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053601U -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53601U
CN206053601U CN201620688208.1U CN201620688208U CN206053601U CN 206053601 U CN206053601 U CN 206053601U CN 201620688208 U CN201620688208 U CN 201620688208U CN 206053601 U CN206053601 U CN 206053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forementioned
spring
rod
main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882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茂荣
郑通成
魏小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Ow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Ow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Ow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Ow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882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53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53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5360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包括门体、上杆、下杆、上滑板、上开关板、主门阀板、离合器、离合器控制件、左侧锁舌、下滑板、下开关板、开锁动作件及联动杠杆;主门阀板与上滑板之间通过离合器沿前后方向叠式连接;开锁动作件包括有被外部力量驱转的圆型卡榫和连接于圆型卡榫周侧的拉杆,圆型卡榫上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异形部;下开关板上具有异形联动槽和止动榫;前述联动杠杆具有支点和位于支点上、下侧的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通过开锁动作件解除一些零件间的锁定,利用弹簧复位作用于下滑板,再经联动杠杆联动主门阀板往右推移实现开锁;其传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确保了门锁工作性能稳定及开锁动作的快捷,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保险箱等箱体常被人们用作存放一些重要文件、证件及贵重物品等,因此,其箱门锁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的箱门锁结构多种多样,但是其普遍存在一些缺陷,有些箱门锁结构较复杂、生产加工及零件装配难度较大,导致成本升高,而且,通常这类箱门锁占用体积较大,难以满足小型化保险箱的要求;而有些箱门锁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其降低了安全性能。
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传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确保了门锁工作性能稳定及开锁动作的快捷,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一种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包括有门体、上杆、下杆、上滑板、上开关板、主门阀板、离合器、离合器控制件、左侧锁舌、下滑板、下开关板、开锁动作件及联动杠杆;
其中,前述门体具有与门框处枢接的右端部及与门框处可开合式适配的左端部,该左端部上开设有供前述左侧锁舌伸缩穿过的通槽;前述上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的右端连接于上杆上,该第一弹簧的左端相对上杆活动式设置且抵接于上滑板上;前述下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19),该第三弹簧的右端连接于下杆上,该第三弹簧的左端相对下杆活动式设置且抵接于下滑板上;
前述主门阀板与上滑板之间通过离合器沿前后方向叠式连接,前述离合器控制件作用于离合器以锁定或解除主门阀板与上滑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主门阀板的左端连接于前述左侧锁舌;前述上杆前端活动式穿过上滑板,上杆左端抵于上开关板上,前述主门阀板上开设有L型槽,该L型槽具有左右延伸的水平槽和形成于水平槽右端的勾槽,该上开关板上具有朝向L型槽凸伸的上卡榫,该上卡榫随上杆的抵推位于水平槽或勾槽;
