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476197U - 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6197U
CN205476197U CN201620151511.8U CN201620151511U CN205476197U CN 205476197 U CN205476197 U CN 205476197U CN 201620151511 U CN201620151511 U CN 201620151511U CN 205476197 U CN205476197 U CN 205476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upright portion
opening
guide groov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515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健
梁秋倩
钟柏东
杨敬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515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6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6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61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安装在天花板背面的龙骨上,包括:与所述电器的框架连接的固定件和挂在龙骨上的滑动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框架侧壁平行的第一直立部,所述第一直立部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纵向的长条状开孔,所述长条状开孔的左右两侧设有纵向的引导槽,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直立部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二直立部,所述第二直立部上设有第二开孔和向所述第一直立部侧弯折的插入片,所述插入片卡入所述引导槽内后,可沿所述引导槽上下滑动,所述滑动件通过贯穿所述第二直立部的第二开孔和所述第一直立部的长条状开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器安装到龙骨时,方便微调安装高度。

Description

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安装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集成吊顶是金属方板与电器如天花板埋入式换气扇或浴霸等)的组合,因为可以简单安装、方便维修电器而逐渐成为卫生间、厨房吊顶的主流。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把电器(安装在集成吊顶的方板上,其中,中国专利CN201110288615.5公开了一种把电器安装在集成吊顶上的安装支架。图1为一种公知的安装支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电器法兰(图中未示)的连接杆1和挂在龙骨2上的可动片3。连接杆1包括连接部4和直立部5,连接部4通过螺钉与法兰连接在一起。另外,直立部5上设有高度不同的定位孔7。通过把可动片3插入不同高度的定位孔7内,实现电器安装高度的调节。
把电器安装到龙骨2上时,因为定位孔7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可动片3的高度的调节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微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电器安装到龙骨时,方便安装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安装在天花板背面的龙骨上,包括:与所述电器的框架连接的固定件和挂在龙骨上的滑动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框架侧壁平行的第一直立部,所述第一直立部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纵向的长条状开孔,所述长条状开孔的左右两侧设有纵向的引导槽,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直立部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二直立部,所述第二直立部上设有第二开孔和向所述第一直立部侧弯折的插入片,所述插入片卡入所述引导槽内后,可沿所述引导槽上下滑动,所述滑动件通过贯穿所述第二直立部的第二开孔和所述第一直立部的长条状开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器安装到龙骨时,方便微调安装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的安装支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总体安装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滑动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件和滑动件安装在一起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总体安装的截面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的另一个角度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滑动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和滑动件安装在一起的安装过程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和滑动件安装在一起的安装过程的示意图之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总体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总体安装示意图;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示意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滑动件的示意图。为了更好的示意,示意图中隐藏一部分的螺丝。
如图2-4所示,一种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10,安装在天花板背面的龙骨20上,包括:与电器的框架30连接的固定件11和挂在龙骨20上的滑动件12,固定件11上设有与框架30侧壁31平行的第一直立部111,第一直立部111上设有第一开孔112和纵向的长条状开孔113,长条状开孔113的左右两侧设有纵向的引导槽114,滑动件12与第一直立部111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二直立部121,第二直立部121上设有第二开孔122和向第一直立部111侧弯折的插入片123,插入片123卡入引导槽114内后,可沿引导槽114上下滑动,
