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35940U - 一种机箱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箱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35940U CN206235940U CN201620659593.7U CN201620659593U CN206235940U CN 206235940 U CN206235940 U CN 206235940U CN 201620659593 U CN201620659593 U CN 201620659593U CN 206235940 U CN206235940 U CN 2062359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d disk
- slot
- chassis
- frame
- so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计算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箱及服务器,该机箱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第一硬盘组;第一硬盘组包括: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底板,与支撑底板转动连接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的硬盘框,硬盘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槽;第一插槽内用于设置第一硬盘;其中,在硬盘框转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时,第一插槽的插口外露在箱体外;在硬盘框转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第一插槽的插口位于箱体内,第一插槽的插口用于向第一插槽插入第一硬盘或者用于从第一插槽拔出第一硬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箱的主板上方增设第一硬盘组,充分的利用了机箱内的空间扩展机箱的存储能力,并且采用转动的方式设置,可以在机箱工作时,实现热插拔硬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计算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机箱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服务器的存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机架服务器一般采用前、后两端放置硬盘的方式来提供存储能力,但是前后两端的空间有限,除了布置硬盘以外,还需要布置各种外接端口。没办法布置更多的硬盘。影响到服务器的存储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箱及服务器,用以提高服务器的存储能力,同时实现在线维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箱,该机箱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硬盘组;
所述第一硬盘组包括: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底板,与所述支撑底板转动连接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的硬盘框,所述硬盘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用于设置第一硬盘;其中,
在所述硬盘框转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插槽的插口外露在所述箱体外;在所述硬盘框转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插槽的插口位于所述箱体内,其中,所述第一插槽的插口用于向所述第一插槽插入所述第一硬盘或者用于从所述第一插槽拔出所述第一硬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箱的主板上方增设第一硬盘组,充分的利用了机箱内的空间扩展机箱的存储能力,与现有技术中的机箱相比,增加了一组第一硬盘组,极大的提高了机箱的存储能力。并且采用转动的方式设置,可以在机箱工作时,实现热插拔硬盘。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插槽的插口位于所述硬盘框上与所述支撑底板铰接的一端相对的一端。在采用该结构时,使得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实现所有的插口外露到箱体外,方便硬盘的插拔。
在硬盘具体与插槽配合时,所述第一插槽内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硬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轨。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在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间隔地与所述第一硬盘组层叠设置;
所述硬盘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硬盘连接的连接端子,且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
在连接端子具体设置时,所述硬盘框上设置有背板,且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硬盘框上与所述插口相对的一端,所述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为了提高硬盘的安全性,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所述硬盘框远离所述支撑底板的一面设置有防震垫。通过防震垫抵压在顶板上,提高硬盘的安全性。
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所述硬盘框与所述支撑底板之间通过阻尼铰链连接。阻尼铰链可以实现硬盘框与支撑底板之间的相对转动,并且可以锁定到转动的位置。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硬盘的安全性,该所述硬盘框与所述支撑底板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即在硬盘框放下时,通过卡扣结构可以将硬盘框锁紧。
其中的支撑底板为U形结构,且所述支撑底板的侧壁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通过连接件使得支撑底板与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提高了硬盘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了第一硬盘组的安装。
