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3346U - 一种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93346U CN206193346U CN201621018578.0U CN201621018578U CN206193346U CN 206193346 U CN206193346 U CN 206193346U CN 201621018578 U CN201621018578 U CN 201621018578U CN 206193346 U CN206193346 U CN 2061933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 reflective viewing
- drain pan
- viewing screen
- gathering si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包括底壳,反射屏幕和固定反射屏幕的屏幕支架,所述底壳两侧内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底壳底部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丝杆和导轨,在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具有与丝杆啮合的螺纹孔;所述屏幕支架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滑动座连接以实现向后平躺和竖立两种状态,所述屏幕支架两侧分别具有位于所述导向槽中的导轮,所述导向槽为后方逐渐翘起的弯曲槽。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抬头显示器不使用时,反射屏幕能够被收纳进抬头显示器壳体内的优点,使得抬头显示器更加美观、更加富有科技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抬头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抬头显示器,又称平视显示器(Head Up Display),简称HUD,是目前普遍运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是60年代出现的一种由电子组件、显示组件、控制器、高压电源等组成的综合电子显示设备。它能将飞行参数、瞄准攻击、自检测等信息,以图像、字符的形式,通过光学部件投射到座舱正前方组合玻璃上的光/电显示装置上。飞行员透过组合玻璃观察舱外景物时,可以同时看到叠加在外景上的字符、图像等信息。并且投射焦距位于成像组合玻璃位于前方,使飞行员几乎不用改变眼睛焦距,即可方便的随时察看飞行参数,可视度也不会受到日光照射的影响。过去,飞行员在空战中,需要交替观察舱外目标和舱内仪表,易产生瞬间视觉中断,由此,会导致反应迟缓、操作失误,并有可能贻误战机,采用平视显示器可克服这一缺点。如今平视显式系统快速发展,并已经应用在高端轿车上。
现有的应用在汽车上的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最早固定在抬头显示器的前部,不可折叠。随着抬头显示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抬头显示器不使用时,反射屏幕可以折叠在顶部。但这种反射屏幕折叠方式,在抬头显示器不使用时,始终是暴露在机壳的外面,不够美观,缺乏科技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使用时,反射屏幕能够收纳进壳体内部的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包括底壳,反射屏幕和固定反射屏幕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两侧内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底壳底部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丝杆和导轨,在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具有与丝杆啮合的螺纹孔;所述屏幕支架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滑动座连接以实现向后平躺和竖立两种状态,所述屏幕支架两侧分别具有位于所述导向槽中的导轮,所述导向槽为后方逐渐翘起的弯曲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进而驱动滑动座沿着导轨向后方前行,由于导向槽为后方逐渐翘起的弯曲槽,这使得导轮在前行的过程中位置会不断上升,进而由带动屏幕支架从平躺状态向上翻转,反射屏幕也跟着翻转,到导轮运行到导向槽的末端位置时,导向槽末端高度恰好使得屏幕支架以及反射屏幕完全竖立起来。当然,通过电机驱动滑动座反向运动,又可以实现将反射屏幕平躺地收纳进底壳内。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抬头显示器不使用时,反射屏幕能够被收纳进抬头显示器壳体内的优点,使得抬头显示器更加美观、更加富有科技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屏幕平躺在底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屏幕竖立在底壳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前方视角所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硅胶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屏幕支架和滑动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从后方视角所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包括底壳100、反射屏幕200、屏幕支架300、丝杆400、电机500以及滑动座600。
其中,在底壳100的两侧内壁具有导向槽101,该导向槽101为后方逐渐翘起的弯曲槽,在导向槽101的下边沿还具有沿导向槽101延伸的齿条102。
丝杆400设置在在底壳100底部中间,沿纵向(即与导向槽101同向)延伸。在丝杆400旁还设有与丝杆400平行的导轨401。再结合图5所示,滑动座600上具有并排的通孔601和螺纹孔602,该通孔601穿设在导轨401上,使得滑动座600能够沿着导轨401滑动,螺纹孔602穿设在丝杆400上与丝杆400的啮合。电机500设置在底壳的前端中间位置,与丝杆400连接,用于驱动丝杆400转动。
