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4000U - 污泥循环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污泥循环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74000U CN205774000U CN201620465927.7U CN201620465927U CN205774000U CN 205774000 U CN205774000 U CN 205774000U CN 201620465927 U CN201620465927 U CN 201620465927U CN 205774000 U CN205774000 U CN 2057740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ry
- operating room
- drier
- convey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污泥循环干燥系统,包括用于输送污泥的输送机构、用于产生干燥热风的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通过第一管道连通于输送机构以将干燥热风导入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通过第二管道连通于干燥机构以将湿润冷风导入干燥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干燥机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形成气体循环。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气体循环供应、且通过干燥热风对污泥进行处理、干燥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污泥循环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污水处理量加大,需安全处理的污泥量日益增大。截至2014年3月底,我国城镇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622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53亿m3/d,80%含水率的污泥产量已超过3000万t;2015年,我国年产污泥(80%含水率)总量达到3359万t;预计到2018年,80%含水率的污泥产量将进一步突破4000万t。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后续产物,其实是污水中污染物的浓缩,具有含水率高、成分复杂、含有大量致命微生物等特点,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特点,因此如果不能把污泥彻底处置,就失去了污水处理的意义,污泥的含水率大约在80%左右,只有把污泥中的水分降到30%-16%以下后,污泥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有效利用,如焚烧发电或制肥。
传统污泥处理包括焚烧、填埋、堆肥等方式,焚烧因污泥含水率高经济性不好且容易产生二恶英等物质,填埋占用土地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泥中含有重金属不宜直接用于堆肥。
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干燥设备干燥以去除污泥中的水分, 具体为,通过干燥的风吹至污泥表面,加速污泥表面的空气流动,使得污泥水分得以蒸发,但一方面,在干燥风产生过程中,新风来源于外界,干燥过得到的湿润冷风直接排放,不利于节能环保,且未实现气体循环,第二方面,单纯依靠加速污泥表面空气流动这种办法对污泥进行干燥,干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气体循环供应、且通过干燥热风对污泥进行处理、干燥效率高的污泥循环干燥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污泥循环干燥系统,包括用于输送污泥的输送机构、用于产生干燥热风的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通过第一管道连通于输送机构以将干燥热风导入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通过第二管道连通于干燥机构以将湿润冷风导入干燥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干燥机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形成气体循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工作室、设置于工作室顶部用于引入外界空气至工作室内的新风口、设置于工作室侧壁用于工作室内空气排出的出风口、设置于工作室顶部用于与工作室内空气交换的回风口、设置于工作室内且与回风口相连通的空气交换器;所述工作室内还设有用于对工作室内的新风和回风进行干燥加热的干燥加热设备,所述出风口连通干燥加热设备以将经干燥加热后的干燥热风排出至工作室外;所述第一管道连通于 干燥机构的出风口,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于干燥机构的新风口。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新风口和回风口均设置有用于对进入工作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网。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室内用于通过新风口引入新风的引风机和用于通过出风口排出干燥热风的鼓风机。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空气交换器包括位于工作室内的室内机、位于工作室外的室外机、连通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去水管。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干燥加热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干燥组件、第二干燥组件和加热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干燥组件一侧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先将工作室内的湿润冷风进行压缩变为湿润温风,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和第二干燥组件依次对经的空气压缩机处理的湿润温风进行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以除去湿润温风中的水分得到干燥温风,所述加热组件对经干燥的干燥温风进行加热得到干燥热风。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压缩机内设有环保冷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干燥机构产生干燥热风,通过第一管道导入至输送机构,对输送机构内的污泥进行干燥,干燥热风加速污泥表面空气流动,并与污泥内的水分发生热交换,使得污泥内的水分快速蒸干,以降低污泥内的水分,同时,水分混杂在干燥热风中,使 得干燥热风湿度增加、温度降低,变为湿润冷风,湿润冷风经第二管道导入至干燥机构,再次在干燥机构内转化为干燥热风排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对污泥进行干燥的空气为干燥热风,干燥效率高,第二方面,气体在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之间循环流动,有利于节能环保。
2、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构通过新风口引入输送机构排出的湿润冷风,通过回风口和空气交换器实现工作室内外的气体进行交换,采用新风加回风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作室内的空气质量,避免对污泥进行干燥时引入新的杂质,无二次污染;第二方面,通过干燥加热设备对工作室内的湿润冷风进行处理,使得经出风口排出的空气为干燥热风,当干燥热风吹至污泥表面时,迅速与污泥发生热交换,同时加速污泥表面空气流动,有利于提高污泥干燥效率。
