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593413U - 一种换热器内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内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3413U
CN205593413U CN201620327224.8U CN201620327224U CN205593413U CN 205593413 U CN205593413 U CN 205593413U CN 201620327224 U CN201620327224 U CN 201620327224U CN 205593413 U CN205593413 U CN 205593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pentine pipe
pipe
shunt head
joint
serpent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272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波
林立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de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Fei Dasi Management Of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de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Fei Dasi Management Of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de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Fei Dasi Management Of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de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Fei Dasi Management Of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272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3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3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34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内管,包括进水分流头、出水分流头、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进水分流头、出水分流头与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分别连接,形成三线螺旋结构。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内管采用三线螺旋式结构,改善了单条螺旋管的换热均衡性不足的缺点,同时也提高了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内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内管,具体涉及一种三线螺旋结构的换热器内管。
背景技术
换热器内管安装于换热器的热交换部分,主要起到流体热交换的作用,利用热传导的原理,在换热器的热交换面上进行热交换,在换热器规格尺寸确定的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增加换热面积的方式来提高换热效率,现有的换热器换热部分一般为翅片式换热器,而套管式换热器内管多是由一条多槽的螺旋管构成的。多槽螺旋管构成的换热器内管换热功能的均衡性不强、换热面积难以扩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内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换热器内管,包括进水分流头、出水分流头、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
所述进水分流头的一端设有主管道接头,所述进水分流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旋管接头、第二螺旋管接头、第三螺旋管接头;所述出水分流头的一端设有主管道接头,所述出水分流头另一端设有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第三管接头;
所述第一螺旋管为右旋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的一端与进水分流头的第一螺旋管接头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分流头的第一管接头连接;
所述第二螺旋管为右旋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的一端与进水分流头的第一螺旋管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分流头的第二管接头连接;
所述第三螺旋管为左旋螺旋管,所述第三螺旋管的一端与进水分流头的第一螺旋管接头连接,所述第三螺旋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分流头的第三管接头连接。
所述进水分流头的主管道接头与第一螺旋管接头、第二螺旋管接头、第三螺旋管接头通过密封管道连通;所述出水分流头的主管道接头与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第三管接头通过密封管道连通。
所述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形成三线螺旋结构。
所述进水分流头、出水分流头与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
所述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为不锈钢管道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进水分流头和出水分流头的主管道接头的管道内侧或者外侧设有连接螺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内管,采用两端的进水分流头、出水分流头和中间部分的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密封连接而成,中间部分的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形成三线螺旋结构,增加了管内物质与管外物质的热交换面积,同时,螺旋线形设计使得管内物质在换热器内管中的流动长度增加,提高了换热过程发生的总长度。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内管采用三根螺旋管对换热器内管接头进行分流,各螺旋管中同时发生换热过程,提高了换热器内管的均衡性,换热介质在换热器内管中的分流再合流的过程,使得热交换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内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内管进水分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11-金属分流头,12-出水分流头,21-第一螺旋管,22-第二螺旋管,23-第三螺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换热器内管的,包括进水分流头11、出水分流头12、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进水分流头11的一端设有主管道接头,所述进水分流头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旋管接头、第二螺旋管接头、第三螺旋管接头;出水分流头12的一端设有主管道接头,出水分流头1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旋管接头、第二螺旋管接头、第三螺旋管接头;第一螺旋管21为右旋螺旋管,第一螺旋管21的一端与进水分流头11的第一螺旋管接头连接,第一螺旋管21的另一端与出水分流头12的第一管接头连接;第二螺旋管22为右旋螺旋管,第二螺旋管22的一端与进水分流头11的第一螺旋管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螺旋管22的另一端与出水分流头12的第二管接头连接;第三螺旋管23为左旋螺旋管,所述第三螺旋管23的一端与进水分流头11的第一螺旋管接头连接,所述第三螺旋管23的另一端与出水分流头12的第三管接头连接;进水分流头11的主管道接头与第一螺旋管接头、第二螺旋管接头、第三螺旋管接头通过密封管道连通;出水分流头12的主管道接头与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第三管接头通过密封管道连通。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形成三线螺旋结构。进水分流头11、出水分流头12与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的连接处为设有密封件。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为不锈钢管道一体成型制成。进水分流头11和出水分流头12的主管道接头的管道内侧或者外侧设有连接螺纹。