前述开锁动作件包括有被外部力量驱转的圆型卡榫和连接于圆型卡榫周侧的拉杆,该圆型卡榫上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异形部;
前述下开关板上具有异形联动槽和止动榫,前述下滑板上朝向止动榫凸伸有下卡榫,该下卡榫伸入止动榫内;前述异形部作用于异形联动槽,前述离合器控制件上一体设置或连接有朝向离合器凸设的抵推部;随着圆型卡榫的旋转,其异形部作用异形联动槽,下开关板向下偏移,解除对下卡榫的限定,前述拉杆作用于离合器控制件以联动离合器控制件沿上下方向移动,其抵推部向后顶住离合器,解除离合器对主门阀板的锁定,上滑板脱离主门阀板,主门阀板和上滑板彼此可相对活动式设置;
前述联动杠杆具有支点和位于支点上、下侧的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其第二旋转臂的自由端受下滑板联动,该第一旋转臂的自由端联动前述主门阀板;
前述下滑板在未受下开关板的限定后,在第三弹簧的复位作用力下,下滑板往左推移,其第二旋转臂的自由端受下滑板联动亦往左偏移旋转,前述第一旋转臂则往右偏移旋转并同时联动主门阀板往右推移,前述左侧锁舌随之往右实现开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门体右端部具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依次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该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相应的通孔供前述上杆、下杆可左右活动式穿过;
前述上杆上还套设有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和前述第一弹簧间距式设置于上杆上;前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二限位板左侧,该第二弹簧位于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之间,该第二弹簧的右端连接于上杆上,该第二弹簧的左端抵接于第二限位板上;
前述下杆上还套设有第四弹簧,该第四弹簧和前述第三弹簧间距式套设于前述下杆上;该第三弹簧位于第二限位板左侧,该第四弹簧位于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之间,该第四弹簧的右端连接于上杆上,该第四弹簧的左端抵接于第二限位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杆的左端螺合有可调螺帽,该可调螺帽左端抵于前述上开关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上侧锁舌、下侧锁舌、上推板、下推板,该上推板连接或联动上侧锁舌,该下推板连接或联动下侧锁舌;该上推板、下推板上分别开设有上斜向槽和下斜向槽,前述主门阀板上朝向上推板、下推板凸设有联动轴,该联动轴依次穿过上斜向槽和下斜向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合器包括有后顶板、复位弹簧及活动锁止柱;前述上滑板、主门阀板上沿前后方向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该复位弹簧两端连接于后顶板与活动锁止柱后端之间,所述活动锁止柱后段周侧凸伸有防止其向前脱出第一限位孔的凸部;当上滑板、主门阀板彼此锁定时,该活动锁止柱前段向前依次伸入第一限位孔及第二限位孔内;当活动锁止柱前端受到联动离合器控制件的抵推部往后抵推作用时,活动锁止柱往后脱出第二限位孔,解除对主门阀板的锁定,上滑板脱离主门阀板,前述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合器控制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基板部,该基板部上弯折形成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折板部,该折板部上开设有第一联动孔,前述拉杆伸入该第一联动孔内;该基板部上朝向离合器所在侧安装有拱形弹性板,该拱形弹性板上具有朝向离合器凸设的拱起,该拱起为前述抵推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开关板位于前述下滑板前侧,所述主门阀板位于下滑板前侧,所述下开关板沿上下方向与主门阀板相邻,所述下开关板的上侧部位往前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辅助定位板,该第一辅助定位板伸入主门阀板前侧;以及,所述下开关板的下侧部位往后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辅助定位板,该第二辅助定位板伸入下滑板下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滑板右端往后弯折有上滑板受推部,前述上杆上的第一弹簧左端抵于该上滑板受推部上;所述上开关板右端往后弯折有上开关板受推部,前述上杆左端抵于上开关板受推部上; 