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28466U - 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28466U CN206128466U CN201621088806.1U CN201621088806U CN206128466U CN 206128466 U CN206128466 U CN 206128466U CN 201621088806 U CN201621088806 U CN 201621088806U CN 206128466 U CN206128466 U CN 2061284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storage
- water
- layer
- roof
- pla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32
- 239000011232 storag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abstract 5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包括设置于屋顶上用于种植植被的种植槽以及蓄水槽,所述种植槽与所述蓄水槽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种植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雨量较大或者浇水过多时,种植槽各层的组分随水流动导致种植槽内的岩土松散被冲毁,同时由于种植槽底部与蓄水槽连通且蓄水槽内的最高水位低于种植槽内的蓄水层,因此该构造既能够有效蓄水又能够防止种植槽中的水过多而导致植被根系被泡烂的问题。在干旱时期,蓄水槽内储存的雨水能够被植物根系所吸收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土地愈加稀缺。在城市建成区地面可绿化用地越来越少、拆迁腾地费用昂贵的背景下采用屋顶绿化是很好的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方法。而且屋顶绿化在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有提高屋面保温隔热性能、净化空气等作用。此外,随着我国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屋顶绿化是一项重要的雨水渗透和调蓄措施。
但屋顶绿化由于在屋顶面进行植被种植,因此管理维护较地面绿化不方便,其中屋顶绿化的土壤保持水分的作用也相对较弱,需要频繁进行灌溉,对较高区域的屋顶绿化的灌溉,增加了水耗、能耗以及运行维护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当下雨雨量较大时,随着暴雨冲刷,使土壤以及土壤中施加的肥料随着雨水一同流失,降低肥料利用效率的同时,使富营养化物质进入下水管道,污染城市水体。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够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将雨水收集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灌溉工作量大,且屋顶绿化后期维护成本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灌溉工作量大,且屋顶绿化后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雨量较大时,土壤以及土壤中施加的肥料被冲走进入下水管道而污染城市水体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包括设置于屋顶上用于种植植被的种植槽以及蓄水槽,所述种植槽与所述蓄水槽底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槽高度小于所述种植槽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槽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植被、种植土层、过滤层、蓄水层、过滤层、排水层、隔离层、耐根穿刺防水层、防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槽高度H不高于所述蓄水层高度h。
作为优选,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的管路出口位于所述蓄水槽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槽顶部设置有盖板。
作为优选,还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由女儿墙与所述蓄水槽的挡水墙构成,所述排水槽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顶部设置有雨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层由可蓄水材料构成,所述可蓄水材料上下均设置有过滤层,所述可蓄水材料由卵石、陶粒、沙、砾石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层为排水板,且所述排水板的数量不少于一个,所述蓄水层厚度不小于80mm。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层厚度为80mm~300mm;所述排水层的厚度为5mm~50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蓄水槽的目的是将雨水收集以节约灌溉用水和减轻人工维护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种植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雨量较大或者浇水过多时,种植槽各层的组分随水流动导致种植槽内的岩土松散被冲毁,同时由于种植槽底部与蓄水槽连通且蓄水槽内的最高水位低于种植槽内的蓄水层,因此该构造既能够有效蓄水又能够防止种植槽中的水过多而导致植被根系被泡烂的问题。在干旱时期,蓄水槽内储存的雨水能够被植物根系所吸收利用。
