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11309U - 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11309U CN205411309U CN201521086307.4U CN201521086307U CN205411309U CN 205411309 U CN205411309 U CN 205411309U CN 201521086307 U CN201521086307 U CN 201521086307U CN 205411309 U CN205411309 U CN 2054113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w
- jig arm
- plug screw
- rod
- positioning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41001079814 Symphyotrichum pilos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5000004224 Typha angustifoli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0356 Congenital anomal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2661 Spondyl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50 d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44 mal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所述脊柱钉棒系统包括螺钉、钉棒和螺塞,本实用新型包括定位管、上钉杆和螺塞安装杆,所述定位管包括左、右夹臂,左、右夹臂的前端内侧分别设有与螺钉配合连接的定位槽,定位管上设有用于穿设钉棒的开口,所述左、右夹臂中间形成沿定位管轴向的贯穿通道,所述上钉杆能够插入定位管的贯穿通道安装螺钉,所述螺塞安装杆能够插入定位管的贯穿通道安装螺塞。本实用新型使用定位管进行定位,并且在后续工作中一直使用,上钉、置棒、螺塞安装均与定位管配合进行,有效地减少了工具的使用,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手术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脊柱钉棒系统作为一种外科手术植入物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内固定系统,其适应症主要包括:1)脊柱创伤;2)退行性病变;3)脊柱肿瘤;4)脊柱感染性疾病;5)脊柱先天畸形。
脊柱钉棒系统主要由螺钉、钉棒和螺塞组成。螺钉由钉体和钉座组成,钉体有外螺纹用以拧入脊柱骨骼,钉座上设有用于放置钉棒的U形槽,所述U形槽内壁有螺纹接口,钉座可通过该螺纹接口与螺塞固联。
手术时,脊柱钉棒系统的植入过程(也称上钉置棒过程)为:先完成螺钉与上钉器的装配,然后操作上钉器将螺钉拧入脊柱的指定位置,再解除螺钉与上钉器的连接;将所需要的螺钉均植入脊柱之后,再使用置棒器将钉棒压入各个钉座的U形槽中,之后使用专用工具将螺塞拧入螺钉从而压紧钉棒。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如图1所示,现有上钉器7包括空心的螺纹杆71和螺纹杆71内的压头杆72,螺纹杆71和压头杆72之间有螺栓73使两者保持固联或者解除固联;螺纹杆71头部有外螺纹711,压头杆72头部有压头721。使用现有上钉器7的螺钉植入过程(上钉过程)为:1)上钉器7的压头721置于U形槽中实现与螺钉的初步连接,然后上钉器7的外螺纹711拧入钉座的螺纹接口,操作螺栓73使螺纹杆71与压头杆72的相对位置保持固联不变,完成上钉器7与螺钉的装配;2)通过转动上钉器7尾部的手柄74将螺钉拧入脊柱指定位置;3)螺钉拧入指定位置后,松开上钉器7上的螺栓73,旋转螺纹杆71将其外螺纹711退出钉座的螺纹接口,最后将压头721与螺钉分离。
如图2所示,现有置棒器8为棒状结构,其前端有U形接口81,U形接口81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夹持钉棒。使用现有置棒器8的置棒过程为:1)通过置棒器8的U形接口81夹持钉棒;2)操作置棒器8将钉棒穿过所有已经安装好的螺钉U形槽中;3)使用专用工具将螺塞依次拧入每个钉座的螺纹接口,从而压紧钉棒;4)解除置棒器8与钉棒的连接关系。
综合以上,目前的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原因在于上钉过程、置棒过程以及螺塞安装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其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因此延长了手术时间。而且因为钉棒的形状在实际手术时是不确定的,因此置棒时对手术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手术时间。因此,如何简化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脊柱手术中快速完成上钉、置棒工作的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所述脊柱钉棒系统包括螺钉、钉棒和螺塞,所述螺钉的钉座上设有U形槽,U形槽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内螺纹、外侧分别设有定位槽,所述螺塞与U形槽的内螺纹配合连接,安装工具包括定位管、上钉杆和螺塞安装杆;
