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60859U - 一种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60859U CN205560859U CN201620077077.3U CN201620077077U CN205560859U CN 205560859 U CN205560859 U CN 205560859U CN 201620077077 U CN201620077077 U CN 201620077077U CN 205560859 U CN205560859 U CN 2055608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ve
- burner
- frame
- packing ring
- g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灶器,包括炉架、灶框、炉头和灶圈,所述的炉架的前侧面设置有开关,所述的炉架的底端设置有进气阀,所述的炉架上方设置有灶框,所述的灶框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的灶框的上方安装有垫圈,所述的垫圈上方安装有炉头,所述的垫圈与炉头之间形成环流腔,所述的炉头沿其周围均匀设置有火焰口,所述的炉头还设置有防护垫,所述的炉头的上方设置有灶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燃气燃烧充分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具领域,涉及一种灶器。
背景技术
灶器, 特别是使用燃气的炉灶,已经在家庭或饭店里使用非常广泛。而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很多为了提高燃烧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改进,但是在空气和燃气混合的时候任然存在混合不充分不均匀,出现燃气最终燃烧不充分现象,不仅会导致烧菜煮饭的活力不够,对燃气造成浪费,还会将燃烧不完全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对厨师,对菜肴都是一种污染。现有炉灶是在灶台上安装有灶头,灶头的外侧安装有用于承载锅体的灶圈,由于灶圈采用套筒式灶圈,使灶头周围的通风不良,导致一氧化碳无法充分燃烧,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体也有害,因此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面对这种现象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燃气燃烧充分的灶器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燃气燃烧充分的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灶器,包括炉架、灶框、炉头和灶圈,所述的炉架的前侧面设置有开关,所述的炉架的底端设置有进气阀,所述的炉架上方设置有灶框,所述的灶框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的灶框的上方安装有垫圈,所述的垫圈上方安装有炉头,所述的垫圈与炉头之间形成环流腔,所述的炉头沿其周围均匀设置有火焰口,所述的炉头还设置有防护垫,所述的炉头的上方设置有灶圈。
所述的开关为电子打火机。
所述的火焰口围绕炉头形成圆环结构。
所述的防护垫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的灶圈上均匀设置有垫板,所述的垫板为阶梯型垫板。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首先,一种灶器,包括炉架、灶框、炉头和灶圈,是构成灶器的骨架。其次,炉架的前侧面设置有开关,使厨师操作方便。炉架的底端设置有进气阀,可直接连通燃气管并通过进气阀对进气状态及大小进行控制。炉架上方设置有灶框,用于连接与固定炉头,同时增加燃气与空气相接处的空间,增加含氧量。灶框设置有进气孔,方便空气的进入,使空气与燃气充分混合,使燃气然绕充分。再次,灶框的上方安装有垫圈,防止燃气泄漏。垫圈上方安装有炉头,垫圈与炉头之间形成环流腔,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环流腔内待燃,同时避免混合气体泄漏。炉头沿其周围均匀设置有火焰口,使混合气体从火焰口溢出并燃烧。炉头还设置有防护垫,防止饭菜等物质掉落导致灶器工作效率的降低。炉头的上方设置有灶圈,用于支撑锅且留有一定空间进一步保证燃气燃烧充分。开关为电子打火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火焰口围绕炉头形成圆环结构,使锅及食物受热均匀,保证食物的质量。防护垫通过螺栓固定,拆卸方便,方便对残留物的清洗。灶圈上均匀设置有垫板,垫板为阶梯型垫板,支撑锅并对于不同类型及尺寸的锅均可使用,保证过在垫板上稳定,实用性强。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燃气燃烧充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炉头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垫圈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垫的俯视图。
图中:1、炉架 2、灶框 3、炉头 4、灶圈 5、开关 6、进气阀 7、进气孔 8、垫圈
9、火焰口 10、防护垫 11、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灶器,包括炉架1、灶框2、炉头3和灶圈4,所述的炉架1的前侧面设置有开关5,所述的炉架1的底端设置有进气阀6,所述的炉架1上方设置有灶框2,所述的灶框2设置有进气孔7,所述的灶框2的上方安装有垫圈8,所述的垫圈8上方安装有炉头3,所述的垫圈8与炉头3之间形成环流腔,所述的炉头3沿其周围均匀设置有火焰口9,所述的炉头3还设置有防护垫10,所述的炉头3的上方设置有灶圈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一种灶器,包括炉架、灶框、炉头和灶圈,是构成灶器的骨架。其次,炉架的前侧面设置有开关,使厨师操作方便。炉架的底端设置有进气阀,可直接连通燃气管并通过进气阀对进气状态及大小进行控制。炉架上方设置有灶框,用于连接与固定炉头,同时增加燃气与空气相接处的空间,增加含氧量。灶框设置有进气孔,方便空气的进入,使空气与燃气充分混合,使燃气然绕充分。再次,灶框的上方安装有垫圈,防止燃气泄漏。垫圈上方安装有炉头,垫圈与炉头之间形成环流腔,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环流腔内待燃,同时避免混合气体泄漏。炉头沿其周围均匀设置有火焰口,使混合气体从火焰口溢出并燃烧。炉头还设置有防护垫,防止饭菜等物质掉落导致灶器工作效率的降低。炉头的上方设置有灶圈,用于支撑锅且留有一定空间进一步保证燃气燃烧充分。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一种灶器,包括炉架1、灶框2、炉头3和灶圈4,所述的炉架1的前侧面设置有开关5,所述的炉架1的底端设置有进气阀6,所述的炉架1上方设置有灶框2,所述的灶框2设置有进气孔7,所述的灶框2的上方安装有垫圈8,所述的垫圈8上方安装有炉头3,所述的垫圈8与炉头3之间形成环流腔,所述的炉头3沿其周围均匀设置有火焰口9,所述的炉头3还设置有防护垫10,所述的炉头3的上方设置有灶圈4。
