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9803U - 载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载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69803U CN205469803U CN201620100036.1U CN201620100036U CN205469803U CN 205469803 U CN205469803 U CN 205469803U CN 201620100036 U CN201620100036 U CN 201620100036U CN 205469803 U CN205469803 U CN 2054698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rn
- propeller
- passenger cabin
- manned vehicle
- driving mea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8010066057 cabin-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923 long-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B64C27/10—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arranged coaxi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12—Rotor drives
- B64C27/14—Direct drive between power plant and rotor hu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人飞行器,包括座舱及底舱,座舱具有可载人的容纳腔,底舱设置在座舱的下方并与座舱固定连接,底舱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机臂,每个机臂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及第二螺旋桨,第一螺旋桨位于机臂的上方,第二螺旋桨位于机臂的下方,第一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第二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上述载人飞行器,相对于普通的单轴飞行器或双轴飞行器而言,能够为载人飞行器提供足够的动力,保持长时间飞行。在满足自身载重的情况下,通过在每个机臂上方和下方配置较小尺寸的螺旋桨来代替传统的在每个机臂上单独配置一个大尺寸螺旋桨的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整机占用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载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人类很早就有在空中像鸟类一样飞行的理想。长期以来,人类为能飞上天空想尽了各种办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空中飞行的梦想成为了现实。现有的大多数飞行器主要应用于科学研究,造价十分昂贵,并不适用于大众。随着飞行器的普及,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的载人飞行器应运而生。但目前的载人飞行器机动性能较差,只适合静态条件下的飞行,无法在悬停、侧飞和旋转等飞行状态之间进行顺利切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载人飞行器,能够在悬停、侧飞和旋转等飞行状态之间顺利切换,机动性能与操控性能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载人飞行器,包括座舱及底舱,所述座舱具有可载人的容纳腔,所述底舱设置在座舱的下方并与所述座舱固定连接,所述底舱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机臂,每个机臂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及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位于机臂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旋桨位于机臂的下方,所述第一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臂上设有安装座,所述第一螺旋桨与对应的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螺旋桨与对应的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臂的末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套筒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人飞行器还包括固定机构及连接件,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底舱上,所述机臂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机构上,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机臂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当机臂处于折放状态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固定机构上,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机臂上,使得固定机构与机臂保持第一角度;当机臂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三紧固件同时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使得固定机构与机臂固定连接并保持第二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同一机臂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桨旋转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螺旋桨旋转的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舱的前方设有头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舱上设有可开闭的舱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舱的底部设有起落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舱的顶部设有信号天线,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座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臂为四个,四个所述机臂沿所述底舱的周向均匀布置。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载人飞行器,在底舱上设置的机臂为至少三个,每个机臂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个螺旋桨,相对于普通的单轴飞行器或双轴飞行器而言,能够为载人飞行器提供足够的动力,保持长时间飞行。在满足自身载重的情况下,通过在每个机臂上方和下方配置较小尺寸的螺旋桨来代替传统的在每个机臂上单独配置一个大尺寸螺旋桨的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整机占用面积。同时,载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分别调整不同驱动装置的转速即可完成各种飞行动作,方便控制,能够在悬停、侧飞和旋转等飞行状态之间顺利切换,机动性能和操控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臂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处于折放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臂处于折放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舱,2、底舱,3、机臂,4、第一螺旋桨,5、第二螺旋桨,6、第一驱动装置,7、第二驱动装置,8、固定机构,9、连接件,10、容纳腔,11、头灯,12、舱门,13、信号天线,14、座位,20、起落架,30、安装座,31、套筒,32、第二安装孔,80、第一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包括座舱1及底舱2,所述座舱1具有可载人的容纳腔10,所述底舱2设置在座舱1的下方并与所述座舱1固定连接,所述底舱2上设置有四个机臂3,每个机臂3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4及第二螺旋桨5,所述第一螺旋桨4位于机臂3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旋桨5位于机臂3的下方,所述第一螺旋桨4通过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螺旋桨5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7驱动旋转。