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31793U - 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31793U CN206131793U CN201621054613.4U CN201621054613U CN206131793U CN 206131793 U CN206131793 U CN 206131793U CN 201621054613 U CN201621054613 U CN 201621054613U CN 206131793 U CN206131793 U CN 2061317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t
- tube
- flat tube
- heat exchanger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属于换热器领域,其包括集流管、多个设置在集流管下方的扁管以及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换热翅片,集流管上设有定位口,定位口内插有分隔板,分隔板将集流管分为进口管和出口管,每个扁管分为与进口管连通的第一段扁管、与出口管连通的第二段扁管和连通第一段扁管和第二段扁管的第三段扁管,每个扁管包括扁管体以及设置在扁管体内的内管,内管的两端封闭,内管外壁与扁管体内壁之间形成微通道,内管外壁与扁管体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分隔微通道的分隔凸棱。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微通道换热器将换热管分隔为进口管和出口管,节省一个集流管,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扁管采用非90度弯折,增加内管,提高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空调行业迅猛发展,换热器作为空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根据市场方面的要求进行改进、优化设计;微通道换热器具有制冷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耐压能力强等特点,在空调领域有较大的市场。
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主要由微通道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流管组成;集流管通常为两个,设置于微通道扁管的两端,用于分配和汇集制冷剂;波纹状的或带有百叶窗形的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于相邻的微通道扁管之间,用以强化换热器与空气侧的换热效率;为了得到较佳的换热效率,在集流管的内部设有隔板,可以将微通道换热器内制冷剂的流动分成若干个流程,并根据实际要求合理分配每个流程的扁管数。
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通常是由多个部件组成,需要多道加工工序,如冲孔和焊接等,相对于微通道扁管和散热翅片而言,在制造加工过程中,集流管的加工成本和焊接成本都会使换热器的加工成本增加,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集流管也比较容易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高效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结构简单,提高换热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多个设置在集流管下方的扁管以及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换热翅片,集流管上设有定位口,定位口内插有分隔板,分隔板将集流管分为进口管和出口管,每个扁管分为与进口管连通的第一段扁管、与出口管连通的第二段扁管和连通第一段扁管和第二段扁管的第三段扁管,每个扁管包括扁管体以及设置在扁管体内的内管,内管的两端封闭,内管外壁与扁管体内壁之间形成微通道,内管外壁与扁管体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分隔微通道的分隔凸棱。
优选地,每个扁管中第一段扁管与第三段扁管之间的夹角为90°~160°。
优选地,每个扁管中第二段扁管与第三段扁管之间的夹角为90°~160°。
优选地,扁管体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凹槽,内管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凹槽,分隔凸棱插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之间。
更优选地,扁管体的内壁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扁管体散热凹槽。
更优选地,内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内管散热凹槽。
优选地,定位口内设有橡胶槽,分隔板插入橡胶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高效微通道换热器,采用将换热管分隔为进口管和出口管,扁管的两端分别与进口管和出口管连接,节省一个集流管,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扁管采用非90度弯折,增加内管,增大扁管中流体的流程,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微通道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微通道换热器中集流管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微通道换热器中扁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微通道换热器中扁管的局部放大图A-A。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微通道换热器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流管10、多个设置在集流管10下方的扁管20以及设置在相邻扁管20之间的换热翅片30,集流管10上设有定位口11,定位口11内插有分隔板12,分隔板12将集流管10分为进口管101和出口管102,这样从进口管101进入流体,流体经扁管20和换热翅片30散热,从出口管102流出。值得注意的是,定位口11内设有橡胶槽111,分隔板12插入橡胶槽111内,确保分隔板12定位准确,进口管101与出口管102之间密封性好。
如图3所示,每个扁管20分为与进口管101连通的第一段扁管201、与出口管102连通的第二段扁管202和连通第一段扁管201和第二段扁管202的第三段扁管203。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扁管20中第一段扁管201与第三段扁管203之间的夹角α为90°~160°,每个扁管中第二段扁管202与第三段扁管203之间的夹角β为90°~160°,这样第一段扁管201相对于第三段扁管203倾斜设置,第二段扁管202相对于第三段扁管203倾斜设置,延长流体在扁管20内的流程,延长流体流动时间,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另外,夹角α与夹角β可相同,也可不相同。为了制造方便,夹角α与夹角β相同。每个扁管20可采用弯折工艺形成。
