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5607U -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35607U CN205835607U CN201620769145.2U CN201620769145U CN205835607U CN 205835607 U CN205835607 U CN 205835607U CN 201620769145 U CN201620769145 U CN 201620769145U CN 205835607 U CN205835607 U CN 2058356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press
- pressing
- recombined bamboo
- adap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74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0 impreg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组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连接压机,其包括:模具;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连接压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模具能够在所述循环机构上移动并经过所述压机,所述循环机构上设置有对所述模具进行合模、进料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关键工序效率从而提高整条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增加产能的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组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重组竹又称重竹,是一种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一种竹质新材料,也就是将竹材加工成长条状竹篾、竹丝或碾碎成竹丝束,经干燥后浸胶,再干燥到要求含水率,然后铺放在模具中,经高压固化而成的型材。
由于竹子这种植物主要在亚热带国家有广泛种植,因此竹制品在欧美国家很受欢迎,近年来国内重组竹产业发展迅速。
现有技术中,加工重组竹的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产能低亟待优化;
关键工序在压机,在模具进入压机后,压机对模具进行合模,然后进行人工进料,然后再进行压制,压制完成后进行放销(放销可在压制前进行)和人工穿销,最后移出压机进行固化,固化后脱模,然后再把空的模具放入压机重复进行上述工序;
按照这个方式进行,压机的工序时间太长,合模、进料、放销、压制和穿销的整个过程需要时间长,而这个工序是整条线的关键工序,这就拉低了整条生产线的效率,影响产能,产品成本也高,产品竞争力减弱,产业发展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关键工序效率从而提高整条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增加产能的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连接压机,其包括:
模具;
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连接压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模具能够在所述循环机构上移动并经过所述压机,所述循环机构上设置有对所述模具进行合模、进料的装置。
本申请这个技术方案是在压机外设置一个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为循环的传动装置,原本压机内的几个主要的工位动作移到了外部,形成一个新的机构,以循环的方式进行加工,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循环机构上同时放置至少两个模具,且两个模具都在加工状态;
比如,一个模具在进行合模(或进料)同时,另一个模具在压机内进行压制,当压制完成后移出时新的模具也同时进入压机,同时另外的模具加入循环机构进行合模等工作;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方式,本申请新加入的循环机构等于把原来压机要做的事情给拆分成几部分同时加工,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关键工序效率从而提高整条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增加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模具配合装置,所述模具配合装置用于和所述模具配合为一体,并在所述循环机构上移动,辅助所述模具完成合模、进料工序,就单独的模具而言,其采用传统的类似槽钢的结构,方便合模和开模,但是由于本申请采用的新的循环机构,而模具在这个循环机构上移动时,又必须满足一定的精度,因为需要和不同工序的装置对接,所以单独只采用一个模具,对加工难度非常大,要么就是开发一种新的专用的配套于循环机构模具,这样的话对于生产线来说,模具数量庞大的情况下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本申请采用了所述模具配合装置,模具配合装置不离开循环机构,其在循环机构上循环地移动,配合模具来完成加工,这样可以满足加工需求,同时减少成本,可以使用以前的传统的模具,而传统模具通过所述模具配合装置的辅助,完成对循环机构的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循环机构采用悬挂机构移动所述模具,所述模具配合装置为与所述模具配合的吊具,这种设置方式对于整条生产线的加工效率提升比较大,但是同时对生产线上装置的精度以及工序时间的设置也要求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循环机构包括:
