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144423U - 一种智能门及其包裹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门及其包裹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4423U
CN206144423U CN201621186323.5U CN201621186323U CN206144423U CN 206144423 U CN206144423 U CN 206144423U CN 201621186323 U CN201621186323 U CN 201621186323U CN 206144423 U CN206144423 U CN 206144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cel
reception device
microprocessor
doo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863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1863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4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4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4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告了一种智能门及其包裹接收装置。该包裹接收装置用于设置在智能门的门体上所开设的窗口处来接收包裹,包括:微处理器、wifi模块、第一电动机和安全门,所述wifi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还与第一电动机电控连接,第一电动机与安全门动力连接;微处理器通过wifi模块连接网络获取控制信号后,通过第一电动机驱动安全门开启或者关闭。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裹接收装置的一种智能门,由于其具有微处理器和wifi模块,可以通过wifi连接网络,从而人们可以通过可以联网的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等远程控制包裹接收装置,因而即使家里没有人,也可以接收包裹,解决人们和包裹员的问题。而且本产品的可扩展性高,在原来的硬件基础上,可方便进行软件升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门及其包裹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收包裹的智能门及其包裹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网络购物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在家里网购物品,但是很多时候包裹员会在上班时间将包裹送到家里,若家里没有人在家,对双方都是一个麻烦,为此有些包裹公司特意为一些居民小区设置了可以代收包裹的柜子,这些柜子甚至还可以发包裹,较好的解决了小区居民和包裹员的麻烦。但是还有大量的小区或者居住比较分散的人们,无法使用包裹柜。
为此,有一些专利技术中,对居民的入户房门(通常是防盗门)进行了改进,比如201410000710.4号中国发明专利和201620173622.9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这些专利有其创新之处,但是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联网,不能远程控制和监管,因而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可以安装在一般住户的入户防盗门上构成可以远程控制接收包裹的智能门,解决无人在家时不便接收包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用于设置在智能门的门体上所开设的窗口处来接收包裹,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接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wifi模块、第一电动机和安全门,所述wifi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还与第一电动机电控连接,第一电动机与安全门动力连接;微处理器通过wifi模块连接网络获取控制信号后,通过第一电动机驱动安全门开启或者关闭。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和微处理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收纳袋,所述收纳袋设置在窗口内侧,且其袋口封住所述窗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动机和卷绕机构,第二电动机与微处理器电控连接,而卷绕机构与第二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收纳袋平时是卷绕在卷绕机构上的,需要接收包裹的时候第二电动机驱动卷绕机构动作,释放出卷绕的收纳袋来装包裹。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近场通讯模块或者蓝牙模块,所述近场通讯模块或者蓝牙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和微处理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键盘,所述键盘与微处理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微处理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单向门,所述单向门包括平行等距离设置在窗口内的多个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仅以其上端与门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相应提供一种可以远程控制接收包裹的智能门,解决无人在家时不便接收包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门,包括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处设置有前述的包裹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裹接收装置的一种智能门,由于其具有微处理器和wifi模块,可以通过wifi连接网络,从而人们可以通过可以联网的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等远程控制包裹接收装置,因而即使家里没有人,也可以接收包裹,解决人们和包裹员的问题,而且本产品的可扩展性高,在原来的硬件基础上,可方便进行软件升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包裹接收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智能门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智能门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包裹接收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智能门如图1至3所示,包括门体1,所述门体上开设有窗口2,所述窗口2处设置有如图2所示的一种包裹接收装置。该包裹接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wifi模块、第一电动机和安全门,所述wifi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还与第一电动机电控连接,第一电动机与安全门3动力连接;微处理器通过wifi模块连接网络获取控制信号后,通过第一电动机驱动安全门3开启或者关闭。微处理器是智能门的核心装置,用以处理各种信息和控制其它模块,如控制wifi模块连接网络。wifi模块作为核心通讯部件,是连接用户和其它装置的桥梁,用作传递信息,如用户指令,影像等。安全门3的主体可以是一块不锈钢板,通过滑槽设置在门体1内,当然此种情况下门体1是中空的双层结构。当然也可以将安全门设置在门体1前面或者后面,只是要保证安全、可靠,以及美观的话,最好还是设置在门体1内。然后在安全门1上设置有一条齿条,第一电动机的主轴上设置有一个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可以驱动安全门3在一定范围内往复滑动,从而实现对窗口2的封闭与开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包裹泛指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快递。比方说朋友送东西,正好家人都不在家,也是可以代为接收的。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裹接收装置的一种智能门,由于其具有微处理器和wifi模块,可以通过wifi连接网络,从而人们可以通过可以联网的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等远程控制包裹接收装置,因而即使家里没有人,也可以接收包裹,解决人们和包裹员的问题。而且本产品的可扩展性高,在原来的硬件基础上,可方便进行软件升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和微处理器连接,这样可以在必要时开启摄像头5记录下整个包裹交付过程,防止空投或包裹被调换之类。当然也可以扩展其它功能,比如作为监控摄像头可视对讲摄像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收纳袋6,所述收纳袋6设置在窗口2内侧,且其袋口封住所述窗口2。