-06-11 | 2018-10-02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测定钢板-橡胶叠层摩擦耗能器所用螺栓预紧扭矩、预紧轴力与应变关系的装置 |
CN108896231A (zh) * | 2018-06-11 | 2018-11-27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监测钢板-橡胶叠层摩擦耗能器螺栓预紧轴力及扭矩的方法 |
-
2016
- 2016-12-16 CN CN201621386505.7U patent/CN20627002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8943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测试方法与建模方法 |
CN106768943B (zh) * | 2016-12-16 | 2023-07-18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测试方法与建模方法 |
CN108613762A (zh) * | 2018-06-11 | 2018-10-02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测定钢板-橡胶叠层摩擦耗能器所用螺栓预紧扭矩、预紧轴力与应变关系的装置 |
CN108896231A (zh) * | 2018-06-11 | 2018-11-27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监测钢板-橡胶叠层摩擦耗能器螺栓预紧轴力及扭矩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53393B (zh) | 栓接结合部切向动态特性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及预测方法 | |
CN102183410B (zh) | 一种测量拉伸条件下岩石弹性参数的巴西劈裂方法 | |
Peng et al. | Biaxial residual stress measurement by indentation energy difference method: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 |
CN103217278B (zh) | 一种测试高强螺栓结合面法向静态特性的方法 | |
CN104019970B (zh) | 一种测试直升机尾桨疲劳性能的试验系统 | |
CN102323033B (zh) | 一种测试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的装置 | |
CN102519648B (zh) | 单剪连接结构钉载矢量测量方法 | |
CN102162778B (zh) | 管道弯头多轴棘轮应变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108572040A (zh) | 一种在役螺栓轴力的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检测装置 | |
CN105277149B (zh) | 结合面真实接触面积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 | |
CN108896230A (zh) | 一种基于有限元的螺栓紧固力超声检测及关键检测参数确定方法 | |
CN111307357A (zh) | 一种基于微分法的螺栓紧固轴力超声检测方法 | |
CN104019968B (zh) | 一种测试螺旋桨叶疲劳性能的试验系统 | |
CN206270028U (zh) |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 | |
CN103163016A (zh) | 一种用于准脆性材料进行轴向拉伸试验的辅助装置 | |
CN106768943B (zh) | 栓接结合部能量耗散特性测试装置、测试方法与建模方法 | |
CN104655505A (zh) | 一种基于仪器化球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 |
CN108956265A (zh) | 一种尼龙材料拉扭组合的屈服准则及其建立方法 | |
CN203811126U (zh) | 一种应力环变形检测装置 | |
CN102323047B (zh) | 一种测试结合面切向动态特性装置 | |
CN104296980A (zh) | 一种测试重型机床垫铁-基础-地脚螺栓结合面法向静刚度特性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4596695B (zh) | 一种精确控制铆接结构中铆钉预紧力的加载装置 | |
CN207556748U (zh) | 拉压双向测试力标准机 | |
CN202216831U (zh) | 一种测试结合面切向动态特性装置 | |
Kim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differential load cell negating inertial for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1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1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