为了提高存储能力,该机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第二硬盘组,所述第二硬盘组包括设置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用于放置第二硬盘,且所述第二插槽的插口位于所述箱体的端面,其中,所述第二插槽的插口用于向所述第二插槽插入所述第二硬盘或者用于从所述第二插槽拔出所述第二硬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多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机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的第一硬盘组打开时的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硬盘组与主板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硬盘组的硬盘取出时的装态参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与第一硬盘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硬盘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硬盘框与支撑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箱体 11-第二插槽 2-第一硬盘组
21-硬盘框 211-第一插槽 212-阻尼铰链
213-防震垫 22-第一硬盘 23-支撑底板
231-弹簧销 24-背板 25-连接端子
3-第二硬盘组 4-线缆 5-主板
6-顶板 7-跟线架 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式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其中,图1及图2分别示出了第一硬盘组2在箱体1内固定以及硬盘取出时的状态,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硬盘组的硬盘取出时的装态参考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箱,该机箱包括箱体1,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硬盘组2;
第一硬盘组2包括: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底板23,与支撑底板23转动连接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的硬盘框21,硬盘框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槽211;第一插槽211内设置用于设置第一硬盘22;其中,
在硬盘框21转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时,第一插槽211的插口外露在箱体1外;在硬盘框21转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第一插槽211的插口位于箱体1内;其中,所述第一插槽211的插口用于向所述第一插槽211插入所述第一硬盘22或者用于从所述第一插槽211拔出所述第一硬盘22。
具体的,如图1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机箱包括箱体1以及顶板6,其中,顶板6与该箱体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设置了第一硬盘组2,此外,该机箱的箱体1内还设置了与现有技术中的机箱相同的第二硬盘组3,如图1所示,该第二硬盘组3包括第二插槽11,该第二插槽11设置在箱体1上,且第二插槽的插口位于箱体1的端面(该端面为在箱体1插入到服务器内外露在服务器的一端面,或者与这端面相对的位于服务器最里面的一个端面),第二插槽11的插口用于向所述第二插槽11插入所述第二硬盘或者用于从所述第二插槽11拔出所述第二硬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机箱无需更改箱体1内的部件的设置位置,利用箱体1内的空间增加了一组第一硬盘组2,从而增加了机箱的存储能力。
在具体设置时,在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主板5,所述主板5间隔地与所述第一硬盘组2层叠设置,即第一硬盘组2位于主板5的上方。参考图1及图5,第一硬盘组2包括支撑底板23以及与该支撑底板23铰接的硬盘框21。其中,该支撑底板23用于与箱体1固定连接,如图7及图8所示,硬盘框21通过采用阻尼铰链212与支撑底板23转动连接;该阻尼铰链212可以实现在硬盘框21转动的任意位置,并且可以实现对硬盘框21位置的锁定,应当理解的是,该硬盘框21与支撑底板23之间的连接部件不仅限于阻尼铰链212,其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件进行转动连接,比如:该支撑底板23与硬盘框21通过转轴连接,该转轴与支撑底板23固定连接,且转轴与硬盘框21转动连接,且在锁定时,通过设置在转轴上的弹性凸起以及设置在硬盘框21上的卡槽配合实现锁定。
具体使用箱体1的图示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示出了硬盘框21处于第一设定位置时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硬盘框21处于第二设定位置时的示意图。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当正常使用时,硬盘框21处于第一设定位置,即硬盘框21位于箱体1内,此时硬盘处于工作状态;当需要拔出硬盘时,如图9所示,将机箱从支架8内抽出,抽出之后,打开箱体1上的顶板6,将硬盘框21露出,如图1所示;转动硬盘框21,将硬盘框21转动到第二设定位置,如图2所示,硬盘框21的第一插槽211的插口外露到箱体1外,可以对第一硬盘22进行插拔;第一插槽211的插口外露到箱体1外时,虽然第一硬盘22仍处于工作状态,但可以拔出一个或多个第一硬盘22,如图4所示,未拔出的第一硬盘22仍然处于工作状态,不会受到影响。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硬盘22可以实现热插拔,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设备造成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硬盘的安全性,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硬盘框21远离支撑底板23的一面设置有防震垫213。通过防震垫213抵压在顶板6上,提高硬盘的安全性。具体的,如图6所示,该硬盘框21的顶面设置了防震垫213,在图9中的顶板6盖合到箱体1上时,顶板6抵压在防震垫213上,从而减少了外部冲击对硬盘框21的影响。此外,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硬盘的稳定性,硬盘框21除了通过阻尼铰链212与支撑底板23连接外,在位于第一插槽211的插口处设置有卡扣结构,硬盘框21通过卡扣结构与支撑底板23固定连接,在硬盘框21位于箱体1内时,通过阻尼铰链212及卡扣结构固定硬盘框21于支撑底板23,从而提高了硬盘框21的稳定性。
如图5及图6所示,其中的支撑底板23采用U形的支撑底板结构,且该支撑底板23的侧壁上设置有弹簧销231;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该弹簧销231相配合的通孔。在固定时,首先将支撑底板23放入到箱体1内(例如箱体1内主板5上方的空间),再将弹簧销231插入到对应的通孔内以便将支撑底板23与箱体1锁定。为了提高支撑底板23的固定效果,该弹簧销231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弹簧销231分别设置在支撑底板23的四个边角处,从而保证了支撑底板23的稳定性。并且,在采用上述结构时,支撑底板23的底部与箱体1之间没有直接接触,仅仅侧壁之间连接,从而降低了在机箱受到冲击时,外力对硬盘框21的影响。
