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9331U - 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29331U CN205729331U CN201620055008.2U CN201620055008U CN205729331U CN 205729331 U CN205729331 U CN 205729331U CN 201620055008 U CN201620055008 U CN 201620055008U CN 205729331 U CN205729331 U CN 2057293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se
- module
- intensity
- detection module
- control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8000002559 palp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0661 pacem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3862 health statu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996 emo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559 beat frequenc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1 e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79 physiological effect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脉搏传感器;脉搏强度检测模块,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由所述脉搏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信号的强度;脉跳次数检测模块,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由所述脉搏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起搏次数;微控制单元MCU,用于接收脉搏信号的强度,及所述起搏次数;输出模块,与所述MCU相连接,用于在所述MCU的控制下输出所述起搏次数及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克服了传统号脉仪器的检测量单一的弊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家用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时下,随着我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传统中医的国际认同度得到了提高。诊脉是传统的一种经典治疗手段。通过对病人脉象的把握,医生能够对病人的病因给出准确的判断。脉搏信号中含有许多生理信息,常对脉搏进行检测和信息分析,便于对人体生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做到早了解,从而对疾病进行早防御、早治疗。
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利用电路对病人进行号脉的仪器。使用这样的仪器,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时,不再需要医生自己亲自去号脉。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号脉仪器,要么只能检测病人的脉搏强弱,要么只能检测病人的脉搏频率。也就是说,现有的号脉仪器的检测量普遍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以克服号脉仪器的检测量单一的弊病。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号脉仪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脉搏传感器;
脉搏强度检测模块,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由所述脉搏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信号的强度;
脉跳次数检测模块,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由所述脉搏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起搏次数;
摄像头扫描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摄像头扫描得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
触摸输入模块,用于接收通过触摸动作输入的用户的舒适程度;
微控制单元MCU,分别与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的运行,并接收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检测的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脉搏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起搏次数,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扫描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舒适程度;
输出模块,与所述MCU相连接,用于在所述MCU的控制下输出所述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舒适程度及根据所述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面部图像及所述舒适程度判定的用户的健康状况。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号脉仪,所述智能号脉仪包括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号脉仪控制电路。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
脉搏传感器;
脉搏强度检测模块,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由所述脉搏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信号的强度;
脉跳次数检测模块,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由所述脉搏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起搏次数。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摄像头扫描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摄像头扫描得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
触摸输入模块,用于接收通过触摸动作输入的用户的舒适程度;
微控制单元MCU,分别与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的运行,并接收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检测的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脉搏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起搏次数,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扫描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舒适程度;
输出模块,与所述MCU相连接,用于在所述MCU的控制下输出所述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舒适程度及根据所述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面部图像及所述舒适程度判定的用户的健康状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通过同时设置脉搏强度检测模块和脉跳次数检测模块,实现了对病人的脉搏强度和频率的同时测量,克服了现有号脉仪器普遍存在的检测量单一的弊病。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号脉仪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号脉仪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号脉仪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号脉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号脉仪控制电路的一种技术方案。参见图1,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号脉仪控制电路包括:脉搏传感器11、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摄像头扫描模块14、触摸输入模块15、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 unit,MCU)16、输出模块17。