滑动件12通过贯穿第二直立部121的第二开孔122和第一直立部111的长条状开孔113的螺钉固定在固定件11上。
框架30侧壁31是指框架30与天花板垂直的、纵向的任意一个面。
通过上述结构,滑动件12的插入片123卡入固定件11的引导槽114内后,滑动件12的插入片123可以在纵向的引导槽114内上下滑动,使得滑动件12可以被调节至引导槽114内的设定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内。
调节好滑动件12纵向的上下位置后,可以用螺钉贯穿第二开孔122和长条状开孔113,使滑动件12完全固定在固定件11上。因为在第一直立部111上设置了长条状开孔113,所以无论滑动件12滑动到纵向的哪个位置,都可以用螺钉贯穿第二开孔122和长条状开孔113。这种调节方式属于无级调节,便于对纵向的高度进行微调。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件和滑动件安装在一起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假想的水平截断后向下的视图。如图3A、图4和图5所示,插入片123包括从第二直立部121向第一直立部111弯折形成的第一插入片123和从第一插入片1231向外侧弯折的第二插入片1232,第一插入片1231和第二插入片1232的横截面从上方看形成“L”字形。
引导槽114上形成插入孔115,插入孔115的宽度W1等于或大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宽度W2,插入孔115的上方形成第一插入片1231滑动的滑动槽110,滑动槽110的宽度W3小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宽度W2,插入孔115和滑动槽110互相连通。
通过上述结构,把滑动件12卡在固定件11上时,因为插入孔115的宽度W1等于或大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宽度W2,所以第二插入片1232可以穿过插入孔115。然后往上移动滑动件12,此时因为滑动槽110的宽度W3小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宽度W2,所以第二插入片1232被滑动槽110卡住。
另外,当固定件11和滑动件12未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时,插入片123有可能会通过插入孔115脱出,导致滑动件12脱离固定件11。
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在插入孔115的下方设有凹状的突出部116,并使从插入孔115的上端到引导槽114的下端之间的距离D1短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长度D2,插入孔115的长度D3(从插入孔115的上端到插入孔115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也短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长度D2。当滑动件12滑动至插入孔115时,因为插入孔115的上端到引导槽114的下端之间的距离D1短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长度D2,插入孔115的长度D3短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长度D2,所以第二插入片1232的上部被滑动槽110的壁挡住,下部被突出部116堵住,防止第二插入片1232从插入孔115脱出,提高安全性。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总体安装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A、图3B和图6所示,第一直立部111的下端向框架30相反侧折弯,形成与电器的法兰32平行的第一折弯片120,第一折弯片120的末端再向框架30侧折弯形成第二折弯片117,第一折弯片120与第二折弯片117之间的间隙形成支撑槽118。
每台电器使用两个安装结构10(即两个固定件11和两个滑动件12)安装在龙骨20上。
第一种安装方法:安装电器到龙骨20上时,先把滑动件12的插入片123卡入引导槽114内,使滑动件12暂时与固定件11连接在一起,再把电器的法兰32从第一折弯片120与第二折弯片117之间的间隙插入支撑槽118内,用螺钉贯穿第一直立部111的第一开孔112和框架30,从而使两个安装结构10分别固定在相对的两个框架30侧壁31上。此时,安装结构10和框架30之间除了通过螺钉连接以外,支撑槽118也通过法兰32对框架30起到限位作用,即使框架30或安装结构10绕着螺钉转动,法兰32也会碰上支撑槽118而无法转动。
接着把滑动件12分别挂在相对的两根龙骨20上,从而使电器安装于两根龙骨20之间。
此时,滑动件12和固定件11之间并未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用户可根据不同厚度的龙骨20把滑动件12的插入片123滑动至固定件11的引导槽114内的适当位置,再用螺钉贯穿滑动件12的第二开孔122和固定件11的长条状开孔113使滑动件12和固定件11固定在一起。
例如当龙骨20厚度较大时,为防止框架30的安装位置偏上使安装在框架30上的面罩位置随之偏上,导致面罩与天花板位置不一致,影响美观。为了防止面罩与天花板错开,可以把滑动件12的插入片123滑动至引导槽114较上方的位置,再用螺钉贯穿滑动件12的第二开孔122和固定件11的长条状开孔113,这样固定件11的安装位置较低,安装在固定件11上的框架30位置也相应变低,安装面罩后面罩边缘就可以与天花板平齐,提高美观性。
第二种安装方法:安装电器到龙骨20上时,首先把滑动件12的插入片123卡入引导槽114内,使滑动件12暂时与固定件11连接在一起,然后把安装结构10通过滑动件12挂在龙骨20上,再把法兰32从第一折弯片120与第二折弯片117之间的间隙插入支撑槽118内。此时因为支撑槽118起到临时固定框架30的作用,所以通过支撑槽118,不需要用手支撑住框架30的同时用螺钉贯穿第一直立部111的第一开孔112和框架30,这样只需一个人就可以简单地完成安装。接下来根据龙骨20厚度调节滑动件12位置的方法和上述第一种方法一致,不再赘述。
再如图4至图6所示,滑动件12上,第二直立部121的相对侧向下弯折形成位于龙骨20外侧的贴合片126,贴合片126上设有第三开孔127。
用螺钉把滑动件12固定在固定件11上后,再用螺钉贯穿贴合片126的第三开孔127,并打进龙骨20内,使贴合片126和龙骨20外侧紧密贴合,这样滑动件12被限位,不能在龙骨20内移动,并防止滑动件12从龙骨20上脱落。
通过固定滑动件12的位置,保持电器在龙骨20上安装位置的稳定,提高安全性。
再者,滑动件12在龙骨20和第一直立部111之间的位置向下方设置凸片128。
把框架30挂上龙骨20后,用螺钉把贴合片126固定在龙骨20上前,因为贴合片126和第一直立部111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框架30在两根龙骨20之间的位置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倾斜。
通过上述结构,把框架30挂上龙骨20后,凸片128和贴合片126分别位于龙骨20的内外两侧,限制框架30的倾斜,使框架30大致位于与龙骨20平行的位置,方便后续的安装。
再如图3A和图3B所示,长条状开孔113内设有横跨长条状开孔113的加强筋1131。
加强筋1131可以吸收长条状开孔113变形的力从而加强长条状开孔113的强度,防止其变形。加强筋1131的位置可以避开龙骨20常见的高度尺寸而设置。例如市面上的龙骨20的高度加上天花板(铝扣板等)的厚度一般是29至35毫米,或者是39毫米至40毫米,设置加强筋1131前,预先测量当龙骨20的高度加上天花板的厚度为上述范围内时,螺钉会打在长条状开孔113什么位置,然后把加强筋1131设置于避开该些位置处,这样可以避免加强筋1131妨碍螺钉的贯穿。通过加强长条状开孔113的强度,防止电器跌落,提高安全性。
