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33231U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33231U CN205533231U CN201620169834.XU CN201620169834U CN205533231U CN 205533231 U CN205533231 U CN 205533231U CN 201620169834 U CN201620169834 U CN 201620169834U CN 205533231 U CN205533231 U CN 2055332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compression chamber
- rotary compressor
- suction nozzle
- ut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0000003584 silenc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434 in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49 pul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47 get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00 vapor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8469 Chest discomfor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03 re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在密封的壳体内收纳了压缩机构部和电动机,壳体上设有吸气管,压缩机构部包括:分别具备第1压缩腔和第2压缩腔的第1气缸和第2气缸,第1气缸和第2气缸均设有滑片。设在第1气缸和第2气缸之间的中隔板。在第1压缩腔和第2压缩腔中进行偏心运转的活塞。驱动两个活塞偏心运转的曲轴。第1压缩腔和第2压缩腔分别与中隔板内部具备的吸气消声器连通,吸气管与吸气消声器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不会发生吸气的干涉现象,可以规避冷量和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噪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普及率最高的家用空调的制热量和APF(季节能耗率)提升是个大的课题。作为这些课题的改善手段,可以采用具有低速运行到高速运行变化范围的变频式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压缩机的最高旋转速度可以从目前的120rps扩大到150rps。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需要扩大吸气管径,但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高度限定得较小,所以吸气管径扩大比较困难。
作为改善策略,在较厚的中隔板中连接了管径大的1个吸气管、吸气分流到各压缩腔中的方法得到了实用化。由于从1个吸气孔吸入的低压气体会分流到2个压缩腔中,因此开始吸气的压缩腔,会从已经终止吸入的另一方的压缩腔抢夺低压气体,产生所谓压缩腔之间吸气干涉的问题。从而产生各压缩腔的实际吸气量下降的现象,特别是在高速旋转时,冷量明显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不会发生吸气的干涉现象,规避冷量和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在密封的壳体内收纳了压缩机构部和电动机,所述壳体上设有吸气管,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分别具备第1压缩腔和第2压缩腔的第1气缸和第2气缸,所述第1气缸和所述第2气缸均设有滑片;设在所述第1气缸和所述第2气缸之间的中隔板;在所述第1压缩腔和所述第2压缩腔中进行偏心运转的活塞;驱动两个所述活塞偏心运转的曲轴;所述第1压缩腔和所述第2压缩腔分别与所述中隔板内部具备的吸气消声器连通,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吸气消声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不会发生吸气的干涉现象,可以规避冷 量和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吸气消声器可以消减第1压缩腔和第2压缩腔产生的吸气脉动音,降低了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管设在所述中隔板上且为至少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1气缸和所述第2气缸上分别设有消声器连通孔,所述第1气缸和所述第2气缸分别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吸气管,每个所述吸气管通过相应的所述消声器连通孔与所述吸气消声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消声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1压缩腔和所述第2压缩腔的排量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管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隔板的外周壁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周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设有上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不会发生吸气的干涉现象,可以规避冷量和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储液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相关、表示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内部构造;
