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1744U - 雾化脱硫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脱硫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61744U CN205461744U CN201620105963.2U CN201620105963U CN205461744U CN 205461744 U CN205461744 U CN 205461744U CN 201620105963 U CN201620105963 U CN 201620105963U CN 205461744 U CN205461744 U CN 2054617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wer body
- atomization
- spiral board
- extraction device
- liquid coll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包括进气室,塔体和出气口,气体冲进气室进入塔体经过集液反应。使烟气、粉尘在与雾化接触后体积变大,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筒内水池中被水排走,而附在两壁的粉尘和水形成水膜而被水洗去。烟气流速因集液端的直径变大,从而使流速进一步下降,以减少水雾的负荷,最后进入除雾层除湿,烟气达标排放,完成了一个处理过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但提升了脱硫除尘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脱硫除尘装置主要以过滤方式为主,这种装置存在很多问题,体积过大,结构复杂。很多此类装置在长时间的使用后,过滤性能降低,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有一些可以替换滤芯的装置,但这样浪费耗材且并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包括进气室、塔体、出气室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室安装于所述塔体外表面中上部,所述出气室安装于所述塔体内表面,所述进气室与所述出气室相连通,所述出气室下端设有出气端,所述出气端位置设于所述塔体中下部,所述塔体内部中间设有若干导向旋流板,所述导向旋流板安装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出气端水平位置,所述塔体顶端设有出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室内部安装有第一喷淋管,所述出气室为贴合在塔体内壁的环形腔体,所述出气室上端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喷淋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塔体下部侧壁上设有排水口和排灰口,所述塔体底部装有净化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每一所述导向旋流板上端都设有一喷淋管,喷淋管通过一穿过塔体侧壁的导管与外部进水装置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旋流板包括输入端,集液端和出气端,所述集液端下端连接输入端,所述集液端上部连接出气端,所述出气端为旋流板分离器,所述旋流板分离器通过电机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旋流板分离器包括若干倾斜锥形排列的旋流板,所述旋流板一端统一安装在一旋流板安装板上,所述旋流板安装板下端固定于一固定在集液端上表面的盲板上,所述旋流板为钝角向上安装,安装好的旋流板形成一内凹式风扇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液端包括一中空的集液槽底板和围于所述集液槽底板外侧的集液槽壁板,所述集液槽壁板高度高于所述旋流板分离器的扇面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液端底部设有通孔,所述输入端包括一输入管,所述输入管通过通孔固定于所述集液端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液端底部外缘连接若干降液管,所述降液管自由端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降液管连接端水平高度。
本装置安装于喷淋塔内部,喷淋塔为双层圆塔形,均有外筒、内筒、喷淋雾化区、导向旋流板、风管进出口、检修口等基本构件,但是,其内部结构则作了技术革新。其工作过程为:锅炉烟气在引风机的动力作用下,当烟气、废气在引风机启动运作的前提下,利用引风机的动力,当烟气、废气进入塔体入口文丘里高压喷淋区处,烟气、废气和水雾完全接触混合,由于此处文丘里设置一级雾化喷淋区,由于风管截面积由大变小,管道内静压为最低值变为最高值,此时烟气、废气流速达到最高值,气流速度达到最高值,由于喷嘴喷出含有碱性的洗涤液,在高速气流的冲击下进一步雾化成更加细小的雾滴。将其中的大颗粒灰尘和部分小颗粒尘埃截获,并处理掉大部分易溶于水的酸性废气分子和降低烟气的温度,在气流再次进入塔体二次雾化喷林区时,这时候烟气、废气中的颗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再次与碱液完全接触,烟气、废气液体混为一体,烟气、废气中的颗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接触水滴后,在惯性力、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凝成较大体积的滴液被甩向两壁,然后在重力、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完全分离并落入塔底水中。烟气在进入第三道雾化区时,尚有一小部分微小颗粒在旋风带动下再次被雾液捕捉甩向筒体两壁,此时进入第4个雾化区时,在旋流板的旋风作用下,烟气在旋流雾状均匀流速,烟气流速进一步下降,此时烟气流速降低达到每秒3-5米,经一定停留时间,与碱液进行更彻底反应而去除其中的酸性分子。烟气、粉尘在与雾化接触后体积变大,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筒内水池中被水排走,而附在两壁的粉尘和水形成水膜而被水洗去。烟气流速因塔体的直径变大,从而使流速进一步下降,以减少水雾的负荷,最后进入除雾层除湿,烟气达标排放,完成了一个处理过程。喷淋区的水在完成处理过程后汇集至循环水池中,将碱液将PH调至10至11后进行回用,废水不需外排,可循环使用。当烟气经过装置时,所含介质不断与碱液水帘碰撞混合并吸收分解(反应),经过数次重复的碱液洗涤接触,从而达到了吸收和分解的作用,烟气、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粉尘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被分解由塔底水封流向液池经处理后再生循环使用,净化后的烟气连接到烟囱达标排放。
