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646232U - 导电端子 - Google Patents

导电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6232U
CN205646232U CN201620496816.2U CN201620496816U CN205646232U CN 205646232 U CN205646232 U CN 205646232U CN 201620496816 U CN201620496816 U CN 201620496816U CN 205646232 U CN205646232 U CN 205646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ection
conductive terminal
extension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968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进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968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6232U/zh
Priority to TW105210067U priority patent/TWM534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6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62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导电端子,其是由一金属材料一体弯折而成,其包括:一焊接部,其沿前后方向延伸;一架高部,由该焊接部的一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出;一延展部,由该架高部的顶端横向地延伸出;一弹性承托部,由该延展部的前侧向前向上弯折延伸出,其末段具有一承托臂;以及一弹性接触部,由该延展部的后侧先反向弯折再向前向上弯折延伸出,其末段具有向下延伸的一抵压臂;其中,该抵压臂位于该承托臂的上方,在该弹性接触部受外力作用下压时,该抵压臂能够对应抵压于该承托臂,从而使该弹性接触部额外获得一弹性承托力。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导电端子的接触力与可靠性。

Description

导电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端子的弹性接触结构。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US2009/0298348A1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弹性结构的接触端子,其包括一平坦的基部,由该基部的一端延伸出的、位于该基部上方且具有一接触部的一第一弹性臂,由该基部撕破地延伸出的一加强臂,以及由该基部的侧面竖直地向下延伸出的一焊脚。其中,该加强臂具有对应位于该接触部下方的部分以增强支撑力,该加强臂与该第一弹性臂基本上是叠置在一起并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当该第一弹性臂受到向下作用力时,该加强臂与该第一弹性臂会一并动作。这种接触端子的高度较矮,不适合某些需要接触端子具有较高的高度的应用场合,并且因为该第一弹性臂与加强臂是直接从基部上延伸出来的,在焊接到电路板时容易因为沾锡导致弹性下降,所以该基部只能以侧向直插的方式焊接到电路板上,而不适合以表面焊接的方式焊接到电路板,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导电端子,能够使端子具有较高的高度并同时提升导电端子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导电端子,其是由一金属材料一体弯折而成,其包括:
一焊接部,其沿前后方向延伸;
一架高部,由该焊接部的一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出;
一延展部,由该架高部的顶端横向地延伸出;
一弹性承托部,由该延展部的前侧向前向上弯折延伸出,其末段具有一承托臂;以及
一弹性接触部,由该延展部的后侧先反向弯折再向前向上弯折延伸出,其末段具有向下延伸的一抵压臂;
其中,该抵压臂位于该承托臂的上方,在该弹性接触部受外力作用下压时,该抵压臂能够对应抵压于该承托臂,从而使该弹性接触部额外获得一弹性承托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弹性接触部包括由该延展部的后侧反向地向前弯折延伸出的一U型段,由该U型段进一步向前平直延伸形成的一吸取平台,由该吸取平台的前侧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出的一弹性接触段以及由该弹性接触段进一步向下延伸出前述的抵压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抵压臂大体呈钩型,其包括向下延伸出的一延伸段以及由该延伸段的底端向后向上弯折延伸出的一弧弯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吸取平台的宽度大于该U型段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弹性承托部包括由该延展部的前侧向前平直延伸出的一延伸段,由该延伸段进一步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出的一弹性延伸段以及由该弹性延伸段再进一步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出的前述的承托臂,其中该弹性延伸段的斜率大于该承托臂的斜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弹性接触部的弹性接触段的斜率大于该弹性承托部的弹性延伸段的斜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电端子还包括由该焊接部的另一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出的一支撑部,该支撑部与该架高部间隔相对,该支撑部的顶端支撑在该延展部的底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弹性接触部不受外力作用时,该抵压臂与该承托臂之间是上下间隔有一间隙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焊接部是可以用表面焊的方式焊接到一电路板的;该延展部与该焊接部上下相对,并间隔有一垂直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焊接部呈一平板结构,该架高部是由该焊接部的后段延伸出的,该弹性承托部的前端及该弹性接触部的前端均不超出于该焊接部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架高部可以抬升导电端子的整体高度,并防止在将焊接部焊接到电路板时,弹性承托部及弹性接触部沾锡导致弹性下降,能够提升导电端子的可靠性;另外,由弹性承托部与弹性接触部构成的双重弹性结构,使得弹性接触部难以受损并具有增强的弹性力,能够提升导电端子的接触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较佳实施例的一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较佳实施例的一前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焊接部 2 架高部 3 延展部 4 弹性承托部 5 弹性接触部 6 支撑部 41 延伸段 43 弹性延伸段 45承托臂 51 U型段 52 吸取平台 53 弹性接触段 55 抵压臂 58 颈部 551延伸段 552 弧弯段。