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61069U - 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61069U CN205361069U CN201620128434.4U CN201620128434U CN205361069U CN 205361069 U CN205361069 U CN 205361069U CN 201620128434 U CN201620128434 U CN 201620128434U CN 205361069 U CN205361069 U CN 2053610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mmonia
- spraying device
- gas spraying
- group
- jet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包括均匀设置在烟道内的若干个氨喷射单元,所述氨喷射单元包括喷管,所述喷管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所述喷管的内凹面居中连接有输氨管,所述喷管迎向烟气来流方向的外凸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氨装置。所述的喷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喷管上的喷孔,所述喷孔连接有喷嘴短节,所述喷嘴短节上安装有喷嘴。本实用新型能够形成稳定的涡街,从而加强烟气扰动,可减少氨与烟气的混合长度,对大烟道、小烟道均能形成很好的均匀混合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脱硝效率,并且调节简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去除率高,清洁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容量锅炉、垃圾焚烧炉烟气脱硝一般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其主要原理是采用液氨或者氨水作为还原剂,将其与空气混合后喷入SCR反应器上游的烟道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喷氨装置中,其中氨与烟气的混合和分布效果是影响脱硝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氨与烟气混合用到的设备有喷嘴喷氨格栅与三角翼。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喷嘴喷氨格栅调节复杂,依赖氨与烟气的自发混合,混合效果不佳,三角翼成本较高,且对大烟道混合效果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产生稳定的涡街,加强烟气扰动,提高氨与烟气的混合,提高脱硝效率,成本较低、调节简单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设置在烟道内的若干个氨喷射单元,所述氨喷射单元包括喷管,所述喷管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所述喷管的内凹面居中连接有输氨管,所述喷管迎向烟气来流方向的外凸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氨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喷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喷管上的喷孔,所述喷孔连接有喷嘴短节,所述喷嘴短节上安装有喷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嘴为扇形喷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嘴短节的长度为30mm-5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孔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喷孔的直径的大小大致与所述喷孔周围烟气的平均流速成正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喷孔相对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所述喷孔与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的距离与所述喷孔的孔径大小成反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管的两端为盲端,所述喷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喷管由两片不同曲率的椭圆弧形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喷管的长度为80mm-20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两所述氨喷射单元的间距为300mm-80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喷射单元设有可调节流量的调节阀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管的外凸面上设有中心线位于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上的第一组喷氨装置以及分别相对所述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的第二组喷氨装置、第三组喷氨装置和第四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第三组喷氨装置和第四组喷氨装置依次远离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和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中的若干个所述喷氨装置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喷氨装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喷管的外凸面,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48°,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85°,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10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喷管的外凸面上设有喷氨装置,并且外凸面迎向烟气来流方向,当烟气流经喷氨装置附近时与喷氨装置喷出的氨气混合,混合气体脱离喷管的外凸曲面时,形成规律的周期性交替脱落的卡门漩涡,形成稳定的湍流区域,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氨气与烟气混合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形成稳定的涡街,从而加强烟气扰动,可减少氨与烟气的混合长度,对大烟道、小烟道均能形成很好的均匀混合的效果,对大烟道的烟气、氨气混合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脱硝效率,并且调节简便;同时省略了其他脱硝装置中增设的扰流结构及其加固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调节简单。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脱除锅炉、垃圾焚烧装置、柴油机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去除率高,清洁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氨喷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1-烟道;2-氨喷射单元;3-输氨管;4-第三组喷氨装置;5-第二组喷氨装置;6-第一组喷氨装置;7-第四组喷氨装置;8-喷管;9-喷嘴短节;10-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包括均匀设置在烟道1内的若干个氨喷射单元2,相邻两所述氨喷射单元2的间距为300mm-800mm。所述氨喷射单元2设有可调节流量的调节阀门,便于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所述氨喷射单元2包括喷管8,所述喷管8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烟道1的轴向,增大喷管8在烟气流向上的投影面积,增大接触面。所述喷管8由两片不同曲率的椭圆弧形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喷管8的长度为80mm-200mm。所述喷管8的两端为盲端,所述喷管8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所述喷管8的内凹面居中连接有输氨管3,所述喷管8迎向烟气来流方向的外凸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氨装置。所述的喷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喷管8上的喷孔,所述喷孔连接有喷嘴短节9,所述喷嘴短节9上安装有喷嘴10。优选的,所述喷嘴10为70/20°的扇形喷嘴。所述喷嘴短节9的长度为30mm-50mm。
