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67495U - 双人前后翻滚器材 - Google Patents
双人前后翻滚器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67495U CN205867495U CN201620870880.2U CN201620870880U CN205867495U CN 205867495 U CN205867495 U CN 205867495U CN 201620870880 U CN201620870880 U CN 201620870880U CN 205867495 U CN205867495 U CN 2058674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ing
- passenger cabin
- outer ring
- roll
- bas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人前后翻滚器材,包括滚动架本体及设置在滚动架本体内的座椅,操作者乘坐在设备内部的座椅上,并随座椅在设备内翻滚,能够切身感受到重力变化,方便训练的开展,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可玩性和使用性好,适合市场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人前后翻滚器材。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在业余体校,专业队还是在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和普通中小学生中,其空翻技术的学习主要是借助教练员的直接帮助和保护或是在海面坑里学习。不能保证学员在安全的情况下快速适应空翻时的重力翻转变化,尤其新学员在处于倒立状态时,因脑部充血容易出现短暂的眩晕,造成危险,正因为没有合适的器材锻炼,导致空翻训练进行的较为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人前后翻滚器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双人前后翻滚器材,包括滚动架本体及设置在滚动架本体内的座椅,座椅在滚动架本体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滚动架本体包括共轴线设置的滚动座舱及辅助支撑轮,辅助支撑轮借助连接轴对称设置在滚动座舱的两侧,辅助支撑轮的轴线与连接轴的轴线错位设置,连接轴与辅助支撑轮之间设置有弹力沿逆时针的扭簧;
所述的滚动座舱的外侧面及辅助支撑轮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滚动外圈及第二滚动外圈,第一滚动外圈及第二滚动外圈分别借助滚珠与滚动座舱及辅助支撑轮形成滚动配合;
滚动座舱内还套装有座舱内圈,座椅设置在座舱内圈的内部,滚动座舱内侧面设置有辊轮,座舱内圈借助辊轮与滚动座舱形成滚动配合;
滚动座舱还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分别啮合在第一滚动外圈的内侧面及座舱内圈的外侧面。
滚动座舱底部设置有配重块。
所述的传动齿轮盘面上设置有锁定孔,锁定孔内设置有保险销。
所述的第一滚动外圈及第二滚动外圈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沿径向安装的减振趾,减振趾包括弹簧杆及底板,底板设置在弹簧杆的伸缩端;
所述的弹簧杆借助设置在其伸缩端末端的万向球头与底板连接;
底板与伸缩杆之间还设置有呈圆锥结构的弹力罩,弹力罩套装在万向球头外侧,弹力罩的底端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弹力罩的顶端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借助设置在弹簧杆的伸缩端的外螺纹固定;
所述的底板下端面还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呈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双人前后滚翻器材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翻滚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仅能在平地上进行训练,还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进行操作。即使是有坑洼或者坡面,同样能够适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者乘坐在设备内部的座椅上,并随座椅在设备内翻滚,能够切身感受到重力变化,方便训练的开展,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可玩性和使用性好,适合市场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滚动座舱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支撑轮部分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位于斜坡上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减振趾碾压障碍物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1、座椅,2、滚动座舱,3、辅助支撑轮,4、连接轴,5、第一滚动外圈,6、第二滚动外圈,7、座舱内圈,8、辊轮,9、传动齿轮,10、配重块,11、锁定孔,12、减振趾,1201、弹簧杆,1202、底板,1203、弹力罩,1204、调节螺母,1205、橡胶垫,1206、万向球头,1001、障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人前后翻滚器材,包括滚动架本体及设置在滚动架本体内的座椅1,使用时操作者被固定在座椅1上,座椅1在滚动架本体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滚动架本体包括共轴线设置的滚动座舱2及辅助支撑轮3,如图3、图4所示,辅助支撑轮3借助连接轴4对称设置在滚动座舱2的两侧,辅助支撑轮3的轴线与连接轴4的轴线错位设置,连接轴4与辅助支撑轮3之间设置有弹力沿逆时针的扭簧;在设备静止状态下,借助扭簧提供的扭转力矩,辅助支撑轮3获得向地面的压力,由此当辅助支撑轮3悬空时,借助扭转力矩使得辅助支撑轮3向下旋移并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作用,如图5所示,保证设备整体与地面接触良好,防止发生侧翻。
