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61063U - 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61063U CN205561063U CN201620380427.3U CN201620380427U CN205561063U CN 205561063 U CN205561063 U CN 205561063U CN 201620380427 U CN201620380427 U CN 201620380427U CN 205561063 U CN205561063 U CN 2055610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machine
- machine support
- rack body
- air
- gripper sho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支架及空调器,其中,该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安装板,支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向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延伸的第一翻边;安装板设在支架主体上,且位于两个第一翻边之间,安装板上形成有向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凸出的凸台,凸台的台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空调器的电机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支架,通过改变第一翻边的设置方向而减少了对风的扰动,进而减小了空调室外机工作时的噪音,并提高了空调器室外机的风量;安装板上的凸台使得电机可直接安装在电机支架上,从而省去了电机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且凸台向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凸出,既避免了电机或风扇与第一翻边发生干涉,又提高了电机支架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支架及包括该电机支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室外机上安装的电机支架,存在以下缺点:1)在回风的过程中,电机支架处会产生大量的涡流,产生较大的噪音;2)为保证电机支架与前面板出风框的对中,电机支架与前面板采用多颗螺钉固定的方式,装配效率低下;3)电机支架与底盘之间通过斜面打螺钉的方式固定,但由于空间狭小,操作难度大;4)需将电机焊接到电机支架上、效率低下;5)零件数量较多,装配工序较复杂,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支架的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支架,用于空调器,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延伸的第一翻边;和安装板,设在所述支架主体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翻边之间,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台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空调器的电机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安装板,支架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向背风侧延伸,与流经电机支架的风的流动方向一致,因而有效减小了回风阻力,故减少了对风的扰动形成的涡流,并减弱了涡流的强度,进而减小了空调室外机工作时的噪音,并提高了空调器室外机的风量;安装板上形成有凸台,电机可直接安装在凸台上的安装孔内,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座,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且凸台向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凸出,既避免了电机或风扇与第一翻边发生干涉,又提高了电机支架的强度,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机支架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支架主体与安装板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提高了安装板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安装板脱落的概率,提高了电机支架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使得电机支架可通过一体成型制成,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的孔壁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延伸形成第二翻边。
在支架主体上设置通风孔,便于风快速通过电机支架,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外机的送风量;在通风孔的孔壁上设置第二翻边,且第二翻边向背风侧延伸,能够减少风流过通风孔时形成的涡流,并降低涡流的强度,以降低风流过通风孔时产生的噪音。优选地,支架主体上设有两个通风孔,且两个通风孔对称设置在安装孔的两侧,以增加通风的面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导线的线槽;所述第一翻边和/或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线卡,所述线卡位于所述线槽的槽口处,用于将所述导线限位在所述线槽内。
线槽用于容纳导线,使得电机支架上的走线较为整齐,避免了乱走线的混乱情况,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线卡能够将导线限位在线槽内,避免导线脱出线槽,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主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形成有由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板面过渡的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所述斜面垂直;所述空调器的底盘上设有固定部,紧固件能够贯穿所述固定孔且与所述固定部相连。
第一支撑板的设置,增加了电机支架与底盘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使电机支架与底盘之间实现水平接触,有效提高了电机支架与底盘之间的稳定性,提高了电机支架抵抗冲击和跌落的能力,这样,在电机带动风叶运行的过程中,有效减少了机器振动,既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又降低了噪音;通过设置斜面和固定孔,只需将紧固件穿过固定孔后固定到底盘的固定部上,即可实现电机支架与底盘之间的固定连接,因而只需在底盘上设置与固定孔相应数量的固定部即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底盘上设置整个大斜面来支撑固定电机支架的方式;固定孔的轴线与斜面相垂直,便于紧固件的装配固定。具体地,紧固件可以为螺钉,但不局限于螺钉,固定部可相应地设置为位于底盘上的螺纹孔;紧固件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当然也可以为一个或更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80°。
设置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40°~80°的范围内,则固定孔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0°~50°的范围内,因而安装紧固件时,紧固件与支架本体之间存在相对较大的距离,便于紧固件的装配固定。优选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底盘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片,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片配合的定位孔。
