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6712U - 户外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户外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86712U CN205986712U CN201620739030.9U CN201620739030U CN205986712U CN 205986712 U CN205986712 U CN 205986712U CN 201620739030 U CN201620739030 U CN 201620739030U CN 205986712 U CN205986712 U CN 2059867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storage
- storage device
- output interface
- pcb board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47 ips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储能装置,包括光伏板和储能主体;所述光伏板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输出给所述储能主体;所述光伏板为可折叠或者可卷曲光伏板;所述储能主体包括:壳体;把手,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电源输出接口,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向外部设备供电;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电能并输出电能;以及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所述光伏板和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对所述储能主体进行充放电控制。上述户外储能装置具有绿色环保、便于携带以及能够满足用户长时间使用需求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户外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清洁能源的使用,对碳排放数据也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绿色出行。传统的出行过程中,人们经常需要携带移动电源等设备以给携带的电子设备充电,满足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需求。移动电源的电量有限,不能够满足用户在户外的长时间使用需求,且不符合绿色环保出行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绿色环保且能够满足用户长时间使用需求的便于携带的户外储能装置。
一种户外储能装置,包括光伏板和储能主体;所述光伏板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输出给所述储能主体;所述光伏板为可折叠或者可卷曲光伏板;所述储能主体包括:壳体;把手,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电源输出接口,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向外部设备供电;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电能并输出电能;以及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所述光伏板和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对所述储能主体进行充放电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主体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表面,且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对预设参数进行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主体还包括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实现所述储能主体与外部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主体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照明装置用于提供照明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伏板的固定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面的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出接口包括DC输出接口、车充输出接口、USB输出接口和AC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两种输出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主控PCB板、逆变PCB板、电池保护PCB板以及USB输出PCB板;所述主控PCB板分别与所述逆变PCB板、所述电池保护PCB板以及所述USB输出PCB板连接;所述主控PCB板、所述逆变PCB板、所述电池保护PCB板以及所述USB输出PCB板分别沿所述储能装置的各表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主体上还设置有散热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散热板。
上述户外储能装置,光伏板能够将绿色环保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储能装置进行存储,从而既能够满足用户长时间在户外的使用需求,也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符合绿色环保出行理念。同时,光伏板为可折叠或者可卷曲光伏板,从而使得携带过程中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储能主体上设置有把手,便于用户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户外储能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图1中的光伏板在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光伏板在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储能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储能主体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户外储能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户外储能装置包括光伏板100和储能主体200。光伏板100通过电源线300与储能主体200连接。光伏板100用于接收太阳能并将接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后输出给储能主体200进行存储,以在需要时向外供电。在本实施例中,光伏板100为可折叠光伏板,从而具有便于携带的优点。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光伏板100折叠后的示意图,图3为该光伏板100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采用可折叠的光伏板100可以大大节省携带过程占用的空间,便于用户携带。并且,展开后的光伏板100具有较大的吸收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对储能主体200的充电速率,进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光伏板100也可以设置为可卷曲光伏板。
储能主体200用于将光伏板100转换来的电能进行存储并在有外部电子设备接入时对外部电子设备进行供电。在本实施例中,储能主体200呈长方体结构,其尺寸为30*30*20cm,体积非常小,且整个储能主体200的重量在5kg左右,从而方便用户携带。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储能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储能主体的爆炸图。参见图4和图5,该储能主体200包括壳体210、把手220、电源输出接口、储能装置240、电路板以及显示装置260。
壳体210用于固定储能主体200中的各部件,并对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0包括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4。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4相互配合形成容纳储能装置240以及电路板等器件的容纳空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4为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对储能主体200进行维护。壳体210的大小可以根据储能装置240的大小来确定。在一实施例中,壳体210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光伏板100的固定装置,从而方便用户携带,且不容易造成光伏板100的丢失。
把手220设置壳体210上。把手220可以设置在壳体210的顶部或者侧面。在本实施例中,把手220设置在壳体110的顶部,从而方便用户携带户外储能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把手220的部分区域还设置有供用户抓取的绝缘层222。
电源输出接口固定在壳体210上。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壳体210的侧面的凹槽216内。通过将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凹槽216内,可以确保数据线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接口处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连接脱落。在一实施例中,电源输出接口表面还设置有保护盖体,从而在无需使用时盖合,以对电源输出接口进行保护。电源输出接口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输出接口,例如可以包括DC输出接口232、车充输出接口234、USB输出接口236、AC输出接口238等。通过设置多种不同类型的输出接口,可以确保户外储能装置能够为大部分的电子设备充电,从而满足人们长时间在户外的使用需求。电子设备可以为电脑、手机、平板、数码相机以及照明灯具等。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电源输出接口分别设置在壳体210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具体地,DC输出接口232、车充输出接口234、USB输出接口236设置在一侧面,AC输出接口238设置在另一侧面。AC输出接口238可以为AC 220/110V输出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户外出储能装置还包括DC输入接口270。DC输入接口270与AC输出接口238同侧设置。光伏板100可以通过电源线与DC输入接口270连接,从而将电能通过DC输入接口270输入至储能主体200中。同时,在光伏板100出现故障或者维护期间,还可以通过外部电源利用DC输入接口270对储能主体200内的储能装置240进行充电,确保储能主体200仍能够正常工作,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储能装置240设置在壳体210内,用于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向外提供电能。
