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2787U - 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82787U CN205382787U CN201521142047.8U CN201521142047U CN205382787U CN 205382787 U CN205382787 U CN 205382787U CN 201521142047 U CN201521142047 U CN 201521142047U CN 205382787 U CN205382787 U CN 2053827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ad bolt
- panel
- hole
- slide block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40000007643 Phytolacca american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该装置包括外面板、内面板、把手转轴、电机、把手连动块、锁舌和锁舌推动滑块;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把手连动块上设有与从动齿轮盘;把手连动块上还设有可拨动锁舌推动滑块相对内面板运动的滑块拨动杆;锁舌推动滑块和锁舌连接在一起。可通过电机驱动,使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盘、滑块拨动杆、锁舌推动滑块和锁舌依次传动,而实现锁舌的伸缩运动;也可以通过控制把手,使把手转轴、把手连动块、滑块拨动杆、锁舌推动滑块和锁舌依次传动,而实现锁舌的伸缩运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手动或电控双驱动、结构设计合理、防盗功能更佳、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具体是一种既可以手控开关、也可以电控开光的、结构简易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电控锁由于其具有智能和方便的优势,在众多场合中已被广泛使用。
市面上常用的电控锁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信号感应器通过感应指纹或密码等信号,将指令传输到电路板,驱动电机开启,电机通过齿轮组与离合器或锁舌拨块连接,电机的启动将直接带动锁舌伸出或缩入锁壳,实现上锁或开锁的目的。另一类是通过把手驱动电机,把手的转轴上设置有电机驱动拨块,电机上也设有电机驱动触片,当把手转动到相应位置时,电机驱动拨块与电机驱动触片相抵合,使电机驱动,电机也是通过齿轮组与离合器或锁舌拨块连接,使锁舌作伸出或缩入锁壳运动而实现上锁或开锁,如公开号为CN204402151的中国专利。
这类电控锁的防盗性能虽好,但会存在如下缺点:第一,这类电控锁一般只能单方面地由电机传动锁舌,一旦电机、电路板或电控传动的路径出现故障,则无法通过手动或其他途径开锁,只有将锁体拆开维修后、甚至破坏锁舌才能打开门体。第二,这类电控锁的驱动结构中一般包括离合器,长期使用后,离合器的弹性伸缩插销也容易出现伸缩反应不良、或者离合器拨块磨损,导致离合驱动失效,而影响使用寿命。第三、这类电控锁的传动结构常常包括若干个传动齿轮、传动拨块、复位弹簧等部件,其结构复杂,生产和维修成本都很高。
由此可见,目前市面上的电控锁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设计不尽合理而导致存在较多缺陷,使用寿命短、效果不佳。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耐用的电控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款既可手控驱动、也可电控驱动的门锁装置,以适应不同场合中、以及防止电控驱动失效时也能不破坏锁体而打开锁舌;同时,该款门锁具有锁舌可换向使用的功能,既可以满足左右不同向开的门体的需求,也能通过将零部件反向设置而避免长期使用导致零件一侧磨损所产生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把手转轴、电机、把手连动块、锁舌和锁舌推动滑块;
所述把手转轴穿过所述面板伸入其内侧;所述电机、把手连动块、锁舌和锁舌推动滑块均安装在所述面板的内侧;所述把手连动块是套装于所述把手转轴上的、并可随把手转轴沿其轴心作同步转动;
所述锁舌为一个可相对面板转动而伸出面板外或缩入面板内的勾状件;所述锁舌推动滑块可相对面板作往复直线运动,且锁舌推动滑块相对面板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对推拉锁舌进行传动,令锁舌伸出面板外或缩入面板内;