在硬盘框21与支撑底板23铰接时,其具体的铰接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定,也可以采用如图2或图8所示的铰接位置。图2或图8中,该支撑底板23与硬盘框21铰接的位置位于U形的支撑底板23上没有折弯侧壁的一端,且铰接的一端位于机箱在插入服务器内时靠近内侧的一端;第一插槽211的插口位于硬盘框21上与支撑底板23铰接的一端相对的一端。在采用图2或图8所示的结构时,铰接的位置位于硬盘框21的长侧边上,硬盘框21上的插槽沿硬盘框21的长度方向排列,即硬盘框21转动所绕的轴线平行于箱体1的宽度方向。即第一硬盘组2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因此,硬盘框21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将插口外露,方便了第一硬盘22的插拔。此外,除了上述图2或图8中示出的结构外,本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硬盘框21上的第一插槽211的排列方式沿硬盘框21的长度方向,但铰接的位置位于硬盘框21的宽度方向,即硬盘框21可绕其宽度方向进行转动,也可以实现将第一硬盘22外露在箱体1外。但是在采用该结构时,需要硬盘框21转动较大的角度才能够使得整个硬盘框21上设置的第一硬盘22外露,且需要较长的线缆4来连接第一硬盘22及主板5。因此,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选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进行设置。
为安装第一硬盘22,在第一插槽211内设置了滑槽,第一硬盘22上相对应的设置了与滑槽配合的滑轨,当然也可以采用第一插槽211设置滑轨,以及第一硬盘22上设置了滑槽的结构,两者之间没有实质性区别,可根据加工的方便程度以及结构的强度来选择不同的结构设计;此处的滑轨可以是用于与滑槽相对滑动并能够固定于滑槽的器件,例如多个划片间隔地构成的滑轨,再例如一根完整的划片构成的滑轨。此外,为了提高第一硬盘22在插入到第一插槽211内的稳定性,较佳的,在第一硬盘22插入到第一插槽211内时,第一硬盘22与第一插槽211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从而提高了硬盘的稳定性,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任意可以实现锁定的结构将第一硬盘22与第一插槽211进行固定。
在具体设置连接端子25时,该连接端子25设置在背板24上,该背板24固定在硬盘框21上与第一插槽211的插口相对的一侧,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硬盘22插入到第一插槽211内时可以与连接端子25稳定的连接,如图3所示,在第一硬盘22与连接端子25连接后通过线缆4与主板5连接。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支架8,以及设置在支架8上的多个上述任一项的机箱。
具体的,如图9所示,该服务器包括支架8,该支架8上设置有多个滑槽,每个滑槽上对应装配一个机箱,且滑槽还装配有与机箱配合的跟线架7,在机箱被拉出时,跟线架7跟随机箱滑动,从而保证机箱在拉出时,可以保持与服务器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机箱的箱体1内设置了第一硬盘组2从而增大了机箱的存储能力,同时,由于设置的跟线架7以及硬盘框21采用转动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一硬盘22可以实现热插拔。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硬盘组;
所述第一硬盘组包括: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底板,与所述支撑底板转动连接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的硬盘框,所述硬盘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用于设置第一硬盘;其中,
在所述硬盘框转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插槽的插口外露在所述箱体外;在所述硬盘框转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插槽的插口位于所述箱体内,其中,所述第一插槽的插口用于向所述第一插槽插入所述第一硬盘或者用于从所述第一插槽拔出所述第一硬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的插口位于所述硬盘框上与所述支撑底板铰接的一端相对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内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硬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间隔地与所述第一硬盘组层叠设置;
所述硬盘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硬盘连接的连接端子,且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框上设置有背板,且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硬盘框上与所述插口相对的一端,所述连接端子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框远离所述支撑底板的一面设置有防震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框与所述支撑底板之间通过阻尼铰链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框与所述支撑底板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为U形结构,且所述支撑底板的侧壁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第二硬盘组,所述第二硬盘组包括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用于放置第二硬盘,且所述第二插槽的插口位于所述箱体的端面,其中,所述第二插槽的插口用于向所述第二插槽插入所述第二硬盘或者用于从所述第二插槽拔出所述第二硬盘。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多个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机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59593.7U CN206235940U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机箱及服务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59593.7U CN206235940U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机箱及服务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35940U true CN206235940U (zh) | 2017-06-09 |
Family
