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860724U - 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60724U
CN205860724U CN201620859130.5U CN201620859130U CN205860724U CN 205860724 U CN205860724 U CN 205860724U CN 201620859130 U CN201620859130 U CN 201620859130U CN 205860724 U CN205860724 U CN 205860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air
dehydrator
hothouse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591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常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591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60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60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607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机,它包括热风道、主风机和干燥室,还包括冷风道、设于热风道上第一流量控制风门、设于冷风道上的第二流量控制风门、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热风道连通蒸汽锅炉,冷风道连通空气;热风道和冷风道连通形成混合风道,混合风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第一流量控制风门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的流量;主风机将混合风道中的风引入到干燥室中。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是一种采取直接供热减少了能量在多次转换中的损耗,充分的利用了热能,是一种结构简单、节约能量的烘干机。

Description

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烘干机。
背景技术
烘干机的类型多种多样,现有的干燥机采用蒸汽或导热油通过散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在一个密封的空间通过主风机空气循环,把能量传递给被烘干的物体,被烘干的物体温度升高,水份挥发。
但目前的烘干机在对输入的热空气的温度的调控欠缺,干燥机内空气湿度过于饱和、排湿困难,能量多次转换造成了大量热量的浪费,能耗大热量利用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取直接供热减少了能量在多次转换中的损耗,充分的利用了热能、节约能量的烘干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烘干机,包括热风道、主风机和干燥室;
还包括冷风道、设于所述热风道上的第一流量控制风门、设于所述冷风道上第二流量控制风门、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风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风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热风道连通蒸汽锅炉,所述冷风道连通空气;
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连通形成混合风道,所述混合风道上设有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风门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风门的流量;
所述主风机将混合风道中的风引入到所述干燥室中。
进一步,还包括除尘室,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均通向所述除尘室,所述主风机连接在所述除尘室上将所述除尘室中的风引入到所述干燥室中。
进一步,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风门和/或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风门为丝杆步进电机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冷却室,所述冷却室连接在所述干燥室的端部,所述干燥室与所述冷却室中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从所述干燥室传动到所述冷却室中。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为从所述主风机的远端传动到所述主风机的近端。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拖链和小车,所述传动拖链带动所述小车移动,所述小车沿行走方向两面开口。
进一步,所述干燥室中加设隔断门形成了子干燥室,所述隔断门上设有密封条,所述隔断门刚好容许所述小车通过。
进一步,所述热风道上还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热风道之间设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所述蒸汽锅炉与所述热风道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还包括循环风机,所述主风机与所述干燥室之间的连接处为进风口,所述循环风机将所述干燥室中的空气引回向所述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采用冷风道和热风道同时供风,并加设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流量控制风门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的自动温度控制,直接将供应的混合气体的温度调定到烘干机额定的工作温度,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并连接蒸汽锅炉作为热源,有效的利用了蒸汽锅炉的尾气,节约了能源。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是一种采取直接供热减少了能量在多次转换中的损耗,充分的利用了热能,是一种结构简单、节约能量的烘干机。