以及,前述上卡榫于上开关板左段部位上侧往前弯折延伸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推板、下推板上分别开设有行程限位槽,前述门体上往后凸设有相应的限位轴,其限位轴伸入上推板、下推板的行程限位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动杠杆呈半月型结构;所述上开关板呈L型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关门时,其通过弹簧抵推上滑板联动主门阀板往左推移以实现左侧上锁;开门时,通过开锁动作件解除一些零件间的锁定,利用弹簧复位作用于下滑板,再经联动杠杆联动主门阀板往右推移实现开锁;其传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确保了门锁工作性能稳定,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示图一(处于关门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示图二(处于开门后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剖示图;
图6是图4中局部放大结构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剖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三剖示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图;
图10是用于显示离合器控制件、离合器联动关系的示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门体与主门阀板的组装结构示图;
图12是本实施例中主门阀板的后视图;
图13是本实施例中上推板、下推板的结构示图;
图14是本实施例中下开关板、离合器控制件及开锁动作件的结构示图;
图15是本实施例中上滑板的结构示图;
图16是本实施例中上开关反的结构示图;
图17是本实施例中下滑板的结构示图;
图18是本实施例中上杆的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门体 2、上杆
3、下杆 4、上滑板
5、上开关板 6、主门阀板
7、离合器 8、离合器控制件
9、左侧锁舌 10、下滑板
11、下开关板 12、圆型卡榫
13、拉杆 14、联动杠杆
15、第一限位板 16、第二限位板
17、第一弹簧 18、第二弹簧
19、第三弹簧 20、第四弹簧
21、L型槽 22、水平槽
23、勾槽 24、上卡榫
25、异形联动槽 26、止动榫
27、下卡榫 28、抵推部
29、第一旋转臂 30、第二旋转臂
31、可调螺帽 32、上侧锁舌
33、下侧锁舌 34、上推板
35、下推板 36、上斜向槽
37、下斜向槽 38、联动轴
39、后顶板 40、复位弹簧
41、活动锁止柱 42、凸部
43、第一限位孔 44、第二限位孔
45、基板部 46、折板部
47、第一联动孔 48、拱形弹性板
49、第一辅助定位板 50、第二辅助定位板
51、上滑板受推部 52、上开关板受推部
121、异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此处,以保险柜门锁为例作说明,当然,该种门锁传动结构不仅限于应用在保险柜上,还可以用在贩卖机等其它产品上。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描述中,一些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包括有门体(1)、上杆(2)、下杆(3)、上滑板(4)、上开关板(5)、主门阀板(6)、离合器(7)、离合器控制件(8)、左侧锁舌(9)、下滑板(10)、下开关板(11)、开锁动作件及联动杠杆(14)。
其中,前述门体(1)具有与门框处枢接的右端部及与门框处可开合式适配的左端部,该左端部上开设有供前述左侧锁舌(9)伸缩穿过的通槽;该门体(1)右端部具有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依次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该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上开设有相应的通孔供前述上杆(2)、下杆(3)可左右活动式穿过。
前述上杆(2)上间距式套设有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该第一弹簧(17)位于第二限位板(16)左侧,该第一弹簧(17)的右端连接于上杆(2)上,该第一弹簧(17)的左端相对上杆(2)活动式设置且抵接于上滑板(4)上;该第二弹簧(18)位于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之间,该第二弹簧(18)的右端连接于上杆(2)上,该第二弹簧(18)的左端抵接于第二限位板(16)上。
