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9384U -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89384U CN205589384U CN201620209240.7U CN201620209240U CN205589384U CN 205589384 U CN205589384 U CN 205589384U CN 201620209240 U CN201620209240 U CN 201620209240U CN 205589384 U CN205589384 U CN 2055893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ring
- box body
- pedal
- fixing
- push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属于交通工具领域,其包括箱体、鞍座机构、转向机构、转向固定机构、驱动机构、棘轮驱动机构、同步带传动机构、折叠转向机构、折叠万向轮机构、推杆、储物箱;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具有“手提式”手提箱功能、“箱式”手推车推行功能和“拉杆箱式”拖车拖行功能,该装置稳定性和可操控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属于交通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脚踏助力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环保交通工具,因可通过人力及电力驱动使得其有很广的使用人群。而目前市场上多数脚踏助力车都是在传统的自行车上加上驱动电机构成,导致其实用性、效率不高。如何充分利用这种环保健康的交通工具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脚踏助力车能使用于多种场合。提高脚踏助力车的效率、便携性和实用性,是现有脚踏助力车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效率高,驱动省力,具有电力、人力两种驱动方式,体积小可折叠,同时还具有“手提式”手提箱功能、“箱式”手推车推行功能和“拉杆箱式”拖车拖行功能以及其它辅助功能,以方便使用者上下班、上下交通工具、购物、旅行等用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省力、轻便、体积小,同时带有储物箱及兼备手推车、拉杆箱的功能以方便使用者购物、携带行李、及上下班等多用途的脚踏助力车,解决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包括箱体2、鞍座机构、转向机构、转向固定机构、驱动机构、棘轮驱动机构、同步带传动机构、折叠转向机构、折叠万向轮机构、推杆3、储物箱56。
其中,所述箱体2上方设有座垫收纳区域45,座垫杆插入孔44设置在座垫收纳区域45中,箱体2两侧设有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定滑轮安装区域50,箱体2前端设有固定块滑道52、固定条滑槽55,固定块滑道52上设有固定孔54,箱体2下方设有折叠转向轮收纳区域53、万向轮收纳区域58。
所述鞍座机构包括座垫1和座垫高度调节机构,座垫1与箱体2上的座垫杆插入孔44活动连接,座垫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座垫杆插入孔44的端部。
所述座垫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座垫固定环26和座垫固定调节螺钉27,座垫固定环26设置在座垫杆插入孔44的上端,座垫固定调节螺钉27与座垫固定环26通过螺纹配合。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扶手21、转向杆14、转向轮机架11、转向轮13、转向轮转轴12,其中转向扶手21固连在转向杆14一端,转向轮机架11设置在转向杆14另一端,转向杆14为可伸缩杆,转向轮转轴12与转向轮机架11转动连接,转向轮13与转向轮转轴12固连,转向杆14与转向固定机构活动连接从而实现转向机构与箱体2的连接。
所述转向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15、转向机构固定块16、固定条17,固定块15安装于箱体2的固定块滑道52内,转向机构固定块16一端安装于固定块滑道52内,另一端与转向杆14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条17安装于箱体2的固定条滑槽55内,固定条17与固定块15通过孔配合,同时固定条17下端与箱体2上的固定孔54配合,实现固定块15的固定,转向固定机构工作状态中,固定块15上与固定条配合的孔与固定孔54保持轴线对齐;转向固定机构非工作状态中,固定块15、转向机构固定块16在固定块滑道52内自由滑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7、侧板35、阶梯轴Ⅰ37、转向盒66、定位销67,两个驱动轮7与阶梯轴Ⅰ37通过键连接,阶梯轴Ⅰ37与侧板35一端转动连接,转向盒66与侧板35另一端转动连接,转向盒66与箱体2固连,转向盒66上方设置有定位销67,其通过提起或在拉力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控制驱动机构的折叠,当同时提起定位销67时,限位解锁,所述侧板35可围绕转向盒66旋转,将驱动机构转至上极限位置可使驱动机构收起到箱体2内部,工作时将驱动机构旋转至下极限位置。
