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8688U - 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 - Google Patents
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78688U CN205778688U CN201620629655.XU CN201620629655U CN205778688U CN 205778688 U CN205778688 U CN 205778688U CN 201620629655 U CN201620629655 U CN 201620629655U CN 205778688 U CN205778688 U CN 2057786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nge
- hanger
- hole
- fireflood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33855 Orchid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21 anti-sep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Dihydrogen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S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6 anti-oxy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37 hydrogen sulf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55 preserva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35 preserv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64 rect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容置油管套管;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主体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部并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主体的材料为1Cr13不锈钢。本实用新型中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具体良好的抗压、抗腐蚀性能,并且密闭性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属于石油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套管头常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安装在表层套管柱上端,用来固定钻进井的井口,连接井口套管柱。用以支持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的连接组件,可用于密封各层管间的环形空间,为安装防喷器、油管头、采油树提供过渡连接。
目前市面上的套管头主要用于对稠油油藏进行浅层开发时使用,由于浅层开发时的井口压力、温度都不是很高,井内酸性气体浓度也较低,因此对于套管头的抗腐蚀性能无过高要求,并且现有的套管头由于普遍适用于浅井中,因此其承压范围低,密封性较差。
但随着越来越多超深稠油油藏的开发,由于其井口压力、温度都远高于普通油藏,并且井内硫化氢气体的浓度过高,因此市面上现有的套管头无法适用于超深稠油油藏的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用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套管头抗压性差、耐腐蚀性差、密闭性不佳的缺陷,为超深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在抗压程度、耐腐蚀性以及密闭性方面都表现良好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容置油管套管;
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主体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部并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
所述主体的材料为1Cr13不锈钢。
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悬挂器;
所述主体通过所述悬挂器与所述油管套管连接,所述悬挂器容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悬挂器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容置所述油管套管;
所述悬挂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法兰内部为斜面结构,所述悬挂器通过所述斜面结构与所述第一法兰卡合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斜面结构与所述悬挂器之间还包括第一橡胶密封圈。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法兰的外侧还包括防上窜顶丝孔,所述防上窜顶丝孔用于容置防上窜顶丝。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法兰的外侧还包括防转顶丝孔,所述防转顶丝孔用于容置防转顶丝。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法兰的内径大于所述悬挂器上端的外径,所述第二法兰通过第二橡胶密封圈与所述悬挂器的上端卡合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挂器内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油管套管通过所述悬挂器内部设置的螺纹结构与所述悬挂器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表层套管通过所述主体下部设置的内螺纹结构与所述主体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的两侧还包括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具体良好的抗压、抗腐蚀性能,并且密闭性良好,适用于超深稠油油藏火烧吞吐/火驱的实际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的主视图,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包括主体1,主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容置油管套管;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第一法兰2与主体1的上部连接,第二法兰3设置在第一法兰2上部并与第一法兰2连接;主体1的材料为1Cr13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主体1具体为一上下贯穿的管式结构,该管式结构的中空即为第一通孔,并且该主体1是采用1Cr13不锈钢锻造而成,经过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测试,该1Cr13不锈钢的耐压程度可达69MPa,耐温范围为-29~345℃,防腐剂别为FF级别,因此采用1Cr13不锈钢作为本实用新型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的主体1材料,能够有效增强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的耐压程度与防腐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的适用范围广,能够用于超深稠油油藏的开发。