同时屋面蓄水槽也可以避免屋面种植槽中所施加的肥料随着降雨迅速流失,可随着水分停留在蓄水槽内一同被植物缓慢吸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种植植被;2、蓄水槽;3、种植槽;4、种植土层;5、蓄水层;6、过滤层;7、排水层;8、隔离层;9、耐根穿刺防水层;10、防水层;11、补水装置;12、排水槽;13、女儿墙;14、挡水墙;15、排水管路;16、雨水口;17、挡土墙;18、过水孔;19、屋面基本构造层;20、屋面结构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包括设置于屋顶上用于种植植被1的种植槽3以及收集雨水的蓄水槽2,所述种植槽3与所述蓄水槽2底部连通。其中种植槽3由挡土墙17围成,蓄水槽2则由挡水墙14、挡土墙17围成,本实施例中种植槽3与蓄水槽2之间通过过水孔18连通,即挡土墙17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水孔18使蓄水槽2与种植槽3连通。
过水孔18将种植槽3与蓄水槽2连通,且蓄水槽内的最高水位低于种植槽内的蓄水层5的高度,能够防止种植槽3内水过多导致的植被烂根或种植系统内水少引起的干旱。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补水装置11,其中补水装置11与自来水管连接,设置补水装置11的目的是为了对蓄水槽2补水,当当地天气处于干旱时,可以通过补水装置11对蓄水槽2内补水,进一步省去了人工灌溉的步骤。本实施例中蓄水槽2内设置有干旱液位,干旱液位处设置有检测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而控制器控制补水装置中的补水阀开闭。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蓄水槽2内液位低于干旱液位时,控制器会控制补水阀开启为蓄水槽2补水。
此外,该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包括排水槽12,排水槽12由女儿墙13与蓄水槽的挡水墙14构成,蓄水槽2的最高水位高度(即蓄水槽高度)小于种植槽3内蓄水层5的高度,即挡水墙14高度小于种植槽3内蓄水层5的高度,而挡水墙14高度又小于女儿墙13高度,这样能够保证多余的水从挡水墙14的顶部漫过进入排水槽12内,同时防止植物根系浸泡在蓄水层5内。当蓄水槽2内的水位高度超出挡水墙18的顶部高度时,蓄水槽2内的水越过挡水墙18的顶部流入到排水槽12内,需要说明的是排水槽12的主要作用是将过量的雨水进行排出。
为了能够使排水槽12内的水被及时排出,排水槽12底部设置有排水管路15。种植槽3内的多余的水流入蓄水槽2内后,由于蓄水槽2高度有限,多余的水又会流到排水槽12内,为了减轻屋面压力,位于排水槽12内的水需要被及时排出,为此排水槽12底部设置有排水管路15,多余的水从排水管路15流出进入下水管道。为了防止排水管路15口被落叶或其他杂质污垢堵塞,所述排水管路15顶部设置有雨水口16。
进一步的,蓄水槽2顶部设置有盖板。设置盖板的目的是防止蓄水槽2内水在高温环境下蒸发量过大,同时还能防止落叶等杂物落入蓄水槽2内,影响蓄水槽2内水质。
排水槽12、蓄水槽2、种植槽3位于屋面基本构造层19上,而屋面基本构造层19位于屋面结构基层20上,屋面基本构造层13包括保温层、找平层、整浇层。
种植槽3内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种植植被1、种植土层4、过滤层6、蓄水层5、过滤层6、排水层7、隔离层8、耐根穿刺防水层9、防水层10。其中,蓄水槽2高度H低于蓄水层5的高度h且不小于20mm,挡水墙14的顶部到蓄水槽2底部的距离即为蓄水槽可以达到的最高液位。
蓄水层5由可蓄水材料构成,可蓄水材料上下均设置有过滤层6与土壤进行隔离,可蓄水材料由卵石、陶粒、沙、砾石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组成。过滤层6也可由除无纺布或者无纺布以外的其它材料构成,比如土工布。由于蓄水层5的厚度需要考虑荷载和蓄水,当蓄水层5太厚时屋面荷载过大,太薄所达到的蓄水量有限,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蓄水层7厚度为80mm~300mm。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蓄水层5还可以为排水板,其中排水板数量不少于一个,当排水板为多个时,排水板依次叠放设置。
其中,上述排水层7采用的材料有排(蓄)水板或排(蓄)水卷材,且排水层的厚度为10mm~50mm。
本实施例提供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在强降雨时,通过屋顶绿化渗透的雨水可以在蓄水槽2中储存。并且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层5中铺设材料空隙的毛细作用,使储存的雨水被植物根系所吸收。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屋顶上用于种植植被(1)的种植槽(3)以及蓄水槽(2),所述种植槽(3)与所述蓄水槽(2)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2)高度小于所述种植槽(3)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3)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植被(1)、种植土层(4)、过滤层(6)、蓄水层(5)、过滤层(6)、排水层(7)、隔离层(8)、耐根穿刺防水层(9)、防水层(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2)高度H不高于所述蓄水层(5)高度h。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装置(11),所述补水装置(11)的管路出口位于所述蓄水槽(2)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2)顶部设置有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槽(12),所述排水槽(12)由女儿墙(13)与所述蓄水槽(2)的挡水墙(14)构成,所述排水槽(12)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路(15),所述排水管路(15)顶部设置有雨水口(16)。