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0860U - 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70860U CN205370860U CN201620168135.3U CN201620168135U CN205370860U CN 205370860 U CN205370860 U CN 205370860U CN 201620168135 U CN201620168135 U CN 201620168135U CN 205370860 U CN205370860 U CN 2053708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nerating set
- platform
- tower
- wind power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title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title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title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title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title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该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内设置有多个平台,各平台上均开设有提升机孔,该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连接相邻两个平台,且围设在提升机孔外周,与塔筒壁围成逃生通道,逃生通道内设置有逃生导向部。该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通过采用连接板将塔筒内部相邻平台提升机孔周边相连接,与塔筒壁一起组成逃生通道,使得人员可以快速该通过逃生通道逃生,在后期布置提升机时,也可保留该连接板,减少了工作量,另外通过设置连接板也将提升机孔进行了封堵,避免了人员跌落的危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和不断革新,风力发电机组逐步向大型化发展。为了获得较大而稳定的风速,要求风机塔筒的高度越来越高,经常要达到80米甚至更高。这也使风机维护检修的难度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作业强度和人身安全极为不利。
风电塔筒属于高耸结构,工作人员需要不定期上塔筒进行风机维护工作。当风机运行环境发生不可控的紧急事件,工作人员需要快速撤回到地面时,由爬梯或提升机下去速度慢,且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在有的塔筒内部并未配置提升机。从吊物孔进行速降,可以满足快速撤回地面的需求,但是由于吊物孔位于塔筒外部,在吊物孔进行速降,人员有与塔筒外壁发生磕碰危险,而且身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会有很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以解决人员逃生时不能快速撤回到地面、人员易从提升机孔意外跌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塔筒内设置有多个平台,各平台上均开设有提升机孔,该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连接相邻两个平台,且围设在提升机孔外周,与塔筒壁围成逃生通道,逃生通道内设置有逃生导向部。
进一步地,各提升机孔的边缘均设置有平台踢脚边,各连接板连接在相应的平台的平台踢脚边上。
进一步地,逃生导向部包括导向绳,导向绳设置在逃生通道内,且沿塔筒的高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导向绳为钢丝绳。
进一步地,逃生导向部还包括防晃导向件,防晃导向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各平台踢脚边上,且防晃导向件一端设置有开设防晃孔的导向结构,导向绳依次穿过各防晃孔。
进一步地,逃生通道内设置有提升机,提升机上设置有与逃生导向部配合并导向的配合件。
进一步地,配合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提升机上的开口环,开口环套设在导向结构上。
进一步地,在连接板与提升机的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人孔门。
进一步地,连接板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通过采用连接板将塔筒内部相邻平台提升机孔周边相连接,与塔筒壁一起组成逃生通道,使得人员可以快速该通过逃生通道逃生,另外通过设置连接板将提升机孔的四周进行了封堵,避免了人员跌落碰撞平台造成的伤害和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装有提升机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平台;11、平台踢脚边;12、防晃导向件;121、防晃孔;2、连接板;21、人孔门;3、逃生通道;31、导向绳;32、开口环;4、提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塔筒内设置有多个平台1,各平台1上均开设有提升机孔,该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还包括连接板2,连接板2连接相邻两个平台1,且围设在提升机孔外周,用于与塔筒壁围成逃生通道3,逃生通道3内设置有供逃生用的逃生导向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连接板2将相邻两个平台1连接,并将提升机孔的外周包围,使连接板2与塔筒壁围成逃生通道3,从而使得人员可以快速地通过该逃生通道3到达地面;同时,在提升机孔的外周设置的连接板2可对提升机孔进行封堵,有效地防止人员意外跌落碰撞平台1。在逃生通道3内设置逃生导向部不仅可以使工作人员利用其逃生,也可在后期安装提升机4时,对提升机4的升降进行导向,防止逃生人员或提升机4与连接板2或塔筒壁发生磕碰,发生意外。
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2由非金属材料制成,这样设置减轻了施工人员在安装连接板2时的劳动强度,而且,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连接板2,也可降低平台1本身所承受的负载,保证了平台1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各提升机孔的边缘均设置有平台踢脚边11,以防止工作人员意外将放置在平台1上的物品踢落。