长条状开孔113的长方向上的两边上设有垂直于第一直立部111的翻边1132。通过上述结构,螺钉与长条状开孔113之间的啮合面积增大,进一步确保了滑动件12和固定件1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再如图3A、图3B和图4所示,实施例的长条状开孔113和第二开孔12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通过上述结构,用两颗或两颗以上的螺钉贯穿长条状开孔113和第二开孔122,使滑动件12固定在固定件11上。防止只用一颗螺钉把滑动件12安装在固定件11上后,固定件11绕螺钉转动,导致框架30转动。
滑动件12与固定件1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使电器在龙骨20上安装得更稳定。
第二实施例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示意图;图7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滑动件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和滑动件安装在一起的安装过程的示意图之一;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和滑动件安装在一起的安装过程的示意图之二;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总体安装示意图。
如图7A-图11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11的引导槽114由第一引导槽1141和第二引导槽1142构成,第一引导槽1141为长条状,第一引导槽1141的宽度W4小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宽度W2,第二直立部121一侧的第二插入片1232上设有第一缺口1140,第二引导槽1142设有第二缺口1143,第二引导槽1142的宽度W6小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宽度W2,第二缺口1143的宽度W5大于或等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宽度W2,第一直立部111与第二直立部121相向的一侧设有凸块135,第二直立部121上设有开口部125。
通过上述结构,把滑动件12卡在固定件11上时,把滑动件12向第一引导槽1141侧倾斜从而把第二插入片1232插入第一引导槽1141,因为第一引导槽1141的宽度W4小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宽度W2,所以第二插入片1232被第一引导槽1141卡住。此时把滑动件12向另一侧的第二引导槽1142转动,因为第二缺口1143的宽度W5大于或等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宽度W2,所以第二插入片1232可以插入第二缺口1143内,且通过在第二插入片1232设置第一缺口1140,避开第二缺口1143旁边的壁1144,使第二插入片1232可以顺利地插入第二缺口1143。此时,第二直立部121的开口部125包围住第一直立部111的凸块135,用力往上推滑动件12,使第二直立部121的开口部125的底边越过第一直立部111的凸块135,这时,凸块135位于开口部125下方(如图10所示),滑动件12被凸块135顶住不能向下滑动,且第二引导槽1142的宽度W6小于第二插入片1232的宽度W2,所以第二插入片1232被第二引导槽1142卡住,也不会向下滑动至第二缺口1143处脱出,因此滑动件12不会从固件件11上脱落,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第一直立部111的下端向框架30相反侧折弯,形成与电器的法兰32平行的第三折弯片119,第三折弯片119上设有向下方突出的挂钩1191,法兰32上设有卡合孔329。
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折弯片119和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折弯片120结构是基本相同的,但和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三折弯片119上设有向下方突出的挂钩1191。
第一种安装方法:安装电器到龙骨20时,先把滑动件12的插入片123卡入引导槽114内,使滑动件12暂时与固定件11连接在一起,再把法兰32的卡合孔329挂在第三折弯片119的挂钩1191上,用螺钉贯穿第一直立部111的第一开孔112和框架30,从而使两个安装结构10分别固定在相对的两个框架30侧壁31上。此时,安装结构10和框架30之间除了螺钉连接以外,挂钩1191通过法兰32也对框架30起到限位作用,即使框架30和安装结构10之间绕着螺钉转动,法兰32也会碰上挂钩1191而无法转动。接下来根据龙骨20厚度调节滑动件12位置的方法和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安装方法一致,不再赘述。
第二种安装方法:安装电器到龙骨20上时,首先把滑动件12的插入片123卡入引导槽114内,使滑动件12暂时与固定件11连接在一起,然后把安装结构10通过滑动件12挂在龙骨20上,再把法兰32的卡合孔329挂在第三折弯片119的挂钩1191上,实现临时固定。此时因为挂钩1191起到临时固定框架30的作用,所以通过挂钩1191,不需要用手支撑住框架30的同时用螺钉贯穿第一直立部111的第一开孔112和框架30,这样只需一个人就可以简单地完成安装。接下来根据龙骨20厚度调节滑动件12位置的方法和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安装方法一致,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上可以不设置第三折弯片和挂钩,而是设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折弯片和支撑槽,第二实施例的长条状开孔内也可以如第一实施例一样设有横跨长条状开孔的加强筋,其作用效果是一致的。本技术领域的技术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安装在天花板背面的龙骨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电器的框架连接的固定件和挂在龙骨上的滑动件,
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框架侧壁平行的第一直立部,所述第一直立部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纵向的长条状开孔,所述长条状开孔的左右两侧设有纵向的引导槽,
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直立部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二直立部,所述第二直立部上设有第二开孔和向所述第一直立部侧弯折的插入片,
所述插入片卡入所述引导槽内后,可沿所述引导槽上下滑动,