所述定位管包括左夹臂和右夹臂,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前端内侧分别设有安装槽,左夹臂和右夹臂通过安装槽与螺钉上的U形槽两端相配合起到定位夹持作用,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中间形成沿定位管轴向的贯穿通道,所述定位管从两个夹臂一端沿轴向开有用于穿设钉棒的开口;
所述上钉杆的前端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连接臂,所述两个连接臂的内侧分别设有定位凸起,所述两个定位凸起能够与螺钉上的两个定位槽相配合,所述上钉杆能够从所述定位管的贯穿通道插入并与螺钉配合连接;
所述螺塞安装杆的前端设有与螺塞相配合的配合头,所述螺塞安装杆从所述定位管的贯穿通道插入,使螺塞与螺钉U形槽上的内螺纹连接。
优选地,与所述定位管配合的设有箍环,所述箍环套在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后端将左夹臂和右夹臂连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上钉杆上套有一带有外螺纹的套环,所述套环只能绕上钉杆轴线转动,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连接后的后端形成带有内螺纹的内螺孔,所述套环能够与所述内螺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上还配合有限位螺母。
优选地,所述上钉杆后端设有可拆卸的手柄。
优选地,与所述螺塞安装杆配合的设有一中空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前端沿套管轴向设有用于放置螺塞的凹孔,所述套管的外径和定位管的贯穿通道相适配,套管的内径与螺塞安装杆的外径相适配。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集成了上钉、置棒、螺塞安装三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使用定位管进行定位,并且在后续工作中一直使用,上钉、置棒、螺塞安装均与定位管配合进行。其中定位管与螺钉之间不通过螺纹连接,因此便于解除与螺钉的装配连接。在置棒时,钉棒先穿过定位管上的开口然后再进行压棒,由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钉棒直径,且开口在沿螺钉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尺寸较U形槽的高度尺寸大,因此更加便于钉棒穿入和位置控制,进而也就便于将钉棒压入螺钉的U形槽中。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减少了工具的使用,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上钉器的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置棒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管左夹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管和螺钉的拆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钉杆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螺塞安装杆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钉状态图。
图8为图7的主视图。
图9为图8中A-A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B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置棒状态图。
图12为图11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中C-C处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D处放大图。
图中:1、定位管11、左夹臂12、右夹臂
13、安装槽14、贯穿通道15、开口
16、内螺孔2、上钉杆21、连接臂
211、定位凸起22、手柄3、螺塞安装杆
31、配合头32、手柄4、箍环
5、套环6、套管61、凹孔
7、上钉器71、螺纹杆711、外螺纹
72、压头杆721、压头73、螺栓
74、手柄8、置棒器81、U形接口
91、螺钉92、钉棒93、螺塞
911、U形槽91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如图4、图10-图14所示,所述脊柱钉棒系统包括螺钉91、钉棒92和螺塞93。其中所述螺钉91的钉座上设有U形槽911,U形槽911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内螺纹、外侧分别设有定位槽912,所述螺塞93与U形槽911的内螺纹配合连接。如图3-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工具包括定位管1、上钉杆2和螺塞安装杆3。