所述的滚动座舱2的外侧面及辅助支撑轮3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滚动外圈5及第二滚动外圈6,第一滚动外圈5及第二滚动外圈6分别借助滚珠与滚动座舱2及辅助支撑轮3形成滚动配合;翻滚器材在使用时,设置的第一滚动外圈5及第二滚动外圈6发生转动,而滚动座舱2及辅助支撑轮3借助滚珠与第一滚动外圈5及第二滚动外圈6的运动相分离,使得滚动座舱2及辅助支撑轮3在设备运转时保持水平移动。
如图2所示,滚动座舱2内还套装有座舱内圈7,座椅1设置在座舱内圈7的内部,滚动座舱2内侧面设置有辊轮8,座舱内圈7借助辊轮8与滚动座舱2形成滚动配合;
滚动座舱2还设置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分别啮合在第一滚动外圈5的内侧面及座舱内圈7的外侧面。
设备运转时的整体状态是:第一滚动外圈5及第二滚动外圈6沿前进方向转动,滚动座舱2及辅助支撑轮3沿前进方向平移,座舱内圈7借助辊轮8在滚动座舱2内具有转动自由度并借助传动齿轮9获得转动动力,使得学员随着座舱内圈7转动,达到适应翻转运动适应重力变化的训练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有三种:
1、传动齿轮9安装到位,并在第一滚动外圈5及座舱内圈7之间传动,传动齿轮9设置在滚动座舱2上,传动齿轮9轴线随滚动座舱2平移,在以滚动座舱2为参考的坐标系中,前进状态下:滚动外圈逆时针转动,座舱内圈7顺时针转动,此时座椅上的操作者在转动到设备中心的上方位置时,操作者的线速度与设备整体的前进速度方向相反,两个速度向量部分抵消,剩余速度=设备整体前进速度-操作者线速度,此时在地面参考系下,操作者速度最小,此时操作者的状态为头下脚上,由于剩余速度较小,操作者仅能够体会到重力的颠倒,起到重力翻转训练的效果;
2、传动齿轮9安装到位,所述的传动齿轮9盘面上设置有锁定孔11,锁定孔11内设置有保险销,保险销插入锁定孔11,使得传动齿轮9与滚动座舱2发生干涉,传动齿轮9不再转动,此时滚动外圈、滚动座舱、座舱内圈的转动形式相同,此时操作者随前进的设备整体逆时针转动,此时操作者在转动到设备中心的上方位置时,由于设备整体为滚动态,根据转速与转动半径的关系,在中心上方位置时的线速度是设备中心位置的2倍,此时操作者不仅能体会到重力的翻转变化,还能体会到平移的速度感,真实模拟出人体在侧翻时受力情况,体验逼真。
3、传动齿轮9移除,此时前进状态下滚动座舱2平移,滚动外圈转动,滚动内圈7相对滚动座舱2静止,此时前进状态下,操作者为平移状态,本实用新型不再起到重力翻转训练作用,可作为休闲娱乐的装置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滚动座舱2底部设置有配重块10。防止在滚动座舱2平移时发生翻滚,保证设备运行的正常。
具体实施例2,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对场地的适应能力,所述的第一滚动外圈5及第二滚动外圈6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沿径向安装的减振趾12,减振趾12包括弹簧杆1201及底板1202,底板1202设置在弹簧杆1201的伸缩端;
所述的弹簧杆1201借助设置在其伸缩端末端的万向球头1206与底板1202连接;弹簧杆1201伸缩,减少设备整体所受的振动,提高操作者的舒适性。
底板1202与伸缩杆之间还设置有呈圆锥结构的弹力罩1203,弹力罩1203套装在万向球头1206外侧,防止外界杂物进入万向球头1206造成磨损,弹力罩1203的底端固定在底板1202的上端面,弹力罩1203的顶端设置有调节螺母1204,调节螺母1204借助设置在弹簧杆1201的伸缩端的外螺纹固定;借助调节螺母1204拧入弹簧杆1201的深度,使得弹力罩1203弹力可调节。
如图6所示,在减振趾12避震发生时,底板1202碾压障碍物1001,底板1201偏转弹力罩1203提供回弹力使得底板1201复位,相邻的底板1201夹持障碍物1001防止其进入内侧设备中,也保护操作者在滚动时的安全,设置的弹力罩1203为底板1201提供回弹力,使得底板1201能够随地形起伏、翻转,保持地形贴合、防止杂物插入,保证了底板1201与地面的接触良好,防止打滑。
为了进一步防滑,并且所述的底板1202下端面还设置有橡胶垫1205,橡胶垫1205呈弧形结构;借助橡胶垫1205将杂物夹持,防止直接硬接触障碍物,导致减振趾1203受力断裂的情况发生,能够适应崎岖路面。本实用新型的器材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进行。为偏远地区或者条件较差的地区的学员可以享受到接受训练的机会。
Claims (4)
1.双人前后翻滚器材,包括滚动架本体及设置在滚动架本体内的座椅(1),座椅(1)在滚动架本体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架本体包括共轴线设置的滚动座舱(2)及辅助支撑轮(3),辅助支撑轮(3)借助连接轴(4)对称设置在滚动座舱(2)的两侧,辅助支撑轮(3)的轴线与连接轴(4)的轴线错位设置,连接轴(4)与辅助支撑轮(3)之间设置有弹力沿逆时针的扭簧;
所述的滚动座舱(2)的外侧面及辅助支撑轮(3)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滚动外圈(5)及第二滚动外圈(6),第一滚动外圈(5)及第二滚动外圈(6)分别借助滚珠与滚动座舱(2)及辅助支撑轮(3)形成滚动配合;
滚动座舱(2)内还套装有座舱内圈(7),座椅(1)设置在座舱内圈(7)的内部,滚动座舱(2)内侧面设置有辊轮(8),座舱内圈(7)借助辊轮(8)与滚动座舱(2)形成滚动配合;