上述载人飞行器,在底舱2上设置的机臂3为四个,每个机臂3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个螺旋桨,共八个螺旋桨,相对于普通的单轴飞行器或双轴飞行器而言,能够为载人飞行器提供足够的动力,保持长时间飞行。在满足自身载重的情况下,通过在每个机臂3上方和下方配置较小尺寸的螺旋桨来代替传统的在每个机臂3上单独配置一个大尺寸螺旋桨的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整机占用面积。同时,载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分别调整不同驱动装置的转速即可完成各种飞行动作,方便控制,能够在悬停、侧飞和旋转等飞行状态之间顺利切换,机动性能和操控性能好。优选的,四个所述机臂3沿所述底舱2的周向均匀布置,飞行稳定性更高。可以理解的,机臂2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其它数目,优选为偶数个。
如图2所示,所述机臂3上设有安装座30,所述第一螺旋桨4与对应的安装座30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所述第二螺旋桨5与对应的安装座30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第一螺旋桨4、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螺旋桨5和第二驱动装置7通过安装座30固定在机臂3上,安装连接简单,整机装配更加稳定。在保证底舱2的强度情况下,减少飞机的重量,实现更持久的飞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臂3的末端固定有套筒31,所述安装座30固定在套筒31内。将安装座30嵌装在机臂3的末端,减少驱动装置产生的力矩,使机臂3末端的重量降至最低,有效减轻了重量,延长飞行时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桨4和第二螺旋桨5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固定于机臂3的其它位置。
如图3-5所示,所述载人飞行器还包括固定机构8及连接件9,所述固定机构8固定在底舱2上,所述机臂3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机构8上,所述固定机构8上设有第一安装孔80,所述机臂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2,当机臂3处于折放状态时,所述连接件9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固定机构8上,所述连接件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机臂3上,使得固定机构8与机臂3保持第一角度;当机臂3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三紧固件同时穿过第一安装孔80与第二安装孔32,使得固定机构8与机臂3固定连接并保持第二角度。机臂3与固定机构8铰接,能改变机臂3与固定机构8之间的角度,实现机臂3的折放状态与使用状态的切换。在运输和收藏飞行器时,通过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安装连接件9,使得固定机构8与机臂3保持第一角度,有效减少占用空间;在使用飞行器时拆下连接件9,并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固定机构8与机臂3,使得固定机构8与机臂3保持第二角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优选的,在同一机臂3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桨4旋转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驱动所述第二螺旋桨5旋转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桨4与所述第二螺旋桨5垂直布置,使得载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分别调整不同驱动装置的转速即可完成各种飞行动作,操控性能更好,而且实现了力矩平衡,飞行更稳定。所述第一螺旋桨4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螺旋桨5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使载人飞行器在改变航向时更容易保持飞行高度,飞行更安全。
如图1所示,所述座舱1的前方设有头灯11,用于驾驶照明,增强了黑暗中驾驶的安全性。所述座舱1上设有可开闭的舱门12,机师可通过舱门12进入容纳腔10中进行驾驶。所述底舱2的底部设有起落架20,用于载人飞行器的起飞与降落。所述座舱1的顶部设有信号天线13,用于接收信号。所述容纳腔10内设有提供机师驾驶使用的座位1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6和第二驱动装置7均为电机。第一驱动装置6和第二驱动装置7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动力机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舱及底舱,所述座舱具有可载人的容纳腔,所述底舱设置在座舱的下方并与所述座舱固定连接,所述底舱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机臂,每个机臂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及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位于机臂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旋桨位于机臂的下方,所述第一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上设有安装座,所述第一螺旋桨与对应的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螺旋桨与对应的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的末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套筒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及连接件,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底舱上,所述机臂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机构上,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机臂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当机臂处于折放状态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固定机构上,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机臂上,使得固定机构与机臂保持第一角度;当机臂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三紧固件同时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使得固定机构与机臂固定连接并保持第二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机臂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桨旋转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螺旋桨旋转的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的前方设有头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上设有可开闭的舱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舱的底部设有起落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的顶部设有信号天线,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座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为四个,四个所述机臂沿所述底舱的周向均匀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00036.1U CN205469803U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载人飞行器 |
