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9833U - 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29833U CN206229833U CN201621251733.3U CN201621251733U CN206229833U CN 206229833 U CN206229833 U CN 206229833U CN 201621251733 U CN201621251733 U CN 201621251733U CN 206229833 U CN206229833 U CN 2062298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minated soil
- prosthetic device
- well
- pipeline
- ut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该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包括:第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的表面,另一端穿设在的所述污染土壤中的注射井;热空气注入装置,包括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注射井连接的热风机;与所述注射井间隔预设距离的抽提井;气体抽提装置,包括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抽提井连接的真空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强化了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提高了修复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土壤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部分工矿企业的搬迁、停产或倒闭遗留了大量的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一类特殊的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毒性复杂,其中一部分难降解有机残留期长,被列为环境中潜在危险性大、应优先控制的毒害性污染物。
土壤气相抽提技术(SVE)是一种普遍采用的VOCs(如汽油、苯、四氯乙烯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但是受土壤环境及污染物特性影响,SVE技术修复效率低、耗时长,且一些低挥发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仍难以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用以实现增强土壤气相抽提技术的处理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包括:
第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的表面,另一端穿设在的所述污染土壤中的注射井;
热空气注入装置,包括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注射井连接的热风机;
与所述注射井间隔预设距离的抽提井;
气体抽提装置,包括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抽提井连接的真空泵。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
药剂注入装置,包括: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注射井的开口连接的药剂储藏罐和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的防腐泵。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井内的注入管路,所述注入管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注入管路为打孔波纹透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
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气体抽提装置连接的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吸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井的底部铺设有第一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填料的材料为石英砂。
进一步的,所述抽提井的井壁和底部均铺设有低渗透性的第二填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通过向污染土壤中注入高压热空气,实现了土壤中催化剂的激活,促进了有机污染物的矿化。同时,高压热空气的注入提高了土壤温度,促进了可溶挥发性有机物的吹脱以及吸附态有机物的挥发,提高了抽提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强化了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提高了修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包括:
第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11的表面,另一端穿设在的所述污染土壤11中的注射井6;
热空气注入装置,包括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注射井6连接的热风机3;
与所述注射井6间隔预设距离的抽提井7;
气体抽提装置,包括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抽提井7连接的真空泵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适用于利用硫酸盐活化技术处理污染土壤,在热、光、过渡金属等条件激活下,过硫酸盐能产生的高活性过硫酸根自由基·SO4-(E=+2.6V),其氧化能力接近于羟基自由基·OH(E=+2.8V),从而能够快速降解大量有机污染物。过硫酸盐可在地下环境中稳定存在达数周之久,其稳定性远大于O3和H2O2。此外,过硫酸钠活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受pH影响小,有利于应用到近中性的天然缓冲体系,相对于芬顿氧化法,减少了对土壤的酸污染。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并不限于上述的硫酸盐活化技术。
下面结合附图及硫酸盐活化技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将过硫酸盐溶液(催化剂)注入到注射井6中,并进入污染土壤11中,同时将高压热空气通过热风机3(由空气压缩机、加热设备和鼓风机等构成)输送到注射井6中,过硫酸盐在高压热空气的作用下被激活产生高活性过硫酸根自由基·SO4-(E=+2.6V),其较高的氧化能力可将土壤中低挥发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快速降解为挥发性小分子,且可持续氧化,避免土壤局部过度氧化。此外,高压热空气使有机污染物饱和蒸气压升高,更有利于溶解有机物在土壤中的挥发;同时土壤温度随着高压热空气的注入而升高,有助于和吸附的挥发性有机物在土壤中脱附。进一步地,在与所述抽提井7连接的气体抽提装置中的真空泵4的抽提作用下,污染土壤11中产生负压,注射井6和抽提井7之间的气压差在污染土壤11中形成定向气流(图示箭头方向为例),促进了过硫酸盐和有机蒸汽在污染区域内的扩散,最后有机蒸汽经气体抽提装置由真空泵4抽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强化了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提高了修复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
药剂注入装置,包括: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注射井6的开口连接的药剂储藏罐1和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的防腐泵2。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中,设置药剂注入装置便于催化剂的储存和使用,药剂储藏罐1中的过硫酸盐溶液通过防腐泵2输送到注射井6中,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对工作人员可能产生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井6内的注入管路8,所述注入管路8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中,在设置注入管路8并在注入管路8上设置多个通孔(周壁通孔具有泥沙过滤和防堵功能)有利于催化剂在注入时沿通孔直接进入污染土壤11中,避免催化剂大量存积于注射井6的底部,使得催化剂分布均匀,提高了处理效率,扩大了处理范围。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中,注入管路8优选为打孔波纹透水管。
打孔波纹透水管有利于催化剂的渗透,且其波纹状设置使得催化剂注入时在各波纹段时有所停留和存积,进一步强化了催化剂的均匀分布。
其中,由气抽提相装置抽出的处理后的气液混合物,经过硫酸盐的氧化作用部分有机污染物完全矿化,但是部分仍需处理才能排入大气,以防造成二次污染。使用其他催化剂也同样可能产生需处理的尾气。故而,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中,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气体抽提装置连接的尾气处理装置5,所述尾气处理装置5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吸附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中,注射井6的底部穿过污染土壤11,位于污染土壤11的下端,为了保证催化剂在注入后不会因沉积于注射井6的底部而大量流入未被污染的土壤中,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中,所述注射井6的底部铺设有第一填料9。通过在注射井6的底部铺第一填料9防止催化剂快速流失,有效提高了处理率,还防止了催化剂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
其中,对于第一填料9的材料,因石英砂成本低,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故而,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中,所述第一填料9的材料为石英砂。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所述抽提井7的井壁和底部均铺设有低渗透性的第二填料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中,在抽提井7的井壁和底部均铺设低渗透性的第二填料10,因其渗透性低,故而在真空泵4的抽提作用下可以有效减少催化剂等液体进入气体抽提装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通过向污染土壤中注入高压热空气,实现了土壤中催化剂的激活,促进了有机污染物的矿化。同时,高压热空气的注入提高了土壤温度,促进了可溶挥发性有机物的吹脱以及吸附态有机物的挥发,提高了抽提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强化了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提高了修复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的表面,另一端穿设在的所述污染土壤中的注射井;