3、新风口和回风口均设置有用于对进入工作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网,通过过滤网滤去空气中的杂质,保证进入工作室内的新风和回风的洁净度,防止二次污染,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环保。
4、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室内用于通过新风口引入新风的引风机和用于通过出风口排出干燥热风的鼓风机,通过引风机加速新风进入,通过鼓风机加速干燥热风的排出,使得工作室内空气流动快,有利于提高污泥干燥效率。
5、空气交换器包括位于工作室内的室内机、位于工作室外的室外机、连通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去水管,室内机除去室内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去水管经室外机排出,起到初步干燥的作用,降低空气含 水率,有利于提高污泥干燥效率。
6、干燥加热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干燥组件、第二干燥组件和加热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干燥组件一侧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先将工作室内的湿润冷风进行压缩变为湿润温风,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和第二干燥组件依次对经的空气压缩机处理的湿润温风进行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以除去湿润温风中的水分得到干燥温风,所述加热组件对经干燥的干燥温风进行加热得到干燥热风。压缩机在对空气进行压缩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使得空气温度升高,同时,空气在压缩机和第一干燥组件之间进行循环,空气在压缩机和第二干燥组件之间实现气体循环,在提高干燥加热效率的同时,实现能量的循环供应,有利于节能环保。气体经第一干燥组件和第二干燥组件进行两次干燥,含水率低,有利于提高干燥效率。
7、压缩机内设有环保冷媒,通过环保冷媒提高压缩效率,同时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构的正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构的后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如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污泥循环干燥系统100,包括用于输送污泥的输送机构110、用于产生干燥热风的干燥机构120、干燥机构120通过第一管道130连通于输送机构110以将干燥热风导入输送机构110,输送机构110通过第二管道140连通于干燥机构120以将湿润冷风导入干燥机构120,输送机构110、干燥机构120、第一管道130和第二管道140之间形成气体循环。
本实用新型通过干燥机构120产生干燥热风,通过第一管道130导入至输送机构110,对输送机构110内的污泥进行干燥,干燥热风加速污泥表面空气流动,并与污泥内的水分发生热交换,使得污泥内的水分快速蒸干,以降低污泥内的水分,同时,水分混杂在干燥热风中,使得干燥热风湿度增加、温度降低,变为湿润冷风,湿润冷风经第二管道140导入至干燥机构120,再次在干燥机构120内转化为干燥热风排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对污泥进行干燥的空气为干燥热风,干燥效率高,第二方面,气体在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之间循环流动,有利于节能环保。
如附图2~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干燥机构120包括工作室121、设置于工作室121顶部用于引入外界空气至工作室121内的新风口122、设置于工作室121侧壁用于工作室121内空气排出的出风口123、设置于工作室121顶部用于与
工作室121内空气交换的回风口124、设置于工作室121内且与回风口124相连通的空气交换器125;工作室121内还设有用于对工作室121内的新风和回风进行干燥加热的干燥加热设备126,出风口123连通干燥加热设备126以将经干燥加热后的干燥热风排出至工作室121外;第一管道130连通于干燥机构120的出风口123,第二管道140连通于干燥机构120的新风口122。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构120通过新风口122引入输送机构110排出的湿润冷风,通过回风口124和空气交换器125实现工作室121内外的气体进行交换,采用新风加回风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作室121内的空气质量,避免对污泥进行干燥时引入新的杂质,无二次污染;第二方面,通过干燥加热设备126对工作室121内的湿润冷风进行处理,使得经出风口123排出的空气为干燥热风,当干燥热风吹至污泥表面时,迅速与污泥发生热交换,同时加速污泥表面空气流动,有利于提高污泥干燥效率。
新风口122和回风口124均设置有用于对进入工作室12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网127,通过过滤网127滤去空气中的杂质,保证进入工作室121内的新风和回风的洁净度,防止二次污染,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环保。
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室121内用于通过新风口122引入新风的引风机128和用于通过出风口123排出干燥热风的鼓风机129,通过引风机128加速新风进入,通过鼓风机129加速干燥热风的排出,使得工作室121内空气流动快,有利于提高污泥干燥效率。
空气交换器125包括位于工作室121内的室内机125a、位于工作室121外的室外机、连通室内机125a和室外机的去水管125b,室内机125a除去室内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去水管125b经室外机排出,起到初步干燥的作用,降低空气含水率,有利于提高污泥干燥效率。
干燥加热设备126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干燥组件126a、第二干燥组件126b和加热组件126c,还包括位于第一干燥组件126a一侧的压缩机126d,压缩机126d先将工作室121内的湿润冷风进行压缩变为湿润温风,第一干燥组件126a和第二干燥组件126b依次对经的空气压缩机126d处理的湿润温风进行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以除去湿润温风中的水分得到干燥温风,加热组件126c对经干燥的干燥温风进行加热得到干燥热风。压缩机126d在对空气进行压缩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使得空气温度升高,同时,空气在压缩机126d和第一干燥组件126a之间进行循环,空气在压缩机126d和第二干燥组件126b之间实现气体循环,在提高干燥加热效率的同时,实现能量的循环供应,有利于节能环保。气体经第一干燥组件126a和第二干燥组件126b进行两次干燥,含水率低,有利于提高干燥效率。
压缩机126d内设有环保冷媒,通过环保冷媒提高压缩效率,同时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干燥机构120产生干燥热风,通过第一管道130导入至输送机构110,对输送机构110内的污泥进行干燥,干燥热风加速污泥表面空气流动,并与污泥内的水分发生热交换,使得污泥内的水 分快速蒸干,以降低污泥内的水分,同时,水分混杂在干燥热风中,使得干燥热风湿度增加、温度降低,变为湿润冷风,湿润冷风经第二管道140导入至干燥机构120,再次在干燥机构120内转化为干燥热风排出。