前述下杆(3)上间距式套设有第三弹簧(19)、第四弹簧(20);该第三弹簧(19)位于第二限位板(16)左侧,该第三弹簧(19)的右端连接于下杆(3)上,该第三弹簧(19)的左端相对下杆(3)活动式设置且抵接于下滑板(10)上;该第四弹簧(20)位于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之间,该第四弹簧(20)的右端连接于上杆(2)上,该第四弹簧(20)的左端抵接于第二限位板(16)上。
前述主门阀板(6)的左端连接于前述左侧锁舌(9),主门阀板(6)与上滑板(4)之间通过离合器(7)沿前后方向叠式连接,前述离合器控制件(8)作用于离合器(7)以锁定或解除主门阀板(6)与上滑板(4)之间的连接关系;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离合器(7)包括有后顶板(39)、复位弹簧(40)及活动锁止柱(41);前述上滑板(4)、主门阀板(6)上沿前后方向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限位孔(43)、第二限位孔(44);该复位弹簧(40)两端连接于后顶板(39)与活动锁止柱(41)后端之间,所述活动锁止柱(41)后段周侧凸伸有防止其向前脱出第一限位孔(43)的凸部(42);
如图8、图9及图14所示,所述离合器控制件(8)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基板部(45),该基板部(45)上弯折形成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折板部(46),该折板部(46)上开设有第一联动孔(47),前述拉杆(13)伸入该第一联动孔(47)内;该基板部(45)上朝向离合器(7)所在侧安装有拱形弹性板(48),该拱形弹性板(48)上具有朝向离合器(7)凸设的拱起,该拱起为下述抵推部(28);
当上滑板(4)、主门阀板(6)彼此锁定时,该活动锁止柱(41)前段向前依次伸入第一限位孔(43)及第二限位孔(44)内;当活动锁止柱(41)前端受到联动离合器控制件(8)的抵推部(28)往后抵推作用时,活动锁止柱(41)往后脱出第二限位孔(44),解除对主门阀板(6)的锁定,上滑板(4)脱离主门阀板(6),前述复位弹簧(40)处于压缩状态。
前述上杆(2)前端活动式穿过上滑板(4),上杆(2)左端抵于上开关板(5)上,此处,所述上杆(2)的左端螺合有可调螺帽(31),通过该可调螺帽(31)左端抵于前述上开关板(5),可调螺帽(31)的设置,使得上杆(2)的长度可灵活调节,以利于确保组装及后续联动动作的精准性(具体可参见图3、图4、图6所示);前述主门阀板(6)上开设有L型槽(21),该L型槽(21)具有左右延伸的水平槽(22)和形成于水平槽(22)右端的勾槽(23),该上开关板(5)上具有朝向L型槽(21)凸伸的上卡榫(24),该上卡榫(24)随上杆(2)的抵推位于水平槽(22)或勾槽(23);此处,结合图4、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上开关板(5)呈L型结构,所述上滑板(4)右端往后弯折有上滑板受推部(51),前述上杆(2)上的第一弹簧(17)左端抵于该上滑板受推部(51)上;所述上开关板(5)右端往后弯折有上开关板受推部(52),前述上杆(2)左端抵于上开关板受推部(52)上; 以及,前述上卡榫(24)于上开关板(5)左段部位上侧往前弯折延伸而成。
前述开锁动作件包括有被外部力量驱转的圆型卡榫(12)和连接于圆型卡榫(12)周侧的拉杆(13),该圆型卡榫(12)上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异形部(121);前述下开关板(11)上具有异形联动槽(25)和止动榫(26),前述下滑板(10)上朝向止动榫(26)凸伸有下卡榫(27),该下卡榫(27)伸入止动榫(26)内;前述异形部(121)作用于异形联动槽(25),前述离合器控制件(8)上一体设置或连接有朝向离合器(7)凸设的抵推部(28);随着圆型卡榫(12)的旋转,其异形部(121)作用异形联动槽(25),下开关板(11)向下偏移,解除对下卡榫(27)的限定,前述拉杆(13)作用于离合器控制件(8)以联动离合器控制件(8)沿上下方向移动,其抵推部(28)向后顶住离合器(7),解除离合器(7)对主门阀板(6)的锁定,上滑板(4)脱离主门阀板(6),主门阀板(6)和上滑板(4)彼此可相对活动式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14及图17所示,所述下开关板(11)位于前述下滑板(10)前侧,所述主门阀板(6)位于下滑板(10)前侧,所述下开关板(11)沿上下方向与主门阀板(6)相邻,所述下开关板(11)的上侧部位往前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辅助定位板(49),该第一辅助定位板(49)伸入主门阀板(6)前侧;以及,所述下开关板(11)的下侧部位往后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辅助定位板(50),该第二辅助定位板(50)伸入下滑板(10)下侧。
如图5所示,所述联动杠杆(14)呈半月型结构,联动杠杆(14)具有支点和位于支点上、下侧的第一旋转臂(29)、第二旋转臂(30),其第二旋转臂(30)的自由端受下滑板(10)联动,该第一旋转臂(29)的自由端联动前述主门阀板(6);