所述棘轮驱动机构包括定滑轮4、钢丝绳5、棘轮外圈8、阶梯轴Ⅱ42、棘轮64、棘爪65、止动爪压片68、止动爪69、棘爪压片70、脚踏机构,阶梯轴Ⅱ42与箱体2通过轴承配合连接,棘轮外圈8设置在棘轮64外并安装于箱体2两侧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内,两个棘轮64通过键分别连接于阶梯轴Ⅱ42两端并安装于箱体2上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中,棘爪65与棘轮外圈8活动连接,棘爪65与棘轮64啮合,棘爪压片70与棘轮外圈8固连并压在棘爪65上,止动爪69活动连接在箱体2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止动爪69与棘轮64啮合,止动爪压片68与箱体2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固连并压在止动爪69上,脚踏机构与棘轮外圈8固连,2个定滑轮4分别安装于箱体2两侧的定滑轮安装区域50内,钢丝绳5设置在2个定滑轮4上并与定滑轮4相配合,其两端分别与箱体2两侧的脚踏机构缠绕连接。
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踏板轴6、踏板9、拉环80、弹簧83,踏板轴6与棘轮外圈8固连,踏板9安装在踏板轴6上,拉环80通过弹簧83固定在踏板9内;其中踏板轴6上设有踏板回转轴85、拉环固定槽86、钢丝绳缠绕轴87,钢丝绳缠绕轴87固定在棘轮外圈8上,钢丝绳5末端与钢丝绳缠绕轴87缠绕连接;踏板9上设有拉环滑动槽81、踏板回转孔82,拉环80通过2个弹簧83固定在踏板9的拉环滑动槽81内,踏板9通过踏板回转孔82与踏板轴6上的踏板回转轴85连接,拉环80上设有拉环固定块84,工作时拉环固定块84与踏板轴6上的拉环固定槽86相配合,不工作时通过拉动拉环80,拉环固定块84与踏板轴6上的拉环固定槽86脱离可实现踏板的折叠。
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41、从动带轮38、同步带40,主动带轮41与阶梯轴Ⅱ42键连接并位于2个棘轮64间,从动带轮38与阶梯轴Ⅰ37键连接并位于2个驱动轮7间,同步带40与主动带轮41、从动带轮38啮合传动。
所述折叠转向机构包括折叠转向轮59、折叠转向轮转轴60、折叠转向轮机架61、定位凸轮Ⅰ71,定位凸轮Ⅰ71上设有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Ⅰ72-1、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Ⅱ72-2、定位凸轮Ⅰ回转孔73,折叠转向轮59与折叠转向轮机架61通过折叠转向轮转轴60连接,折叠转向轮机架61与定位凸轮Ⅰ71固连,折叠转向机构通过定位凸轮Ⅰ回转孔73安装于箱体2上的折叠转向轮收纳区域53内;通过转动折叠转向机构,当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Ⅰ72-1与箱体2压紧时,折叠转向机构为工作状态,当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Ⅱ72-2与箱体2压紧时,折叠转向机构为非工作状态。
所述折叠万向轮机构包括万向轮机架62、万向轮63、定位凸轮Ⅱ74、万向轮转轴75,定位凸轮Ⅱ74上设有定位凸轮Ⅱ回转孔76、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Ⅰ77-1、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Ⅱ77-2,万向轮63通过万向轮转轴75与万向轮机架62活动连接,万向轮机架62与定位凸轮Ⅱ74 360度回转连接,折叠万向轮机构通过定位凸轮Ⅱ回转孔76安装于箱体2上的万向轮收纳区域58中;通过转动折叠万向轮机构,当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Ⅱ77-2与箱体2压紧时,折叠万向轮机构为工作状态,当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Ⅰ77-1与箱体2压紧时,折叠万向轮机构为非工作状态。
所述推杆3与箱体2活动连接并位于箱体2后端,箱体2上设置有转向机构收纳区域51,扶手盖板23、转向轮盖板10分别设置在转向机构收纳区域51两端并与箱体2铰接,储物箱56设置在箱体2内并位于储物箱盖25内侧,储物箱盖25与箱体2铰接;箱体2上方居中设有提手24。
所述箱体2后端两侧设有推杆滑动槽46、推杆矩形定位槽47、推杆收纳区域48;推杆3上设有推杆扶手34,其两端对称设置有推杆回转销79,推杆回转销79上设置有推杆定位矩形块78,推杆3通过推杆回转销79设置在箱体2上的推杆滑动槽46内,非工作状态时推杆3放置于箱体2上的推杆收纳区域48内,工作时将推杆3从推杆收纳区域48取出并与地面呈一定角度转动,沿推杆滑动槽45推动,使推杆定位矩形块78设置于推杆矩形定位槽47内,推杆3与地面呈45度。
所述箱体2外形尺寸为长52×宽36×高14厘米,所述助力车完全折叠状态时外形尺寸即为箱体2的尺寸,满足国内各航空公司对随身携带的行李箱的尺寸限制规定,箱体2材料采用高强度高韧性高刚度塑料材料,大大降低整车重量。
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把20、鼓刹36,转向扶手21的右端设有刹把20,2个鼓刹36分别配合安装于两个驱动轮7的一侧;所述刹把20通过刹车线与鼓刹36相连并采用常规刹车方式实现刹车控制;所述刹车线为隐蔽式布置;所述鼓刹36为常规式汽车鼓刹原理。
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包括电器装置,电器装置包括前大灯18、调速器19、控制器22、显示屏28、电门锁29、三合一开关按钮30、电量指示灯31、转向灯32、锂电池33、电机39、充电接口43、USB接口57,箱体2前端设置有前大灯18,转向扶手21的右端设有调速器19,转向扶手内置设有控制器22,转向扶手21上方居中设有显示屏28,显示屏28下方设有电门锁29,转向扶手21左端设有三合一开关按钮30,箱体2后方设有电量指示灯31,箱体2后方两侧设置有转向灯32,锂电池33装配于箱体2内,电机39安装于侧板35内并与驱动轮7相配合,充电接口43设于箱体2后方,储物箱56内部设有两个USB接口57;调速器19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电机39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显示屏28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