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烘干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烘干机的温度控制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烘干机的轴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烘干机的隔断门与小车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烘干机;110-热风道;111-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20-主风机;121-循环风机;130-干燥室;131-隔断门;131a-密封条;132-子干燥室;140-冷风道;141-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50-控制器;151-温度传感器;160-蒸汽锅炉;160a-第二阀门;161-燃烧室;161a-第一阀门;170-除尘室;180-冷却室;190-传动装置;191-传动拖链;192-小车;192a-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烘干机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烘干机的优选实施例。但是,烘干机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烘干机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烘干机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烘干机100包括热风道110、主风机120和干燥室130,还包括冷风道140、设于冷风道140上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设于热风道110上的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控制器150和温度传感器151。
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温度传感器151分别与控制器150电性连接。热风道110连通蒸汽锅炉160,冷风道140连通空气。热风道110和冷风道140连通形成混合风道,混合风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51,控制器150根据温度传感器151感测的温度控制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的流量。主风机120将混合风道中的风引入到干燥室130中,即将热风道110和冷风道140中的风引入到干燥室130中。
上述,主风机120用于向干燥室130中引风,通过向干燥室130中引风达到对干燥室130中的被烘干物体的烘干效果。主风机120引风的来源有热风道110中的热风和冷风道140中的冷风。热风道110中的热风为蒸汽锅炉160所排放的尾气,冷风道140中的冷风为空气。
蒸汽锅炉160的温度通常为130-160℃(0.5-0.9Mpa时),尾气排放温度为180-220℃.所以大量的热量都被排放到大气中。而烘干机100的额定工作温度为90-120℃,排气温度为30-40℃。即蒸汽锅炉160的供热温度高于烘干机100所需的温度。可知,蒸汽锅炉排放的余热被完全利用。
对此,本烘干机100还连接有冷风道140,并在冷风道140上设有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热风道110上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通过调节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的开度来调节热风和冷风的进气量,冷风和热风不同的比重使得供给到干燥室130的空气温度直接达到烘干机100的额定工作温度。
本实施例中,烘干机100还包括除尘室170,热风道110和冷风道140均通向除尘室170。主风机120连接在除尘室170上将除尘室170中的风引入到干燥室130中。除尘室170即为冷风道140和热风道110的混合风道,除尘室170中的气体为热风道110和冷风道140的气体混合后的气体。温度传感器151设于除尘室170中用于感测除尘室170的温度,即感测混合气体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51将感测的温度反馈给控制器150,控制器150根据该温度控制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的开度大小,从而调节热风道110和冷风道140的进气量,以达到不同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由丝杠步进电机控制。
具体的,丝杆步进电机,或称线性步进电机,是由磁性转子铁芯通过与由定子产生的脉冲电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转动,丝杆步进电机在电机内部把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分别与步进电机连接。当温度传感器151感测到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烘干机100的额定工作温度时,控制器150向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的步进电机分别发送信号。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徐徐关闭,第二流量控制风门徐徐打开。当温度传感器151感测的混合气体温度等于烘干机100的工作温度时,控制器150停止发送信号,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停止动作。当温度传感器151感测到混合气体的温度低于烘干机100的额定工作温度时,控制器150再次向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的步进电机发送信号。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徐徐打开。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徐徐关闭,直到温度传感器151感测到混合气体的温度为烘干机100的额定工作温度时,控制器150停止发送信号,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再次停止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温度调节的过程需要分别控制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的开闭。烘干机100的额定工作温度预先设于控制器150中。采用该闭环温度控制使得蒸汽锅炉160中热量充分利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热量的浪费。
除尘室170除了作为一个冷热空气混合并调节温度的容腔以外,还具有将输入到干燥室130中的混合气体滤清的功能。除尘室170中设有除尘设备,除尘设备是一种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通过除尘室170的混合气体在调节了混合温度的同时还达到了去除混合气体中的粉尘等杂质的作用,使得输入到干燥室130中的空气更加洁净,降低了对被干燥物体的污染。
本烘干机100的烘干原理为:将热空气通过主风机120引入到干燥室130中,是气流烘干和过热烘干的组合。在热气流流动时,把热量传递给被烘干物体,被烘干物体的温度升高,水分蒸发,高温和流动性均加快了气体的蒸发。
上述可知,在干燥室130中烘干的物体温度较高,直接拿出来会有烫伤操作者,引起火灾的隐患。且集中堆放热量不易散发,温度很难降低。
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进一步优化烘干机100的工作性能。本实施例中,烘干机100还包括冷却室180,冷却室180连接在干燥室130的端部,干燥室130和冷却室180之间设有隔门(图中未示出),干燥室130与冷却室180中设有传动装置190,隔门开启,传动装置190从干燥室130传动到冷却室180中。