干燥机构120产生干燥热风的具体过程为,输送机构110中的湿润冷风在引风机128的作用下通过新风口122经过滤网127后进入工作室121内,同时工作室121内的空气在空气交换器125的作用下通过回风口124与外界空气交换,提高工作室121内的空气质量,工作室121外较洁净的空气通过回风口124经过滤网127后进入工作室121内;然后,湿润冷却的空气进入干燥加热设备126被处理为干燥热风;最后,在鼓风机129的作用下,工作室121内的干燥热风经出风口123排出至工作室121外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污泥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污泥的输送机构、用于产生干燥热风的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通过第一管道连通于输送机构以将干燥热风导入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通过第二管道连通于干燥机构以将湿润冷风导入干燥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干燥机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形成气体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工作室、设置于工作室顶部用于引入外界空气至工作室内的新风口、设置于工作室侧壁用于工作室内空气排出的出风口、设置于工作室顶部用于与工作室内空气交换的回风口、设置于工作室内且与回风口相连通的空气交换器;所述工作室内还设有用于对工作室内的新风和回风进行干燥加热的干燥加热设备,所述出风口连通干燥加热设备以将经干燥加热后的干燥热风排出至工作室外;所述第一管道连通于干燥机构的出风口,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于干燥机构的新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污泥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和回风口均设置有用于对进入工作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污泥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室内用于通过新风口引入新风的引风机和用于通过出风口排出干燥热风的鼓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污泥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交换器包括位于工作室内的室内机、位于工作室外的室外机、连通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去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污泥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加热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干燥组件、第二干燥组件和加热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干燥组件一侧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先将工作室内的湿润冷风进行压缩变为湿润温风,所述第一干燥组件和第二干燥组件依次对经的空气压缩机处理的湿润温风进行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以除去湿润温风中的水分得到干燥温风,所述加热组件对经干燥的干燥温风进行加热得到干燥热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污泥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内设有环保冷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65927.7U CN205774000U (zh) | 2016-05-20 | 2016-05-20 | 污泥循环干燥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65927.7U CN205774000U (zh) | 2016-05-20 | 2016-05-20 | 污泥循环干燥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74000U true CN205774000U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8116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6592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74000U (zh) | 2016-05-20 | 2016-05-20 | 污泥循环干燥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7400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77588A (zh) * | 2017-08-02 | 2017-11-24 | 东莞市绿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
CN108264209A (zh) * | 2018-01-08 | 2018-07-10 | 黎德明 | 污泥干燥系统及方法 |
WO2022000772A1 (zh) * | 2020-06-29 | 2022-01-06 | 杭州川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危废污泥干化过程中的易燃易爆气体平衡器及应用 |
-
2016
- 2016-05-20 CN CN201620465927.7U patent/CN2057740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77588A (zh) * | 2017-08-02 | 2017-11-24 | 东莞市绿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
CN108264209A (zh) * | 2018-01-08 | 2018-07-10 | 黎德明 | 污泥干燥系统及方法 |
WO2022000772A1 (zh) * | 2020-06-29 | 2022-01-06 | 杭州川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危废污泥干化过程中的易燃易爆气体平衡器及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52446U (zh) | 一种小型的汽车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5774000U (zh) | 污泥循环干燥系统 | |
CN205773998U (zh) | 高效污泥干燥系统 | |
US12030801B2 (en) | Saline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using solar-assisted heat pump | |
CN204963545U (zh) | 一种回转窑废气过滤装置 | |
CN211284122U (zh) | 过热蒸汽污泥干化系统 | |
CN115569479A (zh) | 一种报废动力锂电池破碎分选过程中的尾气处理系统 | |
CN201729746U (zh) | 污泥循环烘干装置 | |
CN103482810B (zh) | 一种新型高含盐量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202387241U (zh) | 净化处理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高温烟气的装置 | |
CN202717683U (zh) |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 | |
CN205398230U (zh) | 一种全效综合水处理设备 | |
CN209872738U (zh) | 一种剩余污泥低温干化设备 | |
CN204429042U (zh) | 一种活性炭吸循环喷淋空气异味清除装置 | |
CN205773999U (zh) | 污泥干燥机构 | |
CN206037614U (zh) | 批次污泥干燥系统 | |
CN104446727B (zh) | 有机物料发酵回收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7210234U (zh) | 分段式污泥干燥系统 | |
CN203307194U (zh) | 一种印染污泥干化处理系统 | |
CN105214413A (zh) | 一种带火星烟尘多级水幕处理装置 | |
CN107935285A (zh) | 一种基于mvr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0543447U (zh) | 一种蒸汽冷凝收集装置 | |
CN211527160U (zh) | 一种烘干系统尾气余热自利用系统 | |
CN221319742U (zh) | 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设备 | |
CN207210235U (zh) | 蒸汽式污泥干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