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7218U - 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37218U CN205937218U CN201620231905.4U CN201620231905U CN205937218U CN 205937218 U CN205937218 U CN 205937218U CN 201620231905 U CN201620231905 U CN 201620231905U CN 205937218 U CN205937218 U CN 2059372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electric fan
- flange
- fan
- ro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19 centrifu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包括围绕回转轴线(A‑A)布置的多个叶片(1),所述叶片(1)从根部到末端逐渐朝向垂直于所述回转轴线(A‑A)的方向扭转。由于叶片从内向外逐渐朝向垂直于回转轴线的方向扭转,即叶片的根部在气流方向上的投影更小,从而有效降低了对风量的影响,弥补了根部线速度较慢造成的扇叶内外风量不一致的问题,继而提升了风扇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风扇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扇叶和使用该风扇扇叶的风扇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风扇装置在各个领域中应用广泛,例如空气净化器中可用于送风,电风扇领域可用于降温。其中根据出风方向,风扇可以分为轴流、径流和混流三类,其中的风扇扇叶具有各种设计方式以满足各类需要。例如,如何通过设计风扇扇叶降低噪音、改变风量和风压等风扇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风扇扇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扇扇叶,包括围绕回转轴线布置的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从根部到末端逐渐朝向垂直于所述回转轴线的方向扭转。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风扇装置,该风扇装置使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扇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叶片从内向外逐渐朝向垂直于回转轴线的方向扭转,即叶片的根部在气流方向上的投影更小,从而有效降低了对风量的影响,弥补了根部线速度较慢造成的扇叶内外风量不一致的问题,继而提升了风扇的工作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风扇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风扇扇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沿图2中的线E-E截取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2所示实施例示出的风扇扇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为风向。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以本公开相应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内、外”则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远、近”是以送风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即气流从近向远流动。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扇叶和使用该风扇扇叶的风扇装置,其中风扇扇叶包括围绕回转轴向A-A布置的多个叶片1。图1所示,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叶片1从根部到末端逐渐朝向垂直于回转轴线A-A的方向扭转。由于叶片1从内向外逐渐朝向垂直于回转轴线的方向扭转,即叶片的根部在气流方向上的投影更小,从而有效降低了对风量的影响,弥补了根部线速度较慢造成的扇叶内外风量不一致的问题,继而提升了风扇的工作效率。另外,根据轴流、径流和混流风扇的特征,也可以得出叶片1的平面的越接近回转轴线A-A,风量越大,反之则风压越大。因此,通过这种叶片1本身的扭转,能够在保证噪音不变大的情况下,增加叶片根部的输出风量。
在本实施例中,叶片1的根部与回转轴线A-A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叶片1的末端与回转轴线A-A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之比为1∶1.3~1∶1.6。从而更好地平衡风压和风量的关系。
此外,在如图2至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叶片1包括叶片本体11以及从该叶片本体11朝向进风侧或出风侧翻折的翻边12。由于在叶片本体上设置有翻边12,能够有效增加在叶片本体11上特定区域的重量,以在不增加整体扇叶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增加叶片本体11在转动时的离心力,降低转动时的抖动,尤其是水平转动时在竖直方向上的抖动,从而稳定性得到提升并有效降低风扇运行的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设计翻边12由叶片本体11的末端形成,这样能够最大化叶片本体11的在转动过程中的离心力并且方便制造。在其他实施例中,翻边12还可以靠近末端设置,例如焊接或卡接在叶片本体11上,其中此处“靠近”末端的距离可以根据所需的离心力大小和翻边的规格决定,这同样能够优化叶片本体11在转动过程中的离心力,从而保证风扇扇叶转动时的稳定性。
另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叶片本体11上设置的翻边12在转动时能够在进风侧或出风侧形成一圈腔体,从而使得进风和出风更加有效,例如设置在进风侧,能够通过形成的腔体引导气流进入风扇使得进风更加有效,而设置在出风侧,能够引导气流更加集中,从而使得出风更加有效。
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叶片1上分别设置有翻边12,并且位于同一侧上的多个翻边12位于同一圆周上。此处的同一侧中的“侧”指出风侧或进风侧。因此,位移同一圆周上的多个翻边12在旋转时能够形成更加有效的腔体,从而进一步优化进风和出风。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同一个叶片本体1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翻边12。例如,同一个叶片本体11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朝向两侧翻折的翻边12。这样可以同时优化风扇扇叶的进风和出风性能。其中,在一种实施例中,该位于同一叶片本体11上的两个翻边12沿径向对齐,例如均设置在叶片本体11的末端,这样可以使得进风和出风的流动更加顺畅,此外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设计同一叶片本体11上两个翻边12沿径向错开,这样可以分别满足对进风和出风的需求,其中翻边12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通过试验觉得,以实现所需进风和出风性能为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加工制造翻边12与叶片本体11一体成型。例如通过模具,采用高分子材料模塑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插接、卡接等方式将翻边12连接设置在叶片本体11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叶片本体11分别朝向出风侧以相同的角度整体弯折,这样,能够使得出风根据弯折的角度首先向内汇聚到一个区域,然后碰撞后散开,从而使得风吹到人身上比较柔和,用户体验度更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风扇扇叶,包括围绕回转轴线(A-A)布置的多个叶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从根部到末端逐渐朝向垂直于所述回转轴线(A-A)的方向扭转,