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内管的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采用不锈钢一体成型制成,现有工艺水平易加工制成。更进一步地,可在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表面进行防锈处理或者增加防锈涂层。
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内管的进水分流头11、出水分流头12采用不锈钢结构,进水分流头11、出水分流头12与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该密封件起到密封管道作用;或者,在进水分流头11、出水分流头12与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的连接处采用焊接或者压铸密封连接,保证连接处为密封光滑连接。
进水分流头11和出水分流头12的主管道接头的管道内侧或者外侧设有连接螺纹,便于换热器内管与安装口的安装固定。
在工作时,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内管的管内介质与管外的介质在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的管壁处发生热交换过程,由于采用三线螺旋式结构,增加了热交换过程发生总长度,同时也增加了发生热交换过程的总面积。同时,在进水分流头11、出水分流头12处发生的分流、合流过程,使得管内介质分流进入三根螺旋管中,进行热交换过程,然后再汇集到换热器内管的出口处,提高了热交换过程的均衡性。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内管与现有的多槽螺旋管构成的换热器内管相比,具有换热功能的均衡性强、换热面积大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直接的置换或等同的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换热器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分流头(11)、出水分流头(12)、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
所述进水分流头(11)的一端设有主管道接头,所述进水分流头(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旋管接头、第二螺旋管接头、第三螺旋管接头;所述出水分流头(12)的一端设有主管道接头,所述出水分流头(12)另一端设有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第三管接头;
所述第一螺旋管(21)为右旋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21)的一端与进水分流头(11)的第一螺旋管接头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管(21)的另一端与出水分流头(12)的第一管接头连接;
所述第二螺旋管(22)为右旋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22)的一端与进水分流头(11)的第一螺旋管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螺旋管(22)的另一端与出水分流头(12)的第二管接头连接;
所述第三螺旋管(23)为左旋螺旋管,所述第三螺旋管(23)的一端与进水分流头(11)的第一螺旋管接头连接,所述第三螺旋管(23)的另一端与出水分流头(12)的第三管接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流头(11)的主管道接头与第一螺旋管接头、第二螺旋管接头、第三螺旋管接头通过密封管道连通;所述出水分流头(12)的主管道接头与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第三管接头通过密封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形成三线螺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流头(11)、出水分流头(12)与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管(21)、第二螺旋管(22)、第三螺旋管(23)为不锈钢管道一体成型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流头(11)和出水分流头(12)的主管道接头的管道内侧或者外侧设有连接螺纹。
CN201620327224.8U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换热器内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93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27224.8U CN205593413U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换热器内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27224.8U CN205593413U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换热器内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3413U true CN205593413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3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2722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93413U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换热器内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34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8792A (zh) * 2021-01-19 2021-04-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井下强化换热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8792A (zh) * 2021-01-19 2021-04-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井下强化换热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4611Y (zh) 燃气热水器的显热换热器
CN204881271U (zh) 一种内插分段丝网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05593413U (zh) 一种换热器内管
CN203163576U (zh) 变径波节换热管
CN203177682U (zh) 高效波纹薄壁冷凝换热器
CN103575128B (zh) 一种快速换热装置
CN206330459U (zh) 一种蛇形圆管式散热器
CN203163557U (zh) 高效波节换热管的换热器
CN201089729Y (zh) 一种管壳式海水淡化器
CN112762753A (zh) 基于内螺纹和正反内翅片耦合结构的多段式强化换热管
CN205425897U (zh) 一种高效换热器
CN204255120U (zh) 三层套管冷凝器
CN208366121U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
CN104110979A (zh) 一种u型管束温水循环大流量天然气复热器
CN2555491Y (zh) 异型管换热器
CN202547448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的换热器
CN207610572U (zh) 一种复合元件及包含其的干湿联合冷却装置
CN208011828U (zh) 新型波纹结构地暖盘管
CN205090853U (zh) 高效变径波节换热管
CN203190848U (zh) 一种u型管束温水循环大流量天然气复热器
CN222688887U (zh) 一种节能管式热换器
CN110081740A (zh) 一种燃气热水炉采暖用双层五管套管热交换器
CN207585402U (zh) 管道式盘管汽水换热器
CN208588115U (zh) 新型热泵用水源换热器
CN202350162U (zh) 冷源机房用强化对流换热型分集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