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5194U - 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35194U CN205935194U CN201620957719.9U CN201620957719U CN205935194U CN 205935194 U CN205935194 U CN 205935194U CN 201620957719 U CN201620957719 U CN 201620957719U CN 205935194 U CN205935194 U CN 205935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ossbeam
- bolt
- column
- shaped steel
- spac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包括立柱、横梁和U型钢,所述立柱与横梁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与横梁之间通过连接板、夹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立柱相连接,且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横梁相连接,所述夹板的一端固定焊接于立柱的右侧,且夹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横梁相连接,所述横梁与夹板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角接板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横梁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U型钢相连接,所述隔撑支架与U型钢之间通过隔撑相连接,所述隔撑与隔撑支架、U型钢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该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主体形成多处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且采用多处半刚性连接,使之具有了明显的抗震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框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钢结构建筑以其施工周期短、工厂化程度高、抗震性好等优点逐渐被广泛推广应用。在钢结构建筑中,H型钢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是事关建筑整体结构强度的关键部位,也是建筑施工中数量最多的安装节点,如何进一步提高此处连接的可靠性一直是钢结构技术人员施工设计的重点,钢结构体系相关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虽已相对完备,但目前钢结构体系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实际工程应用时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上述因素导致现有的钢结构体系难以满足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钢结构框架抗震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包括立柱、连接板、横梁、夹板、角接板、隔撑支架、隔撑和U型钢,所述立柱与横梁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与横梁之间通过连接板、夹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立柱相连接,且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横梁相连接,所述夹板的一端固定焊接于立柱的右侧,且夹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横梁相连接,所述横梁与夹板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横梁与U型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角接板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横梁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U型钢相连接,所述隔撑支架固定焊接于横梁的右侧,所述隔撑支架与U型钢之间通过隔撑相连接,所述隔撑与隔撑支架、U型钢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立柱、横梁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U型钢与横梁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立柱和横梁均为H型钢。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宽度小于立柱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多处采用螺栓式的半刚性连接,即可提高安装速度和工程质量,又可显著降低制造与安装成本,且半刚性连接,使框架整体的塑性变形能力大大增强,连接板的设置可有效增强该钢结构框架抗侧力的能力,通过U型钢与横梁连接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使该钢结构框架具有了明显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柱与横梁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梁与U型钢连接示意图。
图中:1、立柱,2、连接板,3、横梁,4、夹板,5、角接板,6、隔撑支架,7、隔撑,8、U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包括立柱1、连接板2、横梁3、夹板4、角接板5、隔撑支架6、隔撑7和U型钢8,立柱1与横梁3之间为固定连接,立柱1与横梁3之间通过连接板2、夹板4相连接,立柱1和横梁3均为H型钢,连接板2的一端与立柱1相连接,且连接板2的另一端与横梁3相连接,连接板2与立柱1、横梁3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夹板4的一端固定焊接于立柱1的右侧,且夹板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横梁3相连接,横梁3与夹板4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横梁3的宽度小于立柱1的宽度,横梁3与U型钢8之间为固定连接,角接板5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横梁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U型钢8相连接,U型钢8与横梁3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隔撑支架6固定焊接于横梁3的右侧,隔撑支架6与U型钢8之间通过隔撑7相连接,隔撑7与隔撑支架6、U型钢8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时,首先需对整个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在使用安装时,能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该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主要由立柱1、横梁3和U型钢8组成,整体形成多处稳固的三角形结构,立柱1和横梁3的连接方式,有焊接和螺栓连接两种,即保证了应有的强度,又能提高其塑性变形能力,横梁3和U型钢8之间设有隔撑7,隔撑7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增加其稳固性,横梁3和U型钢8之间通过角接板5连接在一起,且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现场安装。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包括立柱(1)、连接板(2)、横梁(3)、夹板(4)、角接板(5)、隔撑支架(6)、隔撑(7)和U型钢(8),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与横梁(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与横梁(3)之间通过连接板(2)、夹板(4)相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一端与立柱(1)相连接,且连接板(2)的另一端与横梁(3)相连接,所述夹板(4)的一端固定焊接于立柱(1)的右侧,且夹板(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横梁(3)相连接,所述横梁(3)与夹板(4)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横梁(3)与U型钢(8)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角接板(5)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横梁(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U型钢(8)相连接,所述隔撑支架(6)固定焊接于横梁(3)的右侧,所述隔撑支架(6)与U型钢(8)之间通过隔撑(7)相连接,所述隔撑(7)与隔撑支架(6)、U型钢(8)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与立柱(1)、横梁(3)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8)与横梁(3)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和横梁(3)均为H型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的宽度小于立柱(1)的宽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57719.9U CN205935194U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57719.9U CN205935194U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35194U true CN205935194U (zh) | 2017-02-08 |
Family
ID=5795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577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5194U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3519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93983A (zh) * | 2019-04-22 | 2019-08-06 | 官木喜 | 立体仓储式房屋的搭建方法 |
CN110778176A (zh) * | 2019-11-28 | 2020-02-11 | 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抗扭的立体车库框架结构 |
-
2016
- 2016-08-29 CN CN201620957719.9U patent/CN20593519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93983A (zh) * | 2019-04-22 | 2019-08-06 | 官木喜 | 立体仓储式房屋的搭建方法 |
CN110778176A (zh) * | 2019-11-28 | 2020-02-11 | 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抗扭的立体车库框架结构 |
CN110778176B (zh) * | 2019-11-28 | 2025-02-18 | 广东省三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抗扭的立体车库框架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09994U (zh) | 超弹性防屈曲耗能支撑 | |
CN100587182C (zh) | 可调式金属复合型低屈服点阻尼器 | |
CN201078035Y (zh) | 可调式金属复合型低屈服点阻尼器 | |
CN201850795U (zh) | 铰接中心支撑框架钢结构 | |
CN201722776U (zh) | 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 | |
CN105155684A (zh) | 用于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钢框架一体化构件及其装配方法 | |
CN205935194U (zh) | 一种多高层建筑用钢结构框架 | |
CN217053851U (zh) | 提高粘滞阻尼器减震效率的支撑装置 | |
CN204919825U (zh) | 用于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钢框架一体化构件 | |
CN201713946U (zh) | H型钢梁与h型钢柱腹板方向连接节点结构 | |
CN205986726U (zh) | 张力弹性光伏支架装置 | |
CN210238788U (zh) | 一种稳定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 |
CN2752358Y (zh) | 槽钢无屈曲消能支撑 | |
CN202047354U (zh) | 钢管混凝土矩形拱肋内横隔构造 | |
CN207121993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支撑加固的铰接节点 | |
CN206110329U (zh) | 一种刚性支撑管 | |
CN2753823Y (zh) | 角钢无屈曲消能支撑 | |
CN201661107U (zh) | 铁塔变截面组合接头 | |
CN201614664U (zh) | L型墙水平连接节点 | |
CN205035904U (zh) | 一种新型的钢结构 | |
CN210562830U (zh) | 一种室内隔墙门洞的加固结构 | |
CN208309868U (zh) | 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装置 | |
CN212223581U (zh) |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桥梁主梁结构 | |
CN208934170U (zh) | 一种装配式变调刚度阻尼复合粘弹性支撑 | |
CN203669204U (zh) |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连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