电门锁29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三合一开关按钮30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前大灯18、喇叭、转向灯32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前大灯18、喇叭、转向灯32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电量指示灯31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锂电池33与充电接口43通过连接线电信号连接;电机39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驱动方式实现驱动控制;USB接口57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所述连接线为隐蔽式布置。
所述控制器22预先设置有控制程序,通过控制程序对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的各项参数指标进行常规控制。
所述显示屏28为椭圆形液晶显示屏,所述显示屏28上显示有行车参数,所述行车参数包括行驶速度、电量、单次行驶里程、总行驶里程、大灯提示、转向灯提示、日期、时间。
所述USB接口57接口可随时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用电器提供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包括常规防盗装置,所述防盗装置采用常规的汽车遥控防盗理念,在报警状态下可锁死电机,警报音效为100dB以上,具有较强威慑力。
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包括常规自动巡航功能,控制器8秒进入巡航,稳定行驶速度。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的工作原理为:非工作时折叠为箱体状态,使用者可通过提手24提行;当使用者需要骑行时,打开扶手盖板23,将转向机构固定块16通过沿着固定块滑道52从箱体2的转向机构收纳区域51移至箱体2的正前方,再将安置于固定块滑道52尽端的固定块15通过固定块滑道52移至箱体的正前方并用固定条17将固定块15卡住,将转向杆14拉出至合适高度;同时提起定位销67,将驱动机构旋转至下极限位置并通过定位销67使其固定;将座垫1向上提起适当高度并通过座垫高度调节机构将其固定,将折叠起的脚踏机构设置成工作状态;骑行时,左右脚分别踩踏左右踏板9,踏板轴6带动左右棘轮外圈8旋转,与棘轮外圈8转动连接的棘爪65带动与其啮合的棘轮64转动,棘轮64带动与其同轴相连的主动带轮41转动,动力通过同步带40传至从动带轮38上,进而带动驱动轮7转动从而驱动脚踏助力车向前行驶;左右棘轮64不能同时工作,当一只踏板9被踩踏下去时,另一只踏板反向回转,同时与箱体2连接的止动爪69限制其回转过大角度,以保证棘轮机构正常工作。
电动骑行状态下,使用者通过启动钥匙配合与电门锁29配合接通助力车电源,通过锂电池33给整车供电,电机39驱动整车前进,在控制器22的控制作用下使用者转动调速器19调节电机39转速进而改变车速,并控制三合一开关按钮30,刹把20等装置在电动状态下骑行。
当从箱体状态变为推车状态时:同时提起定位销67,将驱动机构旋转至下极限位置并通过定位销67使其固定;将折叠转向机构转至工作状态;将推杆3设置到工作状态,即可通过推杆扶手34推动“箱式”推车作进入商场购物等用途。
当从箱体状态变为拉杆箱状态时:打开扶手盖板22,将转向杆14拉出至合适长度;将两个折叠万向轮机构转至工作状态,使用者便可通过转向扶手21拖动“拉杆箱式”拖车作上下电梯、交通工具,出入办公大楼,旅行等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带有储物箱及兼备“手提式”手提箱模式,“箱式”手推车模式和“拉杆箱式”拖车模式提高其实用性和适用范围。
2、棘轮驱动机构,提高驱动效率。
3、踏板可自复位,提高骑行者舒适度。
4、可依靠人体自身重力踩踏踏板,使得骑行者驱动更省力。
5、完全折叠状态时体积小,提高其便携性。
6、两种驱动方式,提高该车环保性和适用范围。
7、具有防盗装置,提高该车安全性。
8、具备USB接口和显示屏为使用者提供更多便捷性。
9、结构简单,提高车的稳定性及骑行者的操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箱体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转向固定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推车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杆箱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提箱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机构、驱动机构、棘轮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棘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转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万向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环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轴、棘轮外圈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垫,2-箱体,3-推杆,4-定滑轮,5-钢丝绳,6-踏板轴,7-驱动轮,8-棘轮外圈,9-踏板,10-转向轮盖板,11-转向轮机架,12-转向轮转轴,13-转向轮,14-转向杆,15-固定块,16-转向机构固定块,17-固定条,18-前大灯,19-调速器,20-刹把,21-转向扶手,22-控制器,