反射屏幕200被夹紧固定在屏幕支架300上。屏幕支架300底部中间位置具有矩形的中间缺口310,滑动座600位于该中间缺口310中,屏幕支架300与滑动座600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使得屏幕支架300连同反射屏幕200既能够向后平躺在底壳中,也能够竖立起来。屏幕支架200的顶部两侧分别具有位于导向槽101中的导轮301,导轮301内侧还具有与齿条102啮合的齿轮302。导轨401加上相互啮合的齿条102和齿轮302能够保证屏幕支架300顶部两侧导轮301运动的同步性。
反射屏幕200初始状态是平躺在底壳100中,底壳上罩上罩壳(图中未示出)以形成抬头显示器的壳体,在罩壳的顶部后端开有屏幕出口,这样反射屏幕200初始状态是隐藏在底壳100和罩壳构成的壳体内部空间中,这时滑动座600和屏幕支架300均位于底壳100的底部前端,如图1所示。当需要使用反射屏幕200时,由电机500驱动丝杆400转动,进而驱动滑动座600沿着导轨401向后方前行,由于底壳100两侧内壁的导向槽101为后方逐渐翘起的弯曲槽,这就使得导轮301在向后行进的过程中位置不断上升,进而由带动屏幕支架300从平躺状态向上翻转,反射屏幕也跟着翻转,这在过程中,反射屏幕200从屏幕出口伸出并不断上升,到导轮301运行到导向槽101的末端位置时,导向槽101末端高度恰好使得屏幕支架300以及反射屏幕200竖立起来(如图2所示)。当然,通过电机500驱动滑动座600沿导轨401反向运动,又可以将反射屏幕重新收纳进抬头显示器的壳体内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抬头显示器不使用时,反射屏幕能够被收纳进抬头显示器壳体内的优点,使得抬头显示器更加美观、更加富有科技感。
在底壳100的侧壁位于前部和后部(即滑动座600的运动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分别设有位置传感器111,通过该两个位置传感器111从而能够感测到滑动座600受否运动到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从而控制在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自动停止运动。
为满足反射屏幕快速进出壳体,通常要求电机以较高的速度驱动滑动座600。但是,如果滑动座600在到达终止位置时和返回起始位置时在高速情况下陡然停止电机500运转,不仅高速惯性会对零部件造成冲击、影响零部件寿命,也会产生大的震动和噪音。
为此,再结合图3和图5所示,在屏幕支架300底部两侧位置分别还具有矩形的侧部缺口320,该侧部缺口320内设有支撑轴321,该支撑轴321上还设有减速轮330,为防止减速轮330在支撑轴321上串动,支撑轴321上套设有弹性件331,该弹性件331一端顶住减速轮330使得减速轮靠在侧部缺口的外侧内壁上,另一端顶住侧部缺口的内侧内壁。弹性件可以为金属弹簧,但金属弹簧在减速轮330滚动时会产生噪音,为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采用硅胶弹簧。结合图4所示,该硅胶弹簧为条块结构,其两端为半圆弧,在半圆弧的圆心位置开设有轴孔332,安装时,将硅胶弹簧弯曲,其两个轴孔均套在支撑轴上,在硅胶弹簧弹性作用下,一端顶住减速轮使得减速轮靠在侧部缺口320的外侧内壁上,另一端顶住侧部缺口320内侧内壁。
相应地,在底壳100底面位于前部和后部分别具有凸起平面110,即在减速轮330运动起始段和终止段分别具有凸起平面110。这样,减速轮330运动到终止段时,或者返回到起始段时,通过减速轮300与凸起平面110的接触摩擦,可以增加驱动电极运动负荷,使得电机400连同滑动座600、屏幕支架300、反射屏幕200在起始段和终止段均速度减缓,从而避免电机500陡然停止时,对零部件造成冲击以及大大减少震动和噪音。当然,在起始段和终止段之间大部分区域,由于不存在凸起平面,减速轮300悬空,不会对电机400减速,电机400可以驱动反射屏幕200高速运动。
结合图6所示,在导向槽101末端位置上方还设有弯曲压条700,该弯曲压条700一端铰链在底壳100侧壁上,另一端与连接在壳体100底部的压紧弹簧710连接。在弯曲压条700上具有卡口701,在屏幕支架300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在屏幕支架竖直时位于导轮301上方的嵌条702,该嵌条702在导轮301运行到导向槽101末端时(这时反射屏幕处于竖立状态)被弯曲压条700的卡口701卡住,并在压紧弹簧710张紧力下,使得弯曲压条700能够压住屏幕支架701并进而使得反射屏幕200保持相应的竖立角度,即使汽车颠簸也能够保持反射屏幕的竖立角度。并且,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对反射屏幕200的竖立角度进行微调也不受影响。
另外,在底壳100的后部内壁还设有缓冲弹片720,该缓冲弹片720能够减轻屏幕支架300对底壳的后部内壁的冲撞,并且屏幕支架300靠在缓冲弹片720上还具有对屏幕支架300起到减震作用。
上述所列举的实施例仅用于阐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中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包括底壳,反射屏幕和固定反射屏幕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两侧内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底壳底部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丝杆和导轨,在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具有与丝杆啮合的螺纹孔;所述屏幕支架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滑动座连接以实现向后平躺和竖立两种状态,所述屏幕支架两侧分别具有位于所述导向槽中的导轮,所述导向槽为后方逐渐翘起的弯曲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支架底部中间具有中间缺口,所述滑动座位于所述中间缺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支架底部两侧分别具有减速轮,所述底壳底面位于前部和后部分别具有凸起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支架底部两侧分别具有侧部缺口,所述侧部缺口内设有支