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4717U - 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 - Google Patents
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24717U CN205524717U CN201620032262.0U CN201620032262U CN205524717U CN 205524717 U CN205524717 U CN 205524717U CN 201620032262 U CN201620032262 U CN 201620032262U CN 205524717 U CN205524717 U CN 2055247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pivotally connected
- pull
- type self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347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车身架,车身架为可折叠结构,它包括横梁、提梁、前梁和后梁,前梁一端与前支架轴接,另一端与后梁轴接,后梁一端与前梁轴接,另一端为后叉,后支架与后梁轴接,提梁一端与后支架轴接,另一端与横梁轴接,横梁分别与前支架和后梁轴接,本实用新型提拉式自锁折叠车较现有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节约成本,而其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较现有技术都有很大提升,具有现实的意义和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折叠车领域,特别是一种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由于小巧、轻便易于携带的特性,折叠车越来越受到欢迎,传统的折叠车采用对折的方式,折叠方式繁琐,专利号为ZL20082012429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推拉式折叠自行车,该专利推拉式折叠自行车折叠方式简单方便快捷,折叠后可将车身架缩短至前后车轮并拢,大大减小了折叠车的体积,携带方便,易于普及,但是结构复杂,安全性有待考证,专利号为ZL200910081571.1的中国发明专利披露了一种易拉折便携式多人骑多用自行车,仍然存在结构的紧凑性仍需调整,抗冲击性和安全性有待考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它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车身架,车身架为可折叠结构,它包括横梁、提梁、前梁和后梁,所述前梁一端与前支架轴接,另一端与后梁轴接,所述后梁一端与前梁轴接,另一端为后叉,后支架与后梁轴接,提梁一端与后支架轴接,另一端与横梁轴接,横梁分别与前支架和后梁轴接。
进一步地,前支架、后支架和后梁上固装有连接件。
进一步地,前梁、横梁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前支架轴接,提梁和后梁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后支架轴接。
进一步地,后梁上安装有锁钩,横梁上固装有锁扣,后支架上固装或可拆卸安装有锁扣。
进一步地,锁钩包括钩体、弹簧、第二固定件、连接轴和提拉杆,第二固定件固装在后梁内,弹簧分别与第二固定件和钩体连接,提拉杆通过连接轴与钩体形成联动机构。
进一步地,提拉杆轴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固装在提梁与横梁轴接处的第一固定件扣接。
进一步地,后梁固装有固定母件,横梁上固装有固定公件。
进一步地,后梁和横梁通过固定母件和固定公件螺接或销接。
本实用新型提拉式自锁折叠车较现有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节约成本,而其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较现有技术都有很大提升,具有现实的意义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展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提拉式自锁折叠车结构示意图;
图4是锁钩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固定母件结构示意图。
1.车身架;11.横梁;111.锁扣;12.提梁;13.前梁;14.后梁;141. 固定母件;142.固定公件;143.销孔;15. 第一固定件;16.卡扣;2.前支架;3.后支架;311锁扣;4.连接件;5.轴接件;6.锁钩;61.钩体;62.弹簧;63.第二固定件;64.连接轴;65.提拉杆;7.车把;8.车座;9.车蹬装置;10.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提拉式自锁折叠车作出具体说明。
如图1-3所示,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包括前支架2、后支架3和车身架1,所述车身架1为可折叠结构,它包括横梁11、提梁12、前梁13和后梁14,所述前梁13一端与前支架2轴接,另一端与后梁14轴接,所述后梁14一端与前梁13轴接,另一端为后叉,所述后支架3与后梁14轴接,所述提梁12一端与后支架3轴接,另一端与横梁11轴接,所述横梁11分别与前支架2和后梁14轴接。
在前支架2和后支架3上固定安装有连接件4,可折叠车身架1分别与固定安装在前支架2和后支架3上的连接件4轴接。
其中前梁13一端与固装在前支架2上的连接件4轴接,另一端与后梁14轴接,后梁14一端与前梁13轴接,另一端安装有车轮,后支架3与固装在后梁14上的连接件4轴接,提梁12的一端与固接在后支架3上的连接件4轴接,另一端与横梁11轴接,横梁11还分别与固装在前支架2上的连接件4和后梁14轴接,上述四根梁,两个支架和七个轴接点构成了本发明折叠车的折叠结构,结构简单,降低了多余零部件的成本。
在横梁11一端上固定焊接有锁扣111,后支架3上固定安装或可拆卸安装有锁扣311,后梁14上安装有锁钩6,如图 3所示,当车身架1展开时,锁钩6与锁扣111卡接,锁扣的结构如图4所示,但不局限于图4中所示的锁扣。如图2所示,当车身架1折叠时,锁钩6与锁扣311卡接,将折叠后的车身架1固定。锁钩6为弹簧锁钩结构,包括钩体61、弹簧62、第二固定件63、连接轴64和提拉杆65,如图4所示,在后梁14向上开设有凹槽144,第二固定件63安装在凹槽144内,钩体61通过连接轴64固定在凹槽144内,连接轴64穿过后梁14的侧壁与外侧的提拉杆65固定连接,钩体61与提拉杆65形成联动机构,弹簧62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件63和钩体61固接,钩体61的钩状物向上伸出凹槽。当锁钩6与锁扣111连接,通过拉动提拉杆65带动钩体61运动,与锁扣111脱离,通过对提拉杆65施加的力进而带到车身架1各连接轴运动,使车身架折叠起来,锁钩61随着车身架1运动与锁扣311卡接,固定折叠后的车身,形成一个提拉式折叠车的双自锁机构,为形成双自锁机构,锁钩6和锁扣111,311的位置也可以互换。