上述,在干燥室130中干燥过的物体通过传动装置190输送到冷却室180中进行冷却。冷却室180中可以通过制冷主风机制冷,也可以加设风扇加快冷却室180中空气流动的速度,亦或者冷却室180可以为室温冷却。
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190的传动方向为从主风机120的远端传动到主风机120的近端。热风从主风机120中吹出,气体流动的方向为传动装置190运动的相反方向,即带动被烘干的物体由远及近的输送到主风机120端。这样的布置的作用在于,主风机120的远端和近端均设有被烘干的物体,主风机120吹出的风将被烘干物体中的水蒸气带走流动到主风机120的远端。若是传动装置190的运动方向与主风机120吹出的风的方向相同,则会始终向烘干的物体吹入带有水蒸气的风,烘干效果不佳。
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190包括传动拖链191和小车192,传动拖链191带动小车192移动,小车192沿行走方向两面开口。
具体的,小车192用于放置被烘干的物体,小车192的运动方向的两面开口,使得风在运动方向流动后将被烘干的物体上的水分直接带走。这样的开口方式减少了风在干燥室130中乱窜,直接作用在小车192上,风力更集中,减少了风力的损失。传动拖链191即为一个直线传动的链条。传动拖链191作为小车192的动力源和轨道,带动小车192从主风机120的远端移动到主风机120的近端。烘干完成以后,传动拖链191将小车192拖动到冷却室180中,经过冷却室180的冷却后,将小车192推出,取下被烘干的物体完成整个烘干过程。小车运动方向的两个侧面板可翻转,用于装卸被烘干的物体。
可以理解,传动装置190除了可以是小车192和传动拖链191以外还可以是其他的,如传动辊、传送带等输送装置,凡是具有直线传动功能的装置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烘干机100主要用于烘干木材,木材沿小车192的运动方向摆放,即木材的轴线平行于小车192的运动方向。
如图4所示,干燥室130中加设隔断门131形成了子干燥室132,隔断门131上设有密封条131a,隔断门131刚好容许小车192通过。在干燥室130中加设隔断门131,使得干燥室130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子干燥室132。小车192停放在隔断门131中,即小车192从隔断门131中露出,小车192的外表面与密封条131a接触,保证了小车192与隔断门131之间的密封性。另外,还在小车192开口端面的上下安装有挡板192a。挡板192a阻挡了风流通到处小车192端面开口以外的地方。主风机120吹出的风直接作用于小车192中,由于小车192中的木材沿小车运动方向排列,所以吹向小车192的风全都吹向木材的缝隙处,热风直接作用在木材上,将木材上的水分带走。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干燥室130中设有多个小车192。
在大多数情况下,烘干机100的热风来源于蒸汽锅炉160的废气,但蒸汽锅炉160也不是一直都在工作,在蒸汽锅炉160不工作时,烘干机100就丧失了热量的来源而不能工作。
因此本烘干机100的热风道110除了连接蒸汽锅炉160以外,热风道110上还连接有燃烧室161,燃烧室161与热风道110之间设有第一阀门161a。加设的燃烧室161使得烘干机100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有充足的热风供应,保证了烘干机100的能量供应。并在燃烧室161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161a,该第一阀门161a为手动阀门,当使用燃烧室161供热时将第一阀门161a开启。采用燃烧室161的供热方式,气体的温度升高的较快。燃烧室161温度调节过程和蒸汽锅炉160的温度调节过程相同
本实施例中,蒸汽锅炉160与热风道110之间设有第二阀门160a。第二阀门160a为手动阀门。第二阀门160a的设置在于当蒸汽锅炉160供热时,手动开启第二阀门160a。当通过燃烧室161供热时,手动关闭第二阀门160a。
需要说明的是,燃烧室161和蒸汽锅炉160相互独立使用,即第一阀门161a和第二阀门160a仅有一个处于开启的状态。
烘干机100还包括循环风机121。主风机120与干燥室130之间的连接处为进风口,循环风机121将干燥室130中的空气引回向进风口。可以理解,循环风机121、主风机120、以及干燥室130共同构成了干燥空气的循环回路,循环风机121将主风机120引入到干燥室130中的风重新引回到干燥室130的进风口中。循环风机121的作用是可以适当提高混合风道空气温度,减少了除尘室170因干燥室130热量需求通风量的压力。增加了干燥室130进风处小车192的通风量,使木材干燥更均匀。减少了干燥室130尾气排放热量损失。本实施例中,循环风机121设于干燥室130进风口处后的6m处。
本烘干机100的工作过程包括:
供应气体温度的调节及净化过程:该过程在除尘室170中进行。同时通过热风道110和冷风道140向除尘室170中供应冷空气和热空气,除尘室170相当于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混合室,在除尘室中加设温度传感器151,温度传感器151感测该混合气体的温度后反馈给控制器150,控制器150根据该温度控制第一流量控制风门111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141的流量从而调节冷空气和热空气的进气量,以达到将除尘室170中混合气体的温度调节到烘干机100的额定供气温度。除尘室170中设有除尘装置,在调节冷热空气进气比的同时,对混合气体进行除尘。
烘干过程:该过程在干燥室130中进行。通过主风机120将除尘室170中的混合气体引入到干燥室130中,循环风机120在将干燥室130中的风引回到干燥室130的进风口中,以此构成干燥空气的循环流通。干燥室130中的小车192与隔断门131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从而使得主风机120引入的风通过小车192的开口直接作用在小车192中的木材的缝隙中,随着风的不断吹拂,加快木材中水分的蒸发。烘干过后的木材,通过传动拖链191拉动小车192到冷却室180中。
冷却过程:该过程在冷却室180中进行。传动拖链191将小车192从干燥室130中拉动到冷却室180中。经过冷却室180中的常温的冷却或在冷却室180中加设风扇等制冷装置加快木材的冷却。冷却完成后,将冷却室180中的小车192推出,取出木材完成烘干。
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采用冷风道和热风道同时供风,并加设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流量控制风门和第二流量控制风门的自动温度控制,直接将供应的混合气体的温度调定到烘干机额定的工作温度,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并连接蒸汽锅炉作为热源,有效的利用了蒸汽锅炉的尾气,节约了能源。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是一种采取直接供热减少了能量在多次转换中的损耗,充分的利用了热能,是一种结构简单、节约能量的烘干机。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烘干机,包括热风道、主风机和干燥室,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冷风道、设于所述热风道上的第一流量控制风门、设于所述冷风道上第二流量控制风门、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风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风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热风道连通蒸汽锅炉,所述冷风道连通空气;