传送装置;
合模装置,用于对空模进行合模,并使合模后的模具与所述模具配合装置配合;
进料装置,用于对已与模具配合装置配合后的模具进行进料;
所述合模装置和所述进料装置能够相互连接,且均能够连接所述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连接所述压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模具能够在所述传送装置上移动并经过所述合模装置和进料装置。
这种设置方式使压机内部分功能分离出来以后,再把合模过程和进料的过程通过不同的装置分开,可以使若干模具同时参与到重组竹的加工工艺过程中,进一步缩减加工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模具配合装置上设置有放销机构,用于对已与模具配合装置配合后的模具进行放销,对应的,所述压机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已放销的模具上的销从而完成模具穿销的推动装置,把压机内的放销工艺分离出来,进一步缩减加工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传送装置连接所述压机的进口处设置有推模机构,用于把放销以及放料后的模具和与该模具配合的模具配合装置推入所述压机,所述进口处的传送方式相比其他传送方式,如下方设置传送带,推模机构推动的动作可以更好地使模具进入压机,更稳定,效率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模具配合装置与模具在经过压机压制工序后通过一分模装置进行分模,所述分模装置设置在连接所述压机出口的传送装置的下方,分模装置把模具和模具配合装置分开,模具配合装置则再次进入循环,分模后的模具则输出循环机构,进行固化工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合模装置中包括合模时对模具侧面进行推动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为齿条状,同等压力的情况下,增加合模装置与模具间的摩擦力,使合模的效果更好过程更稳定,以及合模后对模具的推动过程也更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提高关键工序效率从而提高整条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增加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和压机配合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模具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传送装置,2-第一工字钢,3-链条,4-平移小车,5-第二工字钢,6-模具,7-压杆,8-齿轮齿条机构,9-压机,10-分模装置,11-接触部,12-推模机构,13-辅助支撑块,14-合模升降机构,15-推块,16-可移动模具的平台,17-机械手,18-进料装置,19-定位孔,21-滚筒,20-滚轮,22-模具配合装置,23-销孔,24-销槽,25-定位手轮,26-侧边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用于连接压机9,辅助压机9工作即和压机9一起配合提高关键工序效率从而提高整条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增加产能,所述压机9用于对下述模具6内的材料进行压制(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机9对所述模具6内材料进行的压制为冷压,相比较于热压来说,压制的过程更快,加工效率也更高),所述压机9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压机9内设置有定位装置,其用于对所述模具6进行定位;
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包括:
模具6,(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模具配合装置22,所述模具配合装置22用于和所述模具6配合为一体,并在所述循环机构上移动,辅助所述模具6完成合模以及进料工序)所述模具配合装置22侧面设置有滚轮20(如图3、4),模具6为近似槽钢的机构,具体为由一个横截面为“匸”状的开口向上的拉伸体结构,两端为空,且对称地设置有若干销孔23,模具配合装置22为长方体(材质为钢),上下均有开口,开口为矩形,该结构两端分别配合安装有两个侧边挡板26(可为钢板),侧边挡板26向下支出模具配合装置22,用于模具6和模具配合装置22配合后,封住模具6的两端(以前加工重组竹都是条状的材料,模具配合装置22的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模具配合装置22能够加入短碎料,碎料可以被侧边挡板26挡住不溢出),模具配合装置2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模具配合装置22的定位孔19(帮助模具配合装置22实现其在传送装置1上的定位),以及模具6和模具配合装置22匹配后,和模具6上的销孔23对应匹配的销槽24,销槽24(即所述放销机构)帮助进行放销,所述模具配合装置22上还设置有定位手轮25,其和模具可以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模具和模具配合装置22配合后,转动所述定位手轮25实现锁定,合模后进行放料,在模具6上配合地盖入单独的盖板,然后压制,压制后对模具6侧面进行穿销(销子通过销槽24定位穿过销孔23)把盖板固定,随后移动到下一工序;
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连接所述压机9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循环机构上设置有供所述模具6进入(本实施例中为合模升降机构14)或离开(本实施例中为分模装置10)所述循环机构的转接部,所述循环机构以及压机9内设置有对应的供所述滚轮20移动的载体。
所述模具6能够在所述循环机构上移动并经过所述压机9,所述循环机构能够对所述模具6进行合模、进料和放销,所述压机9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已放销的模具6上的销从而完成模具6穿销的推动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机构包括:
传送装置1,所述传送装置1连接所述压机9的进口和出口,所述传送装置1连接所述压机9的进口处设置有推模机构12,用于把放销后的模具6推入所述压机9;
合模装置,用于对空模进行合模,所述合模装置设置在连接所述压机9出口的传送装置1的下方,所述合模装置中包括合模时对模具6侧面进行推动的接触部11,所述接触部11为齿条状;
进料装置18,用于对合模后的模具6进行进料和放销;
所述合模装置和所述进料装置18能够相互连接,且均能够连接所述传送装置1,所述模具6和模具配合装置22配合后,能够在所述传送装置1上移动并经过所述合模装置和进料装置18,所述压机9出口处设置有分模装置10,用于把穿销后的模具6和模具配合装置22分开,推出所述压机9并进入下工序;合模装置下方设置有合模升降机构14,其能够驱动所述合模装置升降,并推动合模后的模具6以及与之匹配为一体的和模具配合装置22至所述进料装置18或者和所述进料装置18连接的传送装置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1包括:
平移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移部为平移小车4和平移导轨,平移导轨水平设置,平移小车4安装在平移导轨上并能够沿平移导轨移动(具体的,平移导轨两端设置有链轮,链轮外配合有环形的链条3,所述平移小车4由所述链条3带动移动);
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平移小车4下方,本实施例中为水平设置的第一工字钢2,第一工字钢2的开口形成导轨与滚轮20配合设置(上下或左右),一个平移小车4下方的第一工字钢2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平移小车4下方,所述模具配合装置22上的所述滚轮20(设置于模具配合装置22左右两侧)能够配合在第一工字钢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移部包括2个,分别连接于压机9的进口和出口,对应的每个平移部内均设置有收纳部。
所述压机9内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工字钢5,第二工字钢5数量为两个,水平设置,第二工字钢5的开口朝向侧面,两个第二工字钢5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工字钢5的两端能够连接所述收纳部上安装的第一工字钢2,第一工字钢2轴线和第二工字钢5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平移导轨的设置方向和第一工字钢2的轴线垂直。
所述压机9内设置有用于压制模具6内材料的压杆7,所述压机9内设置有限位所述压杆7下放深度的限位装置,压杆7的底部轮廓和所述模具6开口轮廓相匹配,均为矩形(或其他相匹配的特定形状),所述压机9包括一个门型框架,压杆7除了和动力源配合以外,和门型边框通过齿轮齿条机构8配合,齿轮齿条的设置方式使压杆7对模具6的压制过程精度更好,压制效果更好;
所述推模机构12设置于传送装置1靠近压机9进口处的下方,所述模具6以及模具配合装置22能够配合在所述推模机构12上方,配合时与该处模具配合装置22配合的第一工字钢2与压机9进口处的第二工字钢5的一端配合,所述模具配合装置22以及模具6在推模机构12的推动下,模具配合装置22通过所述滚轮20由第一工字钢2滑入第二工字钢5(带动模具6进入压机9),进入压机9;压机9内的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于压机9内的斜块,当模具6被推入压机9后,所述第二工字钢5位于所述模具6两侧,只能够给予所述模具6以及模具配合装置22侧面的限位,所述模具6在第二工字钢5轴向上是自由的,所述斜块能够升降或者平移,从所述模具6底部或模具配合装置22底部对所述模具6进行定位,使所述模具6位置固定在符合压制要求的位置;