图2与实施例1相关,表示压缩机构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与实施例1相关,表示压缩机构部的截面详图;
图4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相关、表示压缩机构部的平面详细图;
图5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相关、表示运行速度(rps)和冷量(W)的关系方面与以往设计的比较图;
图6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相关、表示压缩机构部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壳体2、电动机4、电机定子4a、电机转子4b、
压缩机构部5、中隔板50、第1气缸11、第2气缸21、第1压缩腔11a、第2压缩腔21a、第1活塞18、第2活塞28、第1端板40、第2端板45、第1高压消声器41、第2高压消声器46、曲轴30、滑片26、低压消声器52、第1吸入孔12、第2吸入孔22、第1斜孔12a、第2斜孔22a、高压气体通道60、消声器排气孔46a、排气孔47、外侧棱线56a、内侧棱线56b、中隔板窗53、
螺钉8、吸气管55、排气管3、消声器连通孔15(25)、
储液器80、L形管85、冷凝器81、膨胀阀82、蒸发器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本实用新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可以为立式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卧式多缸旋转式压缩机或者摇摆式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在密封的壳体2内收纳了压缩机构部5和电动机4,壳体2上设有吸气管55,可以理解的是,壳体2上还设有排气管3,排气管3与壳体2内连通,即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为壳体高压式旋转式压缩机。压缩机构部5包括:分别具备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的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均设有滑片26。设在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之间的中隔板50。在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中进行偏心运转的活塞。驱动两个活塞偏心运转的曲轴30。第 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分别与中隔板50内部具备的吸气消声器52连通,吸气管55与吸气消声器52连通。
换言之,压缩机构部5包括第1气缸11、第2气缸21、滑片26、第1活塞18、第2活塞28、中隔板50和曲轴30。
第1气缸11内设有第1压缩腔11a,第2气缸21内设有第2压缩腔21a,中隔板50设在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之间。第1压缩腔11a内设有可偏心转动的第1活塞18,第2压缩腔21a内设有可偏心转动的第2活塞28,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上分别设有滑片26,两个滑片26分别与第1活塞18和第2活塞28配合。
第1活塞18和第2活塞28分别外套在曲轴30上以由曲轴30驱动转动。中隔板50内设有空腔以限定出吸气消声器52。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分别与吸气消声器52连通。
电动机4包括电机定子4a和电机转子4b,电机转子4b固定在曲轴30上以驱动曲轴30转动。
吸气管55吸入的低压气体冷媒进入到吸气消声器52内,进入到吸气消声器52内的低压气体冷媒分别吸入到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内进行压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中隔板50的外周壁固定在壳体2的内周壁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构部5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采用第1气缸11和/或第2气缸21固定在壳体2的内周壁上。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可以为双缸压缩机或者三缸及三缸以上的压缩机,当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为三缸及三缸以上的压缩机时,压缩机构部5还包括至少一个第3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通过在中隔板50内设置吸气消声器52,从而从吸气管55吸入的低压气体冷媒先进入到吸气消声器52内,之后再分别进入到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内,因此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不会发生吸气的干涉现象,可以规避冷量和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吸气消声器52可以消减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产生的吸气脉动音,降低了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吸气管55设在中隔板50上且为至少一个。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吸气管55为一个且设在中隔板50上;如图4所示,吸气管55为两个且两个吸气管55均设在中隔板50上以与吸气消声器52连通。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吸气管55还可以为三个及三个以上。优选地,当吸气管55为多个时,多个吸气管55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上分别设 有消声器连通孔,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分别对应设置一个吸气管55,每个吸气管55通过相应的消声器连通孔与吸气消声器52连通。也就是说,从每个吸气管55吸入的低压气体冷媒经过相应的消声器连通孔后进入到吸气消声器52内。优选地,吸气管55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吸气消声器52的容积大于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的排量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设有上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不会发生吸气的干涉现象,可以规避冷量和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吸气管55的一端与位于壳体2外侧的储液器80连接。