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连通形成混合风道,所述混合风道上设有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风门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风门的流量;
所述主风机将混合风道中的风引入到所述干燥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室,所述热风道和所述冷风道均通向所述除尘室,所述主风机连接在所述除尘室上将所述除尘室中的风引入到所述干燥室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风门和/或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风门为丝杆步进电机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室,所述冷却室连接在所述干燥室的端部,所述干燥室与所述冷却室中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从所述干燥室传动到所述冷却室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为从所述主风机的远端传动到所述主风机的近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拖链和小车,所述传动拖链带动所述小车移动,所述小车沿行走方向两面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中加设隔断门形成了子干燥室,所述隔断门上设有密封条,所述隔断门刚好容许所述小车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道上还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热风道之间设有第一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锅炉与所述热风道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风机,所述主风机与所述干燥室之间的连接处为进风口,所述循环风机将所述干燥室中的空气引回向所述进风口。
CN201620859130.5U 2016-08-09 2016-08-09 烘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60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9130.5U CN205860724U (zh) 2016-08-09 2016-08-09 烘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9130.5U CN205860724U (zh) 2016-08-09 2016-08-09 烘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60724U true CN205860724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58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5913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60724U (zh) 2016-08-09 2016-08-09 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607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801A (zh) * 2017-05-18 2017-08-08 安庆市华兴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印花机导带水洗烘干装置
CN113425214A (zh) * 2021-07-23 2021-09-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风通风组件、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801A (zh) * 2017-05-18 2017-08-08 安庆市华兴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印花机导带水洗烘干装置
CN113425214A (zh) * 2021-07-23 2021-09-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风通风组件、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01728U (zh) 一种印刷机烘干装置
CN203907822U (zh) 一种卷烟厂制丝车间用空调系统
US20230074336A1 (en) Material drying and cooling integrated machine
CN205860724U (zh) 烘干机
CN201740130U (zh) 温湿度分控型空调机组
CN204268817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循环烘干房
CN207395403U (zh) 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
CN104279853B (zh)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CN208053040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装置
CN205957356U (zh) 新风除湿装置
CN210624834U (zh) 可调式新风机
CN206387041U (zh) 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组系统
CN204202351U (zh)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CN208567471U (zh) 热泵干燥系统
CN205245677U (zh) 一种封闭式热泵干燥系统
CN105361233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节能除湿一体式烤烟装置
CN20518034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节能除湿一体式烤烟装置
CN110025034A (zh) 节能除湿型烟叶烘干系统
CN104949227A (zh) 空调机组
CN205939972U (zh) 一种双向送风热泵干燥系统
CN104406254A (zh) 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141750U (zh) 一种高效闭环热泵烘干房
CN209459336U (zh) 一种新型排湿烘房的结构
CN204329211U (zh) 一种自然冷源节能系统
CN210399283U (zh) 一种节能转轮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