所述压机9出口处设置有分模装置10,其连接第二工字钢5一端,所述分模装置10上设置有与模具6配合的夹持部分,所述分模装置10也具备升降功能,在模具6以及模具配合装置22在压机9内压制完成后,通过第二工字钢5推动出压机9,分模装置10对模具6进行夹持,此时通过驱动模具配合装置22上的定位手轮25解锁模具6和模具配合装置22的连接,分模装置10下降拉出模具完成分模,所述分模装置10位于压机9出口处的传送装置1一端的下方,该处传送装置1另一端下方设置所述合模装置,所述合模装置中的所述接触部11的齿条状结构为横向设置的齿条状结构,设置方向和所述模具6以及模具配合装置22侧面的水平面方向平行,所述齿条状结构安装于一推块15上,所述推块15由单独的动力源驱动,所述推块15对面相对地固定设置有辅助支撑块13,用于和所述推块15相配合实现对模具6的夹持以及合模,所述推块15以及辅助支撑块13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所述模具6移动的装置,具体为链条带动转动的若干滚筒21(如图2);
所述合模装置旁设置所述进料装置18,其包括可移动模具的平台16,平台旁设置有机械手17,该机械手17用于对所述模具6进行进料(也可包括放销,通过所述销槽24的辅助导向,使销轴插入销孔23),所述进料装置18中的可移动模具的平台16也具备链条带动若干滚筒21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模具6移动,也带动与模具6配合的模具配合装置22一起移动,可移动至传送装置1上,使滚轮20进入平移小车4上的第一工字钢2中,再被平移小车带动至压机9的进口),滚筒21布置延伸至靠近压机9进口端传送装置1的下方,具体位于该处传送装置1上远离所述压机9进口端的一端的下面,该处传送装置1上的平移小车4移动到该处上方时,所述模具6可由进料装置18移动至传送装置1下方并且滚轮20滑入移动小车下方安装的第一工字钢2内。
加工过程: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配合装置22数量为4个,4个模具配合装置22状态不同,一个在压机9内被加工,一个在进料装置18上被加工,一个被压机9输出后进行分模及合模,另一个为在压机9进口,处于等待推模机构12推进的状态;
单个的模具6被加工过程为:
空模由合模装置进入,所述推块15以及辅助支撑块13配合夹持所述模具6,使模具6的开口口径略小于最终压制时的口径,压机9出口方的平移小车4平移至合模装置上方,合模装置上升,模具6和模具配合装置22配合,侧边挡板26封住模具6两端,模具6由于合模时开口口径略小于最终压制时的口径,所以这里会有一个回弹,通过回弹的弹力卡入模具配合装置22中,并通过定位手轮25驱动卡口结构锁死,与模具配合装置22形成一体结构,然后模具6和模具配合装置22一起被移动至进料装置18上,由机械手17完成进料以及放销(销子被机械手17放入所述销孔23内但不穿过销孔23,也可人工放销),然后靠近压机9进口的传送装置1移动小车移动到远离压机9进口的一端,此时模具6以及模具配合装置22继续被推动至靠近压机9进口的传送装置1的下方,期间模具配合装置22上的滚轮20驶入平移小车4的第一工字钢2内,随后平移小车4平移至压机9进口处,推模机构12推动模具6以及模具配合装置22进入压机9(滚轮20从第一工字钢2驶入第二工字钢5),并进行定位与压制(压杆7穿过模具配合装置22对模具配合装置22下方的模具6进行压制),完成压制后由压机9内部的穿销机构推动放置于定位孔19内的销子完成穿销,最后等到下一个待压制的模具6以及相匹配为一体的模具配合装置22被推入压机时,间接把已穿销的模具6推出压机9,分模装置10对模具6进行夹持,此时通过驱动模具配合装置22上的定位手轮25解锁模具6和模具配合装置22的连接,分模装置10下降拉出模具完成分模,然后模具6被分模装置10输出进入下工序,而单独的模具配合装置22则由平移小车4带动平移,和下一个空的模具6通过合模装置进行配合,实现循环。
整个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内进行上述单个过程的循环线上可以同时最少进行2个模具6的放置(即设置至少2个模具配合装置22),如果循环线路径更长,甚至可以3个4个模具配合装置22甚至更多,形成流水线的加工,把以前压机9内进行的若干工序单个地分离出来,大大节约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和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所述循环机构采用悬挂机构移动所述模具6,所述模具配合装置则为与所述模具配合的吊具,不仅限于悬挂机构,只要是能够实现模具6进行环状的移动的机械机构均可,把以前压机9内进行的若干工序单个地分离出来,大大节约时间。
Claims (8)
1.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连接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
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连接压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模具能够在所述循环机构上移动并经过所述压机,所述循环机构上设置有对所述模具进行合模、进料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模具配合装置,所述模具配合装置用于和所述模具配合为一体,并在所述循环机构上移动,辅助所述模具完成合模、进料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采用悬挂机构移动所述模具,所述模具配合装置为与所述模具配合的吊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包括:
传送装置;
合模装置,用于对空模进行合模,并使合模后的模具与所述模具配合装置配合;
