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8309U - 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 - Google Patents
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48309U CN205448309U CN201521133130.9U CN201521133130U CN205448309U CN 205448309 U CN205448309 U CN 205448309U CN 201521133130 U CN201521133130 U CN 201521133130U CN 205448309 U CN205448309 U CN 2054483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c
- gas
- voc gas
- heat
- bur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0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8246 gaseous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818 cin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855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34 co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UFWIBTONFRDIAS-UHFFFAOYSA-N Naphthal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2=CC=CC=C21 UFWIBTONFRDIA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9233 Headach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0513 Stupo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7700 Vomit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133 brain ste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69 headach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734 kidne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185 liv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53 nervous syste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包括:炉体、换热盘管、链条炉排以及烟气管道。该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进一步包括设于炉体的两侧壁上的两个燃烧器,每个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壳体、设于燃烧器壳体一端壁的煤气入口、设于燃烧器壳体侧壁的VOC混合气入口、设于燃烧器壳体的另一端的火焰出口、以及围绕煤气入口从燃烧器壳体的一端壁向燃烧器壳体内部延伸的煤气喷管,煤气喷管的末端封闭且于周壁上形成若干喷孔。并且,进一步包括设于烟气管道中的换热器,换热器包括烟气流路和VOC气体流路,换热器的VOC气体流路通过VOC气体管线连接至燃烧器的VOC混合气入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导热油炉。
背景技术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的英文缩写。VOC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当空气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
以家具生产行业为例,家具在喷涂油漆/涂料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该过程将产生大量的高浓度VOC混合气,如果将这种废气直接排放至环境中,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且VOC混合气中的可燃成分也得不到回收利用。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专门的燃烧机来高温燃烧分解VOC混合气后再排放到环境中,这不但增加了处理的成本,而且造成了进一步能源浪费。