前述下滑板(10)在未受下开关板(11)的限定后,在第三弹簧(19)的复位作用力下,下滑板(10)往左推移,其第二旋转臂(30)的自由端受下滑板(10)联动亦往左偏移旋转,前述第一旋转臂(29)则往右偏移旋转并同时联动主门阀板(6)往右推移,前述左侧锁舌(9)随之往右实现开锁。
上面描述只针对左侧锁舌(9)而言,事实上,也可以通过设置上侧锁舌(32)、下侧锁舌(33)、上推板(34)、下推板(35)等结构来实现上、下侧的同步上锁及解锁;其中,该上推板(34)连接或联动上侧锁舌(32),该下推板(35)连接或联动下侧锁舌(33);该上推板(34)、下推板(35)上分别开设有上斜向槽(36)和下斜向槽(37),前述主门阀板(6)上朝向上推板(34)、下推板(35)凸设有联动轴(38),该联动轴(38)依次穿过上斜向槽(36)和下斜向槽(37);以及,所述上推板(34)、下推板(35)上分别开设有行程限位槽,前述门体上往后凸设有相应的限位轴,其限位轴伸入上推板(34)、下推板(35)的行程限位槽内。
接下来,大致介绍一下前述门锁的关门、开门动作的传动过程及原理:
(1)关门时,门体(1)右端的上杆(2)、下杆(3)均受到门框的压力而向前推移,使得第二弹簧(18)、第四弹簧(20)均处于受压状态,通过上杆(2)前端适配的可调螺帽(31)可以调节上杆(2)的长度;随着上杆(2)、下杆(3)向前推移,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亦处于受压状态,到达一定位置时,上杆(2)前端的可调螺帽(31)左端顶在上开关板5上,同时,上卡榫(24)旋转至主门阀板(6)上L型槽(21)内;
此时,第一弹簧(17)向上滑板(4)施力,上滑板(4)带动主门阀板(6)向左滑移直至上锁,此过程中之离合器(7)依然向下卡住主门阀板(9)上第二限位孔(44)内;主门阀板(6)的联动轴(38)伸入上推板(34)、下推板(35)的相应上斜向槽(36)、下斜向槽(37)内,主门阀板(6)在向前滑移时,同时联动上推板(34)往上、下推板(35)往下移动,以实现上、下侧上锁;
(2)开门时,前述开锁动作件可以是通过钥匙手动方式驱动,也可以是采用例如马达等来自动驱动,自动驱动的开启可以用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近块通信方式,也可以采用输密码方式等;驱动前述开锁动作件旋转,其圆型卡榫(12)旋转,带动拉杆(13)使离合器控制件(8)下移,离合器(7)脱离主门阀板(6),从而,上滑板(4)脱离主门阀板(6);与此同时,前述圆型卡榫(12)旋转时,圆型卡榫(12)的异形部(121)作用于下开关板(11),使得下开关板(11)下移解除下开关板(11)对下滑板(10)的下卡榫(27)的限制;
在前述第三弹簧(19)的复位作用力下,下滑板(10)向前施力,下滑板(10)向左抵推联动杠杆(14)的第二旋转臂(30),利用杠杆原理,联动杠杆(14)的第一旋转臂端(29)往右作用于主门阀板(6)上,以带动主门阀板(6)往右拉动左侧锁舌(9)缩至开门位置;同时,在主门阀板(6)的联动轴(38)作用下,上推板(34)往下、下推板(35)往上移动,以实现上、下侧开锁。
综上可知:关门时,其通过弹簧抵推上滑板联动主门阀板往左推移以实现左侧上锁;开门时,通过开锁动作件解除一些零件间的锁定,利用弹簧复位作用于下滑板,再经联动杠杆联动主门阀板往右推移实现开锁;其传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确保了门锁工作性能稳定及开锁动作的快捷,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门体(1)、上杆(2)、下杆(3)、上滑板(4)、上开关板(5)、主门阀板(6)、离合器(7)、离合器控制件(8)、左侧锁舌(9)、下滑板(10)、下开关板(11)、开锁动作件及联动杠杆(14);
其中,前述门体(1)具有与门框处枢接的右端部及与门框处可开合式适配的左端部,该左端部上开设有供前述左侧锁舌(9)伸缩穿过的通槽;前述上杆(2)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7),该第一弹簧(17)的右端连接于上杆(2)上,该第一弹簧(17)的左端相对上杆(2)活动式设置且抵接于上滑板(4)上;前述下杆(3)上套设有第三弹簧(19),该第三弹簧(19)的右端连接于下杆(3)上,该第三弹簧(19)的左端相对下杆(3)活动式设置且抵接于下滑板(10)上;
前述主门阀板(6)与上滑板(4)之间通过离合器(7)沿前后方向叠式连接,前述离合器控制件(8)作用于离合器(7)以锁定或解除主门阀板(6)与上滑板(4)之间的连接关系,主门阀板(6)的左端连接于前述左侧锁舌(9);前述上杆(2)前端活动式穿过上滑板(4),上杆(2)左端抵于上开关板(5)上,前述主门阀板(6)上开设有L型槽(21),该L型槽(21)具有左右延伸的水平槽(22)和形成于水平槽(22)右端的勾槽(23),该上开关板(5)上具有朝向L型槽(21)凸伸的上卡榫(24),该上卡榫(24)随上杆(2)的抵推位于水平槽(22)或勾槽(23);
前述开锁动作件包括有被外部力量驱转的圆型卡榫(12)和连接于圆型卡榫(12)周侧的拉杆(13),该圆型卡榫(12)上设置有与之同轴的异形部(121);