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三个具体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的内部构造,图2表示压缩机构部5的详细结构。图1中,在壳体2的内周壁固定了构成电动机4的电机定子4a的外周壁、压缩机构部5的中心具备的中隔板50的外周壁。
压缩机构部5由中隔板50的两面固定的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上述各气缸具有的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这些压缩腔中收纳的第1活塞18和第2活塞28、上述压缩腔的各开口面连接的第1端板40和第2端板45、第1高压消声器41和第2高压消声器46等构成。另外,第1高压消声器41和第2高压消声器46均具备排气孔和排气阀等排气装置(无图示)。
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分别与第1端板40和第2端板45一起通过4组螺钉8固定在中隔板50的两个平面上。固定了电机转子4b的曲轴30通过第2端板45和第1端板40的中心具备的轴承进行滑动配合旋转。
曲轴30驱动按180度相对角度配置的第1活塞18和第2活塞28进行偏心旋转。另外,与这些活塞联动,2个滑片26(图3)进行往复运动。因此,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进行低压气体的吸入和压缩。中隔板50中配备的低压消声器52(即为上述的吸气消声器)连接的吸气管55的外侧开口端连接了储液器80的中心具备的L形管85。另外,吸气管55在压入连接到低压消声器52具备的吸入孔中后,焊接在壳体2上。
从2个压缩腔排出,分别经过消声器并流出到壳体2内部的高压气体从壳体2的 上端具备的排气管3按冷凝器81、膨胀阀82、蒸发器83的顺序流动,成为低压气体的冷媒从储液器80经过吸气管55流入到低压消声器52中。其后、低压气体从对低压消声器52开口的第1吸入孔12和第2吸入孔22开始、分别通过第1斜孔12a和第2斜孔22a流入到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中。
在第1压缩腔11a中压缩的高压气体排出到第1高压消声器41后,通过上下贯通压缩机构部5的高压气体通道60流出到第2高压消声器46中。从第2压缩腔21a排出的高压气体与从第1高压消声器41出来的气体合流、从消声器排气孔46a开始排出到压缩机构部5的上部。因此,壳体2的内部压力为高压侧。
图3为图2的X-X截面图、图2为图3的Y-Y截面图。图3表示中隔板50的上面和第2气缸21的水平截面。另外,图3以第2气缸21中具备的滑片26为中心,表示其两侧具备的第2吸入孔22和排气孔47的位置。第2吸入孔22对低压消声器52开口,第2端板45中具备的排气孔47对第2高压消声器46开口。
虚线所示的4个花瓣状的外侧棱线56a是低压消声器52的外壁棱线、圆形的内侧棱线56b是其内壁棱线。外侧棱线56a为花瓣状的原因是为了避开中隔板50中具备的4个螺钉8的攻丝孔和1个高压气体通道60。但是,低压消声器52的形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种种变形。另外,贯通中隔板50的4个中隔板窗53是壳体2内的高压气体和油的移动通道。
图3中,在第2气缸21中进行偏心运转的第2活塞28的回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第2活塞28位于从滑片26开始大约270度的回转位置。因此,被第2活塞28分割的第2压缩腔21a的低压腔的吸入行程和高压腔的排气行程都接近于完成(旋转角360度)状态。
中隔板50的下面连接的第1压缩腔11a中进行偏心运行的第1活塞18的旋转角度处于与第2活塞28正相反的位置(约90度),所以第1压缩腔11a正好是在吸入行程开始后,处于吸气量急速扩大的旋转位置。
本实施例1中,在第1吸入孔12和第2吸入孔22之间具备低压消声器52,所以第1压缩腔11a没有必要争夺第2压缩腔21a的吸气,第1压缩腔11a容易从低压消声器52获得吸气。即,2个压缩腔不会发生吸气的干渉现象。因此,即使高速旋转中,2个压缩腔也可以获得必要充分的吸气。
接下来根据图3,对吸气管55的配置角度进行说明。以往的设计中,在连接压缩腔中心和吸入孔的直线上有必要配置吸气管,但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管55可以连接在低压消声器52的任意位置。因此,实施例1的吸气管55的配置自由度大,对各种装置的安装自由度有利。
但是为了充分地发挥低压消声器52的容积效果,吸气管55的开口端与第1吸入孔12以及第2吸入孔22离开一点比较好。另外,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低压消声器52的噪音降低效果,需要对吸气管55的位置进行优化。
在此,对中隔板50的材料进行说明。通常、中隔板的材料要考虑耐磨耗和加工性等,选择铸件等(比如FC250)。因此,本实施例的中隔板50可以借用了上述材料。
接下来、以最普及的家庭用空调器中搭载的变频式旋转式压缩机(2个气缸的总排量为11cc)为例、对低压消声器52的必要容积进行说明。中隔板50的外径(与壳体2的内径相当)和厚度分别为大约105mmx15mm的时候、低压消声器52的容积概算值为40~50cc、相对于上述压缩机的排量(11cc),低压消声器52的容积是其大约4倍。
这相当于运转中的第1活塞18和第2活塞28的4转。即在比较低速的50rps只要保证冷量的话、其4倍的旋转速度200rps的冷量就可以保证。即理解为低压消声器52的容积是足够的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在吸气管55流动的气体阻力,如同实施例1,1根吸气管200rps的冷量确保困难的时候,本实用新型如下述实施例2(图4)那样需要2根吸气管、或者3根也可以。另外、不用说,中隔板50即使加厚,也可以扩大吸气管的管径。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吸气回路扩大设计的自由度方面有优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如上所述,特点是在低压消声器52中可以连接数个吸气管。如图4所示,是在中隔板50中配备2个吸气管55a和吸气管55b的设计,由于吸气阻力下降,更高的高速旋转的话可以获得必要的冷量和压缩效率。另外,即使增加2个压缩腔的排量,由于吸气管的追加、不变更中隔板50的厚度就可以确保必要的冷量。