如中国专利公开第203336605U号揭示的一种高浓度/标准浓度VOC气体处理装置,其包括VOC总管路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风机、过滤装置以及燃烧器,VOC总管路包括VOC前管路以及VOC后管路,VOC前管路设置于风机以及过滤装置之间,VOC后管路设置于过滤装置以及燃烧器之间,燃烧器包括底部的热交换室以及顶部的主催化室,燃烧器的后部连接有达标气体排放总管路。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第203336608U号揭示的一种低浓度VOC气体处理装置,其从前至后依次包括风机、活性炭收集器以及燃烧器,风机与活性炭收集器之间连接有低浓度VOC管路,低浓度VOC管路上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活性炭收集器以及燃烧器之间连接有标准浓度VOC管路,燃烧器包括底部的热交换室以及顶部的主催化室,燃烧器的后部连接有达标气体排放总管路。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回收利用VOC混合气作为辅助燃气并能够将VOC无害化处理的锅炉燃烧系统成为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其能够在不浪费额外能源的情况下实现VOC气体无害化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炉膛;换热盘管,换热盘管布置于炉膛内;链条炉排,链条炉排设于炉膛的底部;以及烟气管道,烟气管道连接于炉体的第一烟气出口。其中,进一步包括设于炉体的两侧壁上的两个燃烧器,每个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壳体、设于燃烧器壳体一端壁的煤气入口、设于燃烧器壳体侧壁的VOC混合气入口、设于燃烧器壳体的另一端的火焰出口、以及围绕煤气入口从燃烧器壳体的一端壁向燃烧器壳体内部延伸的煤气喷管,煤气喷管的末端封闭且于周壁上形成若干喷孔。并且,进一步包括设于烟气管道中的换热器,换热器包括烟气流路和VOC气体流路,换热器的VOC气体流路通过VOC气体管线连接至燃烧器的VOC混合气入口。
此外,还提供一种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炉膛;换热盘管,换热盘管布置于炉膛内,流经换热盘管的导热油在炉膛内被加热;链条炉排,链条炉排设于炉膛的底部用于将煤块输送至炉膛内燃烧。烟气管道连接于炉体的第一烟气出口,用于将烟气排出至烟囱。该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还包括第一混合器、煤气发生器以及设于炉体的侧壁上的至少一个燃烧器,并且炉体上进一步设有与炉膛连通的第二烟气出口。其中,第一混合器包括高温烟气入口、第一VOC混合气入口以及空烟混合气出口。第二烟气出口通过烟气支管与第一混合器的高温烟气入口连通,第一混合器的空烟混合气出口通过气化剂管线与煤气发生器的气化剂入口连通,以将来自第一混合器的VOC混合气与高温烟气混合后的空烟混合气输送至煤气发生器内作为气化剂并使所含VOC气体高温分解。煤气发生器的煤气出口通过煤气管线与至少一个燃烧器相连以将含残留VOC煤气喷射至炉膛内燃烧放热并使所含残留VOC气体燃烧分解。
可选择地,该燃煤导热油炉进一步包括设于烟气管道中的换热器,换热器包括烟气流路和VOC气体流路,来自含VOC气体源的含VOC气体流经换热器与烟气换热后通过VOC气体管线输送至第一混合器的第一VOC混合气入口。
其中,烟气流路的两端分别形成中温烟气入口和低温烟气出口,中温烟气入口与炉体的第一烟气出口连通,低温烟气出口连接至烟囱。VOC气体流路的两端分别形成冷VOC气体入口和热VOC气体出口,冷VOC气体入口连接至含VOC气体源,热VOC气体出口通过VOC气体管线与第一混合器的第一VOC混合气入口连通。
可选择地,换热器包括外壳、将外壳内部空间分隔为逆向平行的烟气流路和VOC气体流路的中隔板、以及穿设在中隔板中的若干热管。其中,若干热管的蒸发端延伸于烟气流路中,若干热管的冷凝端延伸于VOC气体流路中。
可选择地,若干热管内的工质为适用于500摄氏度左右工况的萘等工质。
可选择地,换热器也可以采用表面式换热器,即,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
其中,来自含VOC气体源的含VOC气体温度约为20~25摄氏度。经换热器与烟气换热后的含VOC气体温度约为180~250摄氏度。通过第一烟气出口进入换热器内的中温烟气温度约为400~500摄氏度、约占总烟气体积量的50~70%。经换热器与含VOC气体换热后排出的低温烟气温度约为100~200摄氏度。通过第二烟气出口引射至第一混合器内的高温烟气温度约为800~1000摄氏度、约占总烟气体积量的30~50%。第一混合器的空烟混合气出口输送至煤气发生器的VOC混合气温度约为550~620摄氏度、以体积百分数计含氧量约为15~20%。
可选择地,该燃煤导热油炉进一步包括设于VOC气体管线中的第二混合器,第二混合器包括含VOC气体入口、空气入口以及VOC混合气出口。含VOC气体入口与换热器的热VOC气体出口连通,空气入口与第一风机相连以向VOC气体中补充空气,VOC混合气出口与第一混合器的第一VOC混合气入口连通。
其中,经由空气入口进入第二混合器的空气温度约为20~25摄氏度。经过第二混合器的VOC混合气出口的VOC混合气的温度约为180~220摄氏度。
可选择地,该燃煤导热油炉进一步包括至少四个第一类VOC气体支管,每个第一类VOC气体支管的一端分别与VOC气体管线连通,每个第一类VOC气体支管的另一端间隔地与炉体的底壁连通以将来自第二混合器的一部分VOC混合气输送至链条炉排助燃并使所含VOC气体燃烧分解。