PCT/CN2016/106632 WO2017133302A1 (zh) | 2016-02-01 | 2016-11-21 | 载人飞行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00036.1U CN205469803U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载人飞行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69803U true CN205469803U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667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00036.1U Active CN205469803U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载人飞行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69803U (zh) |
WO (1) | WO2017133302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07720A1 (zh) * | 2015-12-25 | 2017-06-29 |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多旋翼载人飞行器 |
CN106986012A (zh) * | 2017-04-26 | 2017-07-28 | 青岛福瑞泰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低空载人飞行器 |
WO2017133302A1 (zh) * | 2016-02-01 | 2017-08-10 |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载人飞行器 |
CN108313280A (zh) * | 2018-03-05 | 2018-07-24 | 上海市第中学 | 一种飞行器 |
CN111315654A (zh) * | 2017-06-01 | 2020-06-19 | 舒尔弗莱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具有折叠螺旋桨臂和溃缩区起落架的旋翼飞行器的辅助动力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32468A (zh) * | 2021-04-29 | 2021-08-10 | 广州车芝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飞行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75004A (zh) * | 2009-06-09 | 2009-11-11 | 徐锦法 | 多组共轴旋翼可变飞行模式无人飞行器 |
CN201849660U (zh) * | 2010-11-15 | 2011-06-01 | 佛山市安尔康姆航拍科技有限公司 | 多旋翼飞行器的支臂结构 |
KR20130130116A (ko) * | 2012-01-06 | 2013-12-02 |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멀티로터 항공기 |
US20140231582A1 (en) * | 2012-10-03 | 2014-08-21 | Sean Headrick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Constructing a Multi Rotor Aircraft Fuselage |
CN103721421A (zh) * | 2012-10-16 | 2014-04-16 | 田瑜 | 多旋翼飞行器 |
DE202013004664U1 (de) * | 2013-05-17 | 2013-07-12 | AIRVIONIC UG (haftungsbeschränkt) | LED Flutlich Multicopter. Ein Multirotor Fluggerät an dem zur Ausleuchtung großer Flächen eine Hochleistungs LED angebracht ist. |
CN203601559U (zh) * | 2013-11-29 | 2014-05-21 | 陈科学 | 载人飞行器 |
CN103625632A (zh) * | 2013-11-29 | 2014-03-12 | 陈科学 | 载人飞行器 |
CN105014687A (zh) * | 2015-08-07 | 2015-11-04 | 东北电力大学 | 一种带有多旋翼无人机的机械臂 |
CN205469803U (zh) * | 2016-02-01 | 2016-08-17 |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载人飞行器 |
-
2016
- 2016-02-01 CN CN201620100036.1U patent/CN205469803U/zh active Active
- 2016-11-21 WO PCT/CN2016/106632 patent/WO201713330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07720A1 (zh) * | 2015-12-25 | 2017-06-29 |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多旋翼载人飞行器 |
WO2017133302A1 (zh) * | 2016-02-01 | 2017-08-10 |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载人飞行器 |
CN106986012A (zh) * | 2017-04-26 | 2017-07-28 | 青岛福瑞泰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低空载人飞行器 |
CN111315654A (zh) * | 2017-06-01 | 2020-06-19 | 舒尔弗莱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具有折叠螺旋桨臂和溃缩区起落架的旋翼飞行器的辅助动力系统 |
CN108313280A (zh) * | 2018-03-05 | 2018-07-24 | 上海市第中学 | 一种飞行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133302A1 (zh) | 2017-08-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69803U (zh) | 载人飞行器 | |
CN205311899U (zh) | 多旋翼载人飞行器 | |
US10752372B2 (en) | Aircraft | |
CN105966612B (zh) | 变姿态垂直起落无人机 | |
CN211685607U (zh) | 一种可垂直起降尾坐折叠无人机 | |
CN102085912A (zh) | 碟形磁悬浮环翼飞行器 | |
CN104260873B (zh) | 一种三角翼飞行器 | |
CN102490900B (zh) | 可折叠旋翼个人小型飞行器 | |
CN208963310U (zh) | 一种能够垂直起降倾转四旋翼的固定翼无人机 | |
WO2009149592A1 (zh) | 垂直起降飞机 | |
CN102673780A (zh) | 双构型飞行器 | |
CN105775122A (zh) | 一种倾转旋翼式飞行器 | |
CN102490897A (zh) | 多驱动内嵌式旋翼载人直升机 | |
CN101177167A (zh) | 飞行器的动力驱动系统 | |
CN203698643U (zh) | 一种飞艇矢量推力装置及飞艇 | |
CN104058092A (zh) | 一种垂直起降的电动飞机 | |
CN205311900U (zh) | 无人机 | |
CN107380428A (zh) | 碟式旋翼飞行器 | |
CN201419025Y (zh) | 一种航模直升机 | |
CN205554583U (zh) | 一种多功能旋翼飞行器 | |
CN209290681U (zh) |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 |
CN201442653U (zh) | 拉线式扑翼飞行器转向驱动机构 | |
RU2539679C1 (ru) | Скоростной винтокрыл | |
CN202414159U (zh) | 多驱动内嵌式旋翼载人直升机 | |
CN202219839U (zh) | 垂直升降飞行器的全向飞行机翼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