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把手连动块的表面沿把手转轴的周向形成有环形的从动齿轮盘,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盘构成传动配合;
所述把手连动块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滑块拨动杆,所述锁舌推动滑块靠近把手连动块的一侧形成有拨动凹槽;所述滑块拨动杆置于所述拨动凹槽中;所述滑块拨动杆可随把手连动块转动而推动锁舌推动滑块相对面板作往复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门锁装置其上锁与开锁可分别用把手控制或电控,其动作原理分别如下。
第一、电控驱动上锁或开锁的原理:电机是与电路板连接并受电路板驱动的,当锁体的感应器通过指纹、密码等方式接收到启动信号时,电路板驱动电机驱动,使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盘转动,使把手连动块绕把手转轴的轴心转动,滑块拨动杆推动锁舌推动滑块使其相对面板平动,继而推动锁舌伸出或缩入面板,实现上锁或开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把手连动块与把手转轴是同步运动的,因此当电机驱动的时候,把手也会自动绕轴心转动。
第二、把手控制上锁或开锁的原理:人手转动把手,把手转轴带动把手连动块绕轴心转动,同时滑块拨动杆推动锁舌推动滑块使其相对面板平动,继而推拉锁舌伸出或缩入面板,实现上锁或开锁。
需要说明的是,该门锁装置的使用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门锁装置的电控感应器是设置在门体向室外一侧的面板上的,把手是设置在门体向室内一侧的面板上的。使用时,在门外侧开关锁均通过指纹、密匙、插卡等方式触发感应器启动电路板和电机;在门内侧开关锁均通过把手控制。第二种是,门锁装置的电控感应器和把手均为同侧设置,安装时均电控感应器和把手均朝向门体向室内一侧安装,适用于门内反锁增强防盗效果。该种使用方式,是便于当电控零件或电路出现故障时,也能手动开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具体化锁舌推动滑块与面板之间的活动连接方式:即所述面板上竖直地设有滑块导向柱,所述锁舌推动滑块上设有与所述滑块导向柱配合的滑块导向槽;所述滑块导向槽可沿所述滑块导向柱滑动,从而实现锁舌推动滑块相对面板往复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装置采用的改良的勾状锁舌,其形状设计上较传动的锁舌具有更佳的防盗效果,其具体结构为:锁舌为“J”字形,包括舌杆部和勾部;所述舌杆部的上端通过销轴连接在面板上,而实现锁舌可相对面板转动;所述销轴连接结构即是:舌杆部的上端设有第一销孔,所述面板上对应地设有第二销孔,还设有用于连接锁舌和面板的插销;所述插销插装于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中;所述锁舌可绕插销的轴心转动的。所述舌杆部与勾部连接的一端,在锁舌与锁舌推动滑块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竖直凸出的第一连接柱,所述锁舌推动滑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配合的第一锁舌推动导槽。当所述锁舌推动滑块相对外面板运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柱被动地在所述第一锁舌推动导槽内滑动,从而使锁舌的勾部相对面板伸出或缩入。
该方案在锁舌上锁时,勾部伸出锁舌孔至一定程度时,舌杆部会与外面板的内壁相抵,以表示勾部已伸出到位能保证锁体已处于上锁状态、并能进一步阻止勾部继续伸出。采用具勾状的锁舌,上锁后能具有良好的防撬效果。传统的方舌或斜射,在锁体内部结构被破坏后,便能轻易水平抽出锁舌孔,而失去防盗效果;而勾状的锁舌,即使锁舌的传动结构被破坏后,也不能轻易使用工具抽出锁舌,因此防盗性能比传统的锁体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装置,其面板上至少设有第一锁舌孔,所述锁舌设置在第一锁舌孔的内侧。更进一步地,该门锁装置设计成锁舌可换向使用,即能满足门体的左侧安装锁体、也能满足门体的右侧安装锁体使用。即面板上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锁舌孔和第二锁舌孔;所述锁舌可设置在第一锁舌孔的内侧或设置在第二锁舌孔的内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更进一步的锁舌可换向使用方案,其具体优选的实现结构为:所述锁舌也为“J”字形,包括舌杆部和勾部。所述舌杆部的上端通过销轴连接在面板上靠近第一锁舌孔的一侧或连接在面板上靠近第二锁舌孔的一侧。即所述舌杆部的上端设有第一销孔;所述面板在靠近第一锁舌孔的一侧设有第二销孔,在靠近第二锁舌孔的一侧设有第三销孔;以及还设有连接锁舌和面板的插销。所述舌杆部与勾部连接的一端,在锁舌的一个表面上设有竖直凸出的第一连接柱、在锁舌的另一个表面上设有竖直凸出的第二连接柱。所述锁舌推动滑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配合的第一锁舌推动导槽、以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柱配合的第二锁舌推动导槽。
