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0906U - 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80906U CN205680906U CN201620587407.3U CN201620587407U CN205680906U CN 205680906 U CN205680906 U CN 205680906U CN 201620587407 U CN201620587407 U CN 201620587407U CN 205680906 U CN205680906 U CN 2056809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lic conductor
- data interface
- hard disc
- disc data
- contact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包括:转接部,其包括有转接端子和接触端子,转接端子被设置为多条金属导体的一端的彼此间距较大,而另一端的彼此间距较小;短接部,其通过金属导体将接触端子中任意不相邻的金属导体接通;基座,其设置有容置接触端子的通道和固定短接部的槽孔;盖体,其与基座配套使用;其中,接触端子的金属导体中挖设有一个延展部,其恰好遮挡住接触端子与通道之间的缝隙。本案通过设置短接部,可以灵活地连接任意两条或多条线路,且短接部能够实现装置体积的小型化;通过在接触端子的金属导体中挖设有一个延展部,使得其可以防止胶体或异物掉落到接触端子的接触端,以避免短路等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连接器已经实现了标准化,而部分连接器还需单独订制,因标准连接器和订制连接器中端子之间的节距(Pitch)不同,为了实现两者对接,通常适用电子线焊接或通过印刷电路板来实现节距的转换,这种转换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成本较高,生产组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案提供了一种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包括:
转接部,其包括有转接端子和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由多条彼此独立的金属导体组成;所述转接端子由多条金属导体组成,且被设置为所述多条金属导体的一端的彼此间距较大,而另一端的彼此间距较小;所述转接端子中金属导体间距较大的一端与所述接触端子中金属导体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短接部,其通过金属导体将所述接触端子中任意两个或多个不相邻的金属导体接通;
基座,其设置有容置所述接触端子的通道和固定所述短接部的槽孔;
盖体,其与所述基座配套使用,用于保护所述转接部和短接部;
其中,所述接触端子的每个金属导体中挖设有一个延展部,所述延展部恰好遮挡住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通道之间的缝隙。
优选的是,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待热熔固定所述转接端子的凸起块,所述凸起块间隔设置在所述转接端子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中,所述凸起块的顶端设有第一导向角;所述凸起块的高度是所述凸起块之间间距的0.5~2倍。
优选的是,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中,所述转接端子和接触端子为一体式结构或采用焊接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中,所述基座两端设有定位孔,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柱。
优选的是,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中,所述定位柱的根部设有限位块,顶部设有第二导向角,所述定位柱的横切面与所述定位孔的横切面相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中,所述盖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卡钩,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配套使用的第二凹槽,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套使用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限位块位于同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中,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保护所述转接端子的挡块。
优选的是,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中,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排线穿过的排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案可实现节距的灵活转换,可将大节距转换为小节距;
2)本案通过设置短接部,使得可以在无需重新设计转接端子结构的前提下,灵活地连接任意两条或多条线路,且短接部能够实现装置体积的小型化;
3)通过在接触端子的金属导体中挖设有一个延展部,使得其可以防止胶体或异物掉落到接触端子的接触端,以避免短路等现象发生;且该延展部本身就属于金属导体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在制作金属导体时一并压制而成,节约了工序,降低了成本;
4)通过在基座上设置凸起块,使得其可以在被热熔后,恰好固定住转接端子的金属导体,以防止金属导体翘起;通过在凸起块的顶部设置导向角,使得其在受压热熔时,能保证熔融后的胶体均匀地向两边扩散,并覆盖在转接端子的金属导体表面,同时对在安装金属导体时能起到导向作用,可使金属导体顺利进入到两个凸起块中间的区域,提高装配效率;通过精确设定凸起块的大小,来控制热熔后的凸起块的胶体量能恰好覆盖固定住金属导体,既不溢胶也不会出现断胶;
5)通过设置带有导向角的定位柱和限位块,使得盖体在装配过程中更易被导入定位孔,通过限位块可实现底座与盖体的稳固连接;
6)通过在盖体的一侧设置卡钩结构,在另一侧设置凹槽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盖体在装配时先倾斜一定角度完成一侧的预固定,以此来方便另一侧卡钩扣合,这样的装配的好处是装配效率高,卡钩等塑料件不易损坏,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的爆炸图。
