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556415U -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56415U
CN205556415U CN201620392660.3U CN201620392660U CN205556415U CN 205556415 U CN205556415 U CN 205556415U CN 201620392660 U CN201620392660 U CN 201620392660U CN 205556415 U CN205556415 U CN 205556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ding plate
pond
sewage
parti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926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弢
王超
陈方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engji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Geruis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Geruis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Geruis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926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56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56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564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它包括混凝土垫层(19)以及设置于混凝土垫层(19)上的污水预处理系统(20)、生化处理系统(21)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高效的滤除污水中污泥和BOD有害物质、污水处理量大、能够高效滤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磷、生态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背景技术
推进场镇生活污水处理,是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部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逐步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目前场镇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生活污水含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类物质,还含有氮、磷等无机盐类。此外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污泥和BOD有害物质,污泥和BOD均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目前通常采用拦截网对污泥进行拦截,然而污泥的量很大,过滤网无法承受较大的冲击,这会导致拦截网损坏,而BOD的滤除则采用化学处理的方式分解BOD有害物质,这又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现有处理污水中的污泥和BOD有害物质的操作不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的滤除污水中污泥和BOD有害物质、污水处理量大、能够高效滤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磷、生态环保的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它包括混凝土垫层以及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的污水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所述的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沉淀池和调节池,所述的格栅池、沉淀池和调节池均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格栅池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与调节池连通,格栅池的顶部设置有地格栅盖;
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清水池以及从左往右顺次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的消毒池、二沉池和厌氧池,清水池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且位于消毒池的后侧,清水池与消毒池之间设置有过水孔I,消毒池与二沉池之间设置有过水孔II,厌氧池的四周均设置有好氧池,四个好氧池内均设置有生物转盘,且每个好氧池与厌氧池之间均设置有多个过水孔III,四个好氧池中任意一个池内设置有水泵C,水泵C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排水管的另一端与二沉池连通,所述的调节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水泵A;
所述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由前墙体、后墙体、左墙体和右墙体围成的框形结构,框形结构内且从左到右顺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均设置于前墙体和后墙体之间,所述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均设置有土壤层、粗砂层以及砾石层,粗砂层设置于砾石层的上表面,土壤层设置于粗砂层的上表面,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土壤层上种植有植物A,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的土壤层上种植有植物B,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的土壤层上种植有植物C,第二隔板和第四隔板的下端部均还设置有布水孔,每个布水孔均设置于砾石层的下方,所述的左墙体上设置有污水出口,右墙体上设置有污水入口,所述的污水入口与清水池之间设置有水泵B。
所述的左墙体和右墙体均呈半圆形状。
所述的植物A为菖蒲,所述的植物B为芋头,所述的植物C为风车草。
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的高度相等,第二隔板和第四隔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的第一隔板的高度小于第二隔板的高度。