前述下开关板(11)上具有异形联动槽(25)和止动榫(26),前述下滑板(10)上朝向止动榫(26)凸伸有下卡榫(27),该下卡榫(27)伸入止动榫(26)内;前述异形部(121)作用于异形联动槽(25),前述离合器控制件(8)上一体设置或连接有朝向离合器(7)凸设的抵推部(28);随着圆型卡榫(12)的旋转,其异形部(121)作用异形联动槽(25),下开关板(11)向下偏移,解除对下卡榫(27)的限定,前述拉杆(13)作用于离合器控制件(8)以联动离合器控制件(8)沿上下方向移动,其抵推部(28)向后顶住离合器(7),解除离合器(7)对主门阀板(6)的锁定,上滑板(4)脱离主门阀板(6),主门阀板(6)和上滑板(4)彼此可相对活动式设置;
前述联动杠杆(14)具有支点和位于支点上、下侧的第一旋转臂(29)、第二旋转臂(30),其第二旋转臂(30)的自由端受下滑板(10)联动,该第一旋转臂(29)的自由端联动前述主门阀板(6);
前述下滑板(10)在未受下开关板(11)的限定后,在第三弹簧(19)的复位作用力下,下滑板(10)往左推移,其第二旋转臂(30)的自由端受下滑板(10)联动亦往左偏移旋转,前述第一旋转臂(29)则往右偏移旋转并同时联动主门阀板(6)往右推移,前述左侧锁舌(9)随之往右实现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右端部具有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依次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该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上开设有相应的通孔供前述上杆(2)、下杆(3)可左右活动式穿过;
前述上杆(2)上还套设有第二弹簧(18),该第二弹簧(18)和前述第一弹簧(17)间距式设置于上杆(2)上;前述第一弹簧(17)位于第二限位板(16)左侧,该第二弹簧(18)位于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之间,该第二弹簧(18)的右端连接于上杆(2)上,该第二弹簧(18)的左端抵接于第二限位板(16)上;
前述下杆(3)上还套设有第四弹簧(20),该第四弹簧(20)和前述第三弹簧(19)间距式套设于前述下杆(3)上;该第三弹簧(19)位于第二限位板(16)左侧,该第四弹簧(20)位于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之间,该第四弹簧(20)的右端连接于上杆(2)上,该第四弹簧(20)的左端抵接于第二限位板(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2)的左端螺合有可调螺帽(31),该可调螺帽(31)左端抵于前述上开关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侧锁舌(32)、下侧锁舌(33)、上推板(34)、下推板(35),该上推板(34)连接或联动上侧锁舌(32),该下推板(35)连接或联动下侧锁舌(33);该上推板(34)、下推板(35)上分别开设有上斜向槽(36)和下斜向槽(37),前述主门阀板(6)上朝向上推板(34)、下推板(35)凸设有联动轴(38),该联动轴(38)依次穿过上斜向槽(36)和下斜向槽(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7)包括有后顶板(39)、复位弹簧(40)及活动锁止柱(41);前述上滑板(4)、主门阀板(6)上沿前后方向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限位孔(43)、第二限位孔(44);该复位弹簧(40)两端连接于后顶板(39)与活动锁止柱(41)后端之间,所述活动锁止柱(41)后段周侧凸伸有防止其向前脱出第一限位孔(43)的凸部(42);当上滑板(4)、主门阀板(6)彼此锁定时,该活动锁止柱(41)前段向前依次伸入第一限位孔(43)及第二限位孔(44)内;当活动锁止柱(41)前端受到联动离合器控制件(8)的抵推部(28)往后抵推作用时,活动锁止柱(41)往后脱出第二限位孔(44),解除对主门阀板(6)的锁定,上滑板(4)脱离主门阀板(6),前述复位弹簧(40)处于压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控制件(8)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基板部(45),该基板部(45)上弯折形成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折板部(46),该折板部(46)上开设有第一联动孔(47),前述拉杆(13)伸入该第一联动孔(47)内;该基板部(45)上朝向离合器(7)所在侧安装有拱形弹性板(48),该拱形弹性板(48)上具有朝向离合器(7)凸设的拱起,该拱起为前述抵推部(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开关板(11)位于前述下滑板(10)前侧,所述主门阀板(6)位于下滑板(10)前侧,所述下开关板(11)沿上下方向与主门阀板(6)相邻,所述下开关板(11)的上侧部位往前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辅助定位板(49),该第一辅助定位板(49)伸入主门阀板(6)前侧;以及,所述下开关板(11)的下侧部位往后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辅助定位板(50),该第二辅助定位板(50)伸入下滑板(10)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板(4)右端往后弯折有上滑板受推部(51),前述上杆(2)上的第一弹簧(17)左端抵于该上滑板受推部(51)上;所述上开关板(5)右端往后弯折有上开关板受推部(52),前述上杆(2)左端抵于上开关板受推部(52)上; 