图2为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中转接部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中基座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中盖体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中基座3和盖体4在盖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的剖面图(不含盖体4)。
图7为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在不含盖体4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的放大图。
图9为当转接端子5和接触端子6为分体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9所示,本案列出一实施例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包括:
转接部1,其包括有转接端子5和接触端子6,接触端子6由多条彼此独立的金属导体组成;转接端子5由多条金属导体组成,且被设置为多条金属导体的一端的彼此间距较大,而另一端的彼此间距较小,以此来实现对节距的转换,将大节距转换成小节距,以节省产品成本;转接端子5中金属导体间距较大的一端与接触端子6中金属导体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短接部2,其通过金属导体将接触端子6中任意两个或多个不相邻的金属导体接通;需要声明的是,短接部2并非只能用于接通不相邻的金属导体,它也可以接通相邻的两个导体,只是如果要接通相邻的两个金属导体,根本不需要通过短接部2来实现,在转接端子5上只要将相邻的两个金属导体连通即可,这样反而不占用体积。因此,在本案中,短接部2的作用主要是接通不相邻的金属导体。
基座3,其设置有容置接触端子6的通道7和固定短接部2的槽孔8;
盖体4,其与基座3配套使用,用于保护转接部1和短接部2;
其中,接触端子6的每个金属导体中挖设有一个延展部9,延展部9恰好遮挡住接触端子6与通道7之间的缝隙。在现有技术中对这个缝隙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额外在缝隙处添加一个堵块,但这样不仅多了堵块这一零件,也增加了一套工序,使得生产成本增加,而本案从金属导体自身中挖了一块延展部9出来,它起到了防尘防异物防胶体的作用,且在组装转接部1时就自动完成了对该缝隙的遮挡处理,既充分利用了原料,又节省了一道工序。
作为本案另一实施例,其中,基座3上设置有用于待热熔固定转接端子5的凸起块10,凸起块10间隔设置在转接端子5之间。凸起块10本身是一种热熔型塑料,它被热压后即软化,随后流向转接端子5表面,待冷却后就可将转接端子5牢牢地固定在基座3上。凸起块10可以防止转接端子5中的金属导体之间发生短路。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凸起块10的顶端设有第一导向角11;凸起块10的高度是凸起块10之间间距的0.5~2倍。第一导向角11的作用是使得凸起块10在受热压热熔时,能保证熔融后的塑料胶体均匀地向两边扩散,并覆盖在转接端子5的金属导体表面;通过精确限定凸起块10的高度与凸起块10与凸起块10之间间距的比例范围,来限定凸起块10凸出部分的含胶量大小,从而来控制热熔后的凸起块的胶体量能恰好覆盖固定住金属导体,且既不会出现溢胶也不会出现断胶。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转接端子5和接触端子6可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如图2所示)或采用焊接连接,即分体式结构(如图9所示)。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基座3两端设有定位孔12,盖体4上设有与定位孔12相对应的定位柱13。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定位柱13的根部设有限位块14,顶部设有第二导向角15,定位柱13的横切面与定位孔12的横切面相一致。第二导向角15的作用是在装配时给出导向,使定位柱13的顶部易于进入到定位孔12中,随后依靠限位块14来实现限位紧固。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盖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卡钩16,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7,基座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卡钩16相配套使用的第二凹槽18,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凹槽17相配套使用的第二卡钩19;第一卡钩16与限位块14位于同侧。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在装配时,第一凹槽17和第二卡钩19先完成扣合,盖体4与基座3形成一个倾斜角,该倾斜角有助于定位柱13导向进入定位孔12中,最后第一卡钩16和第二凹槽18完成扣合,这样装配的好处要比盖体4和基座3直上直下的扣合来得更迅速,且这种装配方式对卡钩的作用力小,不易使卡钩这种细小而精密的零部件损坏,从而不仅提高了装配效率,也减小了最终产品的残品率。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盖体上设有用于保护转接端子的挡块20。它的作用主要是防尘和防异物。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盖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排线穿过的排线孔21。
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的生产工序步骤为:原材冲压成型-注塑成型-电镀-组装-检验-包装-出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接部,其包括有转接端子和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由多条彼此独立的金属导体组成;所述转接端子由多条金属导体组成,且被设置为所述多条金属导体的一端的彼此间距较大,而另一端的彼此间距较小;所述转接端子中金属导体间距较大的一端与所述接触端子中金属导体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短接部,其通过金属导体将所述接触端子中任意两个或多个不相邻的金属导体接通;
基座,其设置有容置所述接触端子的通道和固定所述短接部的槽孔;
盖体,其与所述基座配套使用,用于保护所述转接部和短接部;