在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主体1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2与第二法兰3,其中,第一法兰2与主体1的上部通过螺栓螺母结构21螺接,第二法兰3通过螺栓螺母结构螺25接于第一法兰2的上部,并且为了增强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的密闭性,在第一法兰2与第二法兰3之间还设置有金属钢圈。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法兰3的上部可用于在开采过程中与防喷器或者采油树连接,具体可以采用螺栓螺母结构31与防喷器或者采油树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法兰2以及第二法兰3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选择普通法兰或者变径法兰,本实用新型具体不做限制。由于火烧吞吐/火驱井开采过程需要使用较多套管,因此多数情况下,第一法兰2以及第二法兰3多为变径法兰。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主体1与表层套管的连接,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表层套管具有外螺纹结构,表层套管的外螺纹通过主体1下部设置的内螺纹结构与主体1连接在一起。此时,表层套管与主体1形成一个整体后,可以将油管套管容置于主体1的第一通孔内部,从而使油管套管与主体1固定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油管套管与生产套管并不属于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的部件,本实用新型中提及油管套管与生产套管只是为了说明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的具体安装和使用方法。
本实用性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头通过主体1材料的特殊选择,有效地提高了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的耐压防腐性能,并且在主体1上部设置第一法兰2与第二法兰3,通过法兰间的连接,以及主体1与第一法兰2的连接,有效的保持了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内部的气体密封性,避免了由于主体1内部发生漏气而可能导致的井喷、套管脱落等事故的发生。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的剖视图,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的火烧吞吐/火驱井还包括悬挂器4;主体1通过悬挂器4与油管套管连接,悬挂器4容置于第一通孔内,悬挂器4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容置油管套管;悬挂器4分别与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连接。
悬挂器4可以与主体1配套生产使用,用于连接主体1与油管套管,在向悬挂器4的第二通孔内部置入最后一根油管套管前,可以预先将悬挂器4与主体1分离,并将油管套管与悬挂器4连接固定,然后将连接固定好的油管套管一起下入主体1,将悬挂器4与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连接,悬挂器4与第一法兰2与第二法兰3的连接方式不仅能够控制表层套管与油管套管之间的环控密封性,还可以简易实现悬挂器4与主体1的配合。另外,可以通更换不同直径的悬挂器4以适应于不同直径的油管套管,悬挂器4的结构相对于主体1的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制作以及更换成本体,不需要生产或者更换不同尺寸的主体1,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悬挂器4内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油管套管的短接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油管套管的短接外螺纹结构通过悬挂器4内部设置的螺纹结构与悬挂器4连接,该螺接方式使悬挂器4与油管套路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效果更好,并且该连接操作只需旋拧即可完成,安装时间短,工艺简单。为了阻隔悬挂器4与油管套管间的环空压力,还可在悬挂器4内部设置密封胶块。悬挂器4的主体1结构可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并且对表面可以进行氮化处理,以增强悬挂器4的抗氧化性能,具体可采用PH17-4高强度合金钢
由于悬挂器4承担了油管套管的重量,因此,悬挂器4与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主体1的连接稳固性必须得到保证,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法兰2内部为斜面结构,悬挂器4通过斜面结构与第一法兰2卡合连接。具体地,悬挂器4与第一法兰2接触位置的结构与斜面结构相互补匹配,当将悬挂器4下入主体1内部后,在将第一法兰2与主体1螺接,从而保证了悬挂器4与第一法兰2斜面结构的卡合连接。同时,在斜面结构与悬挂器4之间还包括第一橡胶密封圈,由于斜面结构可以挤压第一橡胶密封圈,因此斜面结构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加主体1与悬挂器4之间的密封效果,使表层套管与油管套管之间的环空完全处于密封状态,避免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水、漏气现象,保证火烧吞吐/火驱井的安全稳定的生产。
关于主体1与悬挂器4之间的连接关系,除了上述的斜面结构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配合,还可以使用顶丝固定主体1与悬挂器4,具体地,第一法兰2的外侧还包括防上窜顶丝孔22,防上窜顶丝孔22用于容置防上窜顶丝,第一法兰2的外侧还包括防转顶丝孔23,防转顶丝孔23用于容置防转顶丝。本实用新型不限制防上窜顶丝孔和防转顶丝孔的具体个数,其具体个数主要根据油管套管的长度决定,油管套管的长度越长,设置的顶丝孔和相应的顶丝越多。通过防窜顶丝和防转顶丝将主体1和悬挂器4进行固定,使主体1与悬挂器4之间无法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表层套管、主体1、悬挂器4和油管套管之间的稳定性,即油管套管相对于表层套管位置稳定,由于表层套管与主体1下部稳定连接,因此油管套管也不会发生反转的情况,有效地杜绝了在汽油净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悬挂器4与第二法兰3也存在连接关系,具体地,第二法兰3的内径大于悬挂器4上端的外径,第二法兰3通过第二橡胶密封圈与悬挂器4的上端卡合连接。第二橡胶密封圈通过第二法兰3内径结构与悬挂器4上端的外径结构进行挤压,进一步保证了悬挂器4与本体的密闭连接关系。为了泄放表层套管与油管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的压力,还可以在第二法兰3上部设置两个泄放螺塞3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请参考图3,进一步地,主体1的两侧还包括第三通孔4和第四通孔5,第三通孔4和第四通孔5分别与第一通孔连通。通过第三通孔4与第四通孔5,能够实现主体1与外界的连通,具体地,可以在第三通孔4处连接丝扣法兰、压力表截止阀41、压力表42,用来测试表层套管与油管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的压力;可以在第四通孔5处连接楔式闸阀51、丝扣法兰52、丝堵53,用于排除环形空间中的气体,并通过外循环向内注入水泥。其中,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第三通孔4和第四通孔5的具体安装部件。