定位片和定位孔的设置,能够对电机支架与底盘之间的装配起到定位作用,安装时,先将定位片插入定位孔中,即能够保证固定孔与固定部之间的准确配合,然后即可快速顺畅地装入紧固件,实现电机支架与底盘之间的固定连接,方便快捷,这样先定位再固位,进一步提高了电机支架安装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主体的顶端设有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迎风侧延伸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相卡接。
在支架主体顶端的迎风侧设置第二支撑板,并在第二支撑板上设置卡接部,使得冷凝器能够与电机支架实现卡接,则电机支架能够对冷凝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冷凝器的晃动移位,进而可取消底盘上设置的用于固定冷凝器的结构,从而简化了装配工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接部包括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冷凝器卡入的间隙。
卡接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板,将冷凝器卡入两个夹持板之间的间隙中,即可对冷凝器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避免冷凝器的晃动移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主体的顶端设有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延伸的第三支撑板,且所述第三支撑板的自由端弯折形成折边;所述折边上设有插片,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上设有插孔,所述折边能够与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接触,且所述插片配合到所述插孔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支架主体顶端的背风侧设置第三支撑板,且第三支撑板的自由端弯折形成折边,且折边能够与前面板接触,则可通过螺钉或其他紧固件穿过折边上的连接孔,将电机支架与前面板固定起来,这样,电机支架的顶端与前面板固定连接,底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有效地保证了电机支架的稳定性,降低了机器运行时的振动,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并降低了机器运行时的噪音;而插片和插孔的设置,对电机支架与前面板之间的装配起到定位作用,提高了电机支架安装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和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壳体连接;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的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因设置有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电机支架,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机支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电机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电机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调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空调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电机支架,10支架主体,11第一翻边,12通风孔,121第二翻边,13线槽,14线卡,15第一支撑板,151定位片,16斜面,161固定孔,17第二支撑板,171夹持板,18第三支撑板,181折边,1811插片,1812连接孔,20安装板,21凸台,211安装孔,2空调器,210底盘,220前面板,230壳体,240风叶,250电机,260冷凝器;
其中,图6和图9中所示箭头表示风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机支架1及空调器2。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支架1,用于空调器2,包括:支架主体10和安装板20。
具体地,支架主体10的两侧分别设有向支架主体10的背风侧延伸的第一翻边11;安装板20设在支架主体10上,且位于两个第一翻边11之间,安装板20上形成有向支架主体10的背风侧凸出的凸台21,凸台21的台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空调器2的电机250的安装孔211。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支架1,包括支架主体10和安装板20,支架主体10两侧的第一翻边11向背风侧延伸,与流经电机支架1的风的流动方向一致,因而有效减小了回风阻力,故减少了对风的扰动形成的涡流,并减弱了涡流的强度,进而减小了空调室外机工作时的噪音,并提高了空调器2室外机的风量;安装板20上形成有凸台21,电机250可直接安装在凸台21上的安装孔211内,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座,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且凸台21向支架主体10的背风侧凸出,既避免了电机250或风扇与第一翻边11发生干涉,又提高了电机支架1的强度,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机支架1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支架主体10与安装板20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提高了安装板20与支架主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安装板20脱落的概率,提高了电机支架1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使得电机支架1可通过一体成型制成,减少了多余零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支架主体10上设有通风孔12,且通风孔12的孔壁向支架主体10的背风侧延伸形成第二翻边121。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支架主体10上设置通风孔12,便于风快速通过电机支架1,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外机的送风量;在通风孔12的孔壁上设置第二翻边121,且第二翻边121向背风侧延伸,能够减少风流过通风孔12时形成的涡流,并降低涡流的强度,以降低风流过通风孔12时产生的噪音。
优选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支架主体10上设有两个通风孔12,且两个通风孔12对称设置在安装孔211的两侧,以增加通风的面积。
至于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121的高度,优选在12mm以上,以保证电机支架1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翻边11与第二翻边121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导线的线槽13;第一翻边11和/或第二翻边121上设有线卡14,线卡14位于线槽13的槽口处,用于将导线限位在线槽13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线槽13用于容纳导线,使得电机支架1上的走线较为整齐,避免了乱走线的混乱情况,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线卡14能够将导线限位在线槽13内,避免导线脱出线槽13,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图6和图7所示,支架主体10的底端设有第一支撑板15,支架主体10与第一支撑板15的连接处形成有由支架主体10的表面向第一支撑板15的板面过渡的斜面16,斜面16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固定孔161,且固定孔161的轴线与斜面16垂直;空调器2的底盘210上设有固定部,紧固件能够穿过固定孔161与固定部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5的设置,增加了电机支架1与底盘210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使电机支架1与底盘210之间实现水平接触,有效提高了电机支架1与底盘210之间的稳定性,提高了电机支架1抵抗冲击和跌落的能力,这样,在电机250带动风叶240运行的过程中,有效减少了机器振动,既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又降低了噪音;通过设置斜面16和固定孔161,只需将紧固件穿过固定孔161固定到底盘210的固定部上,即可实现电机支架1与底盘210之间的固定连接,因而只需在底盘210上设置与固定孔161相应数量的固定部即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底盘210上设置整个大斜面16来支撑固定电机支架1的方式;固定孔161的轴线与斜面16相垂直,便于紧固件的装配固定。