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5929U - 撕裂式瓶盖 - Google Patents
撕裂式瓶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15929U CN205615929U CN201620389981.8U CN201620389981U CN205615929U CN 205615929 U CN205615929 U CN 205615929U CN 201620389981 U CN201620389981 U CN 201620389981U CN 205615929 U CN205615929 U CN 2056159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neck
- tearing
- piece
- upper cover
- t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撕裂式瓶盖,解决通过拉环扯开瓶盖内的撕裂片时,不易扯开撕裂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撕裂式瓶盖,包括底盖和上盖,底盖内设置瓶口,瓶口内设置撕裂片,撕裂片上连接拉环,撕裂片呈弧形球面状,且撕裂片凸向底盖所在的一侧,从而增大了拉环和撕裂片间的间隙,有利于手指穿入拉环,方便扯开撕裂片。瓶口呈弧形球面状,可实现液体的全方位回流,极大减少液体在瓶盖内的残留。撕裂片的边缘设置至少一个突出部,扯开撕裂片后,突出部在瓶口内形成引流槽,便于控制液体倾倒时的流量。瓶口边缘设置翻边结构,可避免液体流至瓶口外侧。上盖内侧设置扣环,扣环配合弧形球面状的瓶口,有利于瓶盖的二次密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带有撕裂片和拉环的撕裂式瓶盖。
背景技术
盛装调味品的瓶子需要经常打开,撕裂式瓶盖包括底盖和上盖,底盖和上盖连接在一起,底盖内设置瓶口,瓶口内设置撕裂片和拉环,初次使用时,拉动拉环撕开撕裂片作为出口,使用后将上盖扣合于底盖保持瓶内的密闭。
现有的撕裂片呈圆形或矩形,且与瓶口所在平面互相平行,使用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由于瓶口尺寸小,手指不易插入拉环,不易通过拉环扯开撕裂片。第二、撕裂片呈圆形或矩形,且为平面状,倾倒液态调味品不容易控制倾倒流量,而且使用后,调味品不能完全回流至瓶体内,残留于瓶盖内。第三、扯开撕裂片后,底盖和上盖之间密封不严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撕裂式瓶盖,解决通过拉环扯开瓶盖内的撕裂片时,手指不易插入拉环,不易扯开撕裂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撕裂式瓶盖,包括底盖和上盖,所述底盖内设置瓶口,瓶口内设置撕裂片,撕裂片上连接拉环,所述撕裂片呈弧形球面状,且撕裂片凸向底盖所在的一侧。
由于撕裂片凸向底盖所在的一侧,可增大拉环和撕裂片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手指穿入拉环,从而方便扯开撕裂片。
进一步的是,所述瓶口呈弧形球面状,且凸向底盖所在的一侧。扯开撕裂片后,瓶口边缘呈弧形球面状,利于瓶盖内的液体回流入瓶体内,减少残留。
进一步的是,所述撕裂片的边缘设置至少一个凸出部,扯开撕裂片后,凸出部在瓶口内形成引流槽。
更进一步的是,所述瓶口对应于引流槽的边缘设置翻边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盖内侧设置扣环,扣环与所述瓶口相适配。当上盖扣合于底盖上,扣环可对瓶口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盖和上盖由铰链连接在一起,上盖可相对底盖翻转,底盖和上盖之间设置卡扣结构。底盖和上盖由铰链连接在一起,可避免上盖丢失,且开启方便,可以实现单手开启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瓶口内设置的撕裂片呈弧形球面状,增加了拉环与撕裂片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在扯开撕裂片时手指的受力,便于扯开撕裂片。瓶口呈弧形球面状,可实现液体的全方位回流,极大减少了液体在瓶盖内的残留。瓶口内形成引流槽能起到引流作用,便于控制液体倾倒时的流量。瓶口边缘的翻边结构可避免液体流至瓶口外侧。上盖内侧设置扣环,扣环配合弧形球面状的瓶口,有利于瓶盖的二次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撕裂式瓶盖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撕裂式瓶盖扣合后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撕裂式瓶盖开启后的结构图。
图5是图4中B-B剖面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底盖1、撕裂片11、拉环12、翻边结构13、上盖2、扣环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撕裂式瓶盖,包括底盖1和上盖2,所述底盖1内设置瓶口,瓶口内设置撕裂片11,撕裂片11将瓶口封闭,撕裂片11上连接拉环12,通过拉动拉环12可将撕裂片11扯开以打开瓶口。撕裂片11呈弧形球面状,且撕裂片11凸向底盖1所在的一侧,以增大拉环12和撕裂片11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手指穿入拉环12的受力,从而方便地扯开撕裂片11。
扯开瓶口之前,瓶口呈弧形球面状,撕裂片11与瓶口为一整体,且凸向底盖1所在的一侧。扯开撕裂片11后,瓶口的边缘保持弧形球面状,有利于瓶盖内的液体,例如液态的调味品回流入瓶体内,减少残留。
为了调整倾倒时的流量,撕裂片11的边缘设置至少一个凸出部,凸出部呈锐角状,如图4所示,扯开撕裂片11后,凸出部在瓶口内相应地形成引流槽。瓶口对应于引流槽的边缘设置翻边结构13,避免液体流至瓶口外侧。
上盖2的内侧还设置扣环21,扣环21与所述瓶口相适配,由于瓶口呈弧形球面状,当上盖2扣合于底盖1上,扣环21对瓶口进行密封,可增强瓶口与扣环21之间的密封效果。
底盖1和上盖2可以为分体式,底盖1和上盖2之间螺纹连接或者直接扣合。更好的方案是底盖1和上盖2由铰链连接在一起,如图1和图4所示,上盖2可相对底盖1翻转,底盖1和上盖2之间设置卡扣结构。底盖1和上盖2由铰链连接在一起,可避免上盖2丢失,开启方便,可以实现单手开启上盖2。底盖1和上盖2进行外部密封,瓶口与扣环21进行内部密封,保证瓶盖的密封效果。
Claims (6)