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电端子,其是由一金属材料一体弯折而成。该导电端子包括:一焊接部1,其沿前后方向延伸,能够以表面焊的方式焊接到一电路板(图未示)上;一架高部2,由该焊接部1的一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出;一延展部3,由该架高部2的顶端横向地延伸出;一弹性承托部4,由该延展部3的前侧向前向上弯折延伸出;一弹性接触部5,由该延展部4的后侧先反向弯折再向前向上弯折延伸出;以及一支撑部6,由该焊接部1的另一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出的,该支撑部6的顶端支撑在该延展部3的底侧面。其中,该弹性承托部4的末段具有一承托臂45,该弹性接触部5的末段具有向下延伸并对应位于该承托臂45上方的一抵压臂55。该弹性接触部5位于该弹性承托部4的上方,在该弹性接触部5受外力作用向下压时,该抵压臂55能够对应抵压于该承托臂45,从而使该弹性接触部5额外获得一弹性承托力,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该弹性接触部5与对接的一导电体(图未示,如电路板的接地导电片)之间的接触力,从而提高接触的可靠性。较佳地,在该弹性接触部5不受外力作用时,该抵压臂55与该承托臂45之间是上下间隔有一间隙的。
该焊接部1为矩形平板结构,其上没有设置撕破结构。该架高部2由该焊接部1的后段的一侧向上弯折延伸出。该支撑部6由该焊接部1的后部另一侧延伸出,并与该架高部2间隔相对。在本实施例中,该架高部2是由该焊接部1的一侧缘先向外向上圆弧弯折延伸再向上向内圆弧弯折延伸而成。该支撑部6是由该焊接部1的另一侧缘先向外向上圆弧弯折延伸再向上竖直延伸而成。该支撑部6的顶端大致与该延展部3的底侧面贴齐。这种结构的架高部2本身就具备较好的支撑强度,再借助该支撑部6对该延展部3相对的另一侧进行支撑,可以确保在该导电端子受外力作用时,该延展部3本身不会变形或者向下塌陷。而在某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该支撑部6是可以省却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该架高部2及该支撑部6的支撑,使该延展部3与该焊接部1上下相对设置,并间隔有一垂直间隙,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熔融的焊锡从该焊接部1向上攀爬,对该弹性承托部4及该弹性接触部5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延展部3与该焊接部1可以是上下贴接地设置(图未示出),同样也可以达到防止爬锡的效果,只是不如本实施例的效果较好。
该弹性承托部4包括由该延展部3的前侧向前平直延伸出的一延伸段41,由该延伸段41的前侧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出的一弹性延伸段43以及由该弹性延伸段43的顶端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出的该承托臂45。其中,该弹性延伸段43的斜率大于该承托臂45的斜率。该弹性承托部4的宽度与该焊接部1大致一致。该弹性延伸段43及承托臂45的宽度小于该延展部3的宽度。该弹性承托部4的前端不超出于该焊接部1的前端。
该弹性接触部5包括由该延展部3的后侧反向地向前弯折延伸出的一U型段51,由该U型段51的前侧进一步向前平直延伸出的一吸取平台52,由该吸取平台52的前侧进一步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出的一弹性接触段53,由该弹性接触段53的顶端反向地向下延伸出的该抵压臂55。该抵压臂55大体呈钩型,其包括向下延伸出的一延伸段551以及由该延伸段551的底端向后向上弯折延伸出的一弧弯段552,从而利于该抵压臂55在该承托臂45上滑动。该吸取平台52的宽度大于该U型段51的宽度从而便于吸取。该弹性接触段53的宽度与该焊接部1大致一致。该弹性接触段53的宽度小于该吸取平台52的宽度。该弹性接触部5的前端不超出于该焊接部1的前端,该弹性接触部5的后端不落后于该焊接部1的后端,从而可以防止该导电端子在受到外力下压时向前翻倒。
该弹性接触段53的顶部能够与对接的导电体对应抵接在一起。该弧弯段552的底部与该弹性承托部4的承托臂45相对应。该吸取平台52的宽度大于该U型段51的宽度。该弹性接触段53在与该吸取平台52相交处形成有向前向上倾斜延伸且宽度由宽变窄的一颈部58。参见图3,该弹性接触段53的斜率大于该弹性延伸段43的斜率。这种结构使得该弹性接触段53与弹性延伸段43之间,由后往前间隔是越来越大的,该弹性接触部5可以较该弹性承托部4难以变形,也就是说,当外力作用过大时,该弹性承托部4会先于该弹性接触部5失效,从而使得该弹性承托部4对该弹性接触部5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提升整个导电端子的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架高部2可以抬升导电端子的整体高度,并将焊接部1与弹性承托部4及弹性接触部5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开来,防止在将焊接部1焊接到电路板时,弹性承托部4及弹性接触部5沾连到电路板上熔融的焊锡导致弹性下降,能够提升导电端子的可靠性;另外,弹性承托部4与弹性接触部5构成的双重弹性结构,使得弹性接触部5难以受损并具有增强的弹性力,能够提升导电端子的接触可靠性。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电端子,其是由一金属材料一体弯折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焊接部,其沿前后方向延伸;
一架高部,由该焊接部的一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出;
一延展部,由该架高部的顶端横向地延伸出;
一弹性承托部,由该延展部的前侧向前向上弯折延伸出,其末段具有一承托臂;以及
一弹性接触部,由该延展部的后侧先反向弯折再向前向上弯折延伸出,其末段具有向下延伸的一抵压臂;