若干个所述喷氨装置相对所述喷管8的外凸面的中心对称置。所述喷氨装置沿所述喷管8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喷孔的直径的大小大致与所述喷氨装置周围烟气的平均流速成正比。所述喷管8的外凸面上设有中心线位于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上的第一组喷氨装置6以及分别相对所述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的第二组喷氨装置5、第三组喷氨装置4和第四组喷氨装置7,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5、第三组喷氨装置4和第四组喷氨装置7依次远离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6。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6、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5、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4和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7中的若干个所述喷氨装置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喷氨装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喷管8的外凸面,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5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48°,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4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85°,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7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104°。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6、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5、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4和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7的所述喷孔的孔径逐渐变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设置在烟道内的若干个氨喷射单元,所述氨喷射单元包括喷管,所述喷管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所述喷管的内凹面居中连接有输氨管,所述喷管迎向烟气来流方向的外凸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氨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喷管上的喷孔,所述喷孔连接有喷嘴短节,所述喷嘴短节上安装有喷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扇形喷嘴。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短节的长度为30mm-50mm。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喷孔的直径的大小大致与所述喷孔周围烟气的平均流速成正比。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喷孔相对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所述喷孔与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的距离与所述喷孔的孔径大小成反比。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的两端为盲端,所述喷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喷管由两片不同曲率的椭圆弧形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喷管的长度为80mm-200mm。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氨喷射单元的间距为300mm-800mm。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喷射单元设有可调节流量的调节阀门。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的外凸面上设有中心线位于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上的第一组喷氨装置以及分别相对所述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的第二组喷氨装置、第三组喷氨装置和第四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第三组喷氨装置和第四组喷氨装置依次远离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和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中的若干个所述喷氨装置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喷氨装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喷管的外凸面,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48°,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85°,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10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28434.4U CN205361069U (zh) | 2016-02-19 | 2016-02-19 | 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28434.4U CN205361069U (zh) | 2016-02-19 | 2016-02-19 | 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61069U true CN205361069U (zh) | 2016-07-06 |
Family
ID=5627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2843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61069U (zh) | 2016-02-19 | 2016-02-19 | 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6106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6938A (zh) * | 2016-10-11 | 2017-02-22 | 榆林学院 | 一种具有新型喷头的双控浇花器 |
-
2016
- 2016-02-19 CN CN201620128434.4U patent/CN2053610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6938A (zh) * | 2016-10-11 | 2017-02-22 | 榆林学院 | 一种具有新型喷头的双控浇花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26585B (zh) | 一种用于scr烟气脱硝装置的v型喷氨混合系统 | |
CN107081055B (zh) | 一种旋流组合式scr静态混合器 | |
CN201394414Y (zh) | Scr反应装置的引射喷氨混合机构 | |
CN103894082B (zh) | 设置于气体通道中的气体混合器及其组成的气体混合装置 | |
CN208839353U (zh) | 一种用于烟气脱硝系统的氨气空气混合装置 | |
CN105561783A (zh) | 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 |
CN101342457A (zh) | 烟气脱硝涡流混合器及涡流混合方法 | |
CN108939914A (zh) | 一种scr烟气脱硝分级旋流混合装置 | |
CN202909642U (zh) | 一种气体混合元件及含该元件的气体混合装置 | |
CN202909629U (zh) | 一种逆喷式喷氨元件 | |
CN104785103B (zh) | 一种用于scr烟气脱硝工程的喷氨混合系统装置 | |
CN107456868A (zh) | 一种用于scr脱硝反应器的喷氨装置 | |
CN112973426A (zh) | 喷氨装置、烟气脱硝装置 | |
CN205796965U (zh) | 一种燃煤电厂烟气scr脱硝喷氨格栅结构 | |
CN112870957A (zh) | 喷氨装置、烟气脱硝装置 | |
CN202638273U (zh) | 一种适用于sncr脱硝技术的低气耗气泡雾化喷枪 | |
CN205361069U (zh) | 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 |
CN109289573B (zh) | 一种应用于脱硝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及方法 | |
CN101879401B (zh) | 一种适用于scr反应器的还原剂喷射机构 | |
CN109621717A (zh) | 一种用于快速混合烟气的喷氨装置 | |
CN202113779U (zh) | 用于scr脱硝系统的旋流式喷氨装置 | |
CN204601997U (zh) | 一种锅炉烟气与氨气混合装置 | |
KR20160082444A (ko) | 환원제 분사장치 | |
CN103816801B (zh) | 一种设置在气体通道内的涡流对冲式气体混合器 | |
CN206853478U (zh) | 利用外滤式除尘器净气室结构的喷氨混合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