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043614U - 缓震鞋底及鞋子 - Google Patents

缓震鞋底及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43614U
CN206043614U CN201621054439.3U CN201621054439U CN206043614U CN 206043614 U CN206043614 U CN 206043614U CN 201621054439 U CN201621054439 U CN 201621054439U CN 206043614 U CN206043614 U CN 206043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pad
groove
shock absorption
absorption s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44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乐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0544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43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43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436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震鞋底及鞋子,所述缓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与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垫。所述鞋底本体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减震垫相适应的第一凹槽。所述减震垫装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减震垫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之间相接触或存在间隙。上述的缓震鞋底,人体脚部踩在减震垫上时,弹性的减震垫上的凸起与第一凹槽底部发生挤压变形,从而能够起到缓震作用。如此可见,所述的缓震鞋底相对于传统的缓震鞋底,结构设计上更加简单,且便于生产加工,使得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缓震鞋底及鞋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尤其是涉及一种缓震鞋底及鞋子。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减震鞋底往往包括较厚的弹性材料层或者设置的多层相连的弹性材料层,通过弹性材料层弹性收缩来进行减震,从而起到缓解脚部酸痛作用。但是传统的鞋底结构相对而言较为复杂,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缓震鞋底及鞋子。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缓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与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垫,所述鞋底本体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减震垫相适应的第一凹槽,所述减震垫装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减震垫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之间相接触或存在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设有盲孔,所述减震垫设有与所述盲孔相应的通孔,所述盲孔通过所述通孔与外界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包括位于所述减震垫中部区域的第一垫体与位于所述减震垫侧部区域的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相连,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上下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垫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垫体更远离所述第一凹槽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相对面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连接所述减震垫中部区域的所述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中部区域的所述凸起上连接有减震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体侧部圆滑过渡至所述第二垫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一凹槽通过所述排气孔与外界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位于所述鞋底本体前部的脚掌部与位于所述鞋底本体后部的脚跟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脚掌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震鞋底还包括减震塞,所述减震塞包括基部与垫跟部,所述基部与所述垫跟部相连,所述鞋底本体的脚跟部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基部相适应的第二凹槽,所述基部装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垫跟部凸出于所述脚跟部的上表面。
一种鞋子,包括所述的缓震鞋底。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上述的缓震鞋底,人体脚部踩在减震垫上时,弹性的减震垫上的凸起与第一凹槽底部发生挤压变形,从而能够起到缓震作用。如此可见,所述的缓震鞋底相对于传统的缓震鞋底,结构设计上更加简单,且便于生产加工,使得生产效率高。
2、凸起设有盲孔,减震垫设有与盲孔相应的通孔,盲孔通过通孔与外界相通。如此,人体脚部施力踩在减震垫上时,凸起盲孔内部的空气经过减震垫的通孔向外排放,使得凸起便于发生挤压变形,缓震效果较好。并当人体脚部松开减震垫时,减震垫恢复原状,空气再经过通孔进入到盲孔中。
3、减震垫设有排气孔。第一凹槽通过排气孔与外界相通。如此,人体脚部施力踩在减震垫上时,减震垫与第一凹槽之间的空气经过排气孔向外排放,使得减震垫整体便于发生挤压变形,从而缓震效果较好。