整个脱硫除尘都设置五层雾化区,比传统工艺的脱硫多了三层屏障,让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粉尘完全雾化分离,此设计原理是复杂工艺简单做,结合了现在全国严控废气排放的要求加于技术革新,从而满足客户低投入高效处理烟气的要求。整个工艺采用1个水泵进行泵液体雾化即可。
有益效果
高效雾化脱硫除尘装置采用316不锈钢进行制造,防酸、防碱、防腐蚀,塔内设置了雾化区,旋流板旋风,烟、水、气分离层。此装置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极低、操作简单,是客户最理想的脱硫除尘方案选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向旋流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向旋流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塔体1,进气室2,第一喷淋管21,第二喷淋管22,出气室3,出气口4,排水口5,排灰口6,第三喷淋管7,第一导向旋流板8,旋流板81,旋流板安装板82,集液槽壁板83,集液槽底板84,降液管85,盲板86,输入管87,第四喷淋管9,第二导向旋流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的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包括进气室2、塔体1、出气室3和出气口4,进气室2安装于塔体1外表面中上部,出气室3安装于塔体1内表面,进气室2与出气室3相连通,出气室3下端设有出气端,出气端位置设于塔体1中下部,塔体1内部中间设有第一导向旋流板8,第二导向旋流板10,导向旋流板安装水平位置高于,出气端水平位置,塔体1顶端设有出气口4。
进气室1内部安装有第一喷淋管21,出气室3为贴合在塔体内壁的环形腔体,出气室3上端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喷淋管22。塔体下部侧壁上设有排水口5和排灰口6,塔体底部装有净化液。
每一导向旋流板上端都设有一喷淋管,如第三喷淋管7和第四喷淋管9,喷淋管通过一穿过塔体侧壁的导管与外部进水装置连通。
如图3图4所示的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包括输入端,集液端和出气端,集液端下端连接输入端,集液端上部连接出气端,出气端为旋流板分离器,旋流板分离器通过电机驱动。旋流板分离器包括若干倾斜锥形排列的旋流板81,旋流板81一端统一安装在一旋流板安装板82上,旋流板安装板82下端固定于一固定在集液端上表面的盲板86上。旋流板81为钝角向上安装,旋流板81安装数量为30片,安装好的旋流板1形成一内凹式风扇面。
集液端包括一中空的集液槽底板84和围于集液槽底板外侧的集液槽壁板83。集液槽壁板83高度高于旋流板分离器的扇面高度。集液端底部设有通孔,输入端包括一输入管87,输入管87通过通孔固定于所述集液端底部。集液端底部外缘连接若干降液管85,降液管85自由端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降液管连接端水平高度。
需要净化的气体从进气室进入塔体,在进气室中安装的第一喷淋管将气体先雾化一部分,进入出气室中再经雾化,液体流入塔体底部,气体通过出气端向上排放,经过导向旋流板,同时在其上的喷淋管的雾化,又有一部分气体变成液体下流,经过净化的气体通过塔体上端的出气口被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包括进气室、塔体、出气室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室安装于所述塔体外表面中上部,所述出气室安装于所述塔体内表面,所述进气室与所述出气室相连通,所述出气室下端设有出气端,所述出气端位置设于所述塔体中下部,所述塔体内部中间设有若干导向旋流板,所述导向旋流板安装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出气端水平位置,所述塔体顶端设有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室内部安装有第一喷淋管,所述出气室为贴合在塔体内壁的环形腔体,所述出气室上端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喷淋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下部侧壁上设有排水口和排灰口,所述塔体底部装有净化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向旋流板上端都设有一喷淋管,喷淋管通过一穿过塔体侧壁的导管与外部进水装置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旋流板包括输入端,集液端和出气端,所述集液端下端连接输入端,所述集液端上部连接出气端,所述出气端为旋流板分离器,所述旋流板分离器通过电机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分离器包括若干倾斜锥形排列的旋流板,所述旋流板一端统一安装在一旋流板安装板上,所述旋流板安装板下端固定于一固定在集液端上表面的盲板上,所述旋流板为钝角向上安装,安装好的旋流板形成一内凹式风扇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端包括一中空的集液槽底板和围于所述集液槽底板外侧的集液槽壁板,所述集液槽壁板高度高于所述旋流板分离器的扇面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端底部设有通孔,所述输入端包括一输入管,所述输入管通过通孔固定于所述集液端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雾化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端底部外缘连接若干降液管,所述降液管自由端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降液管连接端水平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05963.2U