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管1包括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前端内侧分别设有安装槽13,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通过安装槽13与螺钉91上的U形槽911两端相配合起到定位夹持作用,即U形槽911的两端能分别卡在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安装槽13中。所述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中间形成沿定位管1轴向的贯穿通道14,所述定位管1从两个夹臂一端沿轴向开有用于穿设钉棒92的开口15,所述开口15宽度不小于钉棒92的直径。为了便于加工,所述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主体结构相同,即除后端的内螺纹结构不同以外,其他结构均相同。结合图3-图5、图7,图9,所述上钉杆2的前端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连接臂21,而为了使用方便、便于施力,所述上钉杆2的后端设有可拆卸的手柄22。所述两个连接臂21的内侧分别设有定位凸起211,所述两个定位凸起211能够与螺钉91上的两个定位槽912相配合,所述上钉杆2能够从所述定位管1的贯穿通道14插入并与螺钉91配合连接;上钉杆2用于将螺钉91拧入脊柱中。为了便于后续定位凸起211与定位槽912的分离拆卸,所述两个连接臂21具有弹性,常态下两个连接臂21非叉开状态,即如图5所示的状态。此外,所述定位凸起211的外缘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定位槽912的边缘也设计成有斜面的形式,即如图10所示。
结合图3、图4、图6、图11-图14,螺塞安装杆3的前端设有与螺塞93相配合的配合头31,为了使用方便、便于施力,螺塞安装杆3的后端设有手柄32,所述螺塞安装杆3能够从所述定位管1的贯穿通道14插入,使螺塞93与螺钉91U形槽911上的内螺纹连接。当上钉杆2将螺钉91拧入脊柱后,取出上钉杆2,然后将钉棒92从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前端的开口15穿入;此后螺塞安装杆3带着螺塞93插入贯穿通道14,将螺塞93与螺钉91U形槽911上的内螺纹连接固定,并且压靠在钉棒92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7-图9所示,与所述定位管1配合的设有箍环4,所述箍环4套在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后端将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连成一体,此结构安装简单、快捷。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夹紧工具实现对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提高工作的稳定性,结合图4、图8-图9,所述上钉杆2上套有一带有外螺纹的套环5,所述套环5只能绕上钉杆2轴线转动,所述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连接后的后端形成带有内螺纹的内螺孔16,所述内螺孔16是贯穿通道14的一部分,所述套环5能够与所述内螺孔16螺纹连接。本结构的原理是:上钉杆2通过套环5与定位管1连接形成一体,从而使得上钉杆2的位置得到了确定,并且在旋转套环5与定位管1连接时,上钉杆2可以随时调整位置以确保连接臂21与螺钉91上的定位槽912配合连接。当套环5与定位管1连接好后,定位管1、上钉杆2、螺钉91形成一个整体,转动上钉杆2拧入螺钉91时整体转动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套环5上还配合有限位螺母51。使用时,当套环5与定位管1螺纹连接后,将限位螺母51与套环5螺纹连接,并且将限位螺母51压紧在定位管1的端部,从而可以让上钉杆2不能在继续进入到定位管1的贯穿通孔14中,保证连接臂21的限位凸起211与定位槽912的稳定配合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钉杆2后端的手柄22与上钉杆2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分开存放。
经过实际使用,在使用螺塞安装杆3安装螺塞93时,螺塞安装杆3外表面与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内表面接触面积较小,操作时不稳定,容易出现螺塞安装杆3的位置偏移、螺塞93与螺钉91U形槽911不便对正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图14所示,与所述螺塞安装杆3配合的设有一中空的套管6,所述套管6的前端沿套管6轴向设有用于放置螺塞93的凹孔61,所述套管6的外径和定位管1的贯穿通道14相适配(即与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内表面相适配),套管6的内径与螺塞安装杆3的外径相适配。当套管6套在螺塞安装杆3后,两者能轴向相对移动。如图13所示,将套管6和螺塞安装杆3一起插入定位管1的贯穿通道14后,套管6与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增加,同时套管6与定位管1之间只能轴向相对移动,进而使得螺塞安装杆3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并且,参考图14,因为螺塞93是安装在套管6的凹孔61中的,因此螺塞93的位置也得到了保证,使得螺塞安装杆3在安装螺塞93时更加快速准确,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
在手术中,使用本实用新型之前需要在脊柱的预设位置上打预先打安装孔,结合图3-图14,此后的上钉及置棒方法如下:
1)将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通过安装槽13分别与螺钉91上的定位槽912相配合,然后将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后端对在一起,并用箍环4套在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后端,从而使得定位管1和螺钉91组合成一体,通过两个安装槽13可以限制螺钉91转动,参考图3-图5、图7。