4、减震垫包括位于减震垫中部区域的第一垫体与位于减震垫侧部区域的第二垫体。第一垫体与第二垫体相连,第一垫体与第二垫体上下错开设置,第一垫体相对于第二垫体更远离第一凹槽底部。第一垫体侧部圆滑过渡至第二垫体。如此,减震垫与人体脚部接触面较大,使得人体脚掌部各处受到的压力较为均衡,踩在减震垫上的舒适感较好。
5、减震垫与第一凹槽底部的相对面设有若干个加强筋,加强筋用于连接减震垫中部区域的凸起。减震垫中部区域的凸起上连接有减震柱。如此,减震垫对人体脚掌部中部区域的支撑力量大于对人体脚掌部侧部区域的支撑力量,且减震垫能更适应于脚掌的形状,使得能与脚掌部具有较大的接触面,这样人体脚掌部踩在减震垫上时,减震垫各处发生的挤压形变较为均衡,人体脚部的舒适感也较好。
6、鞋底本体的脚跟部上表面设有与垫跟部相适应的第二凹槽,基部装设在第二凹槽中,垫跟部凸出于脚跟部的上表面。垫跟部对应于人的后脚跟部位,在人行走的过程中,能够紧贴脚后跟时刻提供缓冲效果,再通过基部与第二凹槽的适配,使减震塞的厚度增加,从而能够极大地增强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缓震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缓震鞋底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缓震鞋底的减震垫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缓震鞋底的减震垫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缓震鞋底的减震垫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缓震鞋底的减震垫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鞋底本体,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0、减震垫,21、凸起,22、通孔,23、第一垫体,24、第二垫体,25、加强筋,26、减震柱,27、排气孔,30、减震塞,31、基部,32、垫跟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缓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0与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垫20。所述鞋底本体10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减震垫20相适应的第一凹槽11。所述减震垫20装设在所述第一凹槽11中,所述减震垫20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凸起21(如图3、4所示)。所述凸起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底部之间相接触或存在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当减震垫20两侧或减震垫20两端朝向第一凹槽11底部稍微弯折,并装入到第一凹槽11中后,减震垫20两侧或减震垫20两端与第一凹槽11底部相接触,便可以使得减震垫20的凸起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底部之间存在间隙。或者,减震垫20两侧或减震垫20两端与第一凹槽11侧壁相接触,也可以使得减震垫20的凸起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上述的缓震鞋底,人体脚部踩在减震垫20上时,弹性的减震垫20上的凸起21与第一凹槽11底部发生挤压变形,从而能够起到缓震作用。如此可见,所述的缓震鞋底相对于传统的缓震鞋底,结构设计上更加简单,且便于生产加工,使得生产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21设有盲孔。所述减震垫20设有与所述盲孔相应的通孔22(如图5、6所示),所述盲孔通过所述通孔22与外界相通。如此,人体脚部施力踩在减震垫20上时,凸起21盲孔内部的空气经过减震垫20的通孔22向外排放,使得凸起21便于发生挤压变形,缓震效果较好。并当人体脚部松开减震垫20时,减震垫20恢复原状,空气再经过通孔22进入到盲孔中。
请参阅图3、4,所述减震垫20设有排气孔27。所述第一凹槽11通过所述排气孔27与外界相通。减震垫20可以采用耐磨橡胶垫,并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得到。如此,人体脚部施力踩在减震垫20上时,减震垫20与第一凹槽11之间的空气经过排气孔27向外排放,使得减震垫20整体便于发生挤压变形,从而缓震效果较好。
所述鞋底本体10包括位于所述鞋底本体10前部的脚掌部与位于所述鞋底本体10后部的脚跟部。所述第一凹槽11设置于所述脚掌部。
请参阅图5、6,所述减震垫20包括位于所述减震垫20中部区域的第一垫体23与位于所述减震垫20侧部区域的第二垫体24。该减震垫20中部区域指的是减震垫20装设在鞋底上后,减震垫20上靠近于鞋底中部的区域。相应的,减震垫20侧部区域应理解为减震垫20上靠近于鞋底侧边的区域。所述第一垫体23与所述第二垫体24相连,所述第一垫体23与所述第二垫体24上下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垫体23相对于所述第二垫体24更远离所述第一凹槽11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体23凸出于所述鞋底本体10上表面。第一垫体23与第二垫体24上下错开设置的距离为0.5mm~5mm。所述第一垫体23侧部圆滑过渡至所述第二垫体24。如此,减震垫20与人体脚部接触面较大,使得人体脚掌部各处受到的压力较为均衡,踩在减震垫20上的舒适感较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20与所述第一凹槽11底部的相对面设有若干个加强筋25。所述加强筋25用于连接所述减震垫20中部区域的所述凸起21。所述减震垫20中部区域的所述凸起21上连接有减震柱26。如此,减震垫20对人体脚掌部中部区域的支撑力量大于对人体脚掌部侧部区域的支撑力量,且减震垫20能更适应于脚掌的形状,使得能与脚掌部具有较大的接触面。这样人体脚掌部踩在减震垫20上时,减震垫20各处发生的挤压形变较为均衡,人体脚部的舒适感也较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震鞋底还包括减震塞30。所述减震塞30包括基部31与垫跟部32。所述基部31与所述垫跟部32相连。所述鞋底本体10的脚跟部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基部31相适应的第二凹槽12,所述基部31装设在所述第二凹槽12中,所述垫跟部32凸出于所述脚跟部的上表面。垫跟部32对应于人的后脚跟部位,在人行走的过程中,能够紧贴脚后跟时刻提供缓冲效果,再通过基部31与第二凹槽12的适配,使减震塞30的厚度增加,从而能够极大地增强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鞋子,包括上述的缓震鞋底。