可选择地,该燃煤导热油炉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VOC气体支管,每个第二类VOC气体支管的一端分别与VOC气体管线连通,每个第二类VOC气体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至少一个燃烧器相连以将来自第二混合器的一部分VOC混合气输送至至少一个燃烧器助燃并使所含VOC气体燃烧分解。
可选择地,该燃煤导热油炉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链条驱动轮、至少一个链条从动轮、以及邻近炉体一端面设置的用于向链条炉排上供给煤块的煤斗。链条炉排围绕至少一个链条驱动轮和至少一个链条从动轮布置成环状,使得链条炉排在至少一个链条驱动轮的驱动下转动以将来自煤斗的煤块运载至炉膛内燃烧放热。
其中,至少一个燃烧器包括相对设置于炉体的两侧壁上的两个燃烧器,每个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壳体、设于燃烧器壳体一端壁的煤气入口、设于燃烧器壳体侧壁的第二VOC混合气入口、设于燃烧器壳体的另一端的火焰出口、以及围绕煤气入口从燃烧器壳体的一端壁向燃烧器壳体内部延伸的煤气喷管。煤气喷管的末端封闭且于周壁上形成若干喷孔,使得来自煤气发生器的含残留VOC煤气通过若干喷孔喷射至燃烧器壳体内与经由第二VOC混合气入口进入的VOC混合气混合燃烧。
可选择地,每个第二类VOC气体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燃烧器的第二VOC混合气入口连通。
可选择地,第一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以及设于混合器壳体内的引射管,第一VOC混合气入口设于混合器壳体的一端壁,高温烟气入口设于混合器壳体的侧壁,空烟混合气出口设于混合器壳体的另一端壁,引射管绕着第一VOC混合气入口从混合器壳体的一端壁向混合器壳体内部延伸。
优选地,在第一混合器的纵向方向上,高温烟气入口位于第一VOC混合气入口与引射管的末端之间。
优选地,第一混合器进一步包括设于引射管的末端与混合器壳体的另一端壁之间用于加强气体混合的叶轮。
优选地,该燃煤导热油炉进一步包括用于向煤气发生器中输送煤的输送带。
可选择地,输送带同时用于向煤斗中补充煤。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煤气发生器是指煤气化炉,也叫煤气发生炉,是将煤作为气化燃料进行可燃气体制造的炉子。本实用新型的煤气发生器的炉型包括但不限于:UGI炉、鲁奇炉、温克勒炉、德士克炉或道化学煤气化炉。
运行中,直接来自炉膛的约800~1000摄氏度的高温烟气(约占总烟气体积量的30~50%)通过第二烟气出口被引射至第一混合器内与来自第二混合器的约150~250摄氏度的VOC混合气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空烟混合气进入煤气发生器内作为气化剂。来自炉体的与导热油充分换热后的约400~500摄氏度的中温烟气(约占总烟气体积量的50~70%)通过第一烟气出口进入换热器与VOC气体换热后变成约100~150摄氏度低温烟气排出至烟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VOC混合气作为辅助燃气加热导热油炉,充分利用了VOC混合气中的可燃成分,实现能源节约;(2)、在不浪费额外能源的情况下实现VOC气体无害化处理,不必采用专门的燃烧机来高温燃烧分解VOC混合气后再排放到环境中,简化了处理VOC混合气的工艺,节省了处理的成本;(3)、对VOC气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多级无害化处理,使得排出至环境中的烟气中不含VOC气体;(4)用炉体的烟气余热加热VOC混合气,充分利用了烟气热量,降低了燃煤导热油炉排出的烟气温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的构造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炉体与燃烧器的布置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混合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燃烧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包括:炉体100、第一混合器200、煤气发生器300、设于炉体100的侧壁上的两个燃烧器400、换热器500以及第二混合器600。
炉体100内设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炉膛(图未示),换热盘管(图未示)布置于炉膛内,流经换热盘管的导热油在炉膛内被加热。链条炉排120设于炉膛的底部用于将煤块121输送至炉膛内燃烧。炉体100上设有第一烟气出口130以及与炉膛连通的第二烟气出口140。炉体100的第一烟气出口130连接烟气管道150将烟气排出至烟囱(图未示)。
如图3所示,第一混合器200包括混合器壳体240以及设于混合器壳体240内的引射管250。第一VOC混合气入口230设于混合器壳体240的一端壁241,高温烟气入口210设于混合器壳体240的侧壁,空烟混合气出口220设于混合器壳体240的另一端壁242。引射管250绕着第一VOC混合气入口230从混合器壳体240的一端壁241向混合器壳体240内部延伸,在第一混合器200的纵向方向上,高温烟气入口210位于第一VOC混合气入口230与引射管250的末端之间。第一混合器200还包括设于引射管250的末端与混合器壳体240的另一端壁242之间用于加强气体混合的叶轮260。