23-扶手盖板,24-提手,25-储物箱盖,26-座垫固定环,27-座垫固定调节螺钉,28-显示屏,29-电门锁,30-三合一开关按钮,31-电量指示灯,32-转向灯,33-锂电池,34-推杆扶手,35-侧板,36-鼓刹,37-阶梯轴Ⅰ,38-从动带轮,39-电机,40-同步带,41-主动带轮,42-阶梯轴Ⅱ,43-充电接口,44-座垫杆插孔,45-座垫收纳区域,46-推杆滑动槽,47-推杆矩形定位槽,48-推杆收纳区域,49-棘轮机构安装区域,50-定滑轮安装区域,51-转向机构收纳区域,52-固定块滑道,53-折叠转向轮收纳区域,54-固定孔,55-固定条滑槽,56-储物箱,57-USB接口,58万向轮收纳区域,59-折叠转向轮,60-折叠转向轮转轴,61-折叠转向轮机架,62-万向轮机架,63-万向轮,64-棘轮,65-棘爪,66-转向盒,67-定位销,68-止动爪压片,69-止动爪,70-棘爪压片,71-定位凸轮Ⅰ,72-1-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Ⅰ,72-2-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Ⅱ,73-定位凸轮Ⅰ回转孔,74-定位凸轮Ⅱ,75-万向轮转轴,76-定位凸轮Ⅱ回转孔,77-1-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Ⅰ,77-2-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Ⅱ,78-推杆定位矩形块,79-推杆回转销,80-拉环,81-拉环滑动槽,82-踏板回转孔,83-弹簧,84-拉环固定块,85-踏板回转轴,86-拉环固定槽,87-钢丝绳缠绕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如图1-20所示,本可折叠的多用途脚踏助力车箱体2、鞍座机构、转向机构、转向固定机构、驱动机构、棘轮驱动机构、同步带传动机构、折叠转向机构、折叠万向轮机构、推杆3、储物箱56;
其中,所述箱体2上方设有座垫收纳区域45,座垫杆插入孔44设置在座垫收纳区域45中,箱体2两侧设有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定滑轮安装区域50,箱体2前端设有固定块滑道52、固定条滑槽55,固定块滑道52上设有固定孔54,箱体2下方设有折叠转向轮收纳区域53、万向轮收纳区域58;所述鞍座机构包括座垫1和座垫高度调节机构,座垫1与箱体2上的座垫杆插入孔44活动连接,座垫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座垫杆插入孔44的端部;所述座垫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座垫固定环26和座垫固定调节螺钉27,座垫固定环26设置在座垫杆插入孔44的上端,座垫固定调节螺钉27与座垫固定环26通过螺纹配合;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扶手21、转向杆14、转向轮机架11、转向轮13、转向轮转轴12,其中转向扶手21固连在转向杆14一端,转向轮机架11设置在转向杆14另一端,转向杆14为可伸缩杆,转向轮转轴12与转向轮机架11转动连接,转向轮13与转向轮转轴12固连,转向杆14与转向固定机构活动连接从而实现转向机构与箱体2的连接;所述转向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15、转向机构固定块16、固定条17,固定块15安装于箱体2的固定块滑道52内,转向机构固定块16一端安装于固定块滑道52内,另一端与转向杆14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条17安装于箱体2的固定条滑槽55内,固定条17与固定块15通过孔配合,同时固定条17下端与箱体2上的固定孔54配合,实现固定块15的固定,转向固定机构工作状态中,固定块15上与固定条配合的孔与固定孔54保持轴线对齐;转向固定机构非工作状态中,固定块15、转向机构固定块16在固定块滑道52内自由滑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7、侧板35、阶梯轴Ⅰ37、转向盒66、定位销67,两个驱动轮7与阶梯轴Ⅰ37通过键连接,阶梯轴Ⅰ37与侧板35一端转动连接,转向盒66与侧板35另一端转动连接,转向盒66与箱体2固连,转向盒66上方设置有定位销67,其通过提起或在拉力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控制驱动机构的折叠,当同时提起定位销67时,限位解锁,所述侧板35可围绕转向盒66旋转,将驱动机构转至上极限位置可使驱动机构收起到箱体2内部,工作时将驱动机构旋转至下极限位置;所述棘轮驱动机构包括定滑轮4、钢丝绳5、棘轮外圈8、阶梯轴Ⅱ42、棘轮64、棘爪65、止动爪压片68、止动爪69、棘爪压片70、脚踏机构,阶梯轴Ⅱ42与箱体2通过轴承配合连接,棘轮外圈8设置在棘轮64外并安装于箱体2两侧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内,两个棘轮64通过键分别连接于阶梯轴Ⅱ42两端并安装于箱体2上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中,棘爪65与棘轮外圈8活动连接,棘爪65与棘轮64啮合,棘爪压片70与棘轮外圈8固连并压在棘爪65上,止动爪69活动连接在箱体2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止动爪69与棘轮64啮合,止动爪压片68与箱体2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固连并压在止动爪69上,脚踏机构与棘轮外圈8固连,2个定滑轮4分别安装于箱体2两侧的定滑轮安装区域50内,钢丝绳5设置在2个定滑轮4上并与定滑轮4相配合,其两端分别与箱体2两侧的脚踏机构缠绕连接;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踏板轴6、踏板9、拉环80、弹簧83,踏板轴6与棘轮外圈8固连,踏板9安装在踏板轴6上,拉环80通过弹簧83固定在踏板9内;其中踏板轴6上设有踏