在图4中,低压消声器52的外侧棱线56a的一部分扩大的分腔内,连接了吸气管55a和吸气管55b。2个上述吸气管的外侧开口端、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储液器80中具备的独立的2个L字管85。另外、如图4所示,吸气管55a和吸气管55b平行配置的话,与L字管85的连接组装就容易了。
图5表示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运行速度和冷量的关系。横轴为运行速度(rps)、纵轴为冷量(W)。直线T根据不容易受到运行速度影响的50~60rps的数据(W/rps)、表示运行速度按比例直线延长到150rps的冷量目标值。另外,在150rps的冷量为100%。
数据①是实施例2的实验值。数据②是最普及的式样(比如现有技术中2个气缸 分别具备1个吸气管)。数据③是从连接中隔板的1个吸气管分流到2个压缩腔中的以往的压缩机的式样。另外,上述3个设计式样的不同点只是吸气通路设计,比如与冷量有关的气缸设计等是共通的。
①所示的实施例2为从大约140rps开始冷量下降,其后,下降量少量增加,在大约150rps的时候约为1%。②为大约100rps开始冷量下降、随运转速度一起,下降量增加,在150rps时大约降低7%的冷量。③为从大约90rps开始冷量下降,在大约150rps时,大概约降低12%的冷量。
②的设计式样中,与气缸连接的2个吸气管是独立的,吸气管径小,所以高速旋转的吸气管阻力损失是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③相对于②吸气管径大,但是压缩腔之间的吸气干渉会造成冷量下降。由此可知①低压消声器52和管径大的2个吸气管的效果大,明显比其他2个的效果好。
另外、实施例2的低压消声器52的容积特意减小,即使是与2个气缸排量的和相当(比如大约11cc)时、高速旋转的冷量下降小,实施例2优于上述②以及③,可以根据实验得到证明。
实施例3:
图6所示的实施例3中,表示具备分别独立的吸气管55a和吸气管55b的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从中隔板50的低压消声器52吸入低压气体的设计。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的侧面分别具备的消声器连通孔15和消声器连通孔25均对低压消声器52开孔。另外,这些消声器连通孔分别连接了吸气管55a和吸气管55b。
因此、储液器80内的低压气体通过吸气管55a、吸气管55b、消声器连通孔15和消声器连通孔25流入到低压消声器52后,从第1吸入孔12和第2吸入孔22开始流入到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中。
实施例3有如下的作用和效果。(1)低压消声器52防止第1压缩腔11a和第2压缩腔21a发生的脉动音向储液器80传播。(2)吸气管55a和吸气管55b的管径即使小,低压消声器52可以储存低压气体,所以各压缩腔的吸气效率可以改善,高速旋转的冷量下降可以改善。(3)第1吸入孔12和第2吸入孔22的孔径比上述吸气管的内径大,所以吸气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1-实施例3中,压缩机构部5是采用刚性最高的中隔板50固定在壳体2的内周壁,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采用第2气缸21和第2端板45的外周壁固定在壳体2的内周壁,中隔板50的外周壁和壳体2的内周壁之间可以设置间隙。
另外、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均为表示双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应用例,但是可以理 解的是,在需要2个以上中隔板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中、可以在其中任意一个中隔板中配置低压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搭载在空调器、制冷装置、热水器、车载制冷或者车载空调器等中。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是卧式多缸旋转式压缩机或者摇摆式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为:在2个气缸中分别连接吸气管的压缩机,或者经过1个吸气管的低压气体向2个压缩腔分流供给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在高速旋转时由于吸气量减少,所以冷量和压缩效率会下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为:储液器80内的低压气体从吸气管55经过中隔板50的低压消声器52、然后分别通过第1吸入孔12和第2吸入孔22分流到第1气缸11和第2气缸21。低压消声器52有足够的容积,所以在上述气缸间不产生吸气干涉。因此,在100~150rps的高速旋转中,可以规避冷量和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
采用上述具体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
(1)各压缩腔在吸气量增加的高速旋转条件下、从相邻的低压消声器开始分别获得必要充分的吸气量。因此,可以确保与运行速度成比例的冷量以及防止压缩腔效率下降。
(2)低压消声器的容积扩大时,连接低压消声器的吸气管的追加是容易的,所以对应压缩腔大型化较有利。另外,吸气管的安装位置变更也简单。
(3)在压缩腔产生的吸气的脉动音由于低压消声器衰减,所以,对储液器的噪音传播会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的壳体内收纳了压缩机构部和电动机,所述壳体上设有吸气管,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
分别具备第1压缩腔和第2压缩腔的第1气缸和第2气缸,所述第1气缸和所述第2气缸均设有滑片;
设在所述第1气缸和所述第2气缸之间的中隔板;
在所述第1压缩腔和所述第2压缩腔中进行偏心运转的活塞;
驱动两个所述活塞偏心运转的曲轴;