所述叶片(1)的所述根部与所述回转轴线(A-A)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叶片(1)的所述末端与所述回转轴线(A-A)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之比为1:1.3~1: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包括叶片本体(11)以及从该叶片本体(11)朝向进风侧或出风侧翻折的翻边(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2)由所述叶片本体(11)的末端形成或靠近所述末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扇扇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叶片(1)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翻边(12),并且位于同一侧上的多个所述翻边(12)位于同一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扇叶,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叶片本体(11)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朝向两侧翻折的所述翻边(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翻边(12)沿径向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扇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2)与所述叶片本体(11)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叶片本体(11)分别朝向出风侧以相同的角度整体弯折。
9.一种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扇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31905.4U CN205937218U (zh) | 2016-03-24 | 2016-03-24 | 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31905.4U CN205937218U (zh) | 2016-03-24 | 2016-03-24 | 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37218U true CN205937218U (zh) | 2017-02-08 |
Family
ID=57934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31905.4U Active CN205937218U (zh) | 2016-03-24 | 2016-03-24 | 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3721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7416A (zh) * | 2016-03-24 | 2016-06-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 |
CN107885286A (zh) * | 2017-10-23 | 2018-04-06 | 蒙城县望槐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防积尘计算机 |
-
2016
- 2016-03-24 CN CN201620231905.4U patent/CN20593721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7416A (zh) * | 2016-03-24 | 2016-06-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 |
CN107885286A (zh) * | 2017-10-23 | 2018-04-06 | 蒙城县望槐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防积尘计算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26769B (zh) | 离心压缩机 | |
US10052931B2 (en) | Outdoor cooling unit in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08252949A (zh) | 混流风轮及混流风机 | |
CN104729041B (zh) | 导流圈、风道结构及空调器室内柜机 | |
CN104806538A (zh) | 一种轴流式消防排烟风机 | |
CN103486081B (zh) | 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8412809A (zh) | 一种导流圈、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
CN205937218U (zh) | 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 | |
CN104235072B (zh) | 离心风机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 |
EP4481205A1 (en) | Combined fan blade structure and air outlet device | |
CN211059051U (zh) | 一种管道风机 | |
KR101348035B1 (ko) | 원심 팬, 성형용 금형 및 유체 이송 장치 | |
CN106368983A (zh) | 一种高效低噪声鹦鹉螺仿生风机 | |
CN217518915U (zh) | 组合式出风结构及出风装置 | |
CN202628612U (zh) | 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7036184A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 | |
CN205977816U (zh) | 导流圈、离心风机及空调 | |
CN205639069U (zh) | 轴流柜机的动叶、导流组件和轴流柜机 | |
CN203067346U (zh) | 双进风离心风轮及具有该风轮的空调器 | |
CN209892476U (zh) | 风机 | |
CN201080925Y (zh) | 风扇的导流架构 | |
CN106438491A (zh) | 导流圈、离心风机及空调 | |
CN105697416A (zh) | 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 | |
CN203670285U (zh) | 离心式压缩机及其蜗壳组件 | |
CN207920954U (zh) | 叶轮、风机及燃气热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