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5183U - 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25183U CN205825183U CN201620769844.7U CN201620769844U CN205825183U CN 205825183 U CN205825183 U CN 205825183U CN 201620769844 U CN201620769844 U CN 201620769844U CN 205825183 U CN205825183 U CN 2058251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me
- cavity
- pyrolytic
- decomposition plate
- heat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分解板,所述分解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分解板两侧对称开有若干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孔,若干所述通孔呈蜂窝状分布;所述空腔内设有能够将所述空腔内温度加热到500℃以上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装置一端伸出所述分解板并连接温控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利用油烟高温燃烧分解原理,通过加热组件将空腔内温度加热到油烟的燃点以上,将进入空腔内所有油烟快速分解为CO2和H2O,从而实现油烟的净化,净化效率高,生产及使用成本较低,且使用安全可靠寿命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菜肴以色、香、味俱全而闻名于世,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煎、炸、烹、炒、烧、烤为传统的制作方法,也是人们最常用的方法。然而,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这种油烟对人体有害。现有的大型厨房或外界烧烤设备一般是将产生的油烟快速抽离并排放到室外,并没有将油烟进行净化,这将对室外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此,油烟的净化设备在不断开发和应用。
现有的油烟净化技术一般包括静电除烟尘、水过滤除油烟和油烟光解等,随着这几种净化技术均能够实现油烟净化,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1、静电除油烟中,提供一个高压电场净化空间,使用比较危险,很难保证无明火产生;且后期净化效果衰减太快,维护和使用成本较高,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维护清洗产生二次污染;2、水过滤除油烟的技术应用中,很容易会把水冲出气道,油烟从气道中直接排入空气,导致无法净化或存在净化不彻底的情况发生,且二次污染比较严重;3、油烟光解指的是通过特制紫外灯产生的臭氧与油烟冷燃烧,首先紫外灯的成本较高,目前国产UV灯管无法满足最低的使用要求而进口灯管价格昂贵,实际运行中很难保证装置不透光或者排风不畅臭氧对人体的致命伤害,从而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臭氧分解油烟并不彻底,对20um以上的较大油烟颗粒无法彻底分解或者无法分解。所以,光解油烟净化只适用于西餐及日韩料理等油烟较少的餐饮厨房,对中餐等油烟量较大的净化处理存在着先天能力不足,且臭氧和紫外线的危害无法彻底消除。为此,人们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完全、安全、可靠、稳定的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静电、水过滤及光解等净化技术不成熟不适用、后期使用产生二次污染、消防不过关、使用和维护成本高昂及对人体有伤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分解板,所述分解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分解板两侧对称开有若干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孔,若干所述通孔呈蜂窝状分布;所述空腔内设有能够将所述空腔内温度加热到500℃以上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一端伸出所述分解板并连接温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由若干加热管并联连接组成。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加热管垂直于油烟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腔内,若干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分解板并与所述温控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平行于油烟流动方向设有若干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对称设置在所述分解板两侧的所述通孔;
所述加热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至所述排烟管道内,所述加热管远离所述排烟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温控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控仪和用于检测所述空腔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温控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控仪的输出端与若干所述加热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解板侧壁内设有隔温腔,所述分解板侧壁设有防火层。