收纳袋6通常是塑胶材质的,不仅仅是为了容纳包裹和保护包裹,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危险的液体或者粉末等被投入房间。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动机和卷绕机构7,第二电动机与微处理器电控连接,而卷绕机构7与第二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收纳袋6平时是卷绕在卷绕机构7上的,需要接收包裹的时候第二电动机驱动卷绕机构7动作,释放出卷绕的收纳袋6来装包裹。此种结构在不使用时很少占用门后空间,避免因为安装了包裹接收装置而导致的不便。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近场通讯模块(NFC)或者蓝牙模块,所述近场通讯模块或者蓝牙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近场通讯模块或者蓝牙模块提供了更多的与外界通讯的方式,可以方便的与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通讯,传递初始化信息或者控制信息等。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扬声器8,所述扬声器8和微处理器连接。扬声器8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播放语音提示,或者发出报警的声音,甚至播放欢迎词等。比如安全门3打开后可以提示包裹员投放包裹包裹,完了后提示包裹员关闭安全门3,主人回家后提醒主人收到包裹等等。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键盘9,所述键盘9与微处理器连接。设置键盘9的目的是通过键盘9进行人机交互,比如可以通过键盘9对包裹接收装置进行参数设置,或者进行控制。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微处理器连接。触摸屏不但可以代替键盘作为人机交互的一种方式,而且还可以显示图像和动画。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单向门,所述单向门包括平行等距离设置在窗口内的多个弹性板10,所述弹性板10仅以其上端与门体1固定连接。单向门顾名思义只允许包裹包裹单向通过,防止有人将已经投放的包裹包裹取出,后者大大增加取出的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包裹接收装置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在研发阶段采用的是树莓派开发板作为智能门的核心部位-大脑,树莓派使用的cpu.2GHz 64-bit quad-core ARM Cortex-A53 CPU。 该开发板的第三代整合了蓝牙和Wi-Fi模块,且拥有gpio接口作为控制智能门其它部位的通道,比如控制电动机。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最终的产品也可能使用其它的芯片和电路来实现本专利申请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方案,都应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用于设置在智能门的门体上所开设的窗口处来接收包裹,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接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wifi模块、第一电动机和安全门,所述wifi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还与第一电动机电控连接,第一电动机与安全门动力连接;微处理器通过wifi模块连接网络获取控制信号后,通过第一电动机驱动安全门开启或者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和微处理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收纳袋,所述收纳袋设置在窗口内侧,且其袋口封住所述窗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动机和卷绕机构,第二电动机与微处理器电控连接,而卷绕机构与第二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收纳袋平时是卷绕在卷绕机构上的,需要接收包裹的时候第二电动机驱动卷绕机构动作,释放出卷绕的收纳袋来装包裹。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近场通讯模块或者蓝牙模块,所述近场通讯模块或者蓝牙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和微处理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键盘,所述键盘与微处理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微处理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接收装置还包括单向门,所述单向门包括平行等距离设置在窗口内的多个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仅以其上端与门体固定连接。
10.一种智能门,包括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处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包裹接收装置。
CN201621186323.5U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智能门及其包裹接收装置 Active CN206144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6323.5U CN206144423U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智能门及其包裹接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6323.5U CN206144423U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智能门及其包裹接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4423U true CN206144423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4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86323.5U Active CN206144423U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智能门及其包裹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44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8823A (zh) * 2018-03-06 2020-10-23 丹尼尔·格拉尼亚·多明格斯 用于接收和发送订单的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8823A (zh) * 2018-03-06 2020-10-23 丹尼尔·格拉尼亚·多明格斯 用于接收和发送订单的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6002B (zh) 一种无线控制保险箱/柜的使用方法
CN205751055U (zh) 智能家用快递箱
CN104183044B (zh) 一种网络智能防盗门系统
CN107369266A (zh) 一种多规格集成式智能快递柜
CN206785208U (zh)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保险柜装置
CN204129812U (zh) 一种手机控制的多功能门锁
CN206144423U (zh) 一种智能门及其包裹接收装置
CN201303401Y (zh) 基于局域网的楼宇智能可视对讲系统
CN21312313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禁管理装置
CN209044783U (zh) 智能快递存放箱
CN210804628U (zh) 一种多功能社区智慧生活服务站
CN203261421U (zh) 一种可自动报警和远程驱离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CN115822431A (zh) 一种智能安防门
CN207568350U (zh)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安全门锁
CN108346237A (zh) 一种具有辅助置物袋的远程物联网收件装置
CN205670809U (zh) 一种带安防功能的可视智能门铃
CN105404166A (zh) 智能家居监控开锁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28980B (zh) 一种限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的保险箱
CN204920703U (zh) 具有收发快件箱的门结构
CN206077573U (zh) 一种低功耗可视智能门铃
CN208057004U (zh) 一种智能家居门
CN208126561U (zh) 一种物联网便利型收外卖装置
CN205330315U (zh) 一种可以远程控制的家庭速递箱
CN201638279U (zh) 基于rfid技术的数字门禁
CN206395626U (zh) 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及轿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