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2133U - 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72133U CN205472133U CN201620250765.5U CN201620250765U CN205472133U CN 205472133 U CN205472133 U CN 205472133U CN 201620250765 U CN201620250765 U CN 201620250765U CN 205472133 U CN205472133 U CN 2054721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transition wheel
- wheel carrier
- pair
- traction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属于电梯技术方案。包括一对导轨;机房,对应于倾斜基础的顶部设置;第一、第二曳引机及过渡轮架设在机房内,过渡轮架在高出第一曳引机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一曳引机的左侧;第一轿厢,通过其下部的第一轿厢导靴与一对导轨构成滚动副;第二轿厢,通过其下部的第二轿厢导轨与一对导轨构成滚动副;第一牵引绳,其一端连接第一对重、另一端在依次途经过渡轮架和第二曳引机且再途经过渡轮架后与第一轿厢连接;第二牵引绳,其一端连接第二对重、另一端在依次途经过渡轮架和第一曳引机并且再途经过渡轮架后与第二轿厢连接。降低投资成本且减少施工工程量及节约日常使用中的管护费用,增进对安装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方案,具体涉及一种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斜行电梯大都用于轻轨、地铁、港口、景区、山坡和特殊建筑物(如老楼改造)之类的场合,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曳引机控制牵引绳(习惯称“钢丝绳”)而藉以使与牵引绳固连的轿厢沿着倾斜的轨道运行,达到运送人员和/或货物的目的。关于斜行电梯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201494989U(一种斜行电梯)、CN10326494A(无对重装置式电梯)和CN203976173U(无对重双轿厢斜行电梯),等等。
前述的单轨道是针对双轨道而言的,依据专业常识,单轨道的导轨有一对,而双轨道的导轨有四根,对此可参见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976173U推荐的“无对重双轿厢斜行电梯”,该专利方案相对于先有技术中的单轨道单轿厢的斜行电梯装置而言虽然能够兑现其说明书第0015段所述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为了满足两个轿厢在互不干涉的前提下循着各自的轨道行移,因而需要采用复式轨道,即采用两个轨道,两个轨道由四根导轨组成,于是投资成本高,例如不仅施工工程量大,而且管护成本也相对大;其二,由于双轨道的宽度大,当受到特定场所的空间限制时只能另辟溪径敷设导轨,因而对使用场所具有挑剔性;其三,由于需凭借四根导轨形成供两个轿厢运行的一对轨道,因而不利于节约资源。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降低投资成本并且减少施工工程量以及节约日常使用中的管护费用、有利于体现对安装环境条件的良好的适应性和有益于节约资源的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包括以彼此并行的状态敷设在倾斜基础上的一对导轨;一机房,该机房对应于所述倾斜基础的顶部设置;一第一曳引机、一第二曳引机和一过渡轮架,该第一曳引机、第二曳引机以及过渡轮架设置在所述的机房内,并且过渡轮架在高出第一曳引机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一曳引机的左侧,而第一、第二曳引机彼此左右对应;一第一轿厢,该第一轿厢通过其下部的第一轿厢导靴与所述的一对导轨构成滚动副;一第二轿厢,该第二轿厢通过其下部的第二轿厢导轨与所述的一对导轨构成滚动副,并且该第二轿厢在与第一轿厢之间在保持距离的状态下位于第一轿厢的右侧;一第一牵引绳,该第一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有一第一对重,而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在依次途经所述过渡轮架和第二曳引机并且再次途经过渡轮架后与所述的第一轿厢连接;一第二牵引绳,该第二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有一第二对重,而第二牵引绳的另一端在依次途经过渡轮架和第一曳引机并且再次途经过渡轮架后与所述的第二轿厢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曳引机具有一第一曳引轮,所述的第二曳引机具有一第二曳引轮;在所述的过渡轮架上转动地设置有一第一过渡轮和一第二过渡轮,所述第一牵引绳依