以及,前述上卡榫(24)于上开关板(5)左段部位上侧往前弯折延伸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板(34)、下推板(35)上分别开设有行程限位槽,前述门体上往后凸设有相应的限位轴,其限位轴伸入上推板(34)、下推板(35)的行程限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锁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杠杆(14)呈半月型结构;所述上开关板(5)呈L型结构。
CN201620688208.1U 2016-07-04 2016-07-04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53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88208.1U CN206053601U (zh) 2016-07-04 2016-07-04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88208.1U CN206053601U (zh) 2016-07-04 2016-07-04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53601U true CN206053601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75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8820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53601U (zh) 2016-07-04 2016-07-04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536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1391A (zh) * 2016-07-04 2016-11-16 东莞市猫头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1391A (zh) * 2016-07-04 2016-11-16 东莞市猫头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CN106121391B (zh) * 2016-07-04 2019-06-07 东莞市猫头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8975B (zh) 一种具有多安装方式和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206053601U (zh)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CN204418847U (zh) 一种旅行箱包密码锁
KR101598958B1 (ko) 래치볼트 방향 설정 자동 변환 기능을 갖는 모티스락
CN201747155U (zh) 一种磁吸式双舌封锁体
CN202266101U (zh) 防盗锁的开锁拔套组合装置
CN204590853U (zh) 一种推拉门锁
CN106121391A (zh) 防盗门锁传动结构
CN107419972B (zh) 一种单锁双开合式tsa指纹扣锁
CN106593143B (zh) 一种保险柜机械锁机构
CN205382850U (zh) 双插式防盗门及外挂式锁闭装置
CN208777854U (zh) 一种快速开启、快速锁闭的锁体
CN211622982U (zh) 全自动锁体
CN212406391U (zh) 具有防撬功能的天地门锁
CN108412328A (zh) 一种自动开关门锁及其自动开关方法
CN210316846U (zh) 主锁舌传动机构
CN202899884U (zh) 一种抽屉式保管箱
CN208267586U (zh) 一种智能枪弹柜联动互锁手柄离合机构
CN104790769A (zh) 一种机械联动锁
CN201158997Y (zh) 结合于箱体的锁具结构
CN201190473Y (zh) 一种保险门闩结构
CN204571580U (zh) 一种扣栓防盗锁副锁点
CN107254996B (zh) 双快功能的锁体
CN204531691U (zh) 电动自动锁门机构
CN205777975U (zh) 国标磁力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6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