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6533U - 田园管理机 - Google Patents
田园管理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46533U CN205946533U CN201621045590.0U CN201621045590U CN205946533U CN 205946533 U CN205946533 U CN 205946533U CN 201621045590 U CN201621045590 U CN 201621045590U CN 205946533 U CN205946533 U CN 2059465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drive
- transmission case
- transmission
- ax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38000003971 till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420 orchar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333 wee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2489 tectorial membrane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913 priorit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397426 Centroberyx line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4315 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852 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第一传动箱、第二传动箱和第三传动箱;发动机与第一传动箱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箱与第三传动箱通过第二传动箱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箱传动连接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田园管理机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多种档位可调节,方便各种地区丘陵、田园、果园、大棚的旋耕、除草、收获、浇灌、覆膜、培土等多种作业;2、采用离合器,自由切换,分离平稳,无冲击,无噪音,耐磨,寿命长;3、独有的窄距开沟,适合小型田园管理机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田园管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田园管理机由于需要兼容多类型的工作内容,一般体积较大,传动设置不够紧凑;且操作过程中不具备随时离合的能力,机器易损坏;而设置离合结构的田园管理机大多宽度较宽,不适合窄距深开沟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功能多类的田园管理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第一传动箱、第二传动箱和第三传动箱;
发动机与第一传动箱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箱与第三传动箱通过第二传动箱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箱传动连接有行走轮;
第三传动箱包括第一拨叉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和第一输出轴,第一拨叉轴上设有拨块,第一传动轴上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第三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六齿轮和第一传动轮,拨块驱动第一齿轮沿第一传动轴轴向来回移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内外啮合设置,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六齿轮配合设置,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设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固定连接,第三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设置,第六齿轮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二传动箱包括I传动轮和II传动轮,I传动轮和II传动轮传动连接,I传动轮直径小于II传动轮,I传动轮与第三传动箱传动连接,II传动轮与第一传动箱传动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二传动箱包括I传动轮和II传动轮,I传动轮和II传动轮传动连接,I传动轮直径小于II传动轮,I传动轮与第一传动箱传动连接,II传动轮与第三传动箱传动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六齿轮与第一传动轮之间设有离合器。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离合器包括离合拔叉轴、第一半离合器和第二半离合器,第一半离合器和第二半离合器插接,第一半离合器与第六齿轮固定连接,第二半离合器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第二半离合器与离合拔叉轴固定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一传动箱和第三传动箱之间设有支撑调节装置。