炉体100的第二烟气出口140通过烟气支管(未标号)与第一混合器200的高温烟气入口210连通。第一混合器200的空烟混合气出口220通过气化剂管线(未标号)与煤气发生器300的气化剂入口310连通,以将来自第一混合器200的VOC混合气与高温烟气混合后的空烟混合气输送至煤气发生器300内作为气化剂并使所含VOC气体高温分解。煤气发生器300的煤气出口320通过煤气管线(未标号)与两个燃烧器400相连以将含残留VOC煤气喷射至炉膛内燃烧放热并使所含残留VOC气体燃烧分解。
如图2及图4所示,两个燃烧器400相对设置于炉体100的两侧壁上。每个燃烧器400包括燃烧器壳体410、设于燃烧器壳体410一端壁411的煤气入口420、设于燃烧器壳体410侧壁的第二VOC混合气入口430、设于燃烧器壳体410的另一端的火焰出口440、以及围绕煤气入口420从燃烧器壳体410的一端壁411向燃烧器壳体410内部延伸的煤气喷管450。煤气喷管450的末端封闭且于周壁上形成若干喷孔451,使得来自煤气发生器300的含残留VOC煤气通过若干喷孔451喷射至燃烧器壳体410内与经由第二VOC混合气入口430进入的VOC混合气混合燃烧。
换热器500设置在烟气管道150中,换热器500包括烟气流路(图未示)和VOC气体流路(图未示)。烟气流路的两端分别形成中温烟气入口510和低温烟气出口520,中温烟气入口510与炉体100的第一烟气出口130连通,低温烟气出口520连接至烟囱。VOC气体流路的两端分别形成冷VOC气体入口530和热VOC气体出口540,冷VOC气体入口530连接至含VOC气体源(图未示)。其中,低温烟气出口520连接至第二风机521以将烟气抽吸至烟囱,冷VOC气体入口530连接至第三风机531以将VOC气体从含VOC气体源抽吸至换热器500。
第二混合器600设置在VOC气体管线中,第二混合器600包括含VOC气体入口610、空气入口620以及VOC混合气出口630。含VOC气体入口610与换热器500的热VOC气体出口540连通,空气入口620与第一风机621相连以向VOC气体中补充空气,VOC混合气出口630与第一混合器200的第一VOC混合气入口230连通。
在该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括四个第一类VOC气体支管700以及两个第二类VOC气体支管800。每个第一类VOC气体支管700的一端分别与VOC气体管线(未标号)连通,每个第一类VOC气体支管700的另一端间隔地与炉体100的底壁连通以将来自第二混合器600的一部分VOC混合气输送至链条炉排120助燃并使所含VOC气体燃烧分解。两个第二类VOC气体支管800的一端分别与VOC气体管线连通,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燃烧器400的第二VOC混合气入口430相连以将来自第二混合器600的一部分VOC混合气输送至两个燃烧器400助燃并使所含VOC气体燃烧分解。
在该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该燃煤导热油炉还包括一个链条驱动轮(图未示)、两个链条从动轮(图未示)、以及邻近炉体100一端面设置的用于向链条炉排120上供给煤块121的煤斗900。链条炉排120围绕链条驱动轮和两个链条从动轮布置成环状,使得链条炉排120在链条驱动轮的驱动下转动以将来自煤斗900的煤块121运载至炉膛内燃烧放热。
此外,根据该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还包括用于向煤气发生器300中输送煤的输送带330,输送带330同时用于向煤斗900中补充煤。
作为一种可替代实施方式,该燃煤导热油炉可以不包括换热器500,第一烟气出口130直接经由烟气管道将烟气排出至烟囱,含VOC气体源直接与VOC气体管线连接,冷VOC气体经VOC气体管线进入第二混合器600与空气混合。
作为另一种可替代实施方式,该燃煤导热油炉可以不包括第二混合器600,经换热器500的热VOC气体出口540输出的热VOC气体不与空气混合。
作为又一种可替代实施方式,该燃煤导热油炉的VOC气体管线可以不包括第一类VOC气体支管和/或第二类VOC气体支管。
作为再一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该燃煤导热油炉可以不包括输送带330。
如图5所示,作为另一种替代实施方式,该燃煤导热油炉不包括第一混合器200、煤气发生器300及其配套管线。来自系统外部的煤气直接供给至燃烧器400燃烧。
在运行中,直接来自炉体100的炉膛的约900摄氏度的高温烟气(约占总烟气体积量的35%)通过第二烟气出口140引射至第一混合器200内与来自第二混合器600的约200摄氏度的VOC混合气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空烟混合气进入煤气发生器300内作为气化剂。煤气发生器300中生成的含残留VOC煤气输送至两个燃烧器400燃烧放热。
来自炉体100的与导热油充分换热后的约450摄氏度的中温烟气(约占总烟气体积量的65%)通过第一烟气出口130进入换热器500与VOC气体换热后变成约100摄氏度低温烟气排出至烟囱。
来自含VOC气体源的含VOC气体温度约为20摄氏度,经换热器500与烟气换热后的含VOC气体温度约为250摄氏度,热VOC气体经VOC气体入口610进入第二混合器600。经由空气入口620进入第二混合器600的空气温度约为20摄氏度,来自换热器500的热VOC气体与空气在混合器600中混合后经由VOC混合气出口630排出,排出的VOC混合气的温度约为200摄氏度。
