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4353U - 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24353U CN205824353U CN201620633532.3U CN201620633532U CN205824353U CN 205824353 U CN205824353 U CN 205824353U CN 201620633532 U CN201620633532 U CN 201620633532U CN 205824353 U CN205824353 U CN 2058243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sealing
- annular wedge
- valve rod
- sealing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包括:从阀盖的中心孔插入阀体内部的阀杆,在中心孔上部的内圆周壁上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内填充有密封料,在阀杆上套设有能向下插入环形槽内并压在密封料上的下环形压座,在下环形压座的顶部围绕阀杆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放置槽,在密封圈放置槽中放置有密封套在阀杆上的密封圈,在下环形压座的顶部设置有套设于阀杆上的上环形压座,上环形压座在压紧机构的作用下能向下将密封圈压紧在密封圈放置槽中,使密封圈密封下环形压座与阀杆之间的间隙,并且能使下环形压座向下压紧密封料,使密封料压紧密封阀杆与阀盖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阀门,具体涉及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阀门的结构为:包括阀杆、以及设置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阀体,在阀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口,在安装口上密封盖设有阀盖,在阀盖中设置有用以连通阀体内部且允许阀杆穿过的中心孔,所述阀杆从中心孔伸入阀体内部并固定有阀芯,阀杆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阀芯截断或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在阀杆与阀盖之间设置有用以活动密封两者之间间隙的阀门密封装置,所述阀门密封装置的结构为:在中心孔上部的内圆周壁上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内填充有密封料,在阀杆上套设有能向下插入环形槽内并压在密封料上的环形压座,环形压座在压紧机构的作用下向下压紧密封料,使密封料压紧密封阀杆与阀盖之间的间隙。上述阀门密封装置存在密封效果差及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的阀门密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包括:从阀盖的中心孔插入阀体内部的阀杆,在中心孔上部的内圆周壁上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内填充有密封料,在阀杆上套设有能向下插入环形槽内并压在密封料上的下环形压座,在下环形压座的顶部围绕阀杆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放置槽,在密封圈放置槽中放置有密封套在阀杆上的密封圈,在下环形压座的顶部设置有套设于阀杆上的上环形压座,上环形压座在压紧机构的作用下能向下将密封圈压紧在密封圈放置槽中,使密封圈密封下环形压座与阀杆之间的间隙,并且能使下环形压座向下压紧密封料,使密封料压紧密封阀杆与阀盖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上环形压座由呈上下分布的上环形密封压板及下环形密封压板组成。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其中:上环形密封压板与下环形密封压板之间呈锥面配合接触。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其中:在密封圈的底部设置有一圈弹簧放置槽,在弹簧放置槽内放置有环形弹簧,环形弹簧使密封圈箍紧在阀杆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压紧机构的结构为:在上环形压座的顶部设置有套设于阀杆上的压帽,压紧螺栓向下穿过压帽及下环形压座后与阀盖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压紧机构的结构为:在上环形密封压板的顶部设置有套设于阀杆上的压帽,压紧螺栓向下穿过压帽及上环形密封压板后与阀盖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密封性好,有效防止了阀门漏水现象的发生,拆装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H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包括:从阀盖1的中心孔插入阀体2内部的阀杆3,在中心孔上部的内圆周壁上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内填充有密封料4,在阀杆3上套设有能向下插入环形槽内并压在密封料4上的下环形压座5,在下环形压座5的顶部围绕阀杆3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放置槽,在密封圈放置槽中放置有密封套在阀杆3上的密封圈6,在下环形压座5的顶部设置有套设于阀杆3上的上环形压座,上环形压座在压紧机构的作用下能向下将密封圈6压紧在密封圈放置槽中,使密封圈6密封下环形压座5与阀杆3之间的间隙,并且能使下环形压座5向下压紧密封料4,使密封料4压紧密封阀杆3与阀盖1之间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环形压座由呈上下分布的上环形密封压板7及下环形密封压板8组成,这样安装维修更方便;在本实施例中,上环形密封压板7与下环形密封压板8之间呈锥面配合接触,这样在上环形密封压板7将下环形密封压板8压紧密封圈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密封圈6被压倾斜,从而提高了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在密封圈6的底部设置有一圈弹簧放置槽,在弹簧放置槽内放置有环形弹簧9,环形弹簧9使密封圈6箍紧在阀杆3上,从而大大提高了密封性;所述的压紧机构的结构为:在上环形密封压板7的顶部设置有套设于阀杆3上的压帽10,压紧螺栓11向下穿过压帽10及上环形密封压板7后与阀盖1螺纹连接,上述压紧机构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
