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073279U - 空调柜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3279U
CN206073279U CN201621025441.8U CN201621025441U CN206073279U CN 206073279 U CN206073279 U CN 206073279U CN 201621025441 U CN201621025441 U CN 201621025441U CN 206073279 U CN206073279 U CN 206073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conditioner
cabinet
back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254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长林
陈良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254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3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3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3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柜机,其中空调柜机包括: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一风道;正出风结构,该正出风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且具有与一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以及顶出风结构,该顶出风结构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且具有与一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该顶出风结构连接有第一旋转结构,该第一旋转结构驱动所述顶出风结构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壳体的后壳体,所述顶出风结构和正出风结构均安装于所述后壳体,所述风道内还设有风机和换热器,所述风机和换热器固定于所述后壳体。本空调柜机的空气调节效果好,并且空调柜机的装配和维护过程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空调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空调柜机,一般只设置一个出风口,然而只设置一个出风口,出风模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出风面积和出风量的需求,使室内空气的温度无法有效快速达到设置的温度。此外,现有的空调柜机的部件较多,在装配时太过复杂,工人的工作效率较低,并且打开空调柜机的过程也比较繁琐,维护和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柜机,旨在提高空调柜机的空气调节效率,并使空调柜机的装配过程简单,维护、维修过程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一风道;正出风结构,该正出风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且具有与一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以及顶出风结构,该顶出风结构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且具有与一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该顶出风结构连接有第一旋转结构,该第一旋转结构驱动所述顶出风结构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壳体的后壳体,所述顶出风结构和正出风结构均安装于所述后壳体,或所述顶出风结构和正出风结构均安装于所述前壳体。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配合的让位口,所述风道内还设有风机和换热器,所述风机和换热器固定于所述后壳体。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或所述后壳体二者之一设有卡扣,二者中之另一设有卡孔,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孔的配合卡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前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底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槽的配合可拆卸连接,所述后壳体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下壳体和所述后壳体所围成的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正出风结构包括与所述后壳体连接的第一出风框,该第一出风框具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上壳体设有所述让位口,该第一出风框连接有第二旋转结构,该第二旋转结构驱动所述第一出风框旋转,使所述第一出风口正对所述让位口或隐藏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该第一出风框具有挡风板,该挡风板临接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所述正出风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旋转结构驱动所述第一出风框旋转以使所述挡风板封堵所述让位口。
优选地,所述顶出风结构包括第二出风框,该第二出风框具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后壳体的上端凸设有封盖板,所述顶出风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封盖板封堵所述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顶出风结构包括第二出风框,该第二出风框具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框连接有升降结构,该升降结构驱动所述第二出风框上下运动,使所述第二出风口隐藏或显露出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框包括圆形的顶盖板和自所述顶盖板的周缘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还设有第二横向导风板,该第二横向导风板连接该第二出风口的两侧,且于上下方向摆动,以调整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角度。
优选地,该第二出风口还设有第二纵向导叶,该第二纵向导叶与所述第二横向导风板形成出风格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柜机设置两个出风口,使得空调柜机具有多种出风模式,可根据室内的温度和面积选择出风模式。