来自混合器600的约40%(体积量)的VOC混合气经由第一类VOC气体支管700输送至链条炉排120助燃,约30%(体积量)的VOC混合气经由第二类VOC气体支管800输送至燃烧器400助燃,约30%(体积量)的VOC混合气经由VOC气体管线引射至第一混合器200内与来自炉膛的高温烟气混合后输送至煤气发生器300内作为气化剂。其中,烟气与VOC混合气在第一混合器200内混合后的温度约为600摄氏度,以体积百分数计含氧量约为15%。
尽管在此已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里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结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其它的变型和变体。例如,根据改变燃烧器的数量调节炉体燃烧煤块产生的高温烟气的温度。此外,系统各处的温度或压力等参数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条件适当选取。
Claims (8)
1.一种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炉膛;
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布置于所述炉膛内;
链条炉排,所述链条炉排设于所述炉膛的底部;以及
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的第一烟气出口;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炉体的两侧壁上的两个燃烧器,每个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壳体、设于所述燃烧器壳体一端壁的煤气入口、设于所述燃烧器壳体侧壁的VOC混合气入口、设于所述燃烧器壳体的另一端的火焰出口、以及围绕所述煤气入口从所述燃烧器壳体的一端壁向所述燃烧器壳体内部延伸的煤气喷管,所述煤气喷管的末端封闭且于周壁上形成若干喷孔;并且
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烟气管道中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烟气流路和VOC气体流路,所述换热器的所述VOC气体流路通过VOC气体管线连接至所述燃烧器的所述VOC混合气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外壳、将所述外壳内部空间分隔为逆向平行的烟气流路和VOC气体流路的中隔板、以及穿设在所述中隔板中的若干热管,其中,所述若干热管的蒸发端延伸于所述烟气流路中,所述若干热管的冷凝端延伸于所述VOC气体流路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混合器以及煤气发生器,并且所述炉体上进一步设有与所述炉膛连通的第二烟气出口,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器包括高温烟气入口、第一VOC混合气入口以及空烟混合气出口;所述第二烟气出口通过烟气支管与所述第一混合器的所述高温烟气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混合器的所述空烟混合气出口通过气化剂管线与所述煤气发生器的气化剂入口连通;所述煤气发生器的煤气出口通过煤气管线与每个所述燃烧器的煤气入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流路的两端分别形成中温烟气入口和低温烟气出口,所述中温烟气入口与所述炉体的所述第一烟气出口连通,所述低温烟气出口连接至烟囱,所述VOC气体流路的两端分别形成冷VOC气体入口和热VOC气体出口,所述冷VOC气体入口连接至含VOC气体源,所述热VOC气体出口通过所述VOC气体管线与所述第一混合器的所述第一VOC混合气入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VOC气体管线中的第二混合器,所述第二混合器包括含VOC气体入口、空气入口以及VOC混合气出口,所述含VOC气体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热VOC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空气入口与第一风机相连以向VOC气体中补充空气,所述VOC混合气出口与所述第一混合器的所述第一VOC混合气入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四个第一类VOC气体支管,每个第一类VOC气体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VOC气体管线连通,每个第一类VOC气体支管的另一端间隔地与所述炉体的底壁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二个第二类VOC气体支管,每个第二类VOC气体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VOC气体管线连通,每个第二类VOC气体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燃烧器的所述VOC混合气入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链条驱动轮、至少一个链条从动轮、以及邻近所述炉体一端面设置的用于向所述链条炉排上供给煤块的煤斗,所述链条炉排围绕所述至少一个链条驱动轮和所述至少一个链条从动轮布置成环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33130.9U