使用时,位于阀体内部的水源会顺着阀杆3不断向上冲击密封料4,当水源冲破密封料4导致密封料4的密封失效后,由于密封圈6的存在,继续沿阀杆3向上移动的水源会被密封圈6所阻挡,从而无法溢流出去,进而有效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有效防止了阀门漏水现象的发生;当密封圈6使用一段时间后需更换时,只需先拆除压紧螺栓11,接着依次取出压帽10、上环形密封板7及下环形密封板8,然后再取出旧的密封圈6并套上新的密封圈6,然后再使压帽10、上环形密封板7及下环形密封板8重新压紧在下环形压座5上,接着再锁紧压紧螺栓11即可,拆装更换极其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密封性好,有效防止了阀门漏水现象的发生,拆装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Claims (6)
1.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包括:从阀盖的中心孔插入阀体内部的阀杆,在中心孔上部的内圆周壁上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内填充有密封料,其特征在于:在阀杆上套设有能向下插入环形槽内并压在密封料上的下环形压座,在下环形压座的顶部围绕阀杆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放置槽,在密封圈放置槽中放置有密封套在阀杆上的密封圈,在下环形压座的顶部设置有套设于阀杆上的上环形压座,上环形压座在压紧机构的作用下能向下将密封圈压紧在密封圈放置槽中,使密封圈密封下环形压座与阀杆之间的间隙,并且能使下环形压座向下压紧密封料,使密封料压紧密封阀杆与阀盖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环形压座由呈上下分布的上环形密封压板及下环形密封压板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环形密封压板与下环形密封压板之间呈锥面配合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密封圈的底部设置有一圈弹簧放置槽,在弹簧放置槽内放置有环形弹簧,环形弹簧使密封圈箍紧在阀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机构的结构为:在上环形压座的顶部设置有套设于阀杆上的压帽,压紧螺栓向下穿过压帽及下环形压座后与阀盖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机构的结构为:在上环形密封压板的顶部设置有套设于阀杆上的压帽,压紧螺栓向下穿过压帽及上环形密封压板后与阀盖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33532.3U CN205824353U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33532.3U CN205824353U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24353U true CN205824353U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8146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33532.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24353U (zh) | 2016-06-24 | 2016-06-24 | 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2435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2307A (zh) * | 2016-06-24 | 2016-09-28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
-
2016
- 2016-06-24 CN CN201620633532.3U patent/CN20582435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2307A (zh) * | 2016-06-24 | 2016-09-28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
CN105972307B (zh) * | 2016-06-24 | 2018-04-13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24353U (zh) | 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 |
WO2015188688A1 (zh) | 自润滑抽油光杆密封器 | |
CN202252312U (zh) | 无泄漏组合填料组件 | |
CN112128605B (zh) | 一种可调的双盖体双压紧式压力容器 | |
CN207257767U (zh) | 一种方便油位检查的透明转向油罐 | |
CN211974928U (zh) | 热采井口防井喷装置 | |
CN105972307B (zh) | 一种阀门密封装置 | |
CN204493815U (zh) | 一种弹簧式安全阀 | |
CN202140060U (zh) | 抽油井密封装置 | |
CN202392296U (zh) | 一种油浸变压器的套管与箱盖密封结构 | |
CN207195694U (zh) | 一种新型截止阀 | |
CN206130292U (zh) | 高温球阀阀杆的密封结构 | |
CN210661437U (zh) | 一种带倒密封功能的高性能膨胀闸阀 | |
CN204410649U (zh) | 一种配料机液体储料器及储料盖 | |
CN208702812U (zh) | 一种液压缸密封端盖 | |
CN216381342U (zh) | 一种便于保护注水管的油田开发用注水井装置 | |
CN202252085U (zh) | 衬氟球阀 | |
CN105508611A (zh) | 一种填料密封结构及带有该填料密封结构的柱塞泵 | |
CN205190185U (zh) | 一种柱塞泵用填料密封结构 | |
CN206017752U (zh) | 一种高密封式截止阀 | |
CN202484316U (zh) | 一种阻断截止阀泄漏的装置 | |
CN206036242U (zh) | 一种截止阀 | |
CN203427994U (zh) | 一种甲板漏水口堵漏设备 | |
CN206221892U (zh) | 一种小型针型阀密封件的堵漏装置 | |
CN211500572U (zh) | 一种防腐耐磨防喷盒盘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