如在制冷条件下,正常工作模式下,只通过正出风结构出风即可。当检测到室内温度过高时,将顶出风结构的第二出风口开启,通过正出风结构和顶出风结构同时进行出风,同时可以旋转顶出风结构,使得空调柜机具有多种出风角度以配合多种出风模式。当检测到温度过低时,可以选择关闭正出风结构,而只通过顶出风结构进行出风。如此,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满足出风面积和出风量的需求,使室内空气的温度能够有效快速达到预先设置的温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将壳体设置为后壳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后壳体的前壳体,在室内柜机装配过程中,将顶出风结构、正出风结构、将前壳体与后壳体盖合即可,使得空调柜机的装配过程简单方便,并且在空调柜机日常维护和维修过程中,只需打开前壳体即可实现对空调柜机内部零件进行操作,维护和维修过程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柜机100。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空调柜机100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内形成有至少一风道(未标示);正出风结构30,该正出风结构30固定于壳体10,且具有与一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311;以及顶出风结构50,该顶出风结构50设于壳体10的上端,且具有与一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511,该顶出风结构50连接有第一旋转结构(未图示),该第一旋转结构驱动顶出风结构50相对于壳体10旋转,其中:壳体10包括前壳体1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前壳体11的后壳体17,顶出风结构50和正出风结构30均安装于后壳体17,风道内还设有风机70和换热器90,风机70和换热器90固定于后壳体17。
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均可采用塑料材质通过注塑方式生产制成。本实施例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都具有圆弧状的横截面,并优选为半圆形横截面,使得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连接后构成圆管状,相应的,风道形成于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所围成的空腔内,风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本空调柜机100的壳体10内形成有一条风道,正出风结构30和顶出风结构50位于同一风道内,相应的,风机70也设置有一个,于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0内可形成有两风道,正出风结构30与其中一风道连通,顶出风结构50与另一风道连通,在风道为两条的情况下,本空调柜机100的风机70可设置一个或两个,即可以通过一个风机70同时驱动两条风道内空气流动,还可以是每一条风道对应一个风机70。在一个风道的情况下,本空调柜机100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并且成本较低。在两个风道的情况下,第一出风口311和第二出风口511的出风量和出风速度便于控制,则空调柜机100的空气调节能力更强。
本实施例可在后壳体17注塑成型过程中,在后壳体17的腔内壁形成隔板以及带有螺纹孔的连接柱,隔板将后壳体17的内腔分隔成多个安装区域以对应安装不同的部件,本实施例换热器90还包括有换热器支架91,换热器90下方设置有接水盘93,换热器支架91设置有螺接孔(未标示),换热器90固定于换热器支架91后,换热器支架91通过螺钉和螺接孔以及连接柱的配合固定于后壳体17,接水盘93通过隔板的限位以及和连接柱的螺纹配合固定于后壳体17,其他部件,如顶出风结构50、正出风结构30以及风机70等在后壳体17的安装方式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柜机100设置两个出风口,使得空调柜机100具有多种出风模式,可根据室内的温度和面积选择出风模式。如在制冷条件下,正常工作模式下,只通过正出风结构30出风即可。当检测到室内温度过高时,将顶出风结构50的第二出风口511开启,通过正出风结构30和顶出风结构50同时出风,同时可以通过第一旋转结构驱动顶出风结构50旋转,使得空调柜机具有多种出风角度以配合多种出风模式。当检测到温度过低时,可以选择关闭正出风结构30,而只通过顶出风结构50进行出风。如此,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满足出风面积和出风量的需求,使室内空气的温度能够有效快速达到预先设置的温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100将壳体10设置为后壳体17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后壳体17的前壳体11,在室内柜机装配过程中,将顶出风结构50、正出风结构30、风机70和换热器90均安装于后壳体17之后,前壳体11与后壳体17盖合即可完成空调柜机100主体部分的安装,使得空调柜机100的装配过程简单方便,并且在空调柜机100日常维护和维修过程中,只需打开前壳体11即可对空调柜机100内部零件进行操作,维护和维修过程简单方便。
本空调柜机正出风结构30的下边缘到地面的距离为900mm~1300mm;如此,在常规正出风模式下,第一出风口311的高度正好满足对正对人吹风的需求。顶出风结构50的下边缘到地面的距离为1750mm~1970mm;如此,当顶出风结构出风时,可避免第二出风口511吹出的风直接吹到人体的上部位(如头部)。
请参照图2,为了实现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拆装过程的方便,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二者之一设有卡扣,二者中之另一设有卡孔171,所述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通过卡扣和卡孔171的配合卡合连接。
本实施例前壳体11设有卡扣(未图示),后壳体17设有卡孔171。卡扣和卡孔171均设于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的侧壁边缘,并在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的长度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如此可以提高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连接结构的稳固性。其中卡孔171可以为倒置的酒瓶形状,即卡孔171可包括位于上方且开口较大的导引段(未标示),以及位于下方且开口较小的扣合段(未标示),在卡扣插入卡孔171的过程中,导引段对卡扣进行引导,卡扣下移过程中,扣合段对卡扣进行夹持。通过多个卡扣和卡孔171的设置,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的拆装过程较方便并且连接结构稳固。于其他实施例中,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也可在侧壁边缘开始螺接孔,二者通过螺钉连接进行锁固。
前壳体11和后壳体17下端连接有底座19,前壳体11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柱(未图示),底座19设置有定位槽191,前壳体11和所述底座19通过定位柱和定位槽191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后壳体17和底座19固定连接。
底座19可呈圆盘状或者是方形。底座19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壳体10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如此底座19可为本空调柜机100提供较强有力的支撑,空调柜机100的稳固性更高。并且,前壳体11与底座19通过定位柱和定位槽191的配合可拆卸连接,空调柜机100的拆装过程更方便。
请结合参照图3至图5,所述前壳体11包括上壳体13和下壳体15,风机70和换热器90位于下壳体15和后壳体17所围成的空间内。
