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0611U - 一种稳压器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压器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50611U CN205750611U CN201620327445.5U CN201620327445U CN205750611U CN 205750611 U CN205750611 U CN 205750611U CN 201620327445 U CN201620327445 U CN 201620327445U CN 205750611 U CN205750611 U CN 2057506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ode
- current
- control module
- divider resistance
- control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压器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整流模块至少包括一整流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以及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串联于整流器的两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电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射极与整流器的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整流器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源极与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稳压器的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控制电路,特别是一种稳压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单片机以其功能强、可靠性高、体积小、价格低、容易产品化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只能一起、工业控制、通信设备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目前,单片机应用系统大多采用由交流供电,经变压、整流、滤波和调整后得到的+5V串联型直流电源。这种直流电源在交流电源不稳定时要获得稳定和精度较高的+5V。
常规的单片机供电电源电路以三端稳压器为核心,目前,三端稳压器的功耗比较大,当三端稳压器功耗大时,势必要导致整个单片机内环境的温度升高,影响了单片机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三端稳压器的控制电路,以降低三端稳压器的功耗。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压器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整流模块至少包括一整流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以及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串联于整流器的两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电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射极与整 流器的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整流器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源极与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稳压器,所述第一稳压器串联于第一分压电阻和整流器输出端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二稳压管并联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射极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与所述第二稳压管两端并联。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串联于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一二极管阳极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二限流电阻串联于所述三极管集电极和场效应管栅极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限流电阻,所述第三限流电阻串联于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限流电阻,所述第四限流电阻串接于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稳压器的输入端之间。
所述稳压器为三端稳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稳压器控制电路,通过三极管对场效应管的开关进行控制,进而控制流过稳压器的电流,从而降低了稳压器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端稳压器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该图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电路原理示意图,该控制电路的一端与外部输入电源进行电连接,另一端接三端稳压器,包括:整流模块10、开关控制模块20;
整流模块10,至少包括一整流器BS1,该整流器BS1的输入端与外部输入电源电连接,输出端与开关控制模块11电连接,用于将外部输入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并经过滤波后输出;
控制模块20,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以及保护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
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串联于整流器BS1的两端,为三极管基极提供出发信号。
三极管Q1,其基极连接于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之间,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射极与整流器BS1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
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两者的阳极均与整流器BS1输出端正极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限流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第一限流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限流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三限流电阻R5 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电连接;
其中,第一限流电阻R3和第二限流电阻R5保护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免受大电流的冲击,避免了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因为大电流冲击而损坏;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单向导通电流,从而可以控制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导通与否。
场效应管Q2,其栅极经第二限流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漏极经第三限流电阻R5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源极经第四限流电阻R6与稳压器(图中未示出)的输入端电连接。
其中,第二限流电阻、第三限流电阻、第四限流电阻,保护场效应管Q2免受大电流的冲击。第二二极管D2进行单向导通,保护场效应管Q2免受反向电流的冲击。另外,第二限流电阻、第三限流电阻、第四限流电阻也可以没有,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第一稳压管ZD1和第二稳压管ZD2,第一稳压管ZD1的一端与整流器BS1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分压电阻R1电连接,保证了输入端供电的稳定性;第二稳压管ZD2并联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射极之间,保证了电压的稳定性。
电容器C1,一端与场效应管Q2电连接,一端与整流器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对稳压器的输入电压进行滤波。
本实施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端,输出端接三端稳压器输入端;场效应管(MOS)Q2用于正常工作时给三端稳压器输入端供电,三极管Q1用于输入电压波峰时关断场效应(MOS)管工作状态,降低三端稳压器的无用功耗。
具体实现时,当经整流器BS1整流母线电压处于波谷时,三极管Q1发射结电压小于开启电压,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电流经过第一二极管D1,第一限流电阻R3、第二限流电阻R4给MOS管栅极供电,MOS管处于导通状态,进而给稳压器供电,当母线电压处于波峰时,三极管Q1发射结电压大于开启电压,三极管Q1导通,电流经第一二极管D1、第一限流电阻R3、三极管Q1到地,MOS管处于关断状态,停止给三端稳压器供电。从而减小了三端稳压器的无用功耗。
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稳压器可以为三端稳压器或其他型号的稳压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稳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整流模块的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整流模块至少包括一整流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以及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串联于整流器的两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电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射极与整流器的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整流器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源极与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稳压器,所述第一稳压器串联于第一分压电阻和整流器输出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二稳压管并联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射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与所述第二稳压管两端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串联于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一二极管阳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二限流电阻串联于所述三极管集电极和场效应管栅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稳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限流电阻,所述第三限流电阻串联于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稳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限流电阻,所述第四限流电阻串接于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稳压器的输入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压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器为三端稳压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27445.5U CN205750611U (zh) | 2016-04-18 | 2016-04-18 | 一种稳压器控制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27445.5U CN205750611U (zh) | 2016-04-18 | 2016-04-18 | 一种稳压器控制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50611U true CN205750611U (zh) | 2016-11-30 |
Family
ID=57373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327445.5U Active CN205750611U (zh) | 2016-04-18 | 2016-04-18 | 一种稳压器控制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5061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7052A (zh) * | 2017-03-30 | 2017-05-3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电路及充电器 |
-
2016
- 2016-04-18 CN CN201620327445.5U patent/CN20575061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7052A (zh) * | 2017-03-30 | 2017-05-3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电路及充电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33900U (zh) | 低功耗待机保护电路及空调器 | |
CN106655431B (zh) | 一种自动调节电流充电器电路 | |
CN204190637U (zh) | 一种电源适配器电路 | |
CN203632566U (zh) | 一种用于led驱动的次级反馈高效集成多重保护恒压控制电路 | |
CN103630128B (zh) | 一种单变压器实现激光陀螺高压电源起辉维持功能的电路 | |
CN104122803A (zh) | 一种太阳能待机供电装置 | |
CN203289074U (zh) | 电源直供保护电路及机顶盒 | |
CN202750021U (zh) | 一种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转换器 | |
CN205750611U (zh) | 一种稳压器控制电路 | |
CN204993098U (zh) | 一种计算机适配器电源 | |
CN204721217U (zh) | 开关电源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203707751U (zh) | Rcc过压保护电路 | |
CN208861199U (zh) | 一种带钳位功能的多级降压稳压电路 | |
CN106992698B (zh) | 一种具有双重模式的模块供电电路 | |
CN204721240U (zh) |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 |
CN200950637Y (zh) | 低功耗待机电路及具有所述待机电路的电视机 | |
CN201955393U (zh) | 单相导轨式载波电能表 | |
CN203167360U (zh) | 高效环保的led高压线性恒流驱动电路 | |
CN203911761U (zh) |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203434887U (zh) | 可提供多种交流电压输入的变换电路 | |
CN206977324U (zh) | 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电源电路 | |
CN204859016U (zh) | 一种ac-dc转换电路 | |
CN203313073U (zh) | 宽电压电源模块 | |
CN204538964U (zh) | 一种宽电压范围的开关电源 | |
CN206389283U (zh) | 一种简易低功率高电压输出的电源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