具体地,紧固件可以为螺钉,但不局限于螺钉;紧固件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当然也可以为一个或更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斜面16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0°~80°。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斜面1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在40°~80°的范围内,则固定孔161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0°~50°的范围内,因而安装紧固件时,紧固件与支架本体之间存在相对较大的距离,便于紧固件的装配固定。
优选地,斜面1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一支撑板15与底盘210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片151,另一个上设有与定位片151配合的定位孔。
在上述实施例中,定位片151和定位孔的设置,能够对电机支架1与底盘210之间的装配起到定位作用,安装时,先将定位片151插入定位孔中,即能够保证固定孔161与固定部之间的准确配合,然后即可快速顺畅地装入紧固件,实现电机支架1与底盘210之间的固定连接,方便快捷,这样先定位再固位,进一步提高了电机支架1安装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图6和图9所示,支架主体10的顶端设有向支架主体10的迎风侧延伸的第二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7上设有卡接部,卡接部能够与空调器2的冷凝器260相卡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支架主体10顶端的迎风侧设置第二支撑板17,并在第二支撑板17上设置卡接部,使得冷凝器260能够与电机支架1实现卡接,则电机支架1能够对冷凝器26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冷凝器260的晃动移位,进而可取消底盘210上设置的用于固定冷凝器260的结构,从而简化了装配工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图6和图9所示,卡接部包括设在第二支撑板17上的两个夹持板171,两个夹持板171相对设置,且两个夹持板171之间形成有供冷凝器260卡入的间隙。
在该实施例中,卡接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板171,将冷凝器260卡入两个夹持板171之间的间隙中,即可对冷凝器260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避免冷凝器260的晃动移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5、图6和图9所示,支架主体10的顶端设有向支架主体10的背风侧延伸的第三支撑板18,且第三支撑板18的自由端弯折形成折边181;折边181上设有插片1811,空调器2的前面板220上设有插孔,折边181能够与空调器2的前面板220接触,以使插片1811配合到插孔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支架主体10顶端的背风侧设置第三支撑板18,且第三支撑板18的自由端弯折形成折边181,且折边181能够与前面板220接触,则可通过螺钉或其他紧固件穿过折边181上的连接孔1812,将电机支架1与前面板220固定起来,这样,电机支架1的顶端与前面板220固定连接,底端与底盘210固定连接,有效地保证了电机支架1的稳定性,降低了机器运行时的振动,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并降低了机器运行时的噪音;而插片1811和插孔的设置,对电机支架1与前面板220之间的装配起到定位作用,提高了电机支架1安装的便利性。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2,包括:壳体230、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电机支架1和电机250。
具体地,电机支架1位于壳体230内,且电机支架1与壳体230连接;电机250安装在电机支架1的安装孔211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安装板,支架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向背风侧延伸,与流经电机支架的风的流动方向一致,因而有效减小了回风阻力,故减少了对风的扰动形成的涡流,并减弱了涡流的强度,进而减小了空调室外机工作时的噪音,并提高了空调器室外机的风量;安装板上形成有凸台,且凸台向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凸出,既避免了电机或风扇与第一翻边发生干涉,又提高了电机支架的强度,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机支架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支架,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延伸的第一翻边;和
安装板,设在所述支架主体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翻边之间,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台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空调器的电机的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的孔壁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延伸形成第二翻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导线的线槽;
所述第一翻边和/或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线卡,所述线卡位于所述线槽的槽口处,用于将所述导线限位在所述线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形成有由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板面过渡的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所述斜面垂直;
所述空调器的底盘上设有固定部,紧固件能够贯穿所述固定孔且与所述固定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底盘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片,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片配合的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体的顶端设有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迎风侧延伸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相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部包括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冷凝器卡入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体的顶端设有向所述支架主体的背风侧延伸的第三支撑板,且所述第三支撑板的自由端弯折形成折边;
所述折边上设有插片,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上设有插孔,所述折边能够与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接触,且所述插片配合到所述插孔内。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壳体连接;