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支撑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一端设有第一支撑件,另一端设有螺柱,螺柱上螺纹连接有螺母,第二调节杆一端设有第二支撑件,另一端设有与螺柱相配合的螺纹孔。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一传动箱包括I拨叉轴、II拨叉轴、I轴、II轴、III轴、和I输出轴,I拨叉轴上设有I拨叉块,II拨叉轴上设有II拨叉块,I轴上传动连接有I齿轮、II齿轮、III齿轮和IV齿轮,II轴上转动连接有V齿轮、VI齿轮和VII齿轮,III轴上转动连接有VIII齿轮、IX齿轮和X齿轮,I拨叉块、I齿轮和II齿轮固定连接,II拨叉块、III齿轮和IV齿轮固定连接,V齿轮、VI齿轮和VII齿轮固定连接,VIII齿轮、IX齿轮和X齿轮固定连接,I齿轮与V齿轮配合设置,II齿轮与VI齿轮配合设置,III齿轮分别与VII齿轮和VIII配合设置,IV齿轮分别与VII齿轮和X齿轮配合设置,IX齿轮与I输出轴传动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旋耕机具总成和/或培土机具总成和/或开沟机具总成。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还包括开沟刀座,开沟刀座内设有容开沟刀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宽度为20-30cm。
本实用新型田园管理机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多种档位可调节,方便各种地区丘陵、田园、果园、大棚的旋耕、除草、收获、浇灌、覆膜、培土等多种作业;
2、采用离合器,自由切换,分离平稳,无冲击,无噪音,耐磨,寿命长;
3、独有的窄距开沟,适合小型田园管理机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田园管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三传动箱的展开图;
图7是第一传动箱的展开图;
图8是第一传动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导轮轴和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离合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离合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开沟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12所示,田园管理机,包括机架、发动机1、第一传动箱7、第二传动箱8和第三传动箱9;
机架上设有扶手总成3,扶手总成3包括两个扶手把31、扶手左右调整装置32、扶手上下调整装置33、扶手架34和燕尾形盖35。
发动机1与第一传动箱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皮带为三角带,第一传动箱7与第三传动箱9通过第二传动箱8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箱7传动连接有行走轮2;
第二传动箱8包括I传动轮81和II传动轮82,I传动轮81和II传动轮82传动连接,I传动轮81直径小于II传动轮82,I传动轮81与第三传动箱9传动连接,II传动轮82与第一传动箱7传动连接。
使用时,第一传动箱7将动力传递给II传动轮82,II传动轮82传给I传动轮81,I传动轮81传给第三传动箱9。
第二传动箱8还包括箱套801和箱盖802,箱套801和箱盖802之间设有空腔,箱套801和箱盖802之间设有支撑套,支撑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套对称设置,支撑套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为元宝螺母805,I传动轮81和II传动轮82位于空腔内;箱套801上分别设有第一隔套811和第二隔套812,第一隔套811与I传动轮81连接,第二隔套812与II传动轮82连接。
第二传动箱8还包括锁紧手柄804,锁紧手柄804位于第二传动箱8中部,锁紧手柄804一端弯折,另一端穿出箱套801和箱盖802且设有螺纹,机架上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孔。
第三传动箱9包括第一拨叉轴91、第一传动轴92、第二传动轴93、第三传动轴94和第一输出轴95;
第一拨叉轴91上设有拨块911;
第一传动轴92上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921,第一传动轴9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922;
第二传动轴93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931、第四齿轮932和第五齿轮933;
第三传动轴94上转动连接有第六齿轮941和第一传动轮942;
第一输出轴95上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951;
拨块911驱动第一齿轮921沿第一传动轴92轴向来回移动,第一齿轮921和第二齿轮922内外啮合设置,第一齿轮921分别与第三齿轮931、第四齿轮932和第六齿轮941配合设置,第二齿轮922与第五齿轮933啮合设置,第三齿轮931、第四齿轮932和第五齿轮933固定连接,第三齿轮931与第六齿轮941啮合设置,第六齿轮941与第一传动轮942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942与第二传动轮951通过链轮传动连接。
