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91976U - 一种混凝土传送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传送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91976U CN205891976U CN201620752711.9U CN201620752711U CN205891976U CN 205891976 U CN205891976 U CN 205891976U CN 201620752711 U CN201620752711 U CN 201620752711U CN 205891976 U CN205891976 U CN 2058919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unning roller
- support
- conveyer belt
- cylinder
- concrete conve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且垂直于传输方向的第一辊轮以及设置在支架上分别位于第一辊轮两端且与第一辊轮平行的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上设有传送带本体,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靠近第一辊轮的一端均与支架铰接,支架上分别设有驱动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自由端朝向垂直于传输方向移动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供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插设且沿气缸伸缩方向移动的腰形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改变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的高度,在保证对颗粒细小物料良好输送的前提下,增加对较大颗粒物料的传输效率,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传输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传送带。
背景技术
传送带,是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可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也可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其中混凝土传送带是专门从混凝土搅拌站出料的混凝土直接输送至小型搅拌机的传送带。
公告号为10561961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它包括进料装置、送料装置、出料装置和刮料板,所述进料装置的位置设置在送料装置的传送带一端上方;所述出料装置位置设置在送料装置的传动带另一端下方,且传送装置出料端设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与传送装置端部的传送带相切。由于传送带在实现对颗粒较小物料的传输时,较小颗粒物料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且质量较轻,导致其在受到外部气流的作用力以及传输产生的振动力时,容易使物料发生滑落;通过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设置在第一辊轮两侧且远离第一辊轮的一端均朝向垂直于传输方向的一侧倾斜设置,使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之间形成一弧形面,对物料起到夹持与限位的作用,防止物料的滑落。
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通过将传送带设置为弧形面的方式,实现对颗粒较小物料的传输;但混凝土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实现对颗粒较大物料的传输,但弧形面的设置方式减少了传送带的放置面积,导致该种传送带在有限面积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了放置颗粒较大物料的放置面积;如果通过将物料堆积的方式实现对物料的传输,则会导致物料在传输到倾斜设置的传送带时发生物料掉落的现象,从而影响传送带的正常传输,导致该种传送带在传输较大物料时出现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对传送带本体放置面积大小的调节,在保证传送带本体在实现对颗粒较小物料良好传输的前提下,提升对较大颗粒物料的传输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且垂直于传输方向的第一辊轮以及设置在支架上分别位于第一辊轮两端且与第一辊轮平行的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所述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上设有传送带本体,所述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靠近第一辊轮的一端均与支架铰接,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驱动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自由端朝向垂直于传输方向移动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供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插设且沿气缸伸缩方向移动的腰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活塞杆伸缩的方式带动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均围绕于支架之间的铰接处发生转动,实现对传送带本体两侧边高度的调节;当实现对颗粒较大物料的传时,在物料本身重力的前提下导致其与传送带本体之间的摩擦力较大,通过降低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的高度,使传送带本体表面处于一个平面,增大传送带本体对于物料放置的接触面积,提升物料的传输效率;当实现对颗粒较小物料的传输时,通过气缸调节的方式改变传送带本体两侧边的高度,对物料实现夹持与固定的作用力,并通过调节的方式增加对外部气流的阻挡,减少物料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腰形孔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其中一所述的气缸活塞杆连接所述的连接杆用以驱动两腰形孔实现同步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分别