板回转轴85、拉环固定槽86、钢丝绳缠绕轴87,钢丝绳缠绕轴87固定在棘轮外圈8上,钢丝绳5末端与钢丝绳缠绕轴87缠绕连接;踏板9上设有拉环滑动槽81、踏板回转孔82,拉环80通过2个弹簧83固定在踏板9的拉环滑动槽81内,踏板9通过踏板回转孔82与踏板轴6上的踏板回转轴85连接,拉环80上设有拉环固定块84,工作时拉环固定块84与踏板轴6上的拉环固定槽86相配合,不工作时通过拉动拉环80,拉环固定块84与踏板轴6上的拉环固定槽86脱离可实现踏板的折叠;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41、从动带轮38、同步带40,主动带轮41与阶梯轴Ⅱ42键连接并位于2个棘轮64间,从动带轮38与阶梯轴Ⅰ37键连接并位于2个驱动轮7间,同步带40与主动带轮41、从动带轮38啮合传动;所述折叠转向机构包括折叠转向轮59、折叠转向轮转轴60、折叠转向轮机架61、定位凸轮Ⅰ71,定位凸轮Ⅰ71上设有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Ⅰ72-1、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Ⅱ72-2、定位凸轮Ⅰ回转孔73,折叠转向轮59与折叠转向轮机架61通过折叠转向轮转轴60连接,折叠转向轮机架61与定位凸轮Ⅰ71固连,折叠转向机构通过定位凸轮Ⅰ回转孔73安装于箱体2上的折叠转向轮收纳区域53内;通过转动折叠转向机构,当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Ⅰ72-1与箱体2压紧时,折叠转向机构为工作状态,当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Ⅱ72-2与箱体2压紧时,折叠转向机构为非工作状态;所述折叠万向轮机构包括万向轮机架62、万向轮63、定位凸轮Ⅱ74、万向轮转轴75,定位凸轮Ⅱ74上设有定位凸轮Ⅱ回转孔76、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Ⅰ77-1、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Ⅱ77-2,万向轮63通过万向轮转轴75与万向轮机架62活动连接,万向轮机架62与定位凸轮Ⅱ74 360度回转连接,折叠万向轮机构通过定位凸轮Ⅱ回转孔76安装于箱体2上的万向轮收纳区域58中;通过转动折叠万向轮机构,当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Ⅱ77-2与箱体2压紧时,折叠万向轮机构为工作状态,当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Ⅰ77-1与箱体2压紧时,折叠万向轮机构为非工作状态;所述推杆3与箱体2活动连接并位于箱体2后端,箱体2上设置有转向机构收纳区域51,扶手盖板23、转向轮盖板10分别设置在转向机构收纳区域51两端并与箱体2铰接,储物箱56设置在箱体2内并位于储物箱盖25内侧,储物箱盖25与箱体2铰接;箱体2上方居中设有提手24;所述箱体2后端两侧设有推杆滑动槽46、推杆矩形定位槽47、推杆收纳区域48;推杆3上设有推杆扶手34,其两端对称设置有推杆回转销79,推杆回转销79上设置有推杆定位矩形块78,推杆3通过推杆回转销79设置在箱体2上的推杆滑动槽46内,非工作状态时推杆3放置于箱体2上的推杆收纳区域48内,工作时将推杆3从推杆收纳区域48取出并与地面呈一定角度转动,沿推杆滑动槽45推动,使推杆定位矩形块78设置于推杆矩形定位槽47内,推杆3与地面呈45度。
所述箱体2外形尺寸为长52*宽36*厚14厘米,所述助力车完全折叠状态时外形尺寸即为箱体2的尺寸,满足国内各航空公司对随身携带的行李箱的尺寸限制规定,箱体2材料采用高强度高韧性高刚度塑料材料,大大降低整车重量。
非工作时折叠为箱体状态,使用者可通过提手24提行;当使用者需要骑行时,打开扶手盖板23,将转向机构固定块16通过沿着固定块滑道52从箱体2的转向机构收纳区域51移至箱体2的正前方,再将安置于固定块滑道52内的固定块15通过固定块滑道52移至箱体的正前方并用固定条17将固定块15卡住,将转向杆14拉出至合适高度;同时提起定位销67,将驱动机构旋转至下极限位置并通过定位销67使其固定;将座垫1向上提起适当高度并通过座垫高度调节机构将其固定,将折叠起的脚踏机构设置成工作状态;骑行时,左右脚分别踩踏左右踏板9,踏板轴6带动左右棘轮外圈8旋转,与棘轮外圈8转动连接的棘爪65带动与其啮合的棘轮64转动,棘轮64带动与其同轴相连的主动带轮41转动,动力通过同步带40传至从动带轮38上,进而带动驱动轮7转动从而驱动脚踏助力车向前行驶;左右棘轮64不能同时工作,当一只踏板9被踩踏下去时,另一只踏板反向回转,同时与箱体2连接的止动爪69限制其回转过大角度,以保证棘轮机构正常工作。
当从箱体状态变为推车状态时:同时提起定位销67,将驱动机构旋转至下极限位置并通过定位销67使其固定;将折叠转向机构转至工作状态;将推杆3设置到工作状态,即可通过推杆扶手34推动“箱式”推车作进入商场购物等用途。
当从箱体状态变为拉杆箱状态时:打开扶手盖板22,将转向杆14拉出至合适长度;将两个折叠万向轮机构转至工作状态,使用者便可通过转向扶手21拖动“拉杆箱式”拖车作上下电梯、交通工具,出入办公大楼,旅行等用途。
实施例2:如图1、2、3、5所示,本装置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装置还包括电器装置,所述电器装置包括前大灯18、调速器19、控制器22、显示屏28、电门锁29、三合一开关按钮30、电量指示灯31、转向灯32、锂电池33、电机39、充电接口43、USB接口57,箱体2前端设置有前大灯18,转向扶手21的右端设有调速器19,转向扶手居中内置设有控制器22,转向扶手21上方居中设有显示屏28,转向扶手居中设有电门锁29,转向扶手21左端设有三合一开关按钮30,箱体2后方居中设有电量指示灯31,箱体2后方两侧设置有转向灯32,锂电池33装配于箱体2内,电机39安装于侧板35内并与驱动轮7相配合,充电接口43设于箱体2后方,储物箱56内部设有两个USB接口57;调速器19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电机39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