其中,所述接触端子的每个金属导体中挖设有一个延展部,所述延展部恰好遮挡住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通道之间的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待热熔固定所述转接端子的凸起块,所述凸起块间隔设置在所述转接端子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块的顶端设有第一导向角;所述凸起块的高度是所述凸起块之间间距的0.5~2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端子和接触端子为一体式结构或采用焊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两端设有定位孔,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根部设有限位块,顶部设有第二导向角,所述定位柱的横切面与所述定位孔的横切面相一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卡钩,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配套使用的第二凹槽,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套使用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限位块位于同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保护所述转接端子的挡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排线穿过的排线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87407.3U CN205680906U (zh) | 2016-06-16 | 2016-06-16 | 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87407.3U CN205680906U (zh) | 2016-06-16 | 2016-06-16 | 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80906U true CN205680906U (zh) | 2016-11-09 |
Family
ID=57433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587407.3U Active CN205680906U (zh) | 2016-06-16 | 2016-06-16 | 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8090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3865A (zh) * | 2016-04-25 | 2017-02-22 | 江苏联炜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
CN111525311A (zh) * | 2020-05-25 | 2020-08-11 | 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音频接口、音频转接线及其音频转接线的制备方法 |
CN111681686A (zh) * | 2020-05-22 | 2020-09-18 | 安庆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硬盘装置 |
-
2016
- 2016-06-16 CN CN201620587407.3U patent/CN20568090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3865A (zh) * | 2016-04-25 | 2017-02-22 | 江苏联炜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
CN111681686A (zh) * | 2020-05-22 | 2020-09-18 | 安庆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硬盘装置 |
WO2021232981A1 (zh) * | 2020-05-22 | 2021-11-25 | 安庆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硬盘装置 |
US11475925B2 (en) | 2020-05-22 | 2022-10-18 |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 Protective case for a hard disk device based on blockchain |
CN111525311A (zh) * | 2020-05-25 | 2020-08-11 | 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音频接口、音频转接线及其音频转接线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80906U (zh) | 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 |
US11303071B2 (en) | Connector having spacer enhancing connections with contac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20144049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6463865A (zh) | 硬盘数据接口节距转换器 | |
CN104810647A (zh) | 连接器pin短路连接结构、公头连接器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2290665A (zh) | 一种hdmi线缆连接器 | |
CN108832342A (zh) | 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及其工艺 | |
CN208796803U (zh) | 一种倒装电磁元件 | |
CN203950964U (zh) | 耳机音频插座 | |
CN203503820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5231298U (zh) | 便于批量加工的usb数据线 | |
CN203415241U (zh) | 存储模块、u盘组件及u盘 | |
CN205231297U (zh) | 带有插装焊接孔的Micro-USB插头 | |
CN104426023A (zh) | 集线器及其装配工艺方法 | |
CN204885503U (zh) | 闪存盘模组 | |
CN206490226U (zh) | 一种连接器结构 | |
CN102638737B (zh) | 微型扬声器用电连接件的制造方法 | |
CN105406227A (zh) | 带有插装焊接孔的Micro-USB插头 | |
CN208276784U (zh) | 一种多尺寸端子固定工装 | |
CN206546903U (zh) | 一种简化结构的USB‑Type‑c连接器 | |
CN205647414U (zh) | 模块分体式双玻组件用光伏接线盒 | |
CN20326081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615024U (zh) | 连接器pin短路连接结构及公头连接器 | |
CN104345399A (zh) | 光纤连接器 | |
CN208783135U (zh) | 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