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的安装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80427.3U CN205561063U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380427.3U CN205561063U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61063U true CN205561063U (zh) | 2016-09-07 |
Family
ID=56805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380427.3U Active CN205561063U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61063U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02653A (zh) * | 2018-02-08 | 2018-07-20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 |
CN108758865A (zh) * | 2018-06-20 | 2018-11-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CN110131797A (zh) * | 2019-05-27 | 2019-08-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风扇连接件 |
WO2019242403A1 (zh) * | 2018-06-20 | 2019-12-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CN110645639A (zh) * | 2019-09-03 | 2020-01-03 | 格力电器(洛阳)有限公司 | 电机支架、底盘及空调器 |
CN110736156A (zh) * | 2019-09-30 | 2020-01-3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外机 |
CN111059641A (zh) * | 2019-12-25 | 2020-04-24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架结构和室外机 |
CN112983542A (zh) * | 2021-03-09 | 2021-06-18 | 北京瑞拓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内水管防脱落方法 |
CN113746242A (zh) * | 2020-05-29 | 2021-12-03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
CN115200100A (zh) * | 2021-04-12 | 2022-10-18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支架以及空调器 |
-
2016
- 2016-04-29 CN CN201620380427.3U patent/CN20556106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02653A (zh) * | 2018-02-08 | 2018-07-20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 |
CN108758865A (zh) * | 2018-06-20 | 2018-11-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WO2019242403A1 (zh) * | 2018-06-20 | 2019-12-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CN110131797A (zh) * | 2019-05-27 | 2019-08-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风扇连接件 |
CN110645639A (zh) * | 2019-09-03 | 2020-01-03 | 格力电器(洛阳)有限公司 | 电机支架、底盘及空调器 |
CN110736156A (zh) * | 2019-09-30 | 2020-01-3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外机 |
CN111059641A (zh) * | 2019-12-25 | 2020-04-24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架结构和室外机 |
CN113746242A (zh) * | 2020-05-29 | 2021-12-03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
CN112983542A (zh) * | 2021-03-09 | 2021-06-18 | 北京瑞拓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内水管防脱落方法 |
CN115200100A (zh) * | 2021-04-12 | 2022-10-18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支架以及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61063U (zh) | 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 |
CN204555054U (zh) | 风管机 | |
CN103307716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电机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 |
US11578879B2 (en) | Window-type air conditioner | |
CN201476216U (zh) | 一种空调用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 |
CN102135297A (zh) |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5066279A (zh) | 一种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 |
CN103574769A (zh) | 具有新型进风系统的空调器 | |
CN203431999U (zh) | 空调室外机控制箱、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 |
CN103423816B (zh) | 空调室外机的电器盒及具有该电器盒的空调室外机 | |
CN202083051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03147930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03810583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0469360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1779780U (zh) | 侧回风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 |
CN203928191U (zh) | 空调室外机及采用该空调室外机的空调器 | |
CN203495444U (zh) | 一种具有独特散热风道的逆变焊机机箱 | |
CN103383120A (zh) | 空调室外机及其制造方法和空调室外机的电机支架 | |
CN217685731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室外鞍桥壳安装结构及马鞍式空调器 | |
CN207422484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02792287U (zh) | 电机安装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 |
CN211345582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 | |
CN110953655A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 | |
CN210141649U (zh) | 一种带三风机上下出风柜机及空调器 | |
CN105953403A (zh) | 安装架及贯流风轮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