第三传动箱9还包括第三传动箱体,第三传动箱体包括第一箱体901和第二箱体902,第一传动轴92一端穿出第三传动箱体与第二箱体8传动连接,第一拨叉轴91、第一传动轴92、第二传动轴93、第三传动轴94和第一输出轴95分别与第三传动箱体密封连接,第二传动轴93第三传动轴94与第三传动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圈905,第三传动箱体上设有与第一传动轴92两端相配合的轴承906,第三传动箱体上设有与第一输出轴95两端相配合的轴承906,轴承外部分别设有挡圈907和油封908。
还包括驱动第一拨叉轴91来回移动的拨叉驱动装置,拨叉驱动装置包括变速把手912和拔插摇臂913,变速把手912连接有转轴,转轴伸入第三传动箱体内,拔插摇臂913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拨叉轴91固定连接。
第三传动箱体上还设有放油堵909。
第一传动轮942与第二传动轮951为链轮,第一传动轮942与第二传动轮951通过链条连接。如图9所示,还包括导轮轴99,导轮轴99中部连接有导轮999,导轮999下部设有销轴998,导轮999上部与第三传动箱体固定连接。
此外,第一传动轮942与第二传动轮951也可以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第二传动轴93和第三传动轴94分别穿出第三传动箱体且螺纹连接有螺栓。
使用时,转动变速把手912,从而使拔插摇臂913来回摆动,从而带动第一拨叉轴91轴向移动,第三传动箱9具有以下动力传递方式:
一、一档
移动拨块911,使第一齿轮921与第四齿轮932啮合,第三齿轮931随四齿轮932转动,第三齿轮931与第六齿轮941啮合,第一传动轮942随第六齿轮941转动,第二传动轮951随第一传动轮942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输出轴95;
二、二挡
移动拨块911,使第一齿轮921与第二齿轮922啮合,第二齿轮922随第一齿轮921转动,第二齿轮922与第五齿轮933啮合,第三齿轮931随第五齿轮933转动,第三齿轮931与第六齿轮941啮合,第一传动轮942随第六齿轮941转动,第二传动轮951随第一传动轮942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输出轴95;
三、倒挡
移动拨块911,使第一齿轮921与第六齿轮941啮合,第一传动轮942随第六齿轮941转动,第二传动轮951随第一传动轮942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输出轴95;
第六齿轮941与第一传动轮942之间设有离合器6。
离合器6包括离合拔叉轴61、第一半离合器62和第二半离合器63;
离合拔叉轴61上设有离合拨叉块611;
第一半离合器62与第六齿轮941一体固定连接;
第二半离合器63与离合拨叉块611固定连接,第二半离合器63与第一传动轮942传动连接;
第一半离合器62和第二半离合器63牙嵌式连接。
离合拔叉轴61外端连接有驱动其来回移动的离合驱动装置。
离合驱动装置包括拉线,拉线与离合拔叉轴61连接;可直接通过拉线连接手柄从而拉动离合拔叉轴61离合。
离合拨叉块611与第三传动箱体之间设有复位装置,复位装置为弹簧,弹簧与离合拔叉轴61套接。
此外,离合驱动装置还可包括拉线摆臂66和拉线摆臂支座67,拉线摆臂支座67与机架固定连接,拉线摆臂66中部与拉线摆臂支座67铰接,拉线摆臂66一端与离合拔叉轴61通过拉线铰接,另一端另外连接有拉线64,拉线64与拉线摆臂66通过销轴641连接,拉线64外设有拉线固定套642,拉线64一端卷绕在调整螺母643上,另一端连接有旋转离合手柄644,旋转离合手柄644位于扶手把31上。
使用时,通过离合器6切断第三传动箱9的动力输出,工作方式如下:
按压旋转离合手柄644,从而拉动拉线64,拉线64带动拉线摆臂66转动,拉线摆臂66拉动离合拔叉轴61向外,从而使第一半离合器62和第二半离合器63分离,从而切断第六齿轮941与第一传动轮942的传动连接,从而使第一输出轴95停止工作。
第一传动箱7包括I拨叉轴71、II拨叉轴72、I轴73、II轴74、III轴75、IV轴76、V轴77和I输出轴78;
I拨叉轴71上设有I拨叉块711;
II拨叉轴72上设有II拨叉块721;
I轴73上传动连接有I齿轮731、II齿轮732、III齿轮733和IV齿轮734;
II轴74上转动连接有V齿轮741、VI齿轮742和VII齿轮743;
III轴75上转动连接有VIII齿轮751、IX齿轮752和X齿轮753;
IV轴76上转动连接有XI齿轮761;
V轴77上转动连接有XII齿轮771;
I输出轴78上转动连接有XIII齿轮781;
I拨叉块711、I齿轮731和II齿轮732固定连接,II拨叉块721、III齿轮733和IV齿轮734固定连接,V齿轮741、VI齿轮742和VII齿轮743固定连接,VIII齿轮751、IX齿轮752和X齿轮753固定连接,I齿轮731与V齿轮741配合设置,II齿轮732与VI齿轮742配合设置,III齿轮733分别与VII齿轮743和VIII751配合设置,IV齿轮734分别与VII齿轮743和X齿轮753配合设置,IX齿轮752与XI齿轮761啮合,XI齿轮761与XII齿轮771啮合,XII齿轮771与XIII齿轮781啮合。
第一传动箱7包括第一传动箱体,第一传动箱体包括I箱体701和II箱体702,I箱体701和II箱体702之间设有空腔,I轴73两端穿出第一传动箱体,I轴73其中一端传动连接有皮带轮10,皮带轮10与发动机1传动连接,I轴73另一端与第二传动箱8传动连接;
I轴73与第一传动箱体之间分别设有垫圈、轴承和油封;I输出轴78与第一传动箱体之间分别设有垫圈、轴承和油封;II轴74、III轴75、IV轴76和V轴77与第一传动箱体之间分别设有垫圈;
VII齿轮743外设有挡圈、VIII齿轮751外设有挡圈,XII齿轮771外设有挡圈;
第一传动箱体上设有放油堵709;
I轴73、II轴74、III轴75、IV轴76和V轴77分别穿出第一传动箱体且螺纹连接有螺栓。
如图8所示,I拨叉轴71外端设有I拨叉头712,II拨叉轴72外端设有721;还包括拔叉轴支座799、互锁圆销798和螺栓794,互锁圆销798位于I拨叉轴71和II拨叉轴72之间,螺栓794与拔叉轴支座799螺纹连接,螺栓794的数量为两个,螺栓794与拔叉轴支座799之间设有O型圈795,其中一个螺栓794与I拨叉轴71之间设有钢球797和弹簧796,另一个螺栓794与II拨叉轴72之间设有钢球797和弹簧796。
使用时,第一传动箱7具有以下动力传递方式:
前进
1、拨叉块711拨动I齿轮731与V齿轮741啮合,VII齿轮743随V齿轮741转动,VII齿轮743与VIII齿轮751啮合,IX齿轮752随VIII齿轮751转动,XI齿轮761与IX齿轮752啮合,XII齿轮771与XI齿轮761传动,XIII齿轮781与XII齿轮771啮合,从而将动力传递至I输出轴78;
2、拨叉块711拨动II齿轮732与VI齿轮742啮合,VII齿轮743随VI齿轮742转动,VII齿轮743与VIII齿轮751啮合,IX齿轮752随VIII齿轮751转动,XXI齿轮761与IX齿轮752啮合,XII齿轮771与XI齿轮761传动,XIII齿轮781与XII齿轮771啮合,从而将动力传递至I输出轴78;
后退
1、II拨叉块721拨动III齿轮733与VIII齿轮751啮合,IX齿轮752随VIII齿轮751转动,XI齿轮761与IX齿轮752啮合,XII齿轮771与XI齿轮761传动,XIII齿轮781与XII齿轮771啮合,从而将动力传递至I输出轴78;
2、II拨叉块721拨动IV齿轮734与X齿轮753啮合,IX齿轮752随X齿轮753转动,XI齿轮761与IX齿轮752啮合,XII齿轮771与XI齿轮761传动,XIII齿轮781与XII齿轮771啮合,从而将动力传递至I输出轴78;
第一传动箱7和第三传动箱9之间设有支撑调节装置5。
支撑调节装置5包括第一调节杆51和第二调节杆52,第一调节杆51一端设有第一支撑件511,另一端设有螺柱512,螺柱51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513,第二调节杆52一端设有第二支撑件521,另一端设有与螺柱512相配合的螺纹孔522,第二调节杆52中部设有与锁紧手柄804相配合的通孔523。
第三传动箱9传动连接有配套机具,配套机具包括旋耕机具总成。此外,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为培土机具总成或者开沟机具总成等。
还包括开沟刀座4,开沟刀座4内设有容开沟刀穿过的通孔41,通孔41的宽度a为24cm。此外,也可以是20cm、21cm、22cm、23cm、25cm、26cm、27cm、28cm、29cm或30cm等其他数值。
此外,还包括限深轮11和折叠式防护罩12,折叠式防护罩12位于配套机具上方。
具体作业选择表见下表:
实施例2:田园管理机,包括包括机架、发动机1、第一传动箱7、第二传动箱8和第三传动箱9。
发动机1与第一传动箱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皮带为三角带,第一传动箱7与第三传动箱9通过第二传动箱8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箱7传动连接有行走轮2;
第二传动箱8包括I传动轮81和II传动轮82,I传动轮81和II传动轮82传动连接,I传动轮81直径小于II传动轮82,I传动轮81与第一传动箱7传动连接,II传动轮82与第三传动箱9传动连接。
使用时,第一传动箱7将动力传递给I传动轮81,I传动轮81传给II传动轮82,II传动轮82传给第三传动箱9。
其余内容同实施例1。
Claims (10)
1.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第一传动箱(7)、第二传动箱(8)和第三传动箱(9);
发动机(1)与第一传动箱(7)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箱(7)与第三传动箱(9)通过第二传动箱(8)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箱(7)传动连接有行走轮(2);
第三传动箱(9)包括第一拨叉轴(91)、第一传动轴(92)、第二传动轴(93)、第三传动轴(94)和第一输出轴(95),第一拨叉轴(91)上设有拨块(911),第一传动轴(92)上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921),第一传动轴(9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922),第二传动轴(93)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931)、第四齿轮(932)和第五齿轮(933),第三传动轴(94)上转动连接有第六齿轮(941)和第一传动轮(942),拨块(911)驱动第一齿轮(921)沿第一传动轴(92)轴向来回移动,第一齿轮(921)和第二齿轮(922)内外啮合设置,第一齿轮(921)分别与第三齿轮(931)、第四齿轮(932)和第六齿轮(941)配合设置,第二齿轮(922)与第五齿轮(933)啮合设置,第三齿轮(931)、第四齿轮(932)和第五齿轮(933)固定连接,第三齿轮(931)与第六齿轮(941)啮合设置,第六齿轮(941)与第一传动轮(942)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942)与第一输出轴(95)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箱(8)包括I传动轮(81)和II传动轮(82),I传动轮(81)和II传动轮(82)传动连接,I传动轮(81)直径小于II传动轮(82),I传动轮(81)与第三传动箱(9)传动连接,II传动轮(82)与第一传动箱(7)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箱(8)包括I传动轮(81)和II传动轮(82),I传动轮(81)和II传动轮(82)传动连接,I传动轮(81)直径小于II传动轮(82),I传动轮(81)与第一传动箱(7)传动连接,II传动轮(82)与第三传动箱(9)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第六齿轮(941)与第一传动轮(942)之间设有离合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离合器(6)包括离合拔叉轴(61)、第一半离合器(62)和第二半离合器(63),第一半离合器(62) 和第二半离合器(63)插接,第一半离合器(62)与第六齿轮(941)固定连接,第二半离合器(63)与第一传动轮(942)传动连接,第二半离合器(63)与离合拔叉轴(6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箱(7)和第三传动箱(9)之间设有支撑调节装置(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支撑调节装置(5)包括第一调节杆(51)和第二调节杆(52),第一调节杆(51)一端设有第一支撑件(511),另一端设有螺柱(512),螺柱(51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513),第二调节杆(52)一端设有第二支撑件(521),另一端设有与螺柱(512)相配合的螺纹孔(522)。