当插销将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插接起来、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柱插装于第一锁舌推动导槽时,锁舌推动滑块相对面板运动可带动锁舌相对面板转动,使其勾部伸出或缩入第一锁舌孔。当插销将第一销孔和第三销孔插接起来、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柱插装于第二锁舌推动导槽时,锁舌推动滑块相对面板运动可带动锁舌相对面板转动,使其勾部伸出或缩入第二锁舌孔。
在采用锁舌可换向使用的方案时,针对左右不同向安装门锁的情况,只需通过调整电机和锁舌的放置方向和位置即可实现,使用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为使准确地控制锁舌伸出及缩入到位,所述把手连动块上还设有转动到位凸块,所述内侧还设有用于限定把手连动块的最大转动范围的第一到位挡块和第二到位挡块,因此而限定了把手连动块的最大转动距离为第一到位挡块和第二到位挡块之间。
上述方案的锁舌伸缩运动,均需通过把手连动块的转动来带动锁舌推动滑块和锁舌的运动而实现,而把手连动块的转动必须通过电机驱动或手动旋转把手才能实现。开锁时,锁舌缩回外面板内侧若不能完全缩入到位,则会影响开门。因此,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地设置了使锁舌向外面板的内侧缩入到位的复位扭簧。所述锁舌推动滑块上设有第一扭簧卡块,所述面板上设有第二弹扭卡块。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扭簧卡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扭簧卡块上。当锁舌处于缩回锁舌孔内侧的状态时,复位扭簧处于常态;当锁舌处于伸出锁舌孔外侧的状态时,复位扭簧处于弹性形变的状态。但复位扭簧的复位拉力较小,而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盘两者间的齿轮互相配合,使锁舌伸出锁舌孔时其推动力小于复位扭簧的复位拉力,即锁舌伸出锁舌孔后不会马上复位,只有当锁舌缩回到锁舌孔附近时,复位扭簧的拉力才起作用,确保锁舌是完全缩回至外面板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手动或电控双驱动、结构设计合理、防盗功能更佳、可满足左右不同向安装锁体的需要,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右开门的门锁装置的零件拆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右开门的门锁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右开门的门锁装置的上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右开门的门锁装置的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左开门的门锁装置的上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左开门的门锁装置的开锁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面板;11-第一锁舌孔;12-第二锁舌孔;2-内面板;21-滑块导向柱;22-第二销孔;23-第三销孔;24-第二弹扭卡块;25-第一到位挡块;26-第二到位挡块;3-把手转轴;4-电机;41-主动齿轮;5-把手连动块;51-从动齿轮盘;52-滑块拨动杆;53-转动位凸块;6-锁舌;61-舌杆部;62-勾部;63-第一连接柱;64-第二连接柱;65-第一销孔;7-锁舌推动滑块;71-滑块导向槽;72-拨动凹槽;73-第一锁舌推动导槽;74-第二锁舌推动导槽;75-第一扭簧卡块;8-插销;9-复位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装置作出详细的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拆装和维修方便,实施例中的面板包括外面板和内面板,内面板为开拆装地设置在外面板的内侧、并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在维修时,只需将内面板整块拆利外面板即可,而无需将外面板也拆卸下来。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包括外面板1、内面板2、把手转轴3、电机4、把手连动块5、锁舌6和锁舌推动滑块7。