实现对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上腰形孔的连接,通过气缸连接连接杆的方式,实现一个气缸能同时驱动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之间高度实现同步的移动,从而对物料起到更好的限位固定,实现更好的传输;且通过连接杆的设置减少了气缸的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有供连接杆滑移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的设置受到来自于传送带本体上物料施加的重力,重力通过连接杆进行承载,当传送带处于倾斜状态时,受到物料施加的重力会使连接杆的两侧受到较大的作用力;通过滑槽的设置在保证连接杆正常运行的作用下,对连接杆的两侧起到支撑与固定作用,增加连接杆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分别设置在支架上靠近两腰形孔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槽设置在靠近腰形孔的位置,使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上受到的作用力能更加快速的通过滑槽进行力的传导,减少作用力作用在连接杆上的时间,达到更好的固定作用;且通过该种设置的方式,实现三角固定的承受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与支架之间设有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板的设置进一步增加滑槽与支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传导到滑槽上的作用力能通过加强板与滑槽之间的连接处使作用力更加快速均匀的传导向支架进行力的承载,提升滑槽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与连接杆之间设有缓冲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本体在传输以及电机在运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振动力通过连接杆的传导直接作用在气缸上,会导致气缸长期受到振动力,而使气缸内的弹簧产生材料上疲劳,从而影响弹簧的精度与使用寿命;通过缓冲块本身存在的弹性伸缩空间,对震动力起到缓冲的作用,提升气缸的使用寿命与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之间分别设有朝向两腰形孔延伸的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的设置进一步增加连接杆与气缸活塞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杆上受到的作用力更加快速的传导向气缸进行力的承载,减少连接杆上作用力的传导时间,提升连接杆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有两铰座,螺栓穿过铰座分别穿设进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并通过螺母固定用于实现第二辊轮、第三辊轮与支架之间的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铰座与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之间的固定,并可以实现对第二辊轮、第三辊轮与铰座之间的分离,对发生破损的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起到更换的作用,增加传送带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本体远离第一辊轮的一面沿传输方向排列有若干平行于第一辊轮的横向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挡块的设置增加对传送带本体上物料沿传输方向的阻挡作用力,使物料在传送带倾斜设置的传输下,减少物料发生掉落的现象,对物料的传输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改变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的高度,从而实现对传送带本体两侧高度的调节,在保证对颗粒细小物料良好输送的前提下,增加对较大颗粒物料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凝土传送带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支架;2、第一辊轮;3、第二辊轮;4、第三辊轮;5、传送带本体;6、气缸;7、腰形孔;8、连接杆;9、滑槽;10、加强板;11、缓冲块;12、支撑杆;13、铰座;14、螺栓;15、横向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垂直于传输方向的第一辊轮2以及设置在支架1上位于第一辊轮2两端且与第一辊轮2平行的第二辊轮3和第三辊轮4,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上设有传送带本体5,传送带本体5远离第一辊轮2的一面沿传输方向排列有若干平行于第一辊轮2的横向挡块15。
参考图2,支架1上位于第一辊轮2的两端均设有持平于第一辊轮2高度的铰座13,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参考图1)靠近第一辊轮2的一端分别与两铰座13铰接用于调节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自由端朝向垂直于输送方向的高度,螺栓14穿过铰座13分别延伸进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且与螺母螺纹连接实现固定。
参考图2,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的自由端上均套设有朝向铰接方向设置的腰形孔7,两腰形孔7之间连接有位于传送带本体5下方的连接杆8,支架1的两侧均设有供连接杆8滑移且限制连接杆8沿输送方向移动的滑槽9,滑槽9与支架1之间连接有加强板10。
参考图1,连接杆8的中部设有驱动气缸6,气缸6的活塞杆与连接杆8之间设有缓冲块11,气缸6的活塞杆与连接杆8之间分别设有朝向两腰形孔7延伸的支撑杆12。
当传送带本体1上传输物料的颗粒较大时,通过将气缸6的活塞杆回缩带动连接杆8在滑槽9中滑移并降低连接杆8的高度,带动套设在两腰形孔7内的第二辊轮3和第三辊轮4围绕与铰座13之间的铰接点转动,使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和第三辊轮4之间的高度持平,使传送带本体5处于一种平面的状态;增大传送带本体5表面对于物料颗粒大小的容置面积,并由于物料颗粒的重量增大与传送带本体5之间的摩擦力,能很好的带动物料实现传输并提升传输效率;通过横向挡块15的设置增大对于物料沿输送方向的阻挡力,实现更好的传输。