显示屏28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电门锁29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三合一开关按钮30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前大灯18、常规喇叭装置、转向灯32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前大灯18、常规喇叭装置、转向灯32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电量指示灯31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锂电池33与充电接口43通过连接线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充电方式实现充电功能;电机39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驱动方式实现驱动控制;USB接口57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22预先设置有控制程序,通过控制程序对通勤车的各项参数指标进行常规控制。
电动骑行状态下,使用者通过启动钥匙配合与电门锁29配合接通助力车电源,通过锂电池33给整车供电,电机39驱动整车前进,在控制器22的控制作用下使用者转动调速器19调节电机39转速进而改变车速,并控制三合一开关按钮30,刹把20等装置在电动状态下骑行。
实施例3:如图1、3、11所示,本装置结构同实施例2,不同在于本装置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把20、鼓刹36,转向扶手21的右端设有刹把20,2个鼓刹36分别配合安装于两个驱动轮7的一侧;所述刹把20通过刹车线与鼓刹36相连并采用常规刹车方式实现刹车控制;所述刹车线为隐蔽式布置;所述鼓刹36为常规式汽车鼓刹原理。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鞍座机构、转向机构、转向固定机构、驱动机构、棘轮驱动机构、同步带传动机构、折叠转向机构、折叠万向轮机构、推杆(3)、储物箱(56);
其中,所述箱体(2)上方设有座垫收纳区域(45),座垫杆插入孔(44)设置在座垫收纳区域(45)中,箱体(2)两侧设有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定滑轮安装区域(50),箱体(2)前端设有固定块滑道(52)、固定条滑槽(55),固定块滑道(52)上设有固定孔(54),箱体(2)下方设有折叠转向轮收纳区域(53)、万向轮收纳区域(58);
所述鞍座机构包括座垫(1)和座垫高度调节机构,座垫(1)与箱体(2)上的座垫杆插入孔(44)活动连接,座垫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座垫杆插入孔(44)的端部;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扶手(21)、转向杆(14)、转向轮机架(11)、转向轮(13)、转向轮转轴(12),其中转向扶手(21)固连在转向杆(14)一端,转向轮机架(11)设置在转向杆(14)另一端,转向杆(14)为可伸缩杆,转向轮转轴(12)与转向轮机架(11)转动连接,转向轮(13)与转向轮转轴(12)固连,转向杆(14)与转向固定机构活动连接从而实现转向机构与箱体(2)的连接;
所述转向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15)、转向机构固定块(16)、固定条(17),固定块(15)安装于箱体(2)的固定块滑道(52)内,转向机构固定块(16)一端安装于固定块滑道(52)内,另一端与转向杆(14)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条(17)安装于箱体(2)的固定条滑槽(55)内,固定条(17)与固定块(15)通过孔配合,同时固定条(17)下端与箱体(2)上的固定孔(54)配合,实现固定块(15)的固定,转向固定机构工作状态中,固定块(15)上与固定条配合的孔与固定孔(54)保持轴线对齐;转向固定机构非工作状态中,固定块(15)、转向机构固定块(16)在固定块滑道(52)内自由滑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7)、侧板(35)、阶梯轴Ⅰ(37)、转向盒(66)、定位销(67),两个驱动轮(7)与阶梯轴Ⅰ(37)通过键连接,阶梯轴Ⅰ(37)与侧板(35)一端转动连接,转向盒(66)与侧板(35)另一端转动连接,转向盒(66)与箱体(2)固连,转向盒(66)上方设置有定位销(67);
所述棘轮驱动机构包括定滑轮(4)、钢丝绳(5)、棘轮外圈(8)、阶梯轴Ⅱ(42)、棘轮(64)、棘爪(65)、止动爪压片(68)、止动爪(69)、棘爪压片(70)、脚踏机构,阶梯轴Ⅱ(42)与箱体(2)通过轴承配合连接,棘轮外圈(8)设置在棘轮(64)外并安装于箱体(2)两侧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内,两个棘轮(64)通过键分别连接于阶梯轴Ⅱ(42)两端并安装于箱体(2)上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中,棘爪(65)与棘轮外圈(8)活动连接,棘爪(65)与棘轮(64)啮合,棘爪压片(70)与棘轮外圈(8)固连并压在棘爪(65)上,止动爪(69)活动连接在箱体(2)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止动爪(69)与棘轮(64)啮合,止动爪压片(68)与箱体(2)的棘轮机构安装区域(49)固连并压在止动爪(69)上,脚踏机构与棘轮外圈(8)固连,2个定滑轮(4)分别安装于箱体(2)两侧的定滑轮安装区域(50)内,钢丝绳(5)设置在2个定滑轮(4)上并与定滑轮(4)相配合,其两端分别与箱体(2)两侧的脚踏机构缠绕连接;