ID=58986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59593.7U Active CN206235940U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机箱及服务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35940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1691A (zh) * | 2019-06-24 | 2019-10-25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热维护的内置存储托盘架构 |
CN111278252A (zh) * | 2020-03-19 | 2020-06-12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伺服器装置 |
CN111367378A (zh) * | 2020-03-19 | 2020-07-03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伺服器 |
CN111414053A (zh) * | 2020-03-19 | 2020-07-14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伺服器装置 |
CN111565534A (zh) * | 2020-06-08 | 2020-08-2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电子系统 |
CN112925391A (zh) * | 2021-02-02 | 2021-06-08 |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硬盘自动式插拔装置及方法 |
CN113238638A (zh) * | 2021-06-11 | 2021-08-10 | 上海顺诠科技有限公司 | 硬盘存储结构及服务器 |
CN114461024A (zh) * | 2021-12-24 | 2022-05-10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排硬盘服务器 |
-
2016
- 2016-06-28 CN CN201620659593.7U patent/CN2062359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1691A (zh) * | 2019-06-24 | 2019-10-25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热维护的内置存储托盘架构 |
CN111278252A (zh) * | 2020-03-19 | 2020-06-12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伺服器装置 |
CN111367378A (zh) * | 2020-03-19 | 2020-07-03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伺服器 |
CN111414053A (zh) * | 2020-03-19 | 2020-07-14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伺服器装置 |
CN111278252B (zh) * | 2020-03-19 | 2021-09-10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伺服器装置 |
CN111414053B (zh) * | 2020-03-19 | 2022-09-30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伺服器装置 |
CN111565534A (zh) * | 2020-06-08 | 2020-08-2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电子系统 |
CN112925391A (zh) * | 2021-02-02 | 2021-06-08 |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硬盘自动式插拔装置及方法 |
CN113238638A (zh) * | 2021-06-11 | 2021-08-10 | 上海顺诠科技有限公司 | 硬盘存储结构及服务器 |
CN114461024A (zh) * | 2021-12-24 | 2022-05-10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排硬盘服务器 |
CN114461024B (zh) * | 2021-12-24 | 2023-07-14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排硬盘服务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35940U (zh) | 一种机箱及服务器 | |
US8564946B2 (en) | Computer including hot-pluggable disk storage drives that are mounted in an in-line arrangement | |
US9468127B2 (en) | Server chassis capable of accessing and rotating storage devices accommodated therein | |
US11109505B2 (en) | Locating device | |
TWI502325B (zh) | 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 | |
TWM479492U (zh) | 伺服器機箱 | |
CN110554749B (zh) | 硬盘抽取托盘 | |
TWI583294B (zh) | The built-in accessory of the chassis is hot-swappable | |
US8279593B2 (en) | Hard disk reten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 |
US7251130B2 (en) | Computer system with vertically offset hard disk drives | |
RU158402U1 (ru) | Адаптер для носител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 |
CN102478901A (zh) | 伺服器 | |
CN214707685U (zh) | 无线通信装置 | |
CN108241413A (zh) | 服务器机架 | |
CN111352476B (zh) | 具有旋转托架的服务器计算机系统 | |
US9047064B2 (en) | Data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 |
CN104281234B (zh) | 固定支架 | |
TWI492069B (zh) | 介面卡擴充模組 | |
WO2020107158A1 (zh) | 集线器 | |
WO2020107157A1 (zh) | 集线器 | |
CN105208817A (zh) | 电子装置及壳体 | |
CN101266509A (zh) | 适配卡支架的固定装置 | |
CN218122581U (zh) | 电脑装置及用于电脑装置的扩充托架 | |
CN213876536U (zh) | 一种转接支架组件以及具有转接支架组件的计算系统 | |
CN211207230U (zh) | 承载结构与承载组件及安装于服务器的承载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