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17076U - 车辆及其稳定杆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稳定杆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17076U CN205417076U CN201520933891.6U CN201520933891U CN205417076U CN 205417076 U CN205417076 U CN 205417076U CN 201520933891 U CN201520933891 U CN 201520933891U CN 205417076 U CN205417076 U CN 2054170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vehicle
- stabiliser bar
- backstop
- backstop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防转部;立柱连杆,所述立柱连杆的一端具有球销螺柱,所述球销螺柱的侧壁具有第二防转部,所述球销螺柱插入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防转部与所述第二防转部相适配,以防止所述球销螺柱在所述安装孔内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杆组件连接紧固、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稳定杆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的横向稳定杆组件是前悬架的主要组成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车辆悬架系统的侧倾刚度,减小车辆在过弯或者变线时的侧倾角度,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与舒适性。已有的稳定杆组件中,稳定杆通过立柱连杆连接到摆臂上,稳定杆与立柱连杆之间通过球销螺柱连接。
在车辆过弯或者变线行驶中,稳定杆产生扭转力矩,此力矩主要由球销螺柱承受,如果球销螺柱装配不到位或者预紧力矩衰减,容易造成立柱连杆发生松旷异响,甚至脱落,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为此,通常在球销螺柱的根部设置限位台阶,紧固螺母时需要用专用限位工具卡住限位台阶,才能保证球销螺柱与螺母之间的预紧力矩符合要求,不方便装拆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紧固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稳定杆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防转部;立柱连杆,所述立柱连杆的一端具有球销螺柱,所述球销螺柱的侧壁具有第二防转部,所述球销螺柱插入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防转部与所述第二防转部相适配,以防止所述球销螺柱在所述安装孔内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杆组件连接紧固、便于安装。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一止挡段,所述第一圆柱段形成为圆柱形的侧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止挡段位于所述第一圆柱段所在的虚拟圆柱内部,所述第一止挡段形成为所述第一防转部;所述球销螺柱的侧壁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二圆柱段和第二止挡段,所述第二圆柱段与所述第一圆柱段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第一止挡段与所述第二止挡段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第二圆柱段上分布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止挡段形成为所述第二防转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挡段与所述第二止挡段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间隙为0.2mm-0.5mm。
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挡段和所述第二止挡段形成为平面或曲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挡段、所述第一圆柱段的个数为一个。
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挡段在所述虚拟圆柱上对应的圆心角为60-90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挡段、所述第一圆柱段的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圆柱段与所述多个第一止挡段彼此交叉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圆柱段的个数为1个,所述第一止挡段的个数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止挡段彼此邻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所述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所述稳定杆与车辆的车架或车身连接,所述立柱连杆与所述车辆底盘的摆臂或滑柱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杆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杆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杆组件的立柱连杆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杆组件的立柱连杆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杆组件的稳定杆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稳定杆组件100,
稳定杆10,安装孔11,第一圆柱段111,第一止挡段112,
立柱连杆20,球销螺柱21,第二圆柱段211,外螺纹211a,第二止挡段212,
螺母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100,包括:稳定杆10、立柱连杆20。稳定杆10具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防转部,立柱连杆20的一端具有球销螺柱21,球销螺柱21的侧壁具有第二防转部,球销螺柱21插入配合在安装孔11内并与螺母30锁紧配合,且第一防转部与第二防转部相适配,以防止球销螺杆在安装孔11内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100,通过在在安装孔11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防转部,在球销螺柱21上设置与第一防转部配合的第二防转部,以防止球销螺柱21在安装孔11内发生周向转动,由此对球销螺柱21形成了稳定的周向限位,在立柱连杆20与稳定杆10安装过程中无需额外借助专用工具对球销螺柱21进行限位,不仅便于装拆,而且提高了装配效率。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孔11的侧壁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圆柱段111和第一止挡段112,第一圆柱段111形成为圆柱形的侧壁的一部分,第一止挡段112位于第一圆柱段111所在的虚拟圆柱内部,第一止挡段112形成为第一防转部。其中,第一圆柱段111位于虚拟圆柱的侧壁上,第一圆柱段111与第一止挡段112的连接处为非光滑过渡。
相应地,球销螺柱21的侧壁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二圆柱段211和第二止挡段212,第二圆柱段211与第一圆柱段111的形状相一致,第一止挡段112与第二止挡段212的形状相一致,第二圆柱段211上分布有外螺纹211a,第二止挡段212形成为第二防转部。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安装孔11与球销螺柱21配合的紧密性。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止挡段112与第二止挡段212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由此,便于球销螺柱21在稳定杆10的安装孔11内的快速装入以及拆出。可选地,第一止挡段112与第二止挡段212之间的间隙为0.2mm-0.5mm。这样,不仅便于球销螺柱21与稳定杆10的装拆,而且保证了球销螺柱21与稳定杆10连接的紧密性和可靠性。
有利地,第一止挡段112和第二止挡段212形成为平面或曲面。也就是说,第一止挡段112和第二止挡段212的形状相一致,第一止挡段112、第二止挡段212可以均为平面,也可以均形成为曲面,只要第一止挡段112、第二止挡段212的形状能够起到防止球销螺柱21相对安装孔11转动即可。