外面板1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锁舌11和第二锁舌12。
内面板2是安装在外面板1的内侧面的,电机4、把手连动块5、锁舌6和锁舌推动滑块7均是安装在内面板2的内表面上。
把手转轴3穿过外面板1而伸出于内面板2的内表面。把手连动块5是套装于把手转轴3上的,并且可随把手转轴3沿其轴心作同步转动。
电机4的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41。把手连动块5的表面沿把手转轴3的周向形成有环形的从动齿轮盘51。主动齿轮41置于从动齿轮盘51的表面,且两者的齿条互相配合传动。
内面板2上竖直地设有若干滑块导向柱2,锁舌推动滑块7上对应地设有若干条滑块导向槽71。滑块导向柱21插装于滑块导向槽71中。把手连动块5上还设有水平向外凸出的滑块拨动杆52。锁舌推动滑块7在靠近把手连动块5的一侧形成有拨动凹槽72。滑块拨动杆52常态下是置于拨动凹槽72中的。当所述把手连动块5转动时,滑块拨动杆52推动锁舌推动滑块7移动,滑块导向槽71可沿所述滑块导向柱21滑动,从而实现锁舌推动滑块7相对内面板2在第一锁舌11和第二锁舌12之间往返平动。
如图1、图3和图5,锁舌6为“J”字形,包括舌杆部61和勾部62。
锁舌6的舌杆部61的上端部设有第一销孔65,内面板2在靠近第一锁舌孔11的一侧设有第二销孔22,在靠近第二锁舌孔12的一侧设有第三销孔23。
舌杆部61与勾部62的接合处,在锁舌6的一个表面设有竖直凸出的第一连接柱63、在锁舌6的另一个表面设有竖直凸出的第二连接柱64;锁舌推动滑块7上,在靠近第一锁舌11附近设有第一锁舌推动导槽73,在靠近第二锁舌12附近设有第二锁舌推动导槽74。
如图3至图6,锁舌6是可以根据开门方向不同,换向设置,满足门体左右不同向安装锁体的要求。即锁舌6是可以安装于第一锁舌11的内侧或安装于第二锁舌12的内侧的。
如图3和图4,当锁舌6安装在第一锁舌孔11的内侧时,利用插销8将第一销孔65和第二销孔22插接起来,并将第一连接柱63插装于第一锁舌推动导槽73内。此时,锁舌6的上端连接在内面板2上,且可以绕插销8的轴心转动;锁舌6的中部与锁舌推动滑块7活动连接。当锁舌推动滑块7相对内面板2平动时,可带动锁舌6的勾部62伸出或缩入第一锁舌孔11,而舌杆部61始终在外面板1内运动。此时,电机4设置在第二锁舌孔12附近的一侧内面板2上。
如图5和图6,当锁舌6安装在第二锁舌孔12的内侧时,利用插销8将第一销孔65和第三销孔23插接起来,并将第二连接柱64插装于第二锁舌推动导槽74内。此时,锁舌6的上端连接在内面板2上,且可以绕插销8的轴心转动;锁舌6的中部与锁舌推动滑块7活动连接。当锁舌推动滑块7相对内面板2平动时,可带动锁舌6的勾部62伸出或缩入第二锁舌孔12,而舌杆部61始终在外面板1内运动。此时,电机4设置在第一锁舌孔11附近的一侧内面板2上。
如图3至图6,把手连动块5上还设有转动到位凸块53,内面板2上还设有第一到位挡块25和第二到位挡块26。当把手连动块5转动至锁舌6的勾部62完全伸出或完全缩入第一锁舌孔11或第二锁舌孔12时,转动到位凸块53转至刚好与第一到位挡块25或第二到位挡块26相抵。因此,第一到位挡块25和第二到位挡块26限定了把手连动块5的最大转动范围。
进一步地,为确保开锁时,锁舌6的勾部62能完全缩回至外面板1的内侧,而不影响开门,还设置了保证锁舌6缩入到位的复位扭簧9。锁舌推动滑块7上设有第一扭簧卡块75,内面板2上设有第二弹扭卡块24;复位扭簧9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扭簧卡块75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扭簧卡块24上。当锁舌6处于缩回外面板1内的状态时,复位扭簧9处于常态;当锁舌6处于伸出外面板1外的状态时,复位扭簧处9于弹性形变的状态。但复位扭簧9的复位拉力较小,而且主动齿轮41与从动齿轮盘51两者间的齿轮互相咬合,使锁舌6伸出时其推动力小于复位扭簧9的复位拉力,即锁舌6伸出后不会马上复位,只有当锁舌6缩回到第一锁舌孔11或第二锁舌孔12附近时,复位扭簧9才起到协助复位的作用,确保锁舌6是完全缩回至外面板1的内部。
Claims (10)
1.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把手转轴(3)、电机(4)、把手连动块(5)、锁舌(6)和锁舌推动滑块(7);
所述把手转轴(3)穿过所述面板(1)伸入其内侧;所述电机(4)、把手连动块(5)、锁舌(6)和锁舌推动滑块(7)均安装在所述面板(1)的内侧;所述把手连动块(5)是套装于所述把手转轴(3)上的、并可随把手转轴(3)沿其轴心作同步转动;
所述锁舌(6)为一个可相对面板(1)转动而伸出面板(1)外或缩入面板(1)内的勾状件;所述锁舌推动滑块(7)可相对面板(1)作往复直线运动,且锁舌推动滑块(7)相对面板(1)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对推拉锁舌(6)进行传动,令锁舌(6)伸出面板(1)外或缩入面板(1)内;