在本实施例中,各连接板2连接在相应的平台1的平台踢脚边11上。这样设置能够保证连接板2与平台1之间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连接板2与平台1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保证平台1与平台踢脚边11之间的连接强度,该平台踢脚边11由金属件制成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平台1连接在一起。当然,该平台踢脚边11也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平台1固定在一起,只要确保平台踢脚边11能够可靠地连接在平台1上即可。
优选地,为了使连接板2与平台踢脚边11更好的固定,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连接板2与平台踢脚边11进行固定。另外,也可将连接板2直接设置在平台踢脚边11的外侧,以对提升机孔进行封堵,防止人员和物品的意外掉落。一般的,提升机孔多为矩形,相应的,连接板2为多个,分别围设在提升机孔的多个边缘,相邻两块连接板2之间可通过铰链等连接件连接,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连接板2也可为整体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将连接板2从最上方的平台1到最底层的平台1贯穿设置,以保证逃生通道3外壁的完整性。
如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升机孔为由平台1的外边缘向内凹陷形成的孔,这样使得提升机孔位于平台1的边缘处,此种设置方式不仅节省了平台1中间位置的空间,便于其他设备的安装,而且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平台1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平台1的整体强度。更重要的是,将提升机孔设置在平台1上靠近塔筒壁的位置,使得连接板2可直接与塔筒壁围成了逃生通道3,节省了连接板2的用量,从而降低了施工时的安装强度,提高了安装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连接板2与提升机4的门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人孔门21,以方便人员从平台1上进入逃生通道3,也使得人员乘坐提升机4到达各层时,方便进出。优选地,将连接板2上的门开设在靠近塔筒中心的连接板2上,这样设置方便了人员进入逃生通道3时,或者当人员需要将物品从提升机4内搬运至平台1上时,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逃生通道3内部还设置有逃生导向部,逃生导向部包括导向绳31和防晃导向件12。
具体地,导向绳31设置在逃生通道3内,而且沿着塔筒的高度方向延伸。该导向绳31的长度足够长,以满足逃生人员或提升机4从塔筒顶部下落时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绳31为钢丝绳,因为钢丝绳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导向绳31也可为其他绳索,只需要该绳索可满足实际使用即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导向绳31为两根,分别设置在提升机4的两侧,从两个方向对逃生人员或提升机4进行导向。当逃生人员从逃生通道3逃生时,可使用钢丝绳扣或安全扣等锁扣件系在钢丝绳上,从而完成逃生。
如图6所示,防晃导向件12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各平台踢脚边11上,而且该防晃导向件12的一端设置有开设防晃孔121的导向结构,导向绳31依次穿过各防晃孔121。具体地,该防晃导向件12的一端连接有一弯折件,该弯折件通过螺栓与平台踢脚边11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将防晃导向件12与平台踢脚边11固定连接,当然,也可将防晃导向件12直接焊接在平台踢脚边11上。在防晃导向件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导向结构,其上开设有防晃孔121,导向绳31依次穿过各平台踢脚边11上的防晃孔121,以达到防止导向绳31晃动的目的。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在逃生通道3内还设置有提升机4,该提升机4上设置有与逃生导向部配合并对提升机4进行导向的配合件。提升机4是一种功率较大,提升能力较强的机械设备,即可用于运输不易搬运的物品,也可作为人员升降的运输工具。具体地,该配合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提升机4上的开口环32,开口环32套设在逃生导向部上。具体地,该开口环32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设置在提升机4的两侧。当安装提升机4时,可将该开口环32套设在导向结构上,设置于平台踢脚边11上的防晃导向件12与开口环32共同作用对提升机4进行导向,防止提升机4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晃动。在布置提升机4时,可将提升机4设置在逃生通道3内,这样一来,该逃生通道3不仅可以作为提升机4的运行通道,同时,形成逃生通道3的连接板2也可有效地避免人员或物品等从平台1上跌落。换而言之,即使布置了提升机4,也可保留连接板2,这样也减小了施工人员安装时的工作量。
通过连接板2将相邻平台1的提升机孔通过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可以作为塔筒内部速降的逃生通道。由于该逃生通道在塔筒内部贯通,因而能够满足塔筒内部通风要求,也可解决塔筒内部平台提升机开孔封堵的问题,可以防止跌落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具有如下效果:
该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通过采用连接板将塔筒内部相邻平台提升机孔周边相连接,与塔筒壁一起组成逃生通道,使得人员可以快速通过逃生通道逃生,在后期布置提升机时,也可保留该连接板,作为提升机的通道。同时,在逃生通道内部还设置有逃生导向部,该导向装置不仅可以为人员逃生提供导向,也可对提升机进行导向。进一步地,该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通过在相邻平台提升机孔之间设置连接板,也将提升机孔进行了封堵,避免了人员跌落的危险。