如图4所示,每个扁管20包括扁管体21以及设置在扁管体21内的内管22,内管22的两端封闭,内管22外壁与扁管体21内壁之间形成微通道23,内管22外壁与扁管体21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分隔微通道23的分隔凸棱24。扁管体21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凹槽211,内管22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凹槽221,分隔凸棱24插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凹槽211和第二定位凹槽221之间,这样可随时依据需求,变化分隔凸棱24的位置,从而变化对微通道23的划分。
扁管体21的内壁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扁管散热凹槽212。内管2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内管散热凹槽222,这样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且本发明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发明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Claims (7)
1.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管、多个设置在集流管下方的扁管以及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换热翅片,集流管上设有定位口,定位口内插有分隔板,分隔板将集流管分为进口管和出口管,每个扁管分为与进口管连通的第一段扁管、与出口管连通的第二段扁管和连通第一段扁管和第二段扁管的第三段扁管,每个扁管包括扁管体以及设置在扁管体内的内管,内管的两端封闭,内管外壁与扁管体内壁之间形成微通道,内管外壁与扁管体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分隔微通道的分隔凸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扁管中第一段扁管与第三段扁管之间的夹角为90°~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扁管中第二段扁管与第三段扁管之间的夹角为90°~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扁管体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凹槽,内管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凹槽,分隔凸棱插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扁管体的内壁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扁管体散热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内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内管散热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定位口内设有橡胶槽,分隔板插入橡胶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54613.4U CN206131793U (zh) | 2016-09-13 | 2016-09-13 | 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54613.4U CN206131793U (zh) | 2016-09-13 | 2016-09-13 | 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31793U true CN206131793U (zh) | 2017-04-26 |
Family
ID=5856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5461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31793U (zh) | 2016-09-13 | 2016-09-13 | 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3179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44951A (zh) * | 2021-04-01 | 2021-06-11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分流结构 |
-
2016
- 2016-09-13 CN CN201621054613.4U patent/CN20613179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44951A (zh) * | 2021-04-01 | 2021-06-11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分流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96153A (zh) | 微通道换热器 | |
CN101672553A (zh) | 一种微通道与外翅片一体成型的平行流换热器 | |
CN107314573B (zh) | 一种微通道热交换器 | |
CN102706040A (zh) | 热交换器 | |
KR102228486B1 (ko) | 미세 채널 기반 열 교환기 | |
CN103697745A (zh) | 集流管组件以及具有该集流管组件的换热器 | |
CN102563980A (zh) | 热交换器 | |
CN104019583A (zh) | 平行流换热器 | |
CN210922277U (zh) | 扁管及换热器 | |
CN206131793U (zh) | 高效微通道换热器 | |
CN104019582A (zh) | 平行流换热器 | |
CN201724474U (zh) | 一种空调换热器 | |
CN207610570U (zh) | 换热器、换热系统及室内采暖系统 | |
CN103256834A (zh) | 椭圆管翅片式换热器及顶出风空调室外机 | |
CN210051186U (zh) | 三介质换热器 | |
CN105650946A (zh)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 |
CN205066240U (zh) | 热泵空调用微通道换热器 | |
CN204329416U (zh) | 平行流换热器 | |
CN212390890U (zh) | 换热扁管、换热器以及空调器 | |
CN210463271U (zh) | 一种环形c形口微通道平行流热交换器 | |
CN210051023U (zh)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106931808A (zh) | 微通道换热器及除湿机 | |
CN203274549U (zh) | 椭圆管翅片式换热器及顶出风空调室外机 | |
CN203561119U (zh) | 一种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 | |
CN106403694A (zh) | 双排集流管、使用该双排集流管的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