CN205461744U (zh) | 2016-02-02 | 2016-02-02 | 雾化脱硫除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05963.2U CN205461744U (zh) | 2016-02-02 | 2016-02-02 | 雾化脱硫除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61744U true CN205461744U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6673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059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1744U (zh) | 2016-02-02 | 2016-02-02 | 雾化脱硫除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6174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2717A (zh) * | 2016-08-25 | 2017-02-22 | 江苏环球环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脱硫装置 |
CN106422705A (zh) * | 2016-11-07 | 2017-02-22 | 大连科林能源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含硫废气多级流态化洗涤、资源化利用超低污染排放系统 |
CN106823759A (zh) * | 2017-02-28 | 2017-06-13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脱氟氯装置 |
CN109224776A (zh) * | 2018-10-20 | 2019-01-18 | 富瑞德化工设备(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旋流式喷雾脱硫塔及其脱硫方法 |
-
2016
- 2016-02-02 CN CN201620105963.2U patent/CN2054617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2717A (zh) * | 2016-08-25 | 2017-02-22 | 江苏环球环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脱硫装置 |
CN106422705A (zh) * | 2016-11-07 | 2017-02-22 | 大连科林能源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含硫废气多级流态化洗涤、资源化利用超低污染排放系统 |
CN106823759A (zh) * | 2017-02-28 | 2017-06-13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脱氟氯装置 |
CN109224776A (zh) * | 2018-10-20 | 2019-01-18 | 富瑞德化工设备(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旋流式喷雾脱硫塔及其脱硫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54561B (zh) |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协同治理的装置及工艺 | |
CN103203147B (zh) | 喷雾贮水冲击式内循环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 | |
CN205461744U (zh) | 雾化脱硫除尘装置 | |
CN106582248A (zh) | 一种烟气湿法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及工艺 | |
CN105413441B (zh) | 一种烟气处理喷淋塔 | |
CN101574602B (zh) | 一种滤尘空气处理器及空气滤尘处理方法 | |
CN206500008U (zh) | 一种伞状瀑布式喷淋烟气净化器 | |
CN209968001U (zh) | 一种废气净化塔 | |
CN201524520U (zh) | 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 | |
CN206404499U (zh) | 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 |
CN101108302A (zh) | 一种高效脱硫除尘器 | |
CN106422600B (zh) | 冷凝式水膜除尘器 | |
CN205700049U (zh) | 一种一体化超超洁净脱硫除尘装置 | |
CN202161916U (zh) | 烟气脱硫喷淋设备 | |
CN210332233U (zh) | 一种新型高效臭气净化系统 | |
CN2843595Y (zh) | 多级旋流板叶片脱硫除尘装置 | |
CN214552214U (zh) | 一种新型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酸雾净化装置 | |
CN208465601U (zh) | 一种脱硫塔 | |
CN204233963U (zh) | 动力波废气吸收塔 | |
CN2376989Y (zh) | 一种组合消烟除尘净化装置 | |
CN203208888U (zh) | 悬挂喷淋打落式除尘脱硫装置 | |
CN104722150B (zh) | 制药及化工行业用废气净化器 | |
CN111672281A (zh) | 一种烟气脱硫净化装置 | |
CN2635187Y (zh) | 大通量高效旋流板塔脱硫除尘装置 | |
CN113648754A (zh) | 一种基于细胞生物机理的高效节能湿式除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