特别地,在连接板上还开设有人孔门,方便人员进出逃生通道,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人性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塔筒内设置有多个平台(1),各所述平台(1)上均开设有提升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还包括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平台(1),且围设在所述提升机孔外周,与所述塔筒壁围成逃生通道(3),所述逃生通道(3)内设置有逃生导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提升机孔的边缘均设置有平台踢脚边(11),各所述连接板(2)连接在相应的所述平台(1)的平台踢脚边(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导向部包括导向绳(31),所述导向绳(31)设置在所述逃生通道(3)内,且沿所述塔筒的高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绳(31)为钢丝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导向部还包括防晃导向件(12),所述防晃导向件(12)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各所述平台踢脚边(11)上,且所述防晃导向件(12)一端设置有开设防晃孔(121)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绳(31)依次穿过各所述防晃孔(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通道(3)内设置有提升机(4),所述提升机(4)上设置有与所述逃生导向部配合并导向的配合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提升机(4)上的开口环(32),所述开口环(32)套设在所述导向结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提升机(4)的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人孔门(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68135.3U CN205370860U (zh) | 2016-03-04 | 2016-03-04 | 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68135.3U CN205370860U (zh) | 2016-03-04 | 2016-03-04 | 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70860U true CN205370860U (zh) | 2016-07-06 |
Family
ID=56265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68135.3U Active CN205370860U (zh) | 2016-03-04 | 2016-03-04 | 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7086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3779A (zh) * | 2016-12-26 | 2017-04-26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塔架的操作平台、其操作方法和风力发电机组 |
CN113775902A (zh) * | 2020-06-10 | 2021-12-10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
-
2016
- 2016-03-04 CN CN201620168135.3U patent/CN20537086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3779A (zh) * | 2016-12-26 | 2017-04-26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塔架的操作平台、其操作方法和风力发电机组 |
CN106593779B (zh) * | 2016-12-26 | 2019-03-12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塔架的操作平台、其操作方法和风力发电机组 |
CN113775902A (zh) * | 2020-06-10 | 2021-12-10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
CN113775902B (zh) * | 2020-06-10 | 2023-08-22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52559B (zh) | 储罐维修专用挂式活动作业平台 | |
CN106121255A (zh) | 一种超高层玻璃幕墙安装设备装置 | |
CN103938843A (zh) | 用于电梯井的伸缩式钢平台 | |
CN205370860U (zh) | 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 | |
CN214269987U (zh) | 一种应用于高层建筑楼顶电梯井的吊装装置 | |
CN201433031Y (zh) | 竖井高处作业升降吊篮 | |
CN107827043A (zh) | 节能环保的吊篮 | |
CN203475801U (zh) | 用于电梯井的伸缩式钢平台 | |
TW201604119A (zh) | 雙安全吊籠結構 | |
CN204532423U (zh) | 回风井井筒应急抢险系统 | |
CN208150862U (zh) | 一种用于大型深竖井施工的可升降平台 | |
CN107389366B (zh) | 大拉力试验台 | |
CN205575520U (zh) | 超高层建筑电梯的安装装置 | |
CN213927405U (zh) | 一种固定塔筒转接平台 | |
CN105298500B (zh) | 适用于地下开采提升系统由钢井架改为井塔的方法 | |
CN205444137U (zh) | 一种调压井施工操作平台 | |
CN107973196A (zh) | 一种曳引式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 | |
CN210505137U (zh) | 一种并联电梯逃生门 | |
CN203320415U (zh) | 一种新型的大型桥墩涂装作业吊篮 | |
CN114439213A (zh) | 井道操作平台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531272U (zh) | 一种建筑用的升降平台 | |
CN105712213B (zh) | Ap1000核电叠合式穹顶吊装施工方法 | |
US12312214B2 (en) | Transport system for vertically transporting goods and persons on an above ground construction site | |
CN216157601U (zh) | 一种海洋钻修机井架二层台逃生系统 | |
CN217783680U (zh) | 一种塔筒内环形平台和塔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