所述第1压缩腔和所述第2压缩腔分别与所述中隔板内部具备的吸气消声器连通,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吸气消声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设在所述中隔板上且为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气缸和所述第2气缸上分别设有消声器连通孔,所述第1气缸和所述第2气缸分别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吸气管,每个所述吸气管通过相应的所述消声器连通孔与所述吸气消声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消声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1压缩腔和所述第2压缩腔的排量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的外周壁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周壁上。
7.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储液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69834.XU CN205533231U (zh) | 2016-03-04 | 2016-03-04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69834.XU CN205533231U (zh) | 2016-03-04 | 2016-03-04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33231U true CN205533231U (zh) | 2016-08-31 |
Family
ID=56779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69834.XU Active CN205533231U (zh) | 2016-03-04 | 2016-03-04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3323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26529A (zh) * | 2016-03-04 | 2016-06-01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CN109952439A (zh) * | 2016-12-19 | 2019-06-28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
2016
- 2016-03-04 CN CN201620169834.XU patent/CN20553323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26529A (zh) * | 2016-03-04 | 2016-06-01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CN109952439A (zh) * | 2016-12-19 | 2019-06-28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CN109952439B (zh) * | 2016-12-19 | 2023-10-31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626443B2 (ja) | 圧縮機用消音器 | |
CN201100797Y (zh) | 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 | |
CN104806522B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装置 | |
CN104481885B (zh) | 压缩机 | |
CN104379937A (zh) | 密闭型压缩机和热泵装置 | |
CN211648463U (zh) | 压缩机、压缩机组件、热交换系统及电器设备 | |
CN105604940A (zh)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CN205533231U (zh)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
WO2021103552A1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WO2024234965A1 (zh) | 螺杆压缩机 | |
CN207131591U (zh) | 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
CN104929933B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4476763U (zh) |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和空调器 | |
JP2009085027A (ja) | 2段圧縮ロータリ圧縮機 | |
CN221033118U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21033116U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109595171B (zh) |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CN218325284U (zh) | 壳体部件、电动压缩机、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110985385A (zh) |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器 | |
CN117189600A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14742067U (zh) |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 |
CN115306715B (zh) | 一种变容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 |
CN112253461B (zh) | 压缩机、空调器及热水器 | |
CN102644597A (zh) | 双缸式旋转压缩机 | |
CN102562600B (zh) | 压缩机消声装置及具有该消声装置的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