当要实现对颗粒较小物料的传输时,驱动气缸6活塞杆的伸出,通过连接杆8提升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自由端的高度,使传送带本体5对物料起到夹持的作用力;通过传送带本体5两侧对外部气流起到阻挡的作用能减少物料的掉落,从而减少物料在传输过程中的浪费,实现更好的传输。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且垂直于传输方向的第一辊轮(2)以及设置在支架(1)上分别位于第一辊轮(2)两端且与第一辊轮(2)平行的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所述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上设有传送带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靠近第一辊轮(2)的一端均与支架(1)铰接,所述支架(1)上分别设有驱动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自由端朝向垂直于传输方向移动的气缸(6),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上设有供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插设且沿气缸(6)伸缩方向移动的腰形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孔(7)之间连接有连接杆(8),其中一所述的气缸(6)活塞杆连接所述的连接杆(8)用以驱动两腰形孔(7)实现同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供连接杆(8)滑移的滑槽(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9)分别设置在支架(1)上靠近两腰形孔(7)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9)与支架(1)之间设有加强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6)与连接杆(8)之间设有缓冲块(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与连接杆(8)之间分别设有朝向两腰形孔(7)延伸的支撑杆(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两铰座(13),螺栓(14)穿过铰座(13)分别穿设进第二辊轮(3)与第三辊轮(4)并通过螺母固定用于实现第二辊轮(3)、第三辊轮(4)与支架(1)之间的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本体(5)远离第一辊轮(2)的一面沿传输方向排列有若干平行于第一辊轮(2)的横向挡块(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52711.9U CN205891976U (zh) | 2016-07-16 | 2016-07-16 | 一种混凝土传送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52711.9U CN205891976U (zh) | 2016-07-16 | 2016-07-16 | 一种混凝土传送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91976U true CN205891976U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7773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5271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91976U (zh) | 2016-07-16 | 2016-07-16 | 一种混凝土传送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919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3345A (zh) * | 2021-05-12 | 2021-09-03 | 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回收水资源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清洁装置 |
-
2016
- 2016-07-16 CN CN201620752711.9U patent/CN2058919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3345A (zh) * | 2021-05-12 | 2021-09-03 | 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回收水资源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清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69596U (zh) | 一种移动式皮带输送机 | |
CN110697424A (zh) | 一种电磁-永磁混合悬浮输送机及其控制系统 | |
CN201056411Y (zh) | 高分子缓冲床 | |
CN203473782U (zh) | 一种斜坡皮带输送机的可调节张紧装置 | |
CN208932240U (zh) | 一种皮带机对接结构 | |
CN104118714A (zh) | 运输皮带矿粒清理回收器 | |
CN205891976U (zh) | 一种混凝土传送带 | |
CN201647624U (zh) | V字形提拉可调式清扫器 | |
CN103029953A (zh) | 一种大倾角带式输送机 | |
CN105947591A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带式输送机 | |
CN206395404U (zh) | 一种线体顶升移栽机 | |
CN207645163U (zh) | 一种能防止跑偏的悬臂带式输送装置 | |
CN205708671U (zh) | 一种用于落煤管的缓冲防堵装置 | |
CN208897950U (zh) | 一种冶金机械用的输送设备 | |
CN211250838U (zh) | 一种适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砂石输送装置 | |
CN207293317U (zh) | 结构可调式香料物料输送机构 | |
CN201165428Y (zh) | 一种上料装置 | |
CN201990207U (zh) | 一种矿用连续装煤机二运皮带驱动滚筒随动装置 | |
CN221719578U (zh) | 一种胶带运输机上部胶带压紧装置 | |
CN206886077U (zh) | 输送履带刮料装置 | |
CN214526449U (zh) | 输送机尾轮部 | |
CN216996581U (zh) | 一种锚杆夹紧传送装置 | |
CN202321519U (zh) | 一种摆动皮带机的皮带张紧装置 | |
CN211520769U (zh) | 一种用于发动机缸盖的转运设备 | |
CN201660277U (zh) | 一种带式输送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