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742106U -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42106U
CN205742106U CN201620736583.9U CN201620736583U CN205742106U CN 205742106 U CN205742106 U CN 205742106U CN 201620736583 U CN201620736583 U CN 201620736583U CN 205742106 U CN205742106 U CN 205742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discharge
corridor
sand
section
gall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365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俊
黄国兵
曹慧群
胡晗
杜兰
金中武
陈辉
刘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reau of Hydrology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Original Assignee
Bureau of Hydrology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reau of Hydrology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filed Critical Bureau of Hydrology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Priority to CN2016207365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42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42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42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包括排沙主廊道、汇入排沙主廊道的多个排沙支廊道,排沙主廊道穿过坝体,每一排沙支廊道的顶端间隔设有多个排沙体,位于排沙支廊道顶端的排沙体布置呈网状,且所有相邻的排沙体之间距离相等,所述排沙体呈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所述排沙体四周侧壁设有竖向的窄缝状排沙孔,排沙支廊道的截面由末端向排沙主廊道方向截面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低投资、引用较小下泄流量下,使相对较大区域泥沙通过此廊道被输送至下游河道,从而减少水库淤积,保证电站建筑物运行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电站过机泥沙、尽可能恢复下游近自然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施工技术及设计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河流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兴建起一批大型水库及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在为人类发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不利影响。其中,因水库造成的泥沙淤积问题为主要不利影响之一,泥沙淤积破坏了自然水流中营养物质的输运、改变了下游河道冲淤平衡状态、破坏了航运条件及缩短水库寿命等。
目前对上游水库淤积泥沙的处理方式一方面是使其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尽可能采取工程措施使泥沙输送至下游河道,使其更接近自然状态。泥沙输送至下游途径有机械输送,其不足是投资成本高、收效低,而工程措施一般则是修建排沙洞、排沙底孔等,其缺点是排沙范围有限,仅能带走冲沙漏斗范围内泥沙,同时,需要的下泄水流量也大,相应的损失了发电水头,间接的减少了发电量,影响经济效益。传统的排沙廊道还存在廊道内流速不均匀,容易被泥沙淤塞堵死的问题。因此,探求一种高效排沙低成本投资的排沙建筑物是顺应实际工程运行现状的必然之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且可以在低投资、引用较小下泄流量下,使相对较大区域泥沙通过此廊道被输送至下游河道,从而减少水库淤积,保证电站建筑物运行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电站过机泥沙、尽可能恢复下游近自然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包括排沙主廊道、汇入排沙主廊道的多个排沙支廊道,排沙主廊道穿过坝体,每一排沙支廊道的顶端间隔设有多个排沙体,位于排沙支廊道顶端的排沙体布置呈网状,且所有相邻的排沙体之间距离相等,所述排沙体呈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所述排沙体四周侧壁设有竖向的窄缝状排沙孔,排沙支廊道的截面由末端向排沙主廊道方向截面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排沙支廊道与排沙主廊道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排沙孔的宽度为0.2m。
进一步的,排沙支廊道末端的排沙体处截面内径为D,沿排沙支廊道每个排沙体处截面内径依次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汇入排沙主廊道的多个排沙支廊道,可实现在较大范围内的库底实现排沙,而不是局限于坝前的某一点,从而有效保持水库的兴利库容,排沙主廊道穿过坝体,可大幅节约工程量,最大限度保证了大坝的结构强度;排沙支廊道上排沙体的设置可在排沙廊道系统整体流量一定时,保证了排沙孔附近的流速远大于库底泥沙的启动流速,从而防止排沙孔附近的泥沙淤积,另一方面有效控制了下泄流量,最大限度保障了水库的经济效益和功能发挥不受影响;排沙支廊道的截面渐增设计使得排沙支廊道中的流速基本均匀,在保证有效排出泥沙的同时防止对排沙廊道的磨损和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沙支廊道及位于排沙支廊道顶端排沙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向侧视图。
图中:1—排沙主廊道,2—排沙支廊道,3—排沙体,4—排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包括排沙主廊道1和汇入排沙主廊道1的多个排沙支廊道2,排沙主廊道1穿过坝体,可大幅节约工程量,最大限度保证了大坝的结构强度,并使得排沙廊道系统可以实现排沙流量的实时统一控制;多个排沙支廊道2的设置可实现在较大范围内的库底实现排沙,而不是局限于坝前,从而有效保持水库的兴利库容。排沙支廊道2与排沙主廊道1可垂直设置。