为了折叠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在提拉杆65的提手端轴接有卡扣16,在提梁12与横梁11轴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件15,如图1所示,当折叠车展开时,卡扣16卡接在第一固定件15上,形成安全固定装置,为骑行者形成第二层保护。
同时为了加强折叠车的抗冲击性,还可以在后梁14和横梁11连接处相对安装有固定母件141和固定公件142,图4中显示为固定母件141,该固定母件141为一U型结构件,两侧壁开有通孔,U型结构件开口朝上固定安装在后梁14内,后梁1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通孔相对应的销孔143,固定公件142为一开设有通孔的片状体,向下固接在横梁11上,当折叠车展开式,与固定母件141插接安装,所有的通孔相对形成一个通透的孔,通过螺钉或者插销固定,增强其抗冲击性能。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提拉式自锁折叠车包括车把7、车座8、车轮20、车蹬装置9、传动装置10和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车把安装在前支架2上,车座安装在后支架3上,车蹬装置9和传动装置10分别安装在与可折叠车身架1固定连接的轴接件5上,两个车轮20分别安装在前支架2上和可折叠车身架1上,传动装置可以是机械传动,也可以是电动传动。
本发明折叠车可以通过安装传动装置形成可骑行的折叠自行车,亦可通过安装电动装置,组装成电动折叠车,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使用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支架(2)、后支架(3)和车身架(1),所述车身架(1)为可折叠结构,它包括横梁(11)、提梁(12)、前梁(13)和后梁(14),所述前梁(13)一端与前支架(2)轴接,另一端与后梁(14)轴接,所述后梁(14)一端与前梁(13)轴接,另一端为后叉,所述后支架(3)与后梁(14)轴接,所述提梁(12)一端与后支架(3)轴接,另一端与横梁(11)轴接,所述横梁(11)分别与前支架(2)和后梁(14)轴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2)、后支架(3)和后梁(14)上固装有连接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13)、横梁(11)分别通过连接件(4)与前支架(2)轴接,所述提梁(12)和后梁(14)分别通过连接件(4)与后支架(3)轴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梁(14)上安装有锁钩(6),所述横梁(11)上固装有锁扣(111),所述后支架(3)上固装或可拆卸安装有锁扣(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6)包括钩体(61)、弹簧(62)、第二固定件(63)、连接轴(64)和提拉杆(65),所述第二固定件(63)固装在后梁(14)内,弹簧(62)分别与第二固定件(63)和钩体(61)连接,提拉杆(65)通过连接轴(64)与钩体(61)形成联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杆(65)轴接有卡扣(16),所述卡扣(16)与固装在提梁(12)与横梁(11)轴接处的第一固定件(15)扣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或6中任一项所述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梁(14)固装有固定母件(141),横梁(11)上固装有固定公件(1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梁(14)和横梁(11)通过固定母件(141)和固定公件(142)螺接或销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32262.0U CN205524717U (zh) | 2016-01-14 | 2016-01-14 | 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32262.0U CN205524717U (zh) | 2016-01-14 | 2016-01-14 | 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24717U true CN205524717U (zh) | 2016-08-31 |
Family
ID=56764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3226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4717U (zh) | 2016-01-14 | 2016-01-14 | 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24717U (zh) |
-
2016
- 2016-01-14 CN CN201620032262.0U patent/CN20552471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082488A1 (zh) | 轻型电动折叠车 | |
US20100066054A1 (en) | Collapsible bicycle | |
CN101244739B (zh) | 双人折叠自行车 | |
CN106379463A (zh) | 电动折叠三轮车 | |
CN205524717U (zh) | 提拉式自锁折叠车架 | |
CN104210598B (zh) | 一种折叠自行车 | |
CN201633852U (zh) | 折叠式自行车 | |
CN204489063U (zh) | 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 | |
CN207809642U (zh) | 自行车折叠机构 | |
CN201792950U (zh) | 组合式多功能儿童车 | |
CN211642478U (zh) | 多功能儿童车 | |
CN101269667A (zh) | 一种用于婴儿和幼儿的可折叠推车 | |
CN201553183U (zh) | 一种婴儿车后踏板 | |
CN100396544C (zh) | 折叠式自行车 | |
CN205469543U (zh) | 折叠自行车 | |
CN205819421U (zh) | 一种折叠式便携自行车 | |
CN100556749C (zh) | 折叠车架 | |
CN206417128U (zh) | 一种快速折叠自行车 | |
CN101721073B (zh) | 一种婴儿车后踏板 | |
CN201009922Y (zh) | 一种折叠式三轮童车 | |
CN204309982U (zh) | 一种便携式三轮车 | |
CN221794648U (zh) | 一种推车 | |
CN217515317U (zh) | 一种折叠联动自行车架 | |
CN204713256U (zh) | 一种自行车的座位组件及自行车 | |
CN220032119U (zh) | 一种稳定性强的折叠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