具体地,可以控制第三通孔4和第四通孔5的通径为65mm,并且采用100MPa压力表和2-9/16x10000psi楔式闸阀。
本实用新型中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具体良好的抗压、抗腐蚀性能,并且密闭性良好,适用于超深稠油油藏火烧吞吐/火驱的实际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容置油管套管;
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主体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部并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
所述主体的材料为1Cr13不锈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器;
所述主体通过所述悬挂器与所述油管套管连接,所述悬挂器容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悬挂器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容置所述油管套管;
所述悬挂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内部为斜面结构,所述悬挂器通过所述斜面结构与所述第一法兰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结构与所述悬挂器之间还包括第一橡胶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的外侧还包括防上窜顶丝孔,所述防上窜顶丝孔用于容置防上窜顶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的外侧还包括防转顶丝孔,所述防转顶丝孔用于容置防转顶丝。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的内径大于所述悬挂器上端的外径,所述第二法兰通过第二橡胶密封圈与所述悬挂器的上端卡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器内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油管套管通过所述悬挂器内部设置的螺纹结构与所述悬挂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表层套管通过所述主体下部设置的内螺纹结构与所述主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侧还包括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29655.XU CN205778688U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29655.XU CN205778688U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78688U true CN205778688U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8130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29655.XU Active CN205778688U (zh) | 2016-06-23 | 2016-06-23 | 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786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00553A (zh) * | 2017-04-01 | 2017-08-29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防腐工艺方法及系统 |
-
2016
- 2016-06-23 CN CN201620629655.XU patent/CN20577868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00553A (zh) * | 2017-04-01 | 2017-08-29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防腐工艺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00930U (zh) | 一种井口多级防喷器试压系统及其试压装置 | |
CN207437007U (zh) | 液压延时启动压差式滑套 | |
CN204738799U (zh) | 一种井下双管注水管柱 | |
CN111878069A (zh) | 一种复合连续管缆油水井套管找漏系统及方法 | |
RU65104U1 (ru) | Соединение профильных труб перекрывателей скважин | |
CN205778688U (zh) | 火烧吞吐/火驱井套管头 | |
CN108019179A (zh) | 一种金属密封组件及油管悬挂器 | |
CN203879441U (zh) | 井口装置顶丝组件结构 | |
CN101915063A (zh) | 可防采动损坏的地面钻井套管 | |
CN107939331B (zh) | 一种注水井井口保护装置 | |
CN215949383U (zh) | 一种管壁内置液压通道控制井下安全阀的油管 | |
CN202531149U (zh) | 三管热采井口装置壳体 | |
CN206554864U (zh) | 封堵装置 | |
CN105804693A (zh) | 一种环空安全阀 | |
CN204754801U (zh) | 一种水下钻井隔水管接头 | |
US20220364420A1 (en) | Coupling and method of joining a.p.i. standard pipes for the extraction of crude oils | |
CN212428689U (zh) | 一种带有辅助密封的速度管柱密封悬挂装置 | |
CN204312058U (zh) | 一种验管器 | |
CN206785345U (zh) | 一种井口试压油管堵塞装置 | |
CN105507866B (zh) | 一种压裂井口装置 | |
CN202194623U (zh) | 复合油管完井管串组合结构 | |
CN105019854A (zh) | 一种密封式釜的超高压端部设计 | |
RU66775U1 (ru) | Соединение профильных труб перекрывателей скважин | |
CN111520099A (zh) | 一种油气井分体式大流量套管头 | |
CN221002691U (zh) | 一种带有试压结构的悬挂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