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41)、从动带轮(38)、同步带(40),主动带轮(41)与阶梯轴Ⅱ(42)键连接并位于2个棘轮(64)间,从动带轮(38)与阶梯轴Ⅰ(37)键连接并位于2个驱动轮(7)间,同步带(40)与主动带轮(41)、从动带轮(38)啮合传动;
所述折叠转向机构包括折叠转向轮(59)、折叠转向轮转轴(60)、折叠转向轮机架(61)、定位凸轮Ⅰ(71),定位凸轮Ⅰ(71)上设有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Ⅰ(72-1)、定位凸轮Ⅰ工作段Ⅱ(72-2)、定位凸轮Ⅰ回转孔(73),折叠转向轮(59)与折叠转向轮机架(61)通过折叠转向轮转轴(60)连接,折叠转向轮机架(61)与定位凸轮Ⅰ(71)固连,折叠转向机构通过定位凸轮Ⅰ回转孔(73)安装于箱体(2)上的折叠转向轮收纳区域(53)内;
所述折叠万向轮机构包括万向轮机架(62)、万向轮(63)、定位凸轮Ⅱ(74)、万向轮转轴(75),定位凸轮Ⅱ(74)上设有定位凸轮Ⅱ回转孔(76)、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Ⅰ(77-1)、定位凸轮Ⅱ工作段Ⅱ(77-2),万向轮(63)通过万向轮转轴(75)与万向轮机架(62)活动连接,万向轮机架(62)与定位凸轮Ⅱ(74)360度回转连接,折叠万向轮机构通过定位凸轮Ⅱ回转孔(76)安装于箱体(2)上的万向轮收纳区域(58)中;
所述推杆(3)与箱体(2)活动连接并位于箱体(2)后端,箱体(2)上设置有转向机构收纳区域(51),扶手盖板(23)、转向轮盖板(10)分别设置在转向机构收纳区域(51)两端并与箱体(2)铰接,储物箱(56)设置在箱体(2)内并位于储物箱盖(25)内侧,储物箱盖(25)与箱体(2)铰接;箱体(2)上方居中设有提手(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座垫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座垫固定环(26)和座垫固定调节螺钉(27),座垫固定环(26)设置在座垫杆插入孔(44)的上端,座垫固定调节螺钉(27)与座垫固定环(26)通过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脚踏机构包括踏板轴(6)、踏板(9)、拉环(80)、弹簧(83),踏板轴(6)与棘轮外圈(8)固连,踏板(9)安装在踏板轴(6)上,拉环(80)通过弹簧(83)固定在踏板(9)内;其中踏板轴(6)上设有踏板回转轴(85)、拉环固定槽(86)、钢丝绳缠绕轴(87),钢丝绳缠绕轴(87)固定在棘轮外圈(8)上,钢丝绳(5)末端与钢丝绳缠绕轴(87)缠绕连接;踏板(9)上设有拉环滑动槽(81)、踏板回转孔(82),拉环(80)通过2个弹簧(83)固定在踏板(9)的拉环滑动槽(81)内,踏板(9)通过踏板回转孔(82)与踏板轴(6)上的踏板回转轴(85)连接,拉环(80)上设有拉环固定块(84),工作时拉环固定块(84)与踏板轴(6)上的拉环固定槽(86)相配合,不工作时通过拉动拉环(80),拉环固定块(84)与踏板轴(6)上的拉环固定槽(86)脱离可实现踏板的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箱体(2)后端两侧设有推杆滑动槽(46)、推杆矩形定位槽(47)、推杆收纳区域(48);推杆(3)上设有推杆扶手(34),其两端对称设置有推杆回转销(79),推杆回转销(79)上设置有推杆定位矩形块(78),推杆(3)通过推杆回转销(79)设置在箱体(2)上的推杆滑动槽(46)内,非工作状态时推杆(3)放置于箱体(2)上的推杆收纳区域(48)内,工作时将推杆(3)从推杆收纳区域(48)取出并沿推杆滑动槽(46)推动,使推杆定位矩形块(78)设置于推杆矩形定位槽(4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还包括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刹把(20)、鼓刹(36),转向扶手(21)的右端设有刹把(20),鼓刹(36)配合安装于两个驱动轮(7)的一侧;刹把(20)通过刹车线与鼓刹(36)相连并采用常规刹车方式实现刹车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还包括电器装置,电器装置包括前大灯(18)、调速器(19)、控制器(22)、显示屏(28)、电门锁(29)、三合一开关按钮(30)、电量指示灯(31)、转向灯(32)、锂电池(33)、电机(39)、充电接口(43)、USB接口(57),箱体(2)前端设置有前大灯(18),转向扶手(21)的右端设有调速器(19),转向扶手内置设有控制器(22),转向扶手(21)上方居中设有显示屏(28),显示屏(28)下方设有电门锁(29),转向扶手(21)左端设有三合一开关按钮(30),箱体(2)后方设有电量指示灯(31),箱体(2)后方两侧设置有转向灯(32),锂电池(33)装配于箱体(2)内,电机(39)安装于侧板(35)内并与驱动轮(7)相配合,充电接口(43)设于箱体(2)后方,储物箱(56)内部设有两个USB接口(57);调速器(19)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电机(39)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显示屏(28)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电门锁(29)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三合一开关按钮(30)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前大灯(18)、喇叭、转向灯(32)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前大灯(18)、喇叭、转向灯(32)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电量指示灯(31)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控制方式实现功能控制;锂电池(33)与充电接口(43)通过连接线电信号连接;电机(39)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并采用常规驱动方式实现驱动控制;USB接口(57)通过控制器(22)采用连接线与锂电池(33)电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还包括常规防盗装置和/或常规自动巡航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09240.7U