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5)由可蓄水材料构成,所述可蓄水材料上下均设置有过滤层(6),所述可蓄水材料由卵石、陶粒、沙、砾石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5)为排水板,且所述排水板的数量不少于一个,所述蓄水层(5)厚度不小于8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顶蓄水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5)厚度为80mm~300mm;所述排水层(7)的厚度为5mm~5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88806.1U CN206128466U (zh) | 2016-09-28 | 2016-09-28 | 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88806.1U CN206128466U (zh) | 2016-09-28 | 2016-09-28 | 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28466U true CN206128466U (zh) | 2017-04-26 |
Family
ID=5857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8880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28466U (zh) | 2016-09-28 | 2016-09-28 | 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2846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23551A (zh) * | 2016-09-28 | 2016-12-14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 |
CN107864781A (zh) * | 2017-11-10 | 2018-04-03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屋顶雨水花园的栽培基质结构及建造方法 |
CN110952727A (zh) * | 2019-12-05 | 2020-04-03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2016
- 2016-09-28 CN CN201621088806.1U patent/CN2061284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23551A (zh) * | 2016-09-28 | 2016-12-14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 |
CN107864781A (zh) * | 2017-11-10 | 2018-04-03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屋顶雨水花园的栽培基质结构及建造方法 |
CN110952727A (zh) * | 2019-12-05 | 2020-04-03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23551A (zh) | 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 | |
CN205491884U (zh) | 一种用于屋顶花园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101084733A (zh) | 屋顶绿化的构造 | |
CN107574865B (zh) | 一种适用于温室灌溉的雨水花园系统 | |
CN107409814B (zh)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雨水储蓄、净化的高位雨水花坛 | |
CN106049602A (zh) | 一种屋面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 |
CN207305490U (zh) | 一种园林用环保生态护坡 | |
CN209594367U (zh) | 一种海绵城市下自动灌溉的雨水花园 | |
CN206128466U (zh) | 一种屋顶蓄水绿化结构 | |
CN207829322U (zh) | 屋顶花园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218061661U (zh) | 一种园林景观活水系统 | |
CN211172270U (zh) | 一种针对大屋面的前池雨水花园系统 | |
CN209494139U (zh) | 一种防水防根屋顶绿化结构 | |
CN209323300U (zh) |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6371176U (zh) | 一种雨水储蓄利用一体化绿地结构 | |
CN211960230U (zh) | 一种节水苗圃 | |
CN205934646U (zh) | 一种水利系统 | |
CN210093881U (zh) | 一种集蓄水灌溉功能为一体的干热河谷区生态梯田 | |
CN211091121U (zh) | 一种屋顶绿化蓄、排水灌溉系统 | |
CN208718033U (zh) | 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自循环节水灌溉系统 | |
CN205511165U (zh) | 一种纯平屋顶造地种植层与蓄、排水灌溉系统 | |
CN202214759U (zh) | 一种建筑物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 | |
CN213847790U (zh) | 一种高位花坛 | |
CN213485982U (zh) | 可控式供水的屋顶种植系统 | |
CN205742766U (zh) |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