2)将上钉杆2从箍环4一侧插入贯穿通道14,插入时要先对两个连接臂21施加外力使其合并,然后在插入过程中同时旋转套环5让其与定位管1的内螺孔16螺纹连接,在旋转套环5的过程中,上钉杆2会逐渐向螺钉91移动,因此需要调整连接臂21的位置使其定位凸起211与螺钉91上的定位槽912配合。当两个连接臂21的定位凸起211分别与两个定位槽912配合好后,旋转限位螺母51,将限位螺母51压靠在定位管1的端部,从而保证连接臂21和定位槽912的配合稳定,防止螺钉91脱离定位管1。至此,螺钉91、定位管1、上钉杆2、套环5、限位螺母51为一个整体,手持定位管1将螺钉91与脊柱上的安装孔对准,此后转动上钉杆2的手柄22将螺钉91拧入脊柱,完成上钉工作。
3)解除定位管1与上钉杆2的连接关系,即依次反向转动限位螺母51和套环5,使上钉杆2从贯穿通道14中退出,因为上钉杆2连接臂21的弹性作用以及限位凸起211为圆弧形,因此容易从螺钉91的定位槽912中脱出。上钉杆2退出后定位管1的位置保持不动。根据实际手术需要可以同时使用多套本实用新型安装多个螺钉91,本实施例仅以安装一个为例。
4)将钉棒92穿入定位管1的开口15中,调整钉棒92的位置让其进入到螺钉91的U形槽911中,参考图11。5)螺塞93放入套管6的凹孔61中,然后将套管6从箍环4一侧插入贯穿通道14,并且让套管6顶压在螺钉91的端部,此后再将螺塞安装杆3从箍环4一侧插入套管6中,转动螺塞安装杆3让其配合头31与螺塞93配合连接,进而调整螺塞93的位置使其与螺钉91U形槽911的内螺纹相配合;转动螺塞安装杆3的手柄32将螺塞93拧入所述U形槽911的内螺纹,随着螺塞93的拧入,套管6被螺钉91U形槽911端部或者定位管1端部另设的台阶挡住并保持位置不变,而螺塞93逐渐从凹孔61中脱出,螺塞93压紧钉棒92对钉棒92进行定位,完成置棒工作。在本步骤中,在套管6被螺钉91U形槽911端部或者定位管1端部另设的台阶挡住之前,螺塞93不能从套管6的凹孔61中脱出,具体可以让螺塞93与凹孔61紧密配合,或者在凹孔61设置磁铁对螺塞93起到吸附作用。
6)完成上述步骤后,退出螺塞安装杆3和套管6,然后将箍环4从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上取下,此后再解除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与螺钉91的配合关系。至此,脊柱手术中的上钉及置棒工作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能够提高脊柱中上钉置棒的工作效率,并且使用本实用新型简单易操作。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所述脊柱钉棒系统包括螺钉(91)、钉棒(92)和螺塞(93),所述螺钉(91)的钉座上设有U形槽(911),U形槽(911)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内螺纹、外侧分别设有定位槽(912),所述螺塞(93)与U形槽(911)的内螺纹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安装工具包括定位管(1)、上钉杆(2)和螺塞安装杆(3);
所述定位管(1)包括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前端内侧分别设有安装槽(13),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通过安装槽(13)与螺钉(91)上的U形槽(911)两端相配合起到定位夹持作用,所述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中间形成沿定位管(1)轴向的贯穿通道(14),所述定位管(1)从两个夹臂一端沿轴向开有用于穿设钉棒(92)的开口(15);
所述上钉杆(2)的前端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连接臂(21),所述两个连接臂(21)的内侧分别设有定位凸起(211),所述两个定位凸起(211)能够与螺钉(91)上的两个定位槽(912)相配合,所述上钉杆(2)能够从所述定位管(1)的贯穿通道(14)插入并与螺钉(91)配合连接;
所述螺塞安装杆(3)的前端设有与螺塞(93)相配合的配合头(31),所述螺塞安装杆(3)从所述定位管(1)的贯穿通道(14)插入,使螺塞(93)与螺钉(91)U形槽(911)上的内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定位管(1)配合的设有箍环(4),所述箍环(4)套在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的后端将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连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钉杆(2)上套有一带有外螺纹的套环(5),所述套环(5)只能绕上钉杆(2)轴线转动,所述左夹臂(11)和右夹臂(12)连接后的后端形成带有内螺纹的内螺孔(16),所述套环(5)能够与所述内螺孔(16)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5)上还配合有限位螺母(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钉杆(2)后端设有可拆卸的手柄(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螺塞安装杆(3)配合的设有一中空的套管(6),所述套管(6)的前端沿套管(6)轴向设有用于放置螺塞(93)的凹孔(61),所述套管(6)的外径和定位管(1)的贯穿通道(14)相适配,套管(6)的内径与螺塞安装杆(3)的外径相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6307.4U CN205411309U (zh) | 2015-12-23 | 2015-12-23 | 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6307.4U CN205411309U (zh) | 2015-12-23 | 2015-12-23 | 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11309U true CN205411309U (zh) | 2016-08-03 |