所述的每个好氧池与厌氧池之间均设置有三个过水孔III。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的滤除污水中污泥和BOD有害物质、污水处理量大、能够高效滤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磷、生态环保。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污水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生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 为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中,1-生物转盘,2-前墙体,3-后墙体,4-左墙体,5-右墙体,6-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第四隔板,10-土壤层,11-粗砂层,12-砾石层,13-植物A,14-植物B,15-植物C,16-布水孔,17-污水出口,18-污水入口,19-混凝土垫层,20-污水预处理系统,21-生化处理系统,22-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3-格栅池,24-沉淀池,25-调节池,26-地格栅盖,27-清水池,28-消毒池,29-二沉池,30-厌氧池,31-过水孔I,32-过水孔II,33-过水孔III,34-水泵C,35-排水管,36-好氧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它包括混凝土垫层19以及设置于混凝土垫层19上的污水预处理系统20、生化处理系统21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2;
如图1和图2所示,污水预处理系统20包括格栅池23、沉淀池24和调节池25,所述的格栅池23、沉淀池24和调节池25均设置于混凝土垫层19上,格栅池23与沉淀池24连通,沉淀池24与调节池25连通,格栅池23的顶部设置有地格栅盖26。
如图1、3、 4所示,生化处理系统21包括清水池27以及从左往右顺次设置于混凝土垫层19上的消毒池28、二沉池29和厌氧池30,清水池27设置于混凝土垫层19上且位于消毒池28的后侧,清水池27与消毒池28之间设置有过水孔I31,消毒池28与二沉池29之间设置有过水孔II32,厌氧池30的四周均设置有好氧池36,四个好氧池36内均设置有生物转盘1,且每个好氧池36与厌氧池30之间均设置有三个过水孔III33,四个好氧池36中任意一个池内设置有水泵C34,水泵C34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35,排水管35的另一端与二沉池29连通,所述的调节池25与好氧池36之间设置有水泵A。
如图1、5、6所示,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2包括由前墙体2、后墙体3、左墙体4和右墙体5围成的框形结构,左墙体4和右墙体5均呈半圆形状,框形结构内且从左到右顺次设置有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8和第四隔板9,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8和第四隔板9均设置于前墙体2和后墙体3之间,所述的第一隔板6与第二隔板7之间、第二隔板7与第三隔板8之间、第三隔板8与第四隔板9之间均设置有土壤层10、粗砂层11以及砾石层12,粗砂层11设置于砾石层12的上表面,土壤层10设置于粗砂层11的上表面,第一隔板6与第二隔板7之间的土壤层10上种植有植物A13,第二隔板7与第三隔板8的土壤层10上种植有植物B14,第三隔板8与第四隔板9之间的土壤层10上种植有植物C15,第二隔板7和第四隔板9的下端部均还设置有布水孔16,每个布水孔16均设置于砾石层12的下方,所述的左墙体4上设置有污水出口17,右墙体5上设置有污水入口18,所述的污水入口18与清水池27之间设置有水泵B。
所述的植物A13为菖蒲,所述的植物B14为芋头,所述的植物C15为风车草。所述的第一隔板6和第三隔板8的高度相等,第二隔板7和第四隔板9的高度相等,所述的第一隔板6的高度小于第二隔板7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处理污水的步骤如下:
S1、污水的预处理,生活污水首先经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该生活污水处理站,地格栅盖26对污水中一些漂浮物、杂物进行隔除;然后进入沉淀池24进行预沉处理,去除大部分泥沙,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良好运转,沉淀池24出水自流进入调节池25,调节池25对污水水质、水量有缓冲和调节作用,从而实现了污水的预处理;
S2、启动水泵A,水泵将调节池25内的污水泵入厌氧池30内,污水与内循环回流的硝化液混合,从而对污水进行反硝化脱氮;
S3、启动生物转盘1,生物转盘1工作,当厌氧池30内的污水通过过水孔III33进入好氧池36后,转盘部分交替的与空气以及污水接触,经一段时间后转盘上会附着一层栖息着大量微生物的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就会被生物膜所吸附降解,从而实现了有机污染物的滤除;由于四个生物转盘1同时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极大的提高了处理效率,保证了后续的出水量;
S4、当有机污染物处理结束后,启动水泵C34,水泵C34将污水抽入二沉池29内,此时向二沉池29内加入除磷剂,大颗粒泥进入池底部收集,从而实现了污水中磷的滤除,而上清液则经过水孔II32进入消毒池28内;
S5、在消毒池28内加入次氯酸钠以除去污水的中的臭味,处理后污水经过水孔I31进入清水池27内暂存,从而制得不含有机污染物和磷的污水,进一步保证了彻底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磷滤除;
S6、启动水泵B,水泵B将清水池内的污水经污水入口18向右墙体5与第四隔板9形成的区域间通入污水;
S7、污水经第四隔板9上的布水孔16顺次通过位于第四隔板9和第三隔板8之间的砾石层12、粗砂层11和土壤层10,在此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污泥被砾石层12和粗砂层11拦截,而污水中的一部分BOD有害物则被风车草所吸收;
S8、当污水跨过第三隔板8后,污水顺次通过位于第二隔板7和第三隔板8之间的土壤层10、粗砂层11和砾石层12,在此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污泥被砾石层12和粗砂层11拦截,而污水中的一部分BOD有害物则被芋头所吸收;
S9、步骤S3的污水经第二隔板7上的布水孔16顺次通过位于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之间的砾石层12、粗砂层11和土壤层10,在此过程中的污水中的剩余污泥被砾石层12和粗砂层11拦截,而污水中的剩余BOD有害物则被菖蒲所吸收;
S10、当步骤S4中的污水跨过第一隔板6后,不含污泥和BOD的污水进入左墙体4和第一隔板6之间的区域内,最后从污水出口17排除,从而实现了污水中污泥和BOD有害物的滤除。因此,本系统通过砾石层12和粗砂层11对污泥进行了三次拦截,替代了传统利用拦截网对污泥进行拦截,同时还利用风车草、芋头和菖蒲吸收和分解BOD有害物质,从而实现了污泥和BOD的彻底滤除,无需向污水中投放化学药物,避免了二次污染,极大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Claims (5)

1.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凝土垫层(19)以及设置于混凝土垫层(19)上的污水预处理系统(20)、生化处理系统(21)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2);
所述的污水预处理系统(20)包括格栅池(23)、沉淀池(24)和调节池(25),所述的格栅池(23)、沉淀池(24)和调节池(25)均设置于混凝土垫层(19)上,格栅池(23)与沉淀池(24)连通,沉淀池(24)与调节池(25)连通,格栅池(23)的顶部设置有地格栅盖(26);
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21)包括清水池(27)以及从左往右顺次设置于混凝土垫层(19)上的消毒池(28)、二沉池(29)和厌氧池(30),清水池(27)设置于混凝土垫层(19)上且位于消毒池(28)的后侧,清水池(27)与消毒池(28)之间设置有过水孔I(31),消毒池(28)与二沉池(29)之间设置有过水孔II(32),厌氧池(30)的四周均设置有好氧池(36),四个好氧池(36)内均设置有生物转盘(1),且每个好氧池(36)与厌氧池(30)之间均设置有多个过水孔III(33),四个好氧池(36)中任意一个池内设置有水泵C(34),水泵C(34)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35),排水管(35)的另一端与二沉池(29)连通,所述的调节池(25)与好氧池(36)之间设置有水泵A;