其中,该抵压臂位于该承托臂的上方,在该弹性接触部受外力作用下压时,该抵压臂能够对应抵压于该承托臂,从而使该弹性接触部额外获得一弹性承托力。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接触部包括由该延展部的后侧反向地向前弯折延伸出的一U型段,由该U型段进一步向前平直延伸形成的一吸取平台,由该吸取平台的前侧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出的一弹性接触段以及由该弹性接触段进一步向下延伸出前述的抵压臂。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抵压臂大体呈钩型,其包括向下延伸出的一延伸段以及由该延伸段的底端向后向上弯折延伸出的一弧弯段。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吸取平台的宽度大于该U型段的宽度。
5.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承托部包括由该延展部的前侧向前平直延伸出的一延伸段,由该延伸段进一步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出的一弹性延伸段以及由该弹性延伸段再进一步向前向上倾斜延伸出的前述的承托臂,其中该弹性延伸段的斜率大于该承托臂的斜率。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接触部的弹性接触段的斜率大于该弹性承托部的弹性延伸段的斜率。
7.依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还包括由该焊接部的另一侧缘向上弯折延伸出的一支撑部,该支撑部与该架高部间隔相对,该支撑部的顶端支撑在该延展部的底侧面。
8.依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在该弹性接触部不受外力作用时,该抵压臂与该承托臂之间是上下间隔有一间隙的。
9.依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焊接部是可以用表面焊的方式焊接到一电路板的;该延展部与该焊接部上下相对,并间隔有一垂直间隙。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焊接部呈一平板结构,该架高部是由该焊接部的后段延伸出的,该弹性承托部的前端及该弹性接触部的前端均不超出于该焊接部的前端。
CN201620496816.2U 2016-05-26 2016-05-26 导电端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46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96816.2U CN205646232U (zh) 2016-05-26 2016-05-26 导电端子
TW105210067U TWM534911U (zh) 2016-05-26 2016-07-05 導電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96816.2U CN205646232U (zh) 2016-05-26 2016-05-26 导电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6232U true CN205646232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53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9681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46232U (zh) 2016-05-26 2016-05-26 导电端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6232U (zh)
TW (1) TWM53491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4941A (zh) * 2019-09-25 2019-12-03 深圳市精睿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性连接弹片、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12768976A (zh) * 2020-12-30 2021-05-07 华芯威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功率模块用引线端子
TWI842270B (zh) * 2022-01-24 2024-05-1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4941A (zh) * 2019-09-25 2019-12-03 深圳市精睿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性连接弹片、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12768976A (zh) * 2020-12-30 2021-05-07 华芯威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功率模块用引线端子
TWI842270B (zh) * 2022-01-24 2024-05-1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4911U (zh) 2017-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46232U (zh) 导电端子
US7497744B2 (en) Terminal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600462A (zh) 天线连接弹片
CN206134992U (zh) 导电端子
CN201975542U (zh) 导电端子
CN202759059U (zh) 具有双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
CN105375144B (zh) 触头
JP5656119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CN205069945U (zh) 弹片端子
CN201440510U (zh) 电连接器
CN203026686U (zh) 弹片
TWM525014U (zh) 彈片端子
CN101740914B (zh) 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的制备工艺
US20120302109A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having a pair of strengthening arms
CN205335526U (zh) 连接器
CN204011816U (zh) 导电端子
CN206558747U (zh) 导电端子
CN203617457U (zh) 端子
CN206712063U (zh) 一种导电端子
CN202142660U (zh) 端子结构的连接器
CN201285866Y (zh) 导电端子
CN207149741U (zh) 连接器
CN204103093U (zh) 电连接器
CN214254759U (zh) 一种超短弹片
CN108134222B (zh) 侧接弹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