所述电机(4)的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41),所述把手连动块(5)的表面沿把手转轴(3)的周向形成有环形的从动齿轮盘(51),所述主动齿轮(41)与所述从动齿轮盘(51)构成传动配合;
所述把手连动块(5)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滑块拨动杆(52),所述锁舌推动滑块(7)靠近把手连动块(5)的一侧形成有拨动凹槽(72);所述滑块拨动杆(52)置于所述拨动凹槽(72)中;所述滑块拨动杆(52)可随把手连动块(5)转动而推动锁舌推动滑块(7)相对面板(1)作往复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竖直地设有滑块导向柱(21),所述锁舌推动滑块(7)上设有与所述滑块导向柱(21)配合的滑块导向槽(71);所述滑块导向槽(71)可沿所述滑块导向柱(21)滑动,从而实现锁舌推动滑块(7)相对面板(1)往复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6)为“J”字形,包括舌杆部(61)和勾部(62);所述舌杆部(61)的上端通过销轴连接在面板(1)上,而实现锁舌(6)可相对面板(1)转动;所述舌杆部(61)与勾部(62)连接的一端,在锁舌(6)与锁舌推动滑块(7)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竖直凸出的第一连接柱(63),所述锁舌推动滑块(7)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63)配合的第一锁舌推动导槽(73);当所述锁舌推动滑块(7)相对外面板(1)运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柱(63)被动地在所述第一锁舌推动导槽(73)内滑动,从而使锁舌(6)的勾部(62)相对面板(1)伸出或缩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舌杆部(61)的上端设有第一销孔(64),所述面板(1)上对应地设有第二销孔(22);还设有用于连接锁舌(6)和面板(1)的插销(8);所述插销(8)插装于所述第一销孔(64)和第二销孔(22)中;所述锁舌(6)可绕插销(8)的轴心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至少设有第一锁舌孔(11),所述锁舌(6)设置在第一锁舌孔(1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锁舌孔(11)和第二锁舌孔(12);所述锁舌(6)可设置在第一锁舌孔(11)的内侧或设置在第二锁舌孔(12)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6)为“J”字形,包括舌杆部(61)和勾部(62);所述舌杆部(61)的上端通过销轴连接在面板(1)上靠近第一锁舌孔(11)的一侧或连接在面板(1)上靠近第二锁舌孔(12)的一侧;所述舌杆部(61)与勾部(62)连接的一端,在锁舌(6)的一个表面上设有竖直凸出的第一连接柱(63)、在锁舌(6)的另一个表面上设有竖直凸出的第二连接柱(64);所述锁舌推动滑块(7)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63)配合的第一锁舌推动导槽(73)、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柱(64)配合的第二锁舌推动导槽(74);所述第一连接柱(63)插装于第一锁舌推动导槽(73)时,锁舌推动滑块(7)相对面板(1)运动可带动锁舌(6)的勾部(62)伸出或缩入第一锁舌孔(11);所述第二连接柱(64)插装于第二锁舌推动导槽(74)时,锁舌推动滑块(7)相对面板(1)运动可带动锁舌(6)的勾部(62)伸出或缩入第二锁舌孔(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杆部(61)的上端设有第一销孔(65);所述面板(1)在靠近第一锁舌孔(11)的一侧设有第二销孔(22),在靠近第二锁舌孔(12)的一侧设有第三销孔(23);还设有连接锁舌(6)和面板(1)的插销(8);插销(8)将第一销孔(65)和第二销孔(22)插接起来、或者插销(8)将第一销孔(65)和第三销孔(23)插接起来,而实现锁舌(6)可相对面板(1)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连动块(5)上还设有转动到位凸块(53);所述面板(1)内侧还设有用于限定把手连动块(5)的最大转动范围的第一到位挡块(25)和第二到位挡块(26)。