每一排沙支廊道2的顶端间隔设有多个排沙体3,请进一步参考图3及图4,所述排沙体3呈内部中空的圆柱形,在其四周侧壁设有竖向的窄缝状排沙孔4,且所述排沙孔4的宽度为0.2m。该设计一方面在排沙廊道系统整体流量一定时,保证了排沙孔附近的流速远大于库底泥沙的启动流速,从而防止排沙孔附近的泥沙淤积;另一方面有效控制了下泄流量,最大限度保障了水库的经济效益和功能发挥不受影响。
位于排沙支廊道2顶端的排沙体3布置呈网状,即所有相邻的排沙体3之间距离相等。该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排沙廊道系统的区域控沙能力。利用库底泥沙经过吸排后形成的休止角实现库底沙丘的均匀分布,最大限度控制了经过吸排后的沙丘高度。
排沙支廊道2的截面沿程逐渐变化。其变化规律为:在一条排沙支廊道2末端的排沙体3处截面内径为D,向排沙主廊道1方向截面逐渐增大,沿排沙支廊道2每个排沙体3处截面内径依次为 该设计使得排沙支廊道中的流速基本均匀,既不会由于流速过低导致泥沙在排沙廊道中沉淀淤积,又不会由于流速过高导致空化、磨损和结构性破坏,影响排沙廊道系统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汇入排沙主廊道1的多个排沙支廊道2,可实现在较大范围内的库底实现排沙,而不是局限于坝前的某一点,从而有效保持水库的兴利库容,排沙主廊道1穿过坝体,可大幅节约工程量,最大限度保证了大坝的结构强度;排沙支廊道上排沙体3的设置可在排沙廊道系统整体流量一定时,保证了排沙孔附近的流速远大于库底泥沙的启动流速,从而防止排沙孔附近的泥沙淤积,另一方面有效控制了下泄流量,最大限度保障了水库的经济效益和功能发挥不受影响;排沙支廊道2的截面渐增设计使得排沙支廊道2中的流速基本均匀,在保证有效排出泥沙的同时防止对排沙廊道的磨损和破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包括排沙主廊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入排沙主廊道(1)的多个排沙支廊道(2),排沙主廊道(1)穿过坝体,每一排沙支廊道(2)的顶端间隔设有多个排沙体(3),位于排沙支廊道(2)顶端的排沙体(3)布置呈网状,且所有相邻的排沙体(3)之间距离相等,所述排沙体(3)呈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所述排沙体(3)四周侧壁设有竖向的窄缝状排沙孔(4),排沙支廊道(2)的截面由末端向排沙主廊道(1)方向截面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沙支廊道(2)与排沙主廊道(1)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沙孔(4)的宽度为0.2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沙支廊道(2)末端的排沙体(1)处截面内径为D,沿排沙支廊道(2)每个排沙体(3)处截面内径依次为
CN201620736583.9U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Active CN205742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6583.9U CN205742106U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6583.9U CN205742106U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42106U true CN205742106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78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36583.9U Active CN205742106U (zh) 2016-07-13 2016-07-13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421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3005A (zh) * 2016-07-13 2016-10-1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CN110144861A (zh) * 2019-06-05 2019-08-20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沙河流水利发电站的排沙结构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3005A (zh) * 2016-07-13 2016-10-1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CN110144861A (zh) * 2019-06-05 2019-08-20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沙河流水利发电站的排沙结构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46687U (zh) 自适应尾水位变化的水电站尾水调压室
CN201610542U (zh) 一种多级排沙洞泄水建筑物
CN104179159B (zh) 水电站明满流尾水系统
CN202440803U (zh) 用于泄洪建筑物的掺气结构
CN106368185A (zh)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廊道排沙系统及方法
CN104452693B (zh) 一种适应水位变动的鱼道进口和设计方法
CN205742106U (zh)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CN106013005A (zh) 一种适用于高水深水库的变截面排沙廊道系统
CN202626947U (zh) 溢流坝的挑流式宽尾墩
CN107964928A (zh) 一种利用通水孔减免空蚀破坏的消力墩结构
CN206143743U (zh)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排沙廊道系统
CN211571646U (zh) 一种用于泄流消能洞的补气坎结构
CN106522153A (zh) 长距标准断面自流渠聚能回旋加速清理泥沙方法
CN110593220A (zh) 一种用于泄流消能洞的补气坎结构
CN207314297U (zh) 跌坎消力池
CN106381903A (zh) 一种井群地下水回灌自动分流系统
CN203878546U (zh) 一种具有消能功能的涵洞
CN201459691U (zh) 具有扭曲面底板的溢洪道
CN216725898U (zh) 一种尾矿库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1922550U (zh) 一种改善水电站尾水隧洞明满流影响的逆坡堰结构
CN201198568Y (zh) 复式沉沙渠
CN102912761A (zh) 一种风力疏浚河道的方法
CN204671948U (zh) 一种长边进水斜管沉淀池配水系统
CN206090675U (zh) 水下封闭式渠道淤沙高效输移装备
CN207553057U (zh) 水电发电站的导沙除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