热空气注入装置,包括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注射井连接的热风机;
与所述注射井间隔预设距离的抽提井;
气体抽提装置,包括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抽提井连接的真空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药剂注入装置,包括: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注射井的开口连接的药剂储藏罐和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的防腐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井内的注入管路,所述注入管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路为打孔波纹透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气体抽提装置连接的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吸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井的底部铺设有第一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的材料为石英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井的井壁和底部均铺设有低渗透性的第二填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51733.3U CN206229833U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51733.3U CN206229833U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29833U true CN206229833U (zh) | 2017-06-09 |
Family
ID=58990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51733.3U Active CN206229833U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29833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86264A (zh) * | 2017-09-19 | 2017-11-24 | 河海大学 | 一种真空自运移反冲洗污染土原位修复方法 |
CN107552557A (zh) * | 2017-07-05 | 2018-01-09 |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土壤与地下水强化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工艺 |
CN110270589A (zh) * | 2018-03-14 | 2019-09-24 | 北京中毅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土壤修复系统和方法 |
CN110508602A (zh) * | 2019-08-26 | 2019-11-29 | 山东冽泉环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膜结构热强化与土壤气相抽提耦合系统 |
CN110711767A (zh) * | 2019-10-17 | 2020-01-21 |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空气注入暨生物强化修复注入井 |
CN111299310A (zh) * | 2020-03-24 | 2020-06-19 | 河北嘉澳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及氨氮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
CN111672893A (zh) * | 2020-04-07 | 2020-09-18 | 江苏大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间接热脱附工艺 |
CN114192566A (zh) * | 2021-12-07 | 2022-03-18 |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工艺 |
-
2016
- 2016-11-15 CN CN201621251733.3U patent/CN2062298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52557A (zh) * | 2017-07-05 | 2018-01-09 |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土壤与地下水强化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工艺 |
CN107386264A (zh) * | 2017-09-19 | 2017-11-24 | 河海大学 | 一种真空自运移反冲洗污染土原位修复方法 |
CN110270589A (zh) * | 2018-03-14 | 2019-09-24 | 北京中毅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土壤修复系统和方法 |
CN110508602A (zh) * | 2019-08-26 | 2019-11-29 | 山东冽泉环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膜结构热强化与土壤气相抽提耦合系统 |
CN110711767A (zh) * | 2019-10-17 | 2020-01-21 |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空气注入暨生物强化修复注入井 |
CN111299310A (zh) * | 2020-03-24 | 2020-06-19 | 河北嘉澳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及氨氮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
CN111672893A (zh) * | 2020-04-07 | 2020-09-18 | 江苏大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间接热脱附工艺 |
CN114192566A (zh) * | 2021-12-07 | 2022-03-18 |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29833U (zh) | 一种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 |
CN107350278B (zh) | 协同去除土壤和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原位修复系统和方法 | |
CN103112915B (zh) |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循环井方法与装置 | |
CN103864263B (zh) | 一种用于去除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循环井系统 | |
CN105234164B (zh) |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堆气相抽提-生物通风修复装置和方法 | |
CN203343163U (zh) | 污染土壤原位复合式脱附修复系统 | |
CN102923798B (zh) | 原位-异位联合修复地下水氨氮污染的装置和方法 | |
CN204737749U (zh) |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装置 | |
CN108314106A (zh) | 一种受dnapl污染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 | |
CN104724818B (zh) | 一种四氯化碳分离系统及其分离工艺 | |
CN104404973A (zh) | 用于受污染水土一体化原位修复的降水方法 | |
CN112642854A (zh) | 电动-曝气-注液联合修复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的方法 | |
CN205362216U (zh) | 一种太阳能热风系统强化原位生物通风土壤修复系统 | |
CN113500091A (zh) |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 |
CN204225137U (zh) | 用于受污染水土一体化原位修复的辐射井降水结构 | |
CN213613318U (zh) | 用于生物通风的水平抽提注气井 | |
CN103896391A (zh) | 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强化的地下水修复方法 | |
CN204298838U (zh) | 用于受污染水土一体化原位修复的狭长面井点降水结构 | |
CN210656457U (zh) | 针对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循环井修复系统 | |
CN204171077U (zh) | 用于受污染水土一体化原位修复的喷射点井降水结构 | |
CN113172084A (zh) | 一种强化热脱附效果的土壤修复系统及方法 | |
CN205110351U (zh) | 一种可挥发性污染物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 |
CN204225136U (zh) | 用于受污染水土一体化原位修复的线状分布井点降水结构 | |
CN211688570U (zh) | 一种地下水处理装置 | |
CN210736265U (zh) | 一种用于地下水轻质非水相污染修复的一体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5 Address after: 100075 room D, room 1709, Nanxi mansion, South Third Ring,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Ru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467 Tianjin City Binhai New Ecological City, new ecological city, No. 1620 R & D building tower, No. 312 room of the tower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Sino Swiss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