所述脉搏传感器11是一种压敏传感器,它能够感应病人的脉搏跳动,并根据脉搏跳动输出表示上述脉搏跳动的电信号,也即脉搏信号。
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用于检测病人的脉搏跳动的强度。具体的,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通过检测所述脉搏信号的幅度来完成对病人的脉搏跳动的强度检测。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完成了对所述脉搏信号的幅度检测之后,将检测的结果信号输出至与之相连的MCU 16。
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用于检测病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脉搏跳动次数。换言之,设置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的目的在于检测病人的脉搏跳动频度。优选的,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中内置有模/数转换单元及计数器单元。通过所述计数器单元,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对单位之间内所述脉波信号所表示的脉搏跳动的次数进行计数,完成对病人的脉搏跳动频度的检测。
同样,在完成对病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脉搏跳动次数的检测之后,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将对所述脉搏跳动次数的检测结果传输至与之相连的MCU 16。
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14用于采集病人的面部图像。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14分别与预置的摄像头和所述MCU 16连接。通过与之连接的摄像头接收到病人的面部图像之后,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14将接收到的所述面部图像传输给同样与之连接的MCU 16。
所述触摸输入模块15用于通过触摸屏接收用户通过触摸操作输入的自身的舒适程度。所述触摸输入模块15接收到用户的触摸操作之后,将由所述触摸操作触发的触摸信号传输至与之相连的MCU 16。
所述MCU 16分别与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14、所述触摸输入模块15及所述输出模块17相连接。通过与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之间的连接,所述MCU 16从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接收对病人的脉搏强度的检测结果信号。同时通过与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之间的连接,所述MCU 16可以向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发送各种运行控制指令,完成对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的运行控制。
另外,通过与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之间的连接,所述MCU 16与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接收对病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脉搏跳动次数的检测结果信号。而且,所述MCU 16还可以通过与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之间的连接向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发送各种控制指令,以完成对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的运行控制。
通过从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12接收到的脉搏信号的强度,也即脉搏强度,以及从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13接收到的单位时间内的脉搏跳动次数,所述MCU16能够通过预置的程序识别出病人的例如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等20多种人体常规脉象,从而根据识别的脉象进一步的判断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脉象的判断是通过在时间上连续的脉搏信号的强度和频次(也即单位时间内的脉搏跳动次数)综合识别得到的,因此识别结果更为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MCU 16还与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14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15连接。通过与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14之间的连接,所述MCU 16能够接收到由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14采集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所述MCU 16通过进一步的运行情绪识别算法,能够以所述面部图像为依据识别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进而为更为准确的判断用户的健康状况提供另一种参考信息。
通过与所述触摸输入模块15之间的连接,所述MCU 16能够接收到因用户的触摸操作产生的舒适程度表征信号。同样,所述舒适程度表征信号也可以作为判断用户的健康状况的一种参考信息。
由于所述号脉仪控制电路包含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14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15,所述MCU 16能够进一步的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及用户自己输入的舒适程度表征信号,从而使得号脉仪自身的检测物理量的种类不再单一。并且,由于有了用户的面部图像,能够识别出用户在号脉时的情绪状态。由于有了用户输入的舒适程度表征信号,能够得知用户在号脉时自身感觉的舒适程度。因此,所述MCU 16对用户的健康状况能够给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所述输出模块17与所述MCU 16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的作用在于,驱动与之相连接的输入装置向用户输出所述脉搏跳动次数及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输出模块17可以是显示模块,还可以是语音提示模块。而且,进一步的,所述MCU 16还可以同时与显示模块及语音提示模块这两种类型的输出模块17同时连接。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驱动号脉仪的显示装置,从而以图像的形式向用户显示所述脉搏跳动次数及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典型的,与所述显示模块相连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装置。所述语音提示模块用于驱动语音输出装置,从而以语音的形式向用户输出所述脉搏跳动次数及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
本实施例通过在号脉仪控制电路内分别设置脉搏强度检测模块及脉跳次数检测模块,实现了对病人的脉搏强度和频率的同时测量,克服了现有号脉仪器普遍存在的检测量单一的弊病。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提供了所述号脉仪控制电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号脉仪控制电路还包括一个存储器及一个模拟/数字(Analog/digital,AD)转换模块。
参见图2,所述号脉仪控制电路包括:脉搏传感器21、AD转换模块22、脉搏强度检测模块23、脉跳次数检测模块24、摄像头扫描模块25、触摸输入模块26、MCU 27、输出模块28及存储器29。
所述AD转换模块22分别与所述脉搏传感器21、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23及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24相连接,用于将所述脉搏传感器21检测到的模拟脉搏信号转换为数字的脉搏信号,并将转换得到的数字脉波信号分别传输给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23及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24。
由于接收到的脉搏信号已经被转换为数字信号,所以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23及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24均是数字电路模块,不包含任何模拟电路元件或组件。