本实施例风机70和换热器90均设置在空调柜机100的下部,并位于下壳体15和后壳体17所围成的空间内,本空调柜机100的进风口也对应换热器90和风机70开设于壳体10的下部,可以理解的,本空调柜机100于进风口出还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内杂质的过滤网(未标示)。本实施例将前壳体11设置为上壳体13和下壳体15两段,在空调柜机100日常拆卸维护过程中,只需要打开下壳体15,即可对空调柜机100的过滤网、风机70、换热器90的清理及维修操作,空调柜机100的日常维护简单方便。
请再次参照图2,具体地,正出风结构30包括与后壳体17连接的第一出风框31,该第一出风框31具有第一出风口311,上壳体13设有与第一出风口311配合的让位口131,该第一出风框31连接有第二旋转结构(未图示),该第二旋转结构驱动第一出风框31旋转,使第一出风口311正对让位口131或隐藏于壳体10内。
本实施例第一旋转结构和第二旋转结构均可以是电机、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或者齿条相配合的结构,其中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或者齿条啮合,从动齿轮或者齿条固定连接顶出风结构50或者第二出风结构30。通过第一旋转结构和第二旋转结构的设置,实现第一出风口311和第二出风口511的自动开闭,使得空调柜机100具有对应室内温度要求的不同出风模式。
具体地,第一出风框31具有挡风板313,该挡风板313临接第一出风口311设置,正出风结构3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旋转结构驱动第一出风框31旋转以使挡风板313封堵让位口131。当室内空气调节过程中,不需要正出风结构30的第一出风口311进行出风时,第二旋转结构驱动第一出风框31旋转,通过在第一出风框31设置挡风板313,使得第一出风框31旋转过程中挡风板313正对第一出风口311即可实现对第一出风口311的闭合操作,使得第一出风结构的整体结构简单,空调柜机100的成本得到降低。
可以理解的,第一出风框31还连接有第一横向导风板33,第一横向导风板33可水平设置有多块,并且多块第一横向导风板33的同一侧与一连杆转动连接,连杆上可通过电机驱动进而拉动第一横向导风板33上下摆动,实现第一出风口311的上下扫风。
所述顶出风结构50包括第二出风框51,第二出风框51包括圆形的顶盖板53和自顶盖板53的周缘向下延伸的侧板55,侧板55开设有第二出风口511。
本实施例的第二出风框51整体呈圆筒状,使得第二旋转结构驱动顶出风结构50的过程更顺畅,并且第二出风框51内部具有圆柱形内腔,风机70驱动空气由壳体10的风道进入第二出风框51的内腔后,在圆柱形内腔进行回旋,并由开设于侧板55的第二出风口511吹出,如此可以提高顶出风结构50的出风效率。
第二出风口511还设有第二横向导风板57,该第二横向导风板57连接该第二出风口511的两侧,且于上下方向摆动,以调整所述第二出风口511的出风角度。通过第二横向导风板57的设置,可以实现顶出风结构50的上下方向的扫风。
该第二出风口511还设有第二纵向导叶59,该第二纵向导叶59与第二横向导风板57形成出风格栅。通过第二纵向导叶59的设置,可实现顶出风结构50的左右方向扫风,本实施例通过第二横向导风板57和第二纵向导叶59的配合,使得顶出风结构50具有多种出风模式,适应室内空气调节的多种需求。
由上述的内容可知,本空调柜机100通过顶出风结构50和正出风结构30的配合实现多种出风模式,则在某些模式下,只需要正出风结构30进行出风,而顶出风结构50需要关闭,本空调柜机100顶出风结构50的关闭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可于后壳体17的上端凸设有封盖板173,当不需要顶出风结构50出风时,通过第一旋转结构驱动顶出风结构50于壳体10上端的安装位置旋转,再转过相应角度时,封盖板173封堵第二出风框51的第二出风口511,使得顶出风结构50处于关闭状态。可以理解的,在此情况下,当壳体10内设有两条风道以及两个风机70时,可将对应第二出风口511的风机70关闭,而该风机70关闭信号的获取,可通过在壳体10上安装传感器或者在第一旋转结构安装角度传感器实现。通过上述结构,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二出风口511的开闭,如此降低本空调柜机100的功耗以及生产成本。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于壳体10内设置与第二出风框51连接的升降结构,该升降结构驱动所述第二出风框51上下运动,使第二出风口511隐藏或显露出所述壳体10。具体而言,使得第二出风口511隐藏或显露出上壳体13和后壳体17所述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升降结构可由电机、主动齿轮和齿条以及辅助支架构成,其中辅助支架固定连接后壳体17,齿条与第一旋转结构连接,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齿轮带动齿条进行升降运动,并进一步通过第一旋转结构抬升顶出风结构50而实现第二出风口511隐藏或显露出所述壳体1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柜机100的出风控制方法,其包括:
第一次检测环境的温度;
当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使正出风结构30的第一出风口311开启;
第二次检测环境的温度,当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使第二出风口511开启,控制第一旋转结构旋转顶出风结构50。
本空调柜机100对于后壳体17凸设有封盖板173而未设有升降结构的情况下,在关闭空调柜机100时,顶出风结构50的第二出风口511正对封盖板173,使得第二出风口511关闭,即空调柜机100在设有封盖板173的情况下起始状态为第二出风口511正对封盖板173的状态。对于设有升降结构而未设有封盖板173的空调柜机100而言,其起始状态为顶出风结构50隐藏于壳体10的状态。本空调柜机100可在进风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第一次温度检测,当室内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可通过第一旋转结构旋转或者升降结构的升降作用使得第一出风口311打开,并且风机70启动,再次过程中,第一旋转结构驱动顶出风结构50转动,实现不同出风角度。实现对室内环境稳定的调节。在空调柜机100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传感器进行第二次温度检测,当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第一旋转结构旋转顶出风结构50,使第二出风口511露出空调柜机100的壳体10,第一出风口311和第二出风口511同时出风,加速室内空气调节以使到达预设阈值。
本控制方法在控制第一旋转结构旋转顶出风结构50的步骤后,还包括:
第三次检测环境的温度,当环境的温度低于预设阈值时,使第二出风口511关闭。
关闭过程可以是第一旋转结构驱动顶出风结构50的第一出风口511正对封盖板173,也可以使升降结构驱使顶出风结构50隐藏于壳体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包括:
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一风道;
正出风结构,该正出风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且具有与一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