撑轴,所述减速轮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上还套设有克服所述减速轮串动的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硅胶弹簧,所述硅胶弹簧为条块结构,两端具有轴孔,所述硅胶弹簧弯曲后,两个轴孔均套在支撑轴上使得硅胶弹簧一端顶住所述减速轮靠在所述侧部缺口的外侧内壁,另一端顶住所述侧部缺口的内侧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下边沿还具有沿所述导向槽延伸的齿条,所述屏幕支架两侧具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末端位置上方还设有压条,所述压条一端铰链在底壳侧壁上,另一端与连接在壳体底部的压紧弹簧连接,所述压条上具有卡口;所述屏幕支架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所述导轮运行到所述导向槽末端时被所述压条的所述卡口卡住的嵌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后部内壁还设有缓冲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侧壁位于前部和后部位置分别具有位置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18578.0U CN206193346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18578.0U CN206193346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93346U true CN206193346U (zh) | 2017-05-24 |
Family
ID=58728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18578.0U Active CN206193346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9334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4558A (zh) * | 2016-08-31 | 2016-11-23 | 上海伟世通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
CN108333760A (zh) * | 2018-01-23 | 2018-07-27 | 广西夜狼电子安防有限公司 | 一种防尘抬头显示仪 |
CN109212754A (zh) * | 2017-06-30 | 2019-01-15 | 法雷奥舒适驾驶助手公司 | 平视显示系统的组合器定位单元、平视显示系统和车辆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21018578.0U patent/CN2061933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4558A (zh) * | 2016-08-31 | 2016-11-23 | 上海伟世通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
CN109212754A (zh) * | 2017-06-30 | 2019-01-15 | 法雷奥舒适驾驶助手公司 | 平视显示系统的组合器定位单元、平视显示系统和车辆 |
CN108333760A (zh) * | 2018-01-23 | 2018-07-27 | 广西夜狼电子安防有限公司 | 一种防尘抬头显示仪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93346U (zh) | 一种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 |
CN106154558A (zh) | 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 |
CN105022168B (zh) | 一种hud图像高度调节装置 | |
JP6435159B2 (ja) | 角度調整機構および表示装置 | |
JP6205644B2 (ja) | 車両用サイドカメラ装置 | |
CN104590146B (zh) | 一种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收放机构 | |
CN108001347A (zh) | 一种成像清晰度高的车载hud设备 | |
CN220314680U (zh) | 光波导遮阳板结构和车辆 | |
CN113212317B (zh) | 一种车载显示屏驱动机构 | |
JP2013177092A (ja) |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JPH1162442A (ja) | 電動サンシェード | |
CN114046411B (zh) | 一种便于组合配装的led显示屏 | |
CN205971120U (zh) | 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运行轨道末端结构 | |
CN104590147B (zh) | 一种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双轨收放机构 | |
CN215663187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电子后视镜 | |
CN210776037U (zh) | 一种hud镜片调整装置 | |
CN111872945A (zh) | 一种车载机器人传动结构 | |
CN207440417U (zh) | 抬头显示器 | |
CN218198104U (zh) | 一种汽车后视镜 | |
JPH0715789Y2 (ja)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
CN204527652U (zh) | 一种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收放机构 | |
CN109842703A (zh) | 终端设备 | |
CN210267103U (zh) | 一种舞台灯棱镜组件 | |
CN216401330U (zh) | 一种中央显示屏角度调节装置及汽车 | |
CN216052596U (zh) | 一种智慧展厅全息投影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