所述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2)包括由前墙体(2)、后墙体(3)、左墙体(4)和右墙体(5)围成的框形结构,框形结构内且从左到右顺次设置有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8)和第四隔板(9),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8)和第四隔板(9)均设置于前墙体(2)和后墙体(3)之间,所述的第一隔板(6)与第二隔板(7)之间、第二隔板(7)与第三隔板(8)之间、第三隔板(8)与第四隔板(9)之间均设置有土壤层(10)、粗砂层(11)以及砾石层(12),粗砂层(11)设置于砾石层(12)的上表面,土壤层(10)设置于粗砂层(11)的上表面,第一隔板(6)与第二隔板(7)之间的土壤层(10)上种植有植物A(13),第二隔板(7)与第三隔板(8)的土壤层(10)上种植有植物B(14),第三隔板(8)与第四隔板(9)之间的土壤层(10)上种植有植物C(15),第二隔板(7)和第四隔板(9)的下端部均还设置有布水孔(16),每个布水孔(16)均设置于砾石层(12)的下方,所述的左墙体(4)上设置有污水出口(17),右墙体(5)上设置有污水入口(18),所述的污水入口(18)与清水池(27)之间设置有水泵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墙体(4)和右墙体(5)均呈半圆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A(13)为菖蒲,所述的植物B(14)为芋头,所述的植物C(15)为风车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板(6)和第三隔板(8)的高度相等,第二隔板(7)和第四隔板(9)的高度相等,所述的第一隔板(6)的高度小于第二隔板(7)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好氧池(36)与厌氧池(30)之间均设置有三个过水孔III(33)。
CN201620392660.3U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56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2660.3U CN205556415U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2660.3U CN205556415U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6415U true CN205556415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05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9266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56415U (zh) 2016-05-04 2016-05-04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564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2592A (zh) * 2016-05-04 2016-06-29 四川格瑞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CN113880372A (zh) * 2021-11-15 2022-01-04 北京广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及施工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2592A (zh) * 2016-05-04 2016-06-29 四川格瑞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CN113880372A (zh) * 2021-11-15 2022-01-04 北京广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及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1060A (zh) 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6499042A (zh)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处理装置
CN106082562A (zh) 一种社区污水一体化处理回用系统及应用
CN205556415U (zh)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CN105461167B (zh)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RU139140U1 (ru) Система утилизации 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бытовых стоков
CN105712592A (zh)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总站
CN201648119U (zh) 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3896418B (zh) 一种抽箱式污水净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7608462U (zh) 一种芦苇床污水净化装置
CN105712485A (zh) 一种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
RU134923U1 (ru) Система утилизации 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бытовых стоков
CN205528327U (zh) 一种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系统
CN205603424U (zh) 一种二级综合生化反应池
CN205575810U (zh) 一种环保厕所排放物生态处理系统
CN210528707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前分离处理装置
CN108483671A (zh) 一种人工湿地处理雨水的模拟装置
CN207512023U (zh) 水循环自利用式生态系统
CN105712543A (zh) 一种集格栅、沉淀和调节进出水流量于一体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6256531U (zh) 一种生态抗冲击雨水处理回用装置
CN207418393U (zh)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CN201258279Y (zh) 上向流强化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CN105712590A (zh) 一种二级综合生化反应池
CN210481118U (zh) 一种小型农村污水处理结构
CN204281454U (zh) 一种粪便、化粪池污泥浮渣集中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4

Address after: No.15, 1st floor, building 25, no.360 Nanhu Avenue, Huayang street,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engji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the 1 layer of No. two, vegetable street, Huayang street, Huayang street,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China, 83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GERUIS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