8.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箱(7)包括I拨叉轴(71)、II拨叉轴(72)、I轴(73)、II轴(74)、III轴(75)、和I输出轴(78),I拨叉轴(71)上设有I拨叉块(711),II拨叉轴(72)上设有II拨叉块(721),I轴(73)上传动连接有I齿轮(731)、II齿轮(732)、III齿轮(733)和IV齿轮(734),II轴(74)上转动连接有V齿轮(741)、VI齿轮(742)和VII齿轮(743),III轴(75)上转动连接有VIII齿轮(751)、IX齿轮(752)和X齿轮(753),I拨叉块(711)、I齿轮(731)和II齿轮(732)固定连接,II拨叉块(721)、III齿轮(733)和IV齿轮(734)固定连接,V齿轮(741)、VI齿轮(742)和VII齿轮(743)固定连接,VIII齿轮(751)、IX齿轮(752)和X齿轮(753)固定连接,I齿轮(731)与V齿轮(741)配合设置,II齿轮(732)与VI齿轮(742)配合设置,III齿轮(733)分别与VII齿轮(743)和VIII齿轮(751)配合设置,IV齿轮(734)分别与VII齿轮(743)和X齿轮(753)配合设置,IX齿轮(752)与I输出轴(78)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轴(94)传动连接有旋耕机具总成和/或培土机具总成和/或开沟机具总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田园管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沟刀座(4),开沟刀座(4)内设有容开沟刀穿过的通孔(41),通孔(41)的宽度(a)为20-3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45590.0U CN205946533U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田园管理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45590.0U CN205946533U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田园管理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46533U true CN205946533U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797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45590.0U Active CN205946533U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田园管理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46533U (zh) |
-
2016
- 2016-08-29 CN CN201621045590.0U patent/CN2059465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4290191A (ja) | 土壌改良機 | |
CN212393170U (zh) | 一种农业用翻土松土装置 | |
CN109220080B (zh) | 一种园林小树苗种植用挖坑器 | |
RU2005126844A (ru) | Передний рабочий аппарат уборочной сельхозмашины | |
CN110679237A (zh) | 应用于园林绿化的自扩式可变径挖坑设备 | |
RU2561157C2 (ru) | Коробка передач и механизированное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205946533U (zh) | 田园管理机 | |
JPS5998602A (ja) | 地表処理工具ヘツド | |
CN208353872U (zh) | 一种蓝莓种植用高效率打孔设备 | |
CN214993602U (zh) | 一种防堵的水利闸门 | |
KR101844563B1 (ko) | 정역구동이 가능한 지반 천공기 | |
CN208924662U (zh) | 一种健身割草一体式除草装置 | |
JP2009142176A (ja) | 歩行型田植機の伝動構造 | |
CN210221538U (zh) | 一种自旋式农田剖面土样采集装置 | |
CN207820511U (zh) | 一种植树用五轴联动钻坑装置 | |
CN109906795A (zh) | 一种修枝机 | |
CN213127050U (zh) | 一种林业种植用挖坑器 | |
CN105265070A (zh) | 一种背负地钻式打孔机 | |
DE7821015U1 (de) | Tragbarer gewindeschneider | |
JP2020080753A (ja) | 穴掘り機 | |
CN117598069B (zh) | 一种园艺花卉种植的手扶式种植机与方法 | |
CN217136079U (zh) | 一种农业除草装置 | |
CN214800674U (zh) | 一种林业用挖坑装置 | |
CN219981527U (zh) | 一种电动施肥装置 | |
CN204733562U (zh) | 一种便携式园林手提式挖坑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