进料装置,用于对已与模具配合装置配合后的模具进行进料;
所述合模装置和所述进料装置能够相互连接,且均能够连接所述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连接所述压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模具能够在所述传送装置上移动并经过所述合模装置和进料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配合装置上设置有放销机构,用于对已与模具配合装置配合后的模具进行放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连接所述压机的进口处设置有推模机构,用于把放销以及放料后的模具和与该模具配合的模具配合装置推入所述压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配合装置与模具在经过压机压制工序后通过一分模装置进行分模,所述分模装置设置在连接所述压机出口的传送装置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装置中包括合模时对模具侧面进行推动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为齿条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69145.2U CN205835607U (zh) | 2016-07-21 | 2016-07-21 |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69145.2U CN205835607U (zh) | 2016-07-21 | 2016-07-21 |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35607U true CN205835607U (zh) | 2016-12-28 |
Family
ID=57625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69145.2U Active CN205835607U (zh) | 2016-07-21 | 2016-07-21 |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3560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3357A (zh) * | 2016-07-21 | 2016-10-12 | 四川麦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
-
2016
- 2016-07-21 CN CN201620769145.2U patent/CN2058356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3357A (zh) * | 2016-07-21 | 2016-10-12 | 四川麦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
CN106003357B (zh) * | 2016-07-21 | 2019-08-23 | 四川麦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24231A (zh) | 一种砂轮自动生产线 | |
WO2016054920A1 (zh) | 一种重组竹或木自动化生产系统 | |
CN205835606U (zh) | 一种重组竹循环压制装置 | |
CN205835609U (zh) | 一种重组竹循环压制机构中的模具移动定位装置 | |
CN107639865A (zh) | 一种车胎自动硫化线及其硫化方法 | |
CN205835607U (zh) |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 |
CN107030464A (zh) | 一种用于led灯后盖的上料设备 | |
CN205835608U (zh) | 一种用于重组竹循环压制装置中的模具配合装置 | |
CN106003357B (zh) | 一种重组竹压制辅助装置 | |
CN205835610U (zh) | 一种重组竹循环压制机构中的传送装置 | |
CN205799790U (zh) | 一种木基型材的压制装置 | |
CN103753845A (zh) | 竹青挤压成型机及竹青砧板的生产方法 | |
CN205086341U (zh) | 一种全自动吹塑机 | |
CN205043026U (zh) | 一种矩形框搬送机械手 | |
CN106042135A (zh) | 一种重组竹循环压制装置 | |
CN105058652A (zh) | 一种全自动去毛刺装置 | |
CN106003356B (zh) | 一种用于重组竹循环压制装置中的模具配合装置 | |
CN205989456U (zh) | 一种树脂成型模具的卸模压机 | |
CN210866746U (zh) | 一种连接线缆自动搬运注塑系统 | |
CN211520974U (zh) | 一种新型智能混凝土码垛机械手 | |
CN211071581U (zh) | 一种高效线材成型机 | |
CN210702500U (zh) | 阀板去浇口自动生产线 | |
CN206998412U (zh) | 一种接料传送装置 | |
CN203053319U (zh) | 组合烟花流水线自动生产的定位装置 | |
CN205342408U (zh) | Pu轮灌注用模自动合模装配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