Family
ID=56538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86307.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11309U (zh) | 2015-12-23 | 2015-12-23 | 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1130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0834A (zh) * | 2016-11-22 | 2017-03-22 | 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椎弓根固定系统用安装工具 |
CN106901825A (zh) * | 2015-12-23 | 2017-06-30 |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
-
2015
- 2015-12-23 CN CN201521086307.4U patent/CN20541130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1825A (zh) * | 2015-12-23 | 2017-06-30 |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
CN106901825B (zh) * | 2015-12-23 | 2019-08-20 |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
CN106510834A (zh) * | 2016-11-22 | 2017-03-22 | 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椎弓根固定系统用安装工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97519B2 (en) | Bone support apparatus | |
CN205411309U (zh) | 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 |
US10898210B2 (en) | Separable guide instrument for anatomical implant | |
US20130023888A1 (en) | Surgical drill guide adapter with a handle and detachable head | |
CN102028534A (zh) | 棒材夹持器及利用该棒材夹持器的脊椎用微创手术系统 | |
CN205411285U (zh) | 一种用于脊柱钉棒系统的上钉置棒器 | |
CN114466623B (zh) | 用于将锚固件放置在椎骨中的凿子 | |
CN106901825B (zh) | 一种脊柱钉棒系统的安装工具 | |
CN107693058A (zh) | 手术机器人戳卡锁定机构 | |
CN201631291U (zh) | 骨骼定位复位器 | |
CN205324767U (zh) | 自动找正夹头 | |
CN106901824B (zh) | 一种用于脊柱钉棒系统的上钉置棒器 | |
CN100457056C (zh) | 一种可拆卸的颅颌骨牵引器 | |
US10264952B2 (en) | Method for positioning endoscope and auxiliary positioning device for same method | |
CN106037875A (zh) | 一种电动开颅钻钻头 | |
CN219331871U (zh) | 一种检查钉置入器及手术导航系统 | |
CN211270944U (zh) | 一种普外科多功能止血钳 | |
CN207574275U (zh) | 一种畜牧耳标钳 | |
CN209550626U (zh) | 一种主轴拉杆结构 | |
US20210059692A1 (en) | Medical screw surgical device, surgical robot with the same, and surgical method of using surgical robot with medical screw surgical device | |
CN209059117U (zh) | 一种新型的子宫内窥镜 | |
CN115399864A (zh) | 一种医用紧固组件及其螺丝刀 | |
CN216317938U (zh) | 一种新型一体式拔钉钳 | |
CN215471280U (zh) | 快速拆装精准定位末端装置及穿刺机器人 | |
CN113907860B (zh) | 一种骶髂螺钉置入辅助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01807 Jiading District Jia Tang Road, Shanghai, No. 198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807 Jiading District Jia Tang Road, Shanghai, No. 198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Devices Co., Lt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82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