鞋子的有益效果包括了上述的鞋底的技术效果。且鞋子可以是皮鞋、布鞋、运动鞋、凉鞋、人字拖鞋等各类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与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垫,所述鞋底本体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减震垫相适应的第一凹槽,所述减震垫装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减震垫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之间相接触或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有盲孔,所述减震垫设有与所述盲孔相应的通孔,所述盲孔通过所述通孔与外界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包括位于所述减震垫中部区域的第一垫体与位于所述减震垫侧部区域的第二垫体,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相连,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上下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垫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垫体更远离所述第一凹槽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相对面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连接所述减震垫中部区域的所述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中部区域的所述凸起上连接有减震柱。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侧部圆滑过渡至所述第二垫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一凹槽通过所述排气孔与外界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位于所述鞋底本体前部的脚掌部与位于所述鞋底本体后部的脚跟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脚掌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塞,所述减震塞包括基部与垫跟部,所述基部与所述垫跟部相连,所述鞋底本体的脚跟部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基部相适应的第二凹槽,所述基部装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垫跟部凸出于所述脚跟部的上表面。
10.一种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缓震鞋底。
CN201621054439.3U 2016-09-13 2016-09-13 缓震鞋底及鞋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43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4439.3U CN206043614U (zh) 2016-09-13 2016-09-13 缓震鞋底及鞋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4439.3U CN206043614U (zh) 2016-09-13 2016-09-13 缓震鞋底及鞋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43614U true CN206043614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71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443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43614U (zh) 2016-09-13 2016-09-13 缓震鞋底及鞋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436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43806C2 (en) * 2018-12-10 2021-07-27 Ejendals Ab Material for vibration damping and protective article comprising such a materia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43806C2 (en) * 2018-12-10 2021-07-27 Ejendals Ab Material for vibration damping and protective article comprising such a materia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43614U (zh) 缓震鞋底及鞋子
CN205813727U (zh) 一种新型减震鞋底
CN202112421U (zh) 仿生减震鞋垫和采用该仿生减震鞋垫制作的运动鞋
CN105455302B (zh) 用于鞋底的缓震回弹防侧滑装置
CN201341504Y (zh) 一种鞋底缓冲装置
CN203040875U (zh) 一种减震运动鞋
CN203353786U (zh) 一种鞋底减震垫片及具有该垫片的鞋底及鞋
CN202135794U (zh) 仿生减震鞋垫和采用该仿生减震鞋垫制作的运动鞋
CN205848827U (zh) 一种阶梯缓震鞋底
CN105455301B (zh) 缓震回弹多方向防滑鞋底
CN202774463U (zh) 一种用于鞋底的健身鞋垫
CN203290319U (zh) 缓震运动鞋底
CN204930542U (zh) 一种带有缓冲减震和透气功能的鞋底
CN203446704U (zh) 缓冲减震鞋底
CN207898009U (zh) 一种便于生产加工的减震鞋底
CN202738942U (zh) 一种具有弹性、减震功能的鞋
CN201431005Y (zh) 空气循环式缓震功能鞋
CN203388337U (zh) 减震鞋底
CN206006147U (zh) 一种4d动态缓冲结构以及采用该缓冲结构制作的鞋
CN215014047U (zh) 一种具有弹性缓震效果的鞋底
CN105433509B (zh) 缓震回弹防侧滑鞋底
CN105411096B (zh) 吸震防滑鞋底
CN203234120U (zh) 新型填充式鞋底
CN204335995U (zh) 多功能鞋垫
CN220423272U (zh) 一种可安装更换减震气囊的休闲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