所述滑动件通过贯穿所述第二直立部的第二开孔和所述第一直立部的长条状开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片包括从所述第二直立部向所述第一直立部弯折形成的第一插入片和从所述第一插入片向外侧弯折的第二插入片,所述第一插入片和所述第二插入片的横截面从上方看形成“L”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槽上形成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宽度W1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插入片宽度W2,所述插入孔的上方形成所述第一插入片滑动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宽度W3小于所述第二插入片W2的宽度,所述插入孔和所述滑动槽互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孔的下方设有凹状的突出部,从所述插入孔的上端到所述引导槽的下端之间的距离短于所述第二插入片的长度,所述插入孔的长度也短于所述第二插入片上下方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由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构成,
所述第一引导槽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插入片的宽度,
所述第二直立部一侧的第二插入片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引导槽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引导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插入片的宽度,所述第二缺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插入片的宽度,
所述第一直立部与所述第二直立部相向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第二直立部上设有开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立部的下端向所述框架相反侧折弯,形成与所述电器的法兰平行的第一折弯片,所述第一折弯片的末端再向所述框架侧折弯形成第二折弯片,所述第一折弯片与所述第二折弯片之间的间隙形成支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立部的下端向所述框架相反侧折弯,形成与所述电器的法兰平行的第三折弯片,所述第三折弯片上设有向下方突出的挂钩,所述法兰上设有卡合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第二直立部的相对侧向下弯折形成位于龙骨外侧的贴合片,所述贴合片上设有第三开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在龙骨和所述第一直立部之间的位置向下方设置凸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开孔内设有横跨所述长条状开孔的加强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开孔的长方向上的两边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立部的翻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第二直立部的相对侧向下弯折形成位于龙骨外侧的贴合片,所述贴合片上设有第三开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在龙骨和所述第一直立部之间的位置向下方设置凸片。
CN201620151511.8U 2016-02-29 2016-02-29 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6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1511.8U CN205476197U (zh) 2016-02-29 2016-02-29 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1511.8U CN205476197U (zh) 2016-02-29 2016-02-29 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6197U true CN205476197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5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5151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76197U (zh) 2016-02-29 2016-02-29 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61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9838A (zh) * 2017-05-02 2017-12-01 江门市金羚排气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吊顶家用电器的安装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9838A (zh) * 2017-05-02 2017-12-01 江门市金羚排气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吊顶家用电器的安装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2193B (zh) 换气扇安装支架
US7930864B2 (en) Mounting clip
KR101710378B1 (ko) 천장패널 고정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천장패널 조립체
JP6510313B2 (ja) 改修用サッシ
CN204251105U (zh) 一种壁挂式电梯召唤盒
JP4794282B2 (ja) 改装サッシ及びそのサッシ改装方法
WO2020228408A1 (zh) 一种密封拉帘装置、窗式空调器组件及安装方法
CN205476197U (zh) 集成吊顶电器的安装结构
CN108678635B (zh) 隐形防护网的型材结构
CN109372211A (zh) 墙面装饰挂板安装系统
JP2007297831A (ja) ふかし枠、及び、建具
KR20190140751A (ko) 원형 기둥의 마감패널 체결구조
KR20100007586U (ko) 커튼레일 고정구
KR102067738B1 (ko) 커튼 박스
KR101286775B1 (ko) 천정패널 고정 및 캐링찬넬 유동방지를 위한 클립바 조립구조
KR20140040592A (ko) 천장판 설치용 크립바 시스템
CN208502331U (zh) 一种淋浴套装不锈钢型材铝型横材结构
JP2018076741A (ja) 改装サッシ及び改装サッシの施工方法
JP5665418B2 (ja) レンジフードの設置方法及び隙間塞ぎ部材
US8061093B2 (en) Window frame with installation hooks
KR20170103591A (ko) 단 꺾임 천장 실내 조명박스 설치장치
KR102505601B1 (ko) 천장 모서리 마감재
KR20190030441A (ko) 환기용 루버 설치구조
JP7570211B2 (ja) 連結金具及び連結構造
KR101566931B1 (ko) 커튼월 공틀일체형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