所述存储器29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无论是易失性存储器,还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MCU 27都应当能够对所述存储器29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擦除和重写。
所述存储器29用于存储正常人的起搏次数及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CU 27在接收到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脉搏信号的强度,及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脉搏信号在单元时间内的起搏次数以后,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正常人的起搏次数及所述脉波信号的强度进行比较,判断用户的健康状况。例如,如果经过比较判断之后,发现病人的脉搏信号的强度超出了正常人的脉搏信号的强度范围,则MCU 27可以驱动例如语音提醒模块之类的输出模块,向用户进行提示,以告知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身体加以注意。
本实施例的其他模块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功能及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独立的AD转换模块,使得后级电路模块全部采用数字电路,克服了后级电路中的各种干扰带来的影响,使得对病人的脉搏强度和频率的测量更为精确。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智能号脉仪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号脉仪至少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号脉仪控制电路。
参见图3,所述智能号脉仪31至少应该包括所述号脉仪控制电路32。所述号脉仪控制电路32是由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给出的号脉仪控制电路。
具体的,所述智能号脉仪31包括一个外壳。所述外壳可以是塑料外壳,可以是是金属外壳。无论采用何种材料制成,所述外壳本身应该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保护所述智能号脉仪的内部组件不被外力损坏。
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应该设置有一个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可以包括一个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层可以覆盖触控面板。当触控面板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之后,传送给所述智能号脉仪的处理单元,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单元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而且,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还应该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按钮。所述输入按钮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并且,不同的输入按钮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一个输入按钮是开关按钮,专门用于所述智能号脉仪的启动和关闭;另一个输入按钮是参数设置按钮,专门用于所述智能号脉仪的运行参数设置。
还有,所述智能号脉仪31还设置有音频输出器件。所述音频输出器件包括音频电路和扬声器。所述音频电路及所述扬声器提供了用户与所述智能号脉仪之间的音频接口。所述音频电路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输出。
最为重要的,所述智能号脉仪31中内置有所述号脉仪控制电路32。通过内置的号脉仪控制电路32,所述智能号脉仪31能够实现对病人的脉搏强度和频率的同时测量及显示。
本实施例通过在智能号脉仪的内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号脉仪控制电路,克服了现有号脉仪器普遍存在的检测量单一的弊病。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提供了智能号脉仪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独立设置的健康数据采集装置41连接至用户的移动终端42,实现能够为用户号脉的智能号脉仪。
参见图4,所述智能号脉系统包括:脉搏检测模块401、摄像头扫描模块402、触摸输入模块403、基带芯片404、显示模块405、语音提示模块406、存储器407及电源管理模块408。其中,所述脉搏检测模块401设置在独立的健康数据采集装置41中,其他模块利用移动终端42中原有的部件实现。
所述脉搏检测模块401包括分立的脉搏强度检测模块及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脉搏强度,而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脉跳次数,也就是脉搏频率。所述脉搏检测模块41可以通过任意的无线或者有线协议被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42。应当理解,所述健康数据采集装置41还包括有脉搏传感器。所述脉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及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连接,实现两个模块对脉跳信号的采集。
图4中示出了其他电路模块采用所述移动终端42中的原有电路模块实现。优选的,可以采用移动终端42自身的摄像头进行用户面部图像的采集,使用所述移动终端42自身的触摸屏进行舒适程度的输入,从而完成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号脉仪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示出的移动终端侧的各个模块指示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实际的电路实现并不拘泥与上述逻辑划分,只要能够实现智能号脉仪的功能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号脉仪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脉搏传感器;
脉搏强度检测模块,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由所述脉搏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信号的强度;
脉跳次数检测模块,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由所述脉搏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起搏次数;
摄像头扫描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摄像头扫描得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
触摸输入模块,用于接收通过触摸动作输入的用户的舒适程度;
MCU,分别与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的运行,并接收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检测的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脉搏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起搏次数,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扫描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舒适程度;