电路板同样设置在壳体210内。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各电源输出接口、储能装置240以及显示装置260进行连接,以对储能主体200进行整体控制,如充放电控制、显示控制等。显示装置260设置在壳体210的表面,用于对储能主体200的预设参数进行显示。例如,显示装置260可以对充放电状态进行指示,并对当前剩余电量等进行显示。显示装置260可以为LCD显示屏。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60与各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不同侧面。无线通信装置则用于实现储能主体200与外部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从而将相关数据传输给外部电子设备。在一实施例中,储能主体200上还可以设置有照明灯具,如LED照明灯,以实现照明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包括主控PCB板252、逆变PCB板254、电池保护PCB板256以及USB输出PCB板258。其中,主控PCB板252分别与逆变PCB板254、电池保护PCB板256以及USB输出PCB板258连接。主控PCB板252、逆变PCB板254、电池保护PCB板256以及USB输出PCB板258分别沿储能装置240的各表面设置,从而可以降低布线之间的相互干扰,且节省空间,有利于实现储能主体200的小型化。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储能主体200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280。散热装置280可以为风扇以及设置在壳体210上的散热板。
上述户外储能装置,光伏板100能够将绿色环保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储能装置240进行存储,从而既能够满足用户长时间在户外的使用需求,也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符合绿色环保出行理念。同时,光伏板100为可折叠或者可卷曲光伏板,从而使得携带过程中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储能主体200上设置有把手220,便于用户携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板和储能主体;所述光伏板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输出给所述储能主体;所述光伏板为可折叠或者可卷曲光伏板;所述储能主体包括:
壳体;
把手,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电源输出接口,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向外部设备供电;
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电能并输出电能;以及
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所述光伏板和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对所述储能主体进行充放电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主体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表面,且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对预设参数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主体还包括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实现所述储能主体与外部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主体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照明装置用于提供照明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伏板的固定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面的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包括DC输出接口、车充输出接口、USB输出接口和AC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两种输出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主控PCB板、逆变PCB板、电池保护PCB板以及USB输出PCB板;所述主控PCB板分别与所述逆变PCB板、所述电池保护PCB板以及所述USB输出PCB板连接;所述主控PCB板、所述逆变PCB板、所述电池保护PCB板以及所述USB输出PCB板分别沿所述储能装置的各表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主体上还设置有散热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户外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散热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39030.9U CN205986712U (zh) | 2016-07-13 | 2016-07-13 | 户外储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39030.9U CN205986712U (zh) | 2016-07-13 | 2016-07-13 | 户外储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86712U true CN205986712U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802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39030.9U Active CN205986712U (zh) | 2016-07-13 | 2016-07-13 | 户外储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8671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73001A (zh) * | 2020-09-28 | 2020-12-11 | 中山铨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光伏充电装置 |
CN112134318A (zh) * | 2020-08-05 | 2020-12-25 | 深圳派立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储电设备 |
CN117856707A (zh) * | 2023-02-14 | 2024-04-09 | 戚永艳 |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光伏电源 |
-
2016
- 2016-07-13 CN CN201620739030.9U patent/CN2059867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34318A (zh) * | 2020-08-05 | 2020-12-25 | 深圳派立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储电设备 |
CN112073001A (zh) * | 2020-09-28 | 2020-12-11 | 中山铨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光伏充电装置 |
CN117856707A (zh) * | 2023-02-14 | 2024-04-09 | 戚永艳 |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光伏电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36212U (zh) | 便携式太阳能充电折叠包 | |
CN205336179U (zh) | 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 | |
CN205986712U (zh) | 户外储能装置 | |
CN204376442U (zh) |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 |
CN202586392U (zh) | 便携式小型太阳能电源装置 | |
CN201515253U (zh) |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电源装置 | |
CN204316759U (zh) | 一种便携式无线路由器 | |
CN202309174U (zh) | 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 |
CN206211558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源 | |
CN207283190U (zh) | 一种便于充电的集成电池 | |
CN102593879A (zh) | 一种折叠式薄膜太阳能电池直流充电器 | |
CN202014106U (zh) | 一种具有可折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直流充电器 | |
CN204243803U (zh) |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 |
CN103779882A (zh) | 滑轨式后背电源 | |
CN202680967U (zh) | 一种太阳能充电背包 | |
CN206136002U (zh) | 多媒体模块装置 | |
CN206135478U (zh) | 折叠式外置u盘太阳能充电宝 | |
CN210669611U (zh) | 一种超薄太阳能充电宝 | |
CN205545439U (zh) | 一种可充电手机保护套 | |
CN205489722U (zh) | 一种带便携电源的电动车充电器 | |
KR20140037346A (ko) | 태양전지 이용 휴대단말기 충전 거치대 | |
CN211830260U (zh) | 一种基于级联模式的变容移动电源 | |
CN208423885U (zh) | 多功能多输出口快速充电器 | |
CN111769622A (zh) |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 |
CN206164132U (zh) | 便携式无人机电池充电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