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503968U -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3968U
CN205503968U CN201620173862.9U CN201620173862U CN205503968U CN 205503968 U CN205503968 U CN 205503968U CN 201620173862 U CN201620173862 U CN 201620173862U CN 205503968 U CN205503968 U CN 205503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ctor fork
fork
shift
chute
shift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738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民杰
袁章平
舒桂明
朱长钦
娄峰
王良峰
邹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738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03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3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3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包括主轴,副轴,具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变速毂,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一一配合的第一换档拨叉、第二换档拨叉和第三换档拨叉,所述第二换档拨叉与所述主轴上的滑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换档拨叉和所述第三换档拨叉均与所述副轴上的滑动齿轮连接;还包括拨叉轴,所述第一换档拨叉、第二换档拨叉和第三换档拨叉均可轴向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拨叉轴上。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换档拨叉、第二换档拨叉和第三换档拨叉均设置于同一个拨叉轴上,减少了零件个数,同时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通过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依靠不同齿数的齿轮接合和分离实现摩托车换档。
请参考附图1,该图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包括换档杆、变速毂、第一拨叉轴03、第二拨叉轴04、三个换档拨叉、主轴02、副轴01,其中,主轴02和副轴01上均设置有齿轮;三个换档拨叉的导向凸起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变速毂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内,且中间的换档拨叉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拨叉轴03上,该换档拨叉的拨叉臂卡在主轴02的滑动齿轮上,滑动齿轮可以在主轴上轴向移动;另外两个换档拨叉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拨叉轴04上,该换档拨叉的拨叉臂分别卡在副轴01的滑动齿轮上,滑动齿轮可以在副轴上轴向移动。
工作过程中,当踩下换档杆时,会带动变速毂转过一定角度,变速毂上的其中一个滑槽会驱动相应的导向凸起轴向向左或右移动,进而利用换档拨叉左向左或右拔动相应的滑动齿轮,该滑动齿轮侧面的凸起会插入相邻齿轮的凹槽,这样就可以控制不同齿轮的接合和分离,达到在不同齿数齿轮间变换,以改变变速比。
但是,上述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包括第一拨叉轴和第二拨叉轴,增加了零件个数,同时增大了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占用空间。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以减少零件个数,同时减小占用空间,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以减少零件个数,同时减小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摩托车,以减少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零件个数,同时减小占用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包括主轴,副轴,具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变速毂,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一一配合的第一换档拨叉、第二换档拨叉和第三换档拨叉,所述第二换档拨叉与所述主轴上的滑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换档拨叉和所述第三换档拨叉均与所述副轴上的滑动齿轮连接;还包括拨叉轴,所述第一换档拨叉、第二换档拨叉和第三换档拨叉均可轴向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拨叉轴上。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中,所述第二换档拨叉位于所述第一换档拨叉和所述第三换档拨叉之间。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中,所述第一换档拨叉和所述第三换档拨叉沿所述拨叉轴的轴向投影重合。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中,所述第一换档拨叉、所述第二换档拨叉和所述第三换档拨叉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一一配合的端部均为圆柱凸起。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包括主轴、副轴、变速毂、第一换档拨叉、第二换档拨叉、第三换档拨叉和拨叉轴,其中,变速毂具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第一换档拨叉、第二换档拨叉和第三换档拨叉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一一配合;第二换档拨叉与主轴上的滑动齿轮连接;第一换档拨叉和第二换档拨叉均与副轴上的滑动齿轮连接;第一换档拨叉、第二换档拨叉和第三换档拨叉均可轴向滑动地套设于上述拨叉轴上。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换档拨叉、第二换档拨叉和第三换档拨叉均设置于同一个拨叉轴上,减少了零件个数,同时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占用空间。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能够进一步满足摩托车发动机的小型、轻量化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所述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为上述任一种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由于上述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摩托车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A-O1-O2-O3-O4-O2-O1-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减少了零件个数,同时减小了占用空间。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包括主轴2、副轴1、变速毂4、第一换档拨叉7、第二换档拨叉6、第三换档拨叉8和拨叉轴3,其中,变速毂4具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第一换档拨叉7、第二换档拨叉6和第三换档拨叉8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一一配合;第二换档拨叉6与主轴2上的滑动齿轮连接;第一换档拨叉7和第三换档拨叉8均与副轴1上的滑动齿轮连接;第一换档拨叉7、第二换档拨叉6和第三换档拨叉8均可轴向滑动地套设于上述拨叉轴3上。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换档拨叉7、第二换档拨叉6和第三换档拨叉8均设置于同一个拨叉轴3上,减少了零件个数,同时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占用空间。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能够进一步满足摩托车发动机的小型、轻量化的要求。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中,第二换档拨叉6位于第一换档拨叉7和第三换档拨叉8之间。本实施例中,主轴2上设置有一到六档主动齿轮,具体的,如图3所示,由左向右依次为二档主动齿轮、六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四档主动齿轮、五档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与四档主动齿轮相连为一体形成滑动齿轮,第二换档拨叉6的拨叉臂卡在上述滑动齿轮的卡槽内;副轴1上设置一到六档从动齿轮及主动链轮,该副轴1上具有两个滑动齿轮,分别与第一换档拨叉7和第三换档拨叉8连接;变速毂4上设置定位星轮5、档位开关触头;换档杆10上还设有换档定位部件9。