CN205589384U (zh) | 2016-03-18 | 2016-03-18 |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09240.7U CN205589384U (zh) | 2016-03-18 | 2016-03-18 |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89384U true CN205589384U (zh) | 2016-09-21 |
Family
ID=56929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09240.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89384U (zh) | 2016-03-18 | 2016-03-18 |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8938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9839A (zh) * | 2016-03-18 | 2016-07-27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 |
CN106828742A (zh) * | 2017-02-04 | 2017-06-13 | 陈玉如 | 手提箱式折叠自行车 |
CN110254581A (zh) * | 2019-06-20 | 2019-09-20 | 常州舒安车辆有限公司 | 可骑行电动旅行箱 |
-
2016
- 2016-03-18 CN CN201620209240.7U patent/CN20558938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9839A (zh) * | 2016-03-18 | 2016-07-27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 |
CN105799839B (zh) * | 2016-03-18 | 2018-05-11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 |
CN106828742A (zh) * | 2017-02-04 | 2017-06-13 | 陈玉如 | 手提箱式折叠自行车 |
CN106828742B (zh) * | 2017-02-04 | 2022-01-18 | 陈玉如 | 手提箱式折叠自行车 |
CN110254581A (zh) * | 2019-06-20 | 2019-09-20 | 常州舒安车辆有限公司 | 可骑行电动旅行箱 |
CN110254581B (zh) * | 2019-06-20 | 2024-04-05 | 常州舒安车辆有限公司 | 可骑行电动旅行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010297A1 (zh) | 电动滑板车 | |
CN103507895B (zh) | 折叠滑板包 | |
WO2017197725A1 (zh) | 一种智能折叠滑板车 | |
CN207523867U (zh) | 一种可折叠的太阳能电动滑板车 | |
CN106930616B (zh) | 一种共享单车用可充电智能后轮锁 | |
CN206231522U (zh) | 一种独轮平衡车用连接件及独轮平衡车 | |
CN205589384U (zh) |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 | |
CN105799839B (zh) |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脚踏助力车 | |
CN203819432U (zh) | 快速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 |
CN103129688B (zh) | 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 |
CN2935920Y (zh) | 站式电动行李箱 | |
CN203186523U (zh) | 一种电动折叠多功能休闲车 | |
CN205769861U (zh) | 箱式折叠电动车 | |
CN203094327U (zh) | 带电池动力的便携式自行车 | |
CN207417046U (zh) |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 |
CN206664765U (zh) | 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 | |
CN206327469U (zh) | 一种无桩与有桩通用型智能自行车 | |
CN206317924U (zh) | 一种新型智能便携式电动小车 | |
CN206466101U (zh) | 一种自动双折叠电动滑板车 | |
CN205916253U (zh) | 一种电动力载人旅行箱车 | |
CN204424347U (zh) | 用于微电动汽车且易于拆装的电池结构 | |
CN108891522B (zh) | 一种微型电动车 | |
CN201863947U (zh) | 单轮电能车 | |
CN208665407U (zh) | 电动箱车 | |
CN204467232U (zh) | 一种载人电动拉杆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1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