优选的,所述隔温腔内填充有隔温板,所述隔温板的材质为硅酸铝。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2cm,所述分解板的厚度为3-4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利用油烟高温燃烧分解原理,通过加热组件将空腔内温度加热到油烟的燃点以上,将进入空腔内所有油烟快速分解为CO2和H2O,从而实现油烟的完全净化,净化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且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的结构剖视图一;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的结构剖视图二;
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的结构剖视图三。
其中:1、分解板;2、空腔;3、通孔;4、加热组件;5、温控组件;6、加热管;7、排烟管道;8、温控仪;9、温度传感器;10、隔温腔;11、防火层;12、隔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分解板1,所述分解板1内部设有空腔2,所述分解板1两侧对称开有若干与所述空腔2连通的通孔3,若干所述通孔3呈蜂窝状分布;所述空腔2内设有能够将所述空腔2内温度加热到500℃以上的加热组件4,所述加热组件4一端伸出所述分解板1并连接温控组件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解板1采用蜂窝状结构通孔3设计,空腔2内通过加热组件4加热升温快,由于通孔3为蜂窝状且孔径较小,所以空腔2内热量集中不易散发,从而使分解板1具有低功率、大热量、高温度的特点,能够有效促使油烟快速分解,高效节能。
温控组件5能够对加热组件4进行有效温控,从而使加热组件4对空腔2内的加热温度始终保持在500℃以上,优选的,温度为500-600℃,由于油烟分解的燃点远低于该温度范围,所以当油烟流经分解板1内部时,由于油烟颗粒是介于1um~100um的极小液态颗粒物,在分解板1内高温的作用下会被瞬间分解成CO2和H2O,所以分解板1内永不积油,永无火灾隐患,同时,该装置净化效果彻底完全无衰减,商用、家用均可实现免拆洗免维护,使用简单寿命长。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加热组件4的结构和其中一种安装方式。
如图1或2所示,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加热组件4由若干加热管6并联连接组成。若干加热管6并联连接,能够有效对空腔2进行加热升温,从而使空腔2内温度迅速达到500℃以上,有效提高使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若干所述加热管6垂直于油烟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腔2内,若干所述加热管6的一端伸出所述分解板1并与所述温控组件5连接。为了提高油烟与加热管6的接触面积,本技术方案中限定了加热管6垂直于油烟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腔2内,提高了分解效率。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加热组件4和温控组件5的结构,有效提高了使用的多功能性。
如图3所示,加热组件4的另外一种排布方式优选的设计为,所述空腔2内平行于油烟流动方向设有若干排烟管道7,所述排烟管道7的两端分别连接对称设置在所述分解板1两侧的所述通孔3;
所述加热管6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3并伸入至所述排烟管道7内,所述加热管6远离所述排烟管道7的一端与所述温控组件5连接。
通过排烟通道连接两侧对称的通孔3,能够使油烟由排烟通道内穿过,当加热管6对排烟通道内进行加热时,油烟在排烟通道内迅速分解,加热管6插入至排烟通道内的设计能够提高油烟与加热管6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分解效率,由于油烟被分解为CO2和H2O,所以排烟通道内永不积油,永无火灾隐患。
如图4所示,需要进一步对温控组件5说明的是,所述温控组件5包括温控仪8和用于检测所述空腔2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所述温控仪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控仪8的输出端与若干所述加热管6连接。温控组件5内的温控仪8能够对加热管6的加热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9进行温度测量并传递给温控仪8,从而通过温控仪8能够控制加热管6的温度始终保持的400-500℃。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的结构,提高了多功能性。
优选的,所述分解板1侧壁内设有隔温腔10,所述分解板1侧壁设有防火层11。隔温腔10的结构设计能够起到隔温效果,防止热量扩散,有效提高使用的安全系数,防火层11的设计有效防止热量过高造成分解板1燃烧,提高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隔温腔10内填充有隔温板12,所述隔温板12的材质为硅酸铝。硅酸铝材质的隔温板12能够有效起到隔温效果,防止分解板1内部的热量向外扩散,不仅节省了经济成本,而且起到保温作用,同时防止分解板1外界温度过高,提高了使用安全系数。
优选的,所述通孔3的直径为1-2cm,所述分解板1的厚度为3-4cm。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的宾馆、饭馆、酒店、餐厅、学校、工厂等场所的厨房油烟的净化治理,同时可以应用到油炸、烹饪加工行业,此外,还可以应用到油溅热处理车间、油雾润滑车间、工件焊接车间以及稀油锅炉排放等工业场合,应用领域广泛,有效去除工业产生的油烟。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解板(1),所述分解板(1)内部设有空腔(2),所述分解板(1)两侧对称开有若干与所述空腔(2)连通的通孔(3),若干所述通孔(3)呈蜂窝状分布;所述空腔(2)内设有能够将所述空腔(2)内温度加热到500℃以上的加热组件(4),所述加热组件(4)一端伸出所述分解板(1)并连接温控组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由若干加热管(6)并联连接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加热管(6)垂直于油烟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腔(2)内,若干所述加热管(6)的一端伸出所述分解板(1)并与所述温控组件(5)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内平行于油烟流动方向设有若干排烟管道(7),所述排烟管道(7)的两端分别连接对称设置在所述分解板(1)两侧的所述通孔(3);所述加热管(6)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3)并伸入至所述排烟管道(7)内,所述加热管(6)远离所述排烟管道(7)的一端与所述温控组件(5)连接。