本实施例将与主轴2上的滑动齿轮相配合的第二换档拨叉6设置于中部,拉开了第一换档拨叉7和第三换档拨叉8之间的距离,便于装配,同时保证换档拨叉具有足够的滑动距离,从而保证换挡的可靠性。可替换的,还可以将第一换档拨叉7或第三换档拨叉8设置在中部,将第二换档拨叉6设置于外侧。
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当脚踩换档时,换档杆10旋转拨动定位星轮5,定位星轮5与变速毂4通过螺栓联接而同步旋转;由于第一换档拨叉7、第二换档拨叉6和第三换档拨叉8的导向凸起一一卡入变速毂4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中,所以变速毂4的三个滑槽能够分别控制三个拨叉进行轴向移动,这样就能使得拨叉对主、副轴1上的齿轮进行不同的切入实现一到六档的切换。其中第一换档拨叉7控制二档、三档的切换,第二换档拨叉6控制五档、六档的切换,第三换档拨叉8控制一档、四档的切换。当达到预设档位时,换档定位部件9上的定位轮卡住定位星轮5上的定位凹槽,防止变速毂4在无外力作用下的错档,同时变速毂4另一端的档位开关触头使得档位接触器11输出特定档位信息的信号给车辆。
为了进一步便于加工和装配,第一换档拨叉7和第三换档拨叉8沿拨叉轴3的轴向投影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换档拨叉7和第三换档拨叉8安装在变速毂4的周向位置相同,使得变速毂4上与第一换档拨叉7配合的第一滑槽以及与第二换档拨叉6配合的第二滑槽的两端位置相同,便于加工定位。上述第一换档拨叉7和第三换档拨叉8沿拨叉轴3的轴向投影还可以具有夹角,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第一换档拨叉7、第二换档拨叉6和第三换档拨叉8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一一配合的端部均为圆柱凸起,即导向凸起为圆柱形。圆柱凸起与滑槽的配合面积较大,且配合面较圆滑,减小了换档拨叉与滑槽的摩擦力。当然,上述圆柱凸起还可以替换为球形凸起或矩形等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该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减少了零件个数,同时减小了占用空间,其优点是由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带来的,具体的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关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包括主轴(2),副轴(1),具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变速毂(4),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一一配合的第一换档拨叉(7)、第二换档拨叉(6)和第三换档拨叉(8),所述第二换档拨叉(6)与所述主轴(2)上的滑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换档拨叉(7)和所述第三换档拨叉(8)均与所述副轴(1)上的滑动齿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叉轴(3),所述第一换档拨叉(7)、第二换档拨叉(6)和第三换档拨叉(8)均可轴向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拨叉轴(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档拨叉(6)位于所述第一换档拨叉(7)和所述第三换档拨叉(8)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档拨叉(7)和所述第三换档拨叉(8)沿所述拨叉轴(3)的轴向投影重合。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档拨叉(7)、所述第二换档拨叉(6)和所述第三换档拨叉(8)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一一配合的端部均为圆柱凸起。
5.一种摩托车,包括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
CN201620173862.9U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 Active CN205503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73862.9U CN205503968U (zh)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73862.9U CN205503968U (zh)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3968U true CN205503968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7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73862.9U Active CN205503968U (zh)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039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5004A (zh) * 2016-11-27 2017-05-17 卢永英 节省占用空间的电动卸粮粮仓
CN111795146A (zh) * 2020-07-15 2020-10-20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换挡机构及发动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5004A (zh) * 2016-11-27 2017-05-17 卢永英 节省占用空间的电动卸粮粮仓
CN111795146A (zh) * 2020-07-15 2020-10-20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换挡机构及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4890B1 (ko) 듀얼 클러치 변속기의 시프트장치
JP2013245818A (ja)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変速機のシフト装置
CN206175575U (zh) 双离合变速器总成
CN205503968U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换档变速系统
US10677322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WO2012054015A1 (en) Heavy duty truck transmission with triple overdrive
CN108036028A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的传动装置及双离合变速器
CN105156607A (zh) 多挡变速器
CN101832369B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
KR101765496B1 (ko) 변속장치
CN105465290B (zh) 一种八速双离合变速器及其换挡控制方法
KR102001552B1 (ko) 듀얼클러치 변속장치
CN110145596B (zh) 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档位冲突判断方法及双离合变速器
CN206972905U (zh) 一种amt自动选换挡机构
KR101408798B1 (ko) 듀얼클러치 변속장치
CN107191592B (zh) 变速鼓换挡型变速器总成
CN106812929B (zh) 一种用于变速器的选换挡机构
CN202612601U (zh) 汽车五挡手动变速器挡位识别装置
CN109899464A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二挡变速器
CN104405833B (zh) 一种三档手动变速器
CN204641391U (zh) 一种双离合器动力总成
CN103649602A (zh) 多级变速器的变速方法、多级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及搭载该多级变速器的车辆
CN209414530U (zh) 一种多挡位变速箱的齿轮传动结构
CN103256350B (zh) 多档多离合器变速器
CN202879229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有源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ai Minjie

Inventor after: Yuan Zhangping

Inventor after: Shu Guiming

Inventor after: Zhu Changqin

Inventor after: Lou Feng

Inventor after: Wang Liangfeng

Inventor after: Zou Wenxue

Inventor before: Lai Minjie

Inventor before: Yuan Zhangping

Inventor before: Shu Guiming

Inventor before: Zhu Changqin

Inventor before: Lou F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Liangfeng

Inventor before: Zou Wenxu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