输出模块,与所述MCU相连接,用于在所述MCU的控制下输出所述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舒适程度及根据所述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面部图像及所述舒适程度判定的用户的健康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脉仪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显示模块和/或语音提示模块,其中,所述显示模块用于以图像方式输出所述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舒适程度及所述健康状况,所述语音提示模块用于以语音方式输出所述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舒适程度及所述健康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脉仪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号脉仪控制 电路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常人的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情绪状态及所述舒适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脉仪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及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分别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所述的号脉仪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所述触摸输入模块、所述MCU、所述输出模块及所述存储器是移动终端的内部模块,而所述脉搏传感器、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及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独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号脉仪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传感器、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及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设置在独立的手环中。
7.一种智能号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号脉仪控制电路。
8.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脉搏传感器;
脉搏强度检测模块,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由所述脉搏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信号的强度;
脉跳次数检测模块,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由所述脉搏传感器感应到的脉搏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起搏次数。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头扫描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摄像头扫描得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
触摸输入模块,用于接收通过触摸动作输入的用户的舒适程度;
MCU,分别与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的运行,并接收所述脉搏强度检测模块检测的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脉跳次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脉搏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起搏次数,所述摄像头扫描模块扫描到的用户的面部图像,及所述触摸输入模块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舒适程度;
输出模块,与所述MCU相连接,用于在所述MCU的控制下输出所述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舒适程度及根据所述起搏次数、所述脉搏信号的强度、所述面部图像及所述舒适程度判定的用户的健康状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55008.2U CN205729331U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55008.2U CN205729331U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29331U true CN205729331U (zh) | 2016-11-30 |
Family
ID=5738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55008.2U Active CN205729331U (zh) | 2016-01-20 | 2016-01-20 | 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2933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8424A (zh) * | 2016-01-20 | 2016-06-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 |
CN107007276A (zh) * | 2017-04-21 | 2017-08-04 | 祁欣妤 | 一种通过智能手环对心率进行采集分析的方法及智能手环 |
WO2020038453A1 (zh) * | 2018-08-23 | 2020-02-27 |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脉搏检测的可穿戴设备以及脉搏检测方法 |
-
2016
- 2016-01-20 CN CN201620055008.2U patent/CN20572933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8424A (zh) * | 2016-01-20 | 2016-06-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 |
CN107007276A (zh) * | 2017-04-21 | 2017-08-04 | 祁欣妤 | 一种通过智能手环对心率进行采集分析的方法及智能手环 |
WO2020038453A1 (zh) * | 2018-08-23 | 2020-02-27 |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脉搏检测的可穿戴设备以及脉搏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897011C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and displaying patient electrocardiograph data | |
CN105407800A (zh) | 脑功能障碍评价方法、脑功能障碍评价装置及其程序 | |
CN104181809B (zh) | 集计步器、心电、血氧功能的智能腕表 | |
KR20140129146A (ko) | 성능 평가 도구 | |
US20100145157A1 (en) | Compact monitor and a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user | |
US11071466B2 (en) | Portable device an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method | |
CN103677131A (zh) | 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
CN103052956A (zh) | 用于临床事件的显示和导航的方法 | |
Kalaivani et al. | Real time ecg and saline level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Arduino UNO processor | |
JP2010166961A (ja) | 心電計 | |
CN205729331U (zh) | 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 | |
CN104840219B (zh) | 一种笔式超声彩色显像仪 | |
US20150179079A1 (en) | Mobile devices as neural sensors for improved health outcomes and efficacy of care | |
CN109998470A (zh) | 一种视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4257376A (zh) | 基于云服务的智能健康监测扇子 | |
CN103690144A (zh) | 一种人眼视力监测仪 | |
CN203468585U (zh) | 一种眼科视力检查仪 | |
CN203789906U (zh) | 蓝牙手环 | |
CN105708424A (zh) | 号脉仪控制电路、智能号脉仪、智能手环及移动终端 | |
CN203576469U (zh) | 一种自助式智能视力检测仪 | |
JP2020130784A (ja) | 状態表示装置、状態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
KR20200050530A (ko) | 혈관 건강도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US11766199B2 (en) | Oximeter | |
CN104720789A (zh) | 单开关心电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 |
Kamble et al. | Heart Rate Monitoring By Using pulse sens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