CN205448309U (zh) | 2015-12-29 | 2015-12-29 | 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33130.9U CN205448309U (zh) | 2015-12-29 | 2015-12-29 | 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48309U true CN205448309U (zh) | 2016-08-10 |
Family
ID=5659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13313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8309U (zh) | 2015-12-29 | 2015-12-29 | 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4830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00272A (zh) * | 2018-09-20 | 2018-12-14 | 山东路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热量回收的沥青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2015
- 2015-12-29 CN CN201521133130.9U patent/CN20544830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00272A (zh) * | 2018-09-20 | 2018-12-14 | 山东路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热量回收的沥青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09000272B (zh) * | 2018-09-20 | 2024-08-27 | 山东路通道路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热量回收的沥青烟气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91573B2 (ja) | 間接燃焼ガスタービン発電所 | |
CN102252317B (zh) | 生物质颗粒气化燃烧器 | |
CN106233071A (zh) | 减少燃料式燃烧装置 | |
JP6653862B2 (ja) | 発火装置における燃焼管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発火装置 | |
AR000496A1 (es) | Aparato de cogeneración integrado caldera-quemadorcon bajo NOx | |
CN108224766A (zh) | 一种利用可燃气体二次燃烧加热冷空气的节能锅炉 | |
CN105571337B (zh) | 采用生物质气化燃烧发电系统的节能工业窑炉 | |
CN205261533U (zh) | 锅炉燃烧系统 | |
US9746177B2 (en) | Urea decomposition and improved SCR NOx reduction on industrial and small utility boilers | |
CN205448309U (zh) | 燃烧voc气体的导热油炉 | |
CN105485911B (zh) | Voc气体助燃的燃煤导热油炉 | |
CN205448310U (zh) | 煤气与voc气体复合燃烧导热油炉 | |
CN202048565U (zh) | 生物质颗粒气化燃烧器 | |
CN205388316U (zh) | 蒸汽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5448311U (zh) | 用于voc气体处理的导热油炉 | |
JP2010266184A (ja) | 暖房ボイラーの稼働サイクル中における空気の加熱装置 | |
CN205090370U (zh) | 燃烧器 | |
CN205447698U (zh) | 燃煤蒸汽锅炉 | |
CN107185956A (zh) | 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及其供热方法 | |
CN209013227U (zh) | 有机热载体炉鼓风机进风系统 | |
CN205447722U (zh) | 高温气化复合燃烧系统 | |
CN106287828A (zh) | 多层助燃多段返烧炉 | |
CN201787574U (zh) | 热风炉燃烧机 | |
CN103807850A (zh) |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补燃燃烧器 | |
CN202938363U (zh) | 组合式煤转气燃烧供暖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