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5)包括温控仪(8)和用于检测所述空腔(2)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所述温控仪(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控仪(8)的输出端与若干所述加热管(6)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板(1)侧壁内设有隔温腔(10),所述分解板(1)侧壁设有防火层(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腔(10)内填充有隔温板(12),所述隔温板(12)的材质为硅酸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的直径为1-2cm,所述分解板(1)的厚度为3-4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69844.7U CN205825183U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69844.7U CN205825183U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25183U true CN205825183U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756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6984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25183U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251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04435A (zh) * | 2020-11-24 | 2021-04-06 | 贵州师范学院 |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工艺用的环保设备 |
-
2016
- 2016-07-20 CN CN201620769844.7U patent/CN20582518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04435A (zh) * | 2020-11-24 | 2021-04-06 | 贵州师范学院 |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工艺用的环保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0132B (zh) | 一种复合型具有耦合功能的油烟净化器 | |
CN103353134B (zh) | 水冷式循环集成灶 | |
CN201811320U (zh) | 低空排放光解炭化油烟净化器 | |
CN205825183U (zh) | 一种高温分解油烟净化装置 | |
CN206151273U (zh) | 一种高温分解高效净化烧烤设备 | |
CN105953284B (zh) | 一种家用高温分解净化油烟机及净化油烟的方法 | |
CN204373019U (zh) | 一种厨房烟气高压细水雾净化装置 | |
CN106037508B (zh) | 一种高温分解高效净化烧烤设备及油烟净化方法 | |
CN205825184U (zh) | 一种家用高温分解净化油烟机 | |
CN204245967U (zh) | 下排式无烟水释碳烧烤箱 | |
CN2829859Y (zh) | 厨房油烟净化器 | |
CN205843027U (zh) | 一种双回程高效节能的锅炉 | |
CN205137610U (zh) | 穿透式撞击流油烟净化装置 | |
CN210441206U (zh) | 一种节能燃烧器及含有该节能燃烧器的燃气灶 | |
CN104266247A (zh) | 一种餐饮业厨房用油烟净化系统 | |
CN103471155B (zh) | 一种净化油烟的碰撞装置 | |
CN203785050U (zh) | 一种自吸烟排污净化装置 | |
CN110529865A (zh) | 一种用于有机废气焚烧的强湍动燃烧室及焚烧炉 | |
CN207599966U (zh) | 一种自动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并报警的壁挂炉 | |
CN205842808U (zh) | 一种蜂巢式高频静电油烟净化器 | |
CN110230829B (zh) | 一种多功能一体灶 | |
CN213480246U (zh) | 一种过滤式橡胶制品生产用烟气处理装置 | |
CN213090145U (zh) | 一种新型冷凝式燃气壁挂炉 | |
CN111317351B (zh) | 一种环保智能型自翻式炸炒锅 | |
CN202734004U (zh) | 回收余热式净化油烟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8 Address after: 101499 Beijing Road, Huairou District, No. 113 south, room four, room 40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IJI CHUN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9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of Beiqijia Hongfu District Court building 56, unit 2, room 602 Patentee before: Qin Guoqing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