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用于使锁舌(6)向面板(1)的内侧缩入到位的复位扭簧(9);所述锁舌推动滑块(7)上设有第一扭簧卡块(75),所述面板(1)的内侧设有第二弹扭卡块(24);所述复位扭簧(9)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扭簧卡块(75)上,复位扭簧(9)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扭簧卡块(24)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42047.8U CN205382787U (zh) | 2015-12-31 | 2015-12-31 | 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42047.8U CN205382787U (zh) | 2015-12-31 | 2015-12-31 | 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82787U true CN205382787U (zh) | 2016-07-13 |
Family
ID=56348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142047.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82787U (zh) | 2015-12-31 | 2015-12-31 | 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8278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4580A (zh) * | 2015-12-31 | 2016-04-13 | 佛山市思歌锁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 |
WO2018045525A1 (zh) * | 2016-09-08 | 2018-03-15 |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推拉锁 |
-
2015
- 2015-12-31 CN CN201521142047.8U patent/CN20538278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4580A (zh) * | 2015-12-31 | 2016-04-13 | 佛山市思歌锁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 |
WO2018045525A1 (zh) * | 2016-09-08 | 2018-03-15 |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推拉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84580B (zh) | 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 | |
CN103470107B (zh) | 一种高安全电子锁用双离合装置及电子锁 | |
CN103993786A (zh) | 一种电子机械双控锁 | |
CN101974994A (zh) | 三向锁紧装置及其采用电控操作的三向锁栓电控半自动锁 | |
CN106429920B (zh) | 带离合功能的升降机驱动装置 | |
CN205382787U (zh) | 一种可手控或电控的门锁装置 | |
CN201891313U (zh) | 电控锁 | |
CN201891317U (zh) | 一种新型指纹锁保险箱 | |
CN104018769B (zh) | 整体可拆式窗户防护栏 | |
CN202181767U (zh) | 一种电子锁 | |
CN102828662B (zh) | 防盗门锁及其锁具系统 | |
CN201486260U (zh) | 智能电控锁 | |
CN201843413U (zh) | 三向锁紧装置及其采用电控操作的三向锁栓电控半自动锁 | |
CN102226360B (zh) | 轴向驱动离合式电子门锁离合器 | |
CN201111185Y (zh) | 一种电子锁 | |
CN2628668Y (zh) | 全自动电机驱动插芯锁 | |
CN201705110U (zh) | 四角锁定保险箱 | |
CN205976771U (zh) | 一种应用于电子锁的倒置离合器机构 | |
CN202767675U (zh) | 防盗门锁及其锁具系统 | |
CN2556324Y (zh) | 三向十字锁芯门锁 | |
CN204081737U (zh) | 一种用于门系统的过死点锁闭装置 | |
CN102434034A (zh) | 一种机械三维密码门锁 | |
CN203321129U (zh) | 一种可钥匙开锁的指纹锁 | |
CN204002129U (zh) | 简式站台安全应急门锁 | |
CN205297046U (zh) | 主副电机合体电子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1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