所述的开关5为电子打火机。
所述的火焰口9围绕炉头3形成圆环结构。
所述的防护垫10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的灶圈4上均匀设置有垫板11,所述的垫板11为阶梯型垫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一种灶器,包括炉架、灶框、炉头和灶圈,是构成灶器的骨架。其次,炉架的前侧面设置有开关,使厨师操作方便。开关为电子打火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炉架的底端设置有进气阀,可直接连通燃气管并通过进气阀对进气状态及大小进行控制。炉架上方设置有灶框,用于连接与固定炉头,同时增加燃气与空气相接处的空间,增加含氧量。灶框设置有进气孔,方便空气的进入,使空气与燃气充分混合,使燃气然绕充分。再次,灶框的上方安装有垫圈,防止燃气泄漏。垫圈上方安装有炉头,垫圈与炉头之间形成环流腔,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环流腔内待燃,同时避免混合气体泄漏。炉头沿其周围均匀设置有火焰口,使混合气体从火焰口溢出并燃烧。火焰口围绕炉头形成圆环结构,使锅及食物受热均匀,保证食物的质量。炉头还设置有防护垫,防止饭菜等物质掉落导致灶器工作效率的降低。防护垫通过螺栓固定,拆卸方便,方便对残留物的清洗。炉头的上方设置有灶圈,用于支撑锅且留有一定空间进一步保证燃气燃烧充分。灶圈上均匀设置有垫板,垫板为阶梯型垫板,支撑锅并对于不同类型及尺寸的锅均可使用,保证过在垫板上稳定,实用性强。
总之,本使用新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燃气燃烧充分的灶器。
以上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适当变化和修饰,这些变化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灶器,包括炉架、灶框、炉头和灶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架的前侧面设置有开关,所述的炉架的底端设置有进气阀,所述的炉架上方设置有灶框,所述的灶框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的灶框的上方安装有垫圈,所述的垫圈上方安装有炉头,所述的垫圈与炉头之间形成环流腔,所述的炉头沿其周围均匀设置有火焰口,所述的炉头还设置有防护垫,所述的炉头的上方设置有灶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为电子打火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焰口围绕炉头形成圆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垫通过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圈上均匀设置有垫板,所述的垫板为阶梯型垫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77077.3U CN205560859U (zh) | 2016-01-27 | 2016-01-27 | 一种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77077.3U CN205560859U (zh) | 2016-01-27 | 2016-01-27 | 一种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60859U true CN205560859U (zh) | 2016-09-07 |
Family
ID=56820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7707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60859U (zh) | 2016-01-27 | 2016-01-27 | 一种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60859U (zh) |
-
2016
- 2016-01-27 CN CN201620077077.3U patent/CN20556085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31955U (zh) | 一种灶用集热节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集热节能罩的灶具 | |
CN204329011U (zh) | 燃烧器 | |
CN204478171U (zh) | 一种操作简便的节能燃气灶具 | |
CN201697191U (zh) | 燃气炉通用节能锅架 | |
CN206160118U (zh) | 一种商用节能灶头 | |
CN205481193U (zh) | 中餐燃气炒菜灶 | |
CN205560859U (zh) | 一种灶器 | |
CN104197330A (zh) | 一种涡轮式全预混燃烧器 | |
CN204084481U (zh) | 一种实现高温低氧燃烧的鼓风式灶具 | |
CN207815322U (zh) | 均匀布风热风预混式节能猛火灶 | |
CN203893246U (zh) | 柜型密封式环保节能燃气炉具 | |
CN203024197U (zh) | 醇基燃料气化灶 | |
CN202419702U (zh) | 一种新型节能食堂炉灶 | |
CN203162951U (zh) | 全混合喷射燃烧中餐节能燃气灶头 | |
CN207815324U (zh) | 节能热风预混式猛火灶 | |
CN205245239U (zh) | 一种节能开水柴灶 | |
CN108194923A (zh) | 一种新型燃气灶具 | |
CN205102184U (zh) | 一种节能煲仔炉 | |
CN202371767U (zh) | 节能灶头 | |
CN201954607U (zh) | 双管路双风道聚能节能灶具 | |
CN205014434U (zh) | 一种高燃烧效率的节能环保燃气炉具 | |
CN204534681U (zh) | 一种多燃料节能灶 | |
CN212841726U (zh) | 一种新型植物油灶具结构 | |
CN201177282Y (zh) | 具有环形烟道的炉灶 | |
CN204063161U (zh) | 一种液体燃料气化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