在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止挡段112、第一圆柱段111的个数为一个。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止挡段112、第二止挡段212形成为平面,第一止挡段112的两个侧边沿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圆柱段111的侧边沿连接,第二止挡段212的两个侧边沿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圆柱段211的侧边沿连接。由此,安装孔11以及球销螺柱21的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便于批量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止挡段112在虚拟圆柱上对应的圆心角为60-90度。相应地,第一圆柱段111形成为扇形柱面,第一圆柱段111在虚拟圆柱上对应的圆心角=360度-第一止挡段112在虚拟圆柱上对应的圆心角。第一止挡段112采用上述结构,既能保证第一圆柱段111与第二圆柱段211之间的螺纹配合紧密,又能保证第一止挡段112与第二止挡段212的可靠限位。
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第一止挡段112在虚拟圆柱上对应的圆心角还可以在0-60度范围内选取,例如圆心角为30度、45度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止挡段112、第一圆柱段111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一圆柱段111与多个第一止挡段112彼此交叉分布。由此,球销螺柱21与稳定杆10之间形成多点限位,使球销螺柱21的受力更均衡,进而增强了稳定杆组件100整体的结构强度。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圆柱段111的个数为1个,第一止挡段112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第一止挡段112彼此邻接。由此,第一止挡段112与第二止挡段212配合能够更好地防止球销螺柱21相对与安装孔11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100,稳定杆10与车辆的车架或车身连接,立柱连杆20与车辆底盘的摆臂或滑柱连接。具体地,稳定杆10通过胶套、卡箍等连接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立柱连杆的一端与稳定杆10连接,另一端与车辆底盘的摆臂或滑柱连接。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其稳定杆组件100中的稳定杆10的第一防转部与立柱连杆20的第二防转部配合,以防止安装过程中立柱连杆20在稳定杆10的安装孔11内转动,增强了稳定杆组件100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增强了行驶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防转部;
立柱连杆,所述立柱连杆的一端具有球销螺柱,所述球销螺柱的侧壁具有第二防转部,所述球销螺柱插入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并与螺母锁紧配合,且所述第一防转部与所述第二防转部相适配,以防止所述球销螺柱在所述安装孔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一止挡段,所述第一圆柱段形成为圆柱形的侧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止挡段位于所述第一圆柱段所在的虚拟圆柱内部,所述第一止挡段形成为所述第一防转部;
所述球销螺柱的侧壁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二圆柱段和第二止挡段,所述第二圆柱段与所述第一圆柱段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第一止挡段与所述第二止挡段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第二圆柱段上分布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止挡段形成为所述第二防转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段与所述第二止挡段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0.2mm-0.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段和所述第二止挡段形成为平面或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段、所述第一圆柱段的个数为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段在所述虚拟圆柱上对应的圆心角为60-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段、所述第一圆柱段的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圆柱段与所述多个第一止挡段彼此交叉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段的个数为1个,所述第一止挡段的个数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止挡段彼此邻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稳定杆组件,所述稳定杆与车辆的车架或车身连接,所述立柱连杆与所述车辆底盘的摆臂或滑柱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33891.6U CN205417076U (zh) | 2015-11-20 | 2015-11-20 | 车辆及其稳定杆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33891.6U CN205417076U (zh) | 2015-11-20 | 2015-11-20 | 车辆及其稳定杆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17076U true CN205417076U (zh) | 2016-08-03 |
Family
ID=5653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3389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17076U (zh) | 2015-11-20 | 2015-11-20 | 车辆及其稳定杆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170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1192A (zh) * | 2022-05-13 | 2022-07-22 | 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稳定杆安装装置及车辆 |
-
2015
- 2015-11-20 CN CN201520933891.6U patent/CN2054170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1192A (zh) * | 2022-05-13 | 2022-07-22 | 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稳定杆安装装置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17076U (zh) | 车辆及其稳定杆组件 | |
CN202782684U (zh) | 传动连接轴支架总成以及车辆 | |
CN209535341U (zh) | 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架结构 | |
CN104401266B (zh) | 用于将车载电脑安装于横梁上的安装结构 | |
CN203283318U (zh) | 用于摩托车的车头组件安装结构 | |
CN103241311B (zh) | 摩托车车头组件安装结构 | |
KR101682809B1 (ko) | 자동차용 스트럿바 어셈블리 | |
CN208963176U (zh) | 一种新型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 | |
CN209395901U (zh) | 三角窗翼子板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208038645U (zh) | 塑料圆织机经丝筒架 | |
CN206928187U (zh) | 基于结网加固的组合式花艺护栏 | |
CN207670127U (zh) | 一种低速电动车用前摆臂 | |
CN216269515U (zh) | 一种耐用的汽车转向拉杆 | |
CN203237324U (zh) | 防扭摩托车座垫总成 | |
CN220198995U (zh) | 汽车悬架稳定杆连杆安装结构及汽车悬架 | |
CN207029386U (zh) |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集成式连接锁片 | |
CN206664493U (zh) | 线束固定支架和车辆 | |
CN109649099B (zh) | 一种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的前悬架防松防断装置 | |
CN103241314B (zh) | 摩托车车头安装护罩 | |
CN206141649U (zh) | 一种备胎固定架 | |
CN208412009U (zh) | 车把固定结构及自行车 | |
CN204055599U (zh) | 一种车用传感器支架 | |
CN211869097U (zh) | 一种长度和方向可调的汽车耦合杆 | |
CN209700853U (zh) | 滑板车连接固定装置 | |
CN213565313U (zh) | 一种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