次途经第二过渡轮、第二曳引轮和第一过渡轮,所述的第二牵引绳依次途经第一过渡轮、第一曳引轮和第二过渡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仅使用由一对导轨满足第一、第二轿厢的运行,因而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投资成本并且减少施工工程量以及节约日常使用中的管护费用,而且能增进对安装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以彼此并行的状态敷设在倾斜基础1上的一对导轨2;示出了一机房3,该机房3对应于前述倾斜基础1的顶部设置;示出了一第一曳引机4、一第二曳引机5和一过渡轮架6,该第一曳引机4、第二曳引机5以及过渡轮架6设置在前述的机房3内,并且过渡轮架6在高出第一曳引机4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一曳引机4的左侧,而第一、第二曳引机4、5彼此左右对应;示出了一第一轿厢7,该第一轿厢7通过其下部的第一轿厢导靴71与前述的一对导轨2构成滚动副;示出了一第二轿厢8,该第二轿厢8通过其下部的第二轿厢导轨81与前述的一对导轨2构成滚动副,并且该第二轿厢8在与第一轿厢7之间保持距离的状态下位于第一轿厢7的右侧;示出了一第一牵引绳9a,该第一牵引绳9a的一端连接有一第一对重10a,而第一牵引绳9a的另一端在依次途经前述过渡轮架6和第二曳引机5并且再次途经过渡轮架6后与前述的第一轿厢7连接;示出了一第二牵引绳9b,该第二牵引绳9b的一端连接有一第二对重10b,而第二牵引绳9b的另一端在依次途经过渡轮架6和第一曳引机4并且再次途经过渡轮架6后与前述的第二轿厢8连接。
由图1所示,前述的第一曳引机4具有一第一曳引轮41,前述的第二曳引机5具有一第二曳引轮51;在前述的过渡轮架6上转动地设置有一第一过渡轮61和一第二过渡轮62,第一过渡轮61对应于第二过渡轮62的上方,前述第一牵引绳9a依次途经第二过渡轮62、第二曳引轮51和第一过渡轮61,前述的第二牵引绳9b依次途经第一过渡轮61、第一曳引轮41和第二过渡轮62。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一对导轨2的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
应用例: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图2中示出了候梯廊道20(也可称候梯廊房),前述的第一轿厢7以及第二轿厢8前后运行,并且分别受控于第一曳引机4以及第二曳引机5,而第一、第二曳引机4、5受控于电气控制器。当第一轿厢7和第二轿厢8都处于基站即处于前述的候梯廊道时,乘客按压呼梯按钮,先开启第二轿厢8的轿厢门,当第二轿厢8离开基站后,第一轿厢7才得以运行;由于当第一轿厢7向上运行时,第二轿厢8不在第一轿厢7运行的区间,因而不会发生碰撞;当第一轿厢7和第二轿厢8都到达顶层即顶 部时并且第一、第二轿厢7、8需下行时,则先由第一轿厢7运行,待第一轿厢7离开顶部后第二轿厢8才运行。此外,当存在多个基站时,第一轿厢7和第二轿厢8能独立使用,但是不能在第一个层站相向行驶。
Claims (3)
1.一种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彼此并行的状态敷设在倾斜基础(1)上的一对导轨(2);一机房(3),该机房(3)对应于所述倾斜基础(1)的顶部设置;一第一曳引机(4)、一第二曳引机(5)和一过渡轮架(6),该第一曳引机(4)、第二曳引机(5)以及过渡轮架(6)设置在所述的机房(3)内,并且过渡轮架(6)在高出第一曳引机(4)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一曳引机(4)的左侧,而第一、第二曳引机(4、5)彼此左右对应;一第一轿厢(7),该第一轿厢(7)通过其下部的第一轿厢导靴(71)与所述的一对导轨(2)构成滚动副;一第二轿厢(8),该第二轿厢(8)通过其下部的第二轿厢导轨(81)与所述的一对导轨(2)构成滚动副,并且该第二轿厢(8)在与第一轿厢(7)之间在保持距离的状态下位于第一轿厢(7)的右侧;一第一牵引绳(9a),该第一牵引绳(9a)的一端连接有一第一对重(10a),而第一牵引绳(9a)的另一端在依次途经所述过渡轮架(6)和第二曳引机(5)并且再次途经过渡轮架(6)后与所述的第一轿厢(7)连接;一第二牵引绳(9b),该第二牵引绳(9b)的一端连接有一第二对重(10b),而第二牵引绳(9b)的另一端在依次途经过渡轮架(6)和第一曳引机(4)并且再次途经过渡轮架(6)后与所述的第二轿厢(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曳引机(4)具有一第一曳引轮(41),所述的第二曳引机(5)具有一第二曳引轮(51);在所述的过渡轮架(6)上转动地设置有一第一过渡轮(61)和一第二过渡轮(62),所述第一牵引绳(9a)依次途经第二过渡轮(62)、第二曳引轮(51)和第一过渡轮(61),所述的第二牵引绳(9b)依次途经第一过渡轮(61)、第一曳引轮(41)和第二过渡轮(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导轨(2)的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50765.5U CN205472133U (zh) | 2016-03-29 | 2016-03-29 | 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50765.5U CN205472133U (zh) | 2016-03-29 | 2016-03-29 | 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72133U true CN205472133U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6648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50765.5U Active CN205472133U (zh) | 2016-03-29 | 2016-03-29 | 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7213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1128A (zh) * | 2018-12-24 | 2019-05-17 | 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轿厢斜行升降机 |
CN113788382A (zh) * | 2021-10-18 | 2021-12-14 | 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架高倒挂式斜行电梯 |
-
2016
- 2016-03-29 CN CN201620250765.5U patent/CN2054721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1128A (zh) * | 2018-12-24 | 2019-05-17 | 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轿厢斜行升降机 |
CN113788382A (zh) * | 2021-10-18 | 2021-12-14 | 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架高倒挂式斜行电梯 |
CN113788382B (zh) * | 2021-10-18 | 2024-08-06 | 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架高倒挂式斜行电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Y169714A (en) | System having multiple cabs in an elevator shaft | |
CA3041149C (en) | Gradient-adaptive elevator | |
CN101992988A (zh) | 一种无机房直角开门观光电梯 | |
CN105715081A (zh) | 一种架空式巷道输送类立体车库 | |
CN203640364U (zh) | 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 |
CN205472133U (zh) | 单轨道双轿厢斜行电梯装置 | |
CN105270804A (zh) | 一种电力密集式表库穿梭车换层用单立柱提升机 | |
CN104164988A (zh) | 高层移动提升机立体车库及其移车过程 | |
CN103556848A (zh) | 使用龙门吊车的移动棚厂房 | |
CN103264937B (zh) | 双井道电梯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3246988U (zh) | 具有双轿顶返绳轮的轿厢曳引系统 | |
CN104591002B (zh) | 一种低净空双梁桥式起重机 | |
CN107055279A (zh) | 一种可水平运行的电梯结构 | |
CN207596277U (zh) | 一种无机房三开门电梯结构 | |
CN207451439U (zh) | 一种桥式起重机桥架 | |
CN202578079U (zh) | 行车搬运器梳齿交换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 |
CN204847680U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布置结构 | |
CN203976176U (zh) | 一种牵引力与重力同轴顶曳引家用梯 | |
CN105464429B (zh) | 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存取设备 | |
CN204454182U (zh) | 一种单面支承电梯 | |
CN204571407U (zh) | 高层移动提升机立体车库 | |
CN202936064U (zh) | 四周开门电梯 | |
WO2015106575A1 (zh) | 一种立体车库 | |
CN207594965U (zh) | 一种微轨轨道结构 | |
CN202542639U (zh) | 一种上置式无机房电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