以及顶出风结构,该顶出风结构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且具有与一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该顶出风结构连接有第一旋转结构,该第一旋转结构驱动所述顶出风结构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壳体的后壳体,所述顶出风结构和正出风结构均安装于所述后壳体,或所述顶出风结构和正出风结构均安装于所述前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还设有风机和换热器,所述风机和换热器固定于所述后壳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二者之一设有卡扣,二者中之另一设有卡孔,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孔的配合卡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前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底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槽的配合可拆卸连接,所述后壳体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下壳体和所述后壳体所围成的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出风结构包括与所述后壳体连接的第一出风框,该第一出风框具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上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配合的让位口,该第一出风框连接有第二旋转结构,该第二旋转结构驱动所述第一出风框旋转,使所述第一出风口正对所述让位口或隐藏于所述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出风框具有挡风板,该挡风板临接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所述正出风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旋转结构驱动所述第一出风框旋转以使所述挡风板封堵所述让位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风结构包括第二出风框,该第二出风框具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后壳体的上端凸设有封盖板,所述顶出风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封盖板封堵所述第二出风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风结构包括第二出风框,该第二出风框具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框连接有升降结构,该升降结构驱动所述第二出风框上下运动,使所述第二出风口隐藏或显露出所述壳体。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框包括圆形的顶盖板和自所述顶盖板的周缘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还设有第二横向导风板,该第二横向导风板连接该第二出风口的两侧,且于上下方向摆动,以调整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角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出风口还设有第二纵向导叶,该第二纵向导叶与所述第二横向导风板形成出风格栅。
CN201621025441.8U 2016-08-31 2016-08-31 空调柜机 Active CN206073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5441.8U CN206073279U (zh) 2016-08-31 2016-08-31 空调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5441.8U CN206073279U (zh) 2016-08-31 2016-08-31 空调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3279U true CN206073279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25441.8U Active CN206073279U (zh) 2016-08-31 2016-08-31 空调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32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866A (zh) * 2019-10-30 2019-12-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671748A (zh) * 2019-09-30 2020-01-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柜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1748A (zh) * 2019-09-30 2020-01-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柜机
CN110594866A (zh) * 2019-10-30 2019-12-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594866B (zh) * 2019-10-30 2024-11-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73283U (zh) 空调柜机
CN106247594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152459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403033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895481A (zh) 顶出风结构、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338102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478749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6222643U (zh) 空调柜机
CN106247454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073284U (zh) 空调柜机
CN106123253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225081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152461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073279U (zh) 空调柜机
CN106440031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403028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403023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152457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291311U (zh) 空调柜机
CN106225089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073281U (zh) 空调柜机
CN206073412U (zh) 空调柜机
CN206073289U (zh) 空调柜机
CN206222464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755577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