滚动座舱(2)还设置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分别啮合在第一滚动外圈(5)的内侧面及座舱内圈(7)的外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前后翻滚器材,其特征在于:滚动座舱(2)底部设置有配重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前后翻滚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9)盘面上设置有锁定孔(11),锁定孔(11)内设置有保险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前后翻滚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滚动外圈(5)及第二滚动外圈(6)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沿径向安装的减振趾(12),减振趾(12)包括弹簧杆(1201)及底板(1202),底板(1202)设置在弹簧杆(1201)的伸缩端;
所述的弹簧杆(1201)借助设置在其伸缩端末端的万向球头(1206)与底板(1202)连接;
底板(1202)与伸缩杆之间还设置有呈圆锥结构的弹力罩(1203),弹力罩(1203)套装在万向球头(1206)外侧,弹力罩(1203)的底端固定在底板(1202)的上端面,弹力罩(1203)的顶端设置有调节螺母(1204),调节螺母(1204)借助设置在弹簧杆(1201)的伸缩端的外螺纹固定;
所述的底板(1202)下端面还设置有橡胶垫(1205),橡胶垫(1205)呈弧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70880.2U CN205867495U (zh) | 2016-08-12 | 2016-08-12 | 双人前后翻滚器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70880.2U CN205867495U (zh) | 2016-08-12 | 2016-08-12 | 双人前后翻滚器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67495U true CN205867495U (zh) | 2017-01-11 |
Family
ID=57704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7088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67495U (zh) | 2016-08-12 | 2016-08-12 | 双人前后翻滚器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6749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47599A1 (zh) * | 2020-09-07 | 2022-03-10 | 舒江 | 一种双人运动转轮机构 |
-
2016
- 2016-08-12 CN CN201620870880.2U patent/CN20586749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47599A1 (zh) * | 2020-09-07 | 2022-03-10 | 舒江 | 一种双人运动转轮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67423U (zh) | 双人侧向翻滚器材 | |
CN202806977U (zh) | 一种带有辅助轮的自平衡电动载人独轮车 | |
CN102961849A (zh) | 多自由度骑行台 | |
CN205867495U (zh) | 双人前后翻滚器材 | |
US9427649B2 (en) | Mobile device which simulates player motion | |
WO2018037400A1 (en) | Vehicle with a front and / or rear steering mechanism, based on application of a lateral, horizontal force on the vehicle's chassis | |
CN204840821U (zh) | 多功能虚拟现实人体全向移动输入平台 | |
CN106178453A (zh) | 双人前后翻滚器材 | |
CN106039642B (zh) | 双人侧向翻滚器材 | |
CN204996141U (zh) | 可行走的多维飞行动感模拟乘骑装置 | |
CN210284487U (zh) | 一种结构稳定的防撞稳固型儿童自行车 | |
CN206684990U (zh) | 一种三自由度防扭架式平台及赛车模拟器 | |
CN100360203C (zh) | 模拟太空运动车 | |
CN109529324A (zh) | 一种赛车模拟器 | |
CN211731741U (zh) | 水陆两栖平衡行走球 | |
CN210416873U (zh) | 一种双后轮双减震的三轮自行车 | |
DE102013010049B4 (de) | Trainingsgerät für das Windsurfen | |
CN209997122U (zh) | 一种儿童游乐平衡球 | |
CN206288160U (zh) | 一种斜坡滑车 | |
CN203710648U (zh) | 一种能够摇摆和俯仰的智能竞赛/健身车 | |
CN205589402U (zh) | 三轮车后轮连接装置 | |
CN208683026U (zh) | 儿童平衡车 | |
CN208302124U (zh) | 自行车vr自驾三维仿真装置 | |
CN104490556B (zh) | 5d平衡机 | |
CN113230635A (zh) | 一种弹性拉索式自行车训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Wan Wenyuan Inventor after: Ji Yanxia Inventor after: Xu Huijun Inventor before: Wan Wenyuan Inventor before: Ji Yanxia Inventor before: Xu Huijun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