1.撕裂式瓶盖,包括底盖(1)和上盖(2),所述底盖(1)内设置瓶口,瓶口内设置撕裂片(11),撕裂片(11)上连接拉环(12),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片(11)呈弧形球面状,且撕裂片(11)凸向底盖(1)所在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呈弧形球面状,且凸向底盖(1)所在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片(11)的边缘设置至少一个凸出部,扯开撕裂片(11)后,凸出部在瓶口内形成引流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撕裂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对应于引流槽的边缘设置翻边结构(1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裂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内侧设置扣环(21),扣环(21)与所述瓶口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和上盖(2)由铰链连接在一起,上盖(2)可相对底盖(1)翻转,底盖(1)和上盖(2)之间设置卡扣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89981.8U CN205615929U (zh) | 2016-05-03 | 2016-05-03 | 撕裂式瓶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89981.8U CN205615929U (zh) | 2016-05-03 | 2016-05-03 | 撕裂式瓶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15929U true CN205615929U (zh) | 2016-10-05 |
Family
ID=5702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389981.8U Active CN205615929U (zh) | 2016-05-03 | 2016-05-03 | 撕裂式瓶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15929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6639A (zh) * | 2017-05-22 | 2017-07-25 | 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 | 双组份多色调味品翻盖 |
CN107176377A (zh) * | 2017-06-16 | 2017-09-19 | 泰兴市康威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液体灌装一体式防盗拉环翻盖 |
CN109398921A (zh) * | 2018-11-30 | 2019-03-01 | 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快拆盖 |
CN111717529A (zh) * | 2020-07-28 | 2020-09-29 | 广州承天包装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双色防伪瓶盖 |
CN112455915A (zh) * | 2020-11-25 | 2021-03-09 | 安徽鼎泓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防盗瓶盖 |
CN112810991A (zh) * | 2021-02-02 | 2021-05-18 | 安徽鼎泓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连体瓶盖 |
-
2016
- 2016-05-03 CN CN201620389981.8U patent/CN2056159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6639A (zh) * | 2017-05-22 | 2017-07-25 | 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 | 双组份多色调味品翻盖 |
CN107176377A (zh) * | 2017-06-16 | 2017-09-19 | 泰兴市康威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液体灌装一体式防盗拉环翻盖 |
CN109398921A (zh) * | 2018-11-30 | 2019-03-01 | 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快拆盖 |
CN109398921B (zh) * | 2018-11-30 | 2024-03-19 | 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垃圾分类的快拆盖 |
CN111717529A (zh) * | 2020-07-28 | 2020-09-29 | 广州承天包装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双色防伪瓶盖 |
CN112455915A (zh) * | 2020-11-25 | 2021-03-09 | 安徽鼎泓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防盗瓶盖 |
CN112810991A (zh) * | 2021-02-02 | 2021-05-18 | 安徽鼎泓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连体瓶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15929U (zh) | 撕裂式瓶盖 | |
WO2021078028A1 (zh) | 一种便于单手开启的容器盖 | |
CN209225705U (zh) | 用于环保回收的快拆盖 | |
CN207712601U (zh) | 卫生尖嘴盖 | |
CN202389743U (zh) | 安全瓶盖 | |
CN206842061U (zh) | 双组份多色调味品翻盖 | |
CN207208877U (zh) | 一种罐口封堵器 | |
CN207985616U (zh) | 一种易取出密封性好的面膜包装袋 | |
CN208217247U (zh) | 一种易撕盖 | |
CN209337256U (zh) | 便于垃圾分类的快拆盖 | |
CN202208436U (zh) | 一种新型拉环 | |
CN207121035U (zh) | 易撕拉链袋 | |
CN206885701U (zh) | 一种防儿童打开凹凸扣自封袋的拉扣 | |
CN207434105U (zh) | 一种酱油瓶盖结构 | |
GB812580A (en) | Improvements in lids for vessel mouths | |
CN203568137U (zh) | 防撬包装桶 | |
CN206218457U (zh) | 一种新型瓶盖 | |
CN205891602U (zh) | 瓶盖 | |
CN201400367Y (zh) | 一种密封瓶盖 | |
CN207524244U (zh) | 具有易撕结构的盖体 | |
CN208665936U (zh) | 一种防盗盖 | |
CN208897691U (zh) | 一种安全密封包装盒 | |
CN205837434U (zh) | 一种易拉罐 | |
CN208699463U (zh) | 一种易拉瓶盖 | |
CN204635073U (zh) | 逆向拉开式烟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