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5368U - USB Type-C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USB Type-C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55368U CN205355368U CN201620045372.0U CN201620045372U CN205355368U CN 205355368 U CN205355368 U CN 205355368U CN 201620045372 U CN201620045372 U CN 201620045372U CN 205355368 U CN205355368 U CN 2053553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stic seat
- horizontal body
- terminal
- usbtype
- conducting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0356 Congenital anomal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36 packaging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USB Type-C连接器,包括第一塑料座、第二塑料座、金属屏蔽壳、第一导电线排和第二导电线排;所述第二塑料座的第二水平本体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之间通过至少一对导柱和定位孔连接,第一导电线排的第一线端端子与第二导电线排的第二线端端子背对背设置,所述金属屏蔽壳套装于第一塑料座的水平本体、第二塑料座上;所述金属屏蔽壳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弹片,所述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上表面设置有与弹片对应的凹槽,所述弹片嵌入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大大简化了整个USB Type-C连接器的结构,简化了制程,降低了生产报废率,节约了制造成本,增加了重工的简易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Type-C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牢固定位于外部装置上的USBType-C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USBType-C连接器普遍地用在电子产品,如手机、PDA、计算机、MP3等的内部或周边,用于转接信号或电源。传统的USBType-C连接器在连接形式上大概分为公、母两种连接器。但随着产业的进步,为满足不同的产品、不同功能及不同传输性能的要求,更多种类的USBType-C连接器应运而生。
传统的USBType-C连接器通常包括一金属外壳、一绝缘本体、若干信号端子及一扣合板。绝缘本体容置于金属外壳内部,若干信号端子容置于绝缘本体内部,用以传输信号,扣合板扣合于金属外壳后部,用以保护绝缘本体上的若干信号端子。
现有USBType-C连接器与外部装置如PCB板连接时,仅以绝缘本体下的固定柱及导电端子之焊接部与PCB相固定,其固定力量不够,在公连接器多次的插拔下容易使导电端子与PCB焊接处相脱离,造成信号的断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Type-C连接器,该USBType-C连接器其大大简化了整个USBType-C连接器的结构,简化了制程,降低了生产报废率,节约了制造成本,增加了重工的简易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SBType-C连接器,包括第一塑料座、第二塑料座、金属屏蔽壳、第一导电线排和第二导电线排,所述第一导电线排、第二导电线排分别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嵌设于第一塑料座、第二塑料座中,所述第一导电线排、第二导电线排各自一端与线端连接而另一端与PCB板连接;
所述第一塑料座包括第一水平本体和位于第一水平本体后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一竖直本体,所述第一导电线排由第一线端端子、SMT端子和位于第一线端端子、SMT端子之间的第一折弯部组成,所述第一线端端子位于嵌设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上,所述第一折弯部嵌设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竖直本体内,所述SMT端子裸露于第一竖直本体端面;
所述第二塑料座包括第二水平本体和位于第二水平本体后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二竖直本体,所述第二导电线排由第二线端端子、直插端子组成,所述第二线端端子位于嵌设于第二塑料座的第二水平本体上,所述直插端子嵌设于第二塑料座的第二竖直本体上且其端部裸露出第二竖直本体端面;
所述第二塑料座的第二水平本体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之间通过至少一对导柱和定位孔连接,第一导电线排的第一线端端子与第二导电线排的第二线端端子背对背设置,所述金属屏蔽壳重舌片插入方向,视图左往右的方向,套装于第一塑料座的水平本体、第二塑料座上;
所述金属屏蔽壳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弹片,所述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上表面设置有一对与弹片对应的凹槽,所述弹片嵌入凹槽内;所述铁壳上设置有止退凸片,所述金属屏蔽壳上设置有与止退凸片配合的止退凹槽。即套入式金属屏蔽壳3的结构属于该专利范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塑料座的第二水平本体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之间设置有一隔离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塑料座与第一塑料座之间通过2对导柱和定位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塑料座的前端面设置有卡勾部,此卡勾部与所述第一水平本体的前端面卡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USBType-C连接器,其采用第二塑料座的第二水平本体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之间通过至少一对导柱和定位孔连接,通过2个模组组装形成USBType-C连接器,使用套入式金属屏蔽壳3,其金属屏蔽壳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弹片,所述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上表面设置有与弹片对应的凹槽,所述弹片嵌入凹槽内,形成止退结构,简化了USBType-C连接器的RFI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优越的屏蔽性能,简化了组装工艺制程,生产效率和良率均提升,节约了制造成本;其次,其铁壳上设置有止退凸片,所述金属屏蔽壳上设置有与止退凸片配合的止退凹槽,为防止金属屏蔽壳止退失效,增加铁壳组装式固定金属屏蔽壳的结构确保金属屏蔽壳在使用过程是因插拔次数的增加而不脱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Type-C连接器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Type-C连接器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Type-C连接器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USBType-C连接器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USBType-C连接器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以上附图中:1、第一塑料座;2、第二塑料座;3、金属屏蔽壳;4、第一导电线排;41、第一线端端子;42、第一折弯部;43、SMT端子;5、第二导电线排;51、第二线端端子;52、直插端子;6、第一水平本体;7、第一竖直本体;8、第二水平本体;9、第二竖直本体;10、导柱;11、定位孔;12、隔离片;13、卡勾部;14、弹片;15、凹槽;16、止退凸片;17、止退凹槽;18、铁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USBType-C连接器,包括第一塑料座1、第二塑料座2、金属屏蔽壳3、第一导电线排4和第二导电线排5,所述第一导电线排4、第二导电线排5分别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嵌设于第一塑料座1、第二塑料座2中,所述第一导电线排4、第二导电线排5各自一端与线端连接而另一端与PCB板连接;
所述第一塑料座1包括第一水平本体6和位于第一水平本体6后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一竖直本体7,所述第一导电线排4由第一线端端子41、SMT端子43和位于第一线端端子41、SMT端子43之间的第一折弯部42组成,所述第一线端端子41位于嵌设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上,所述第一折弯部42嵌设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竖直本体7内,所述SMT端子43裸露于第一竖直本体7端面;
所述第二塑料座2包括第二水平本体8和位于第二水平本体8后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二竖直本体9,所述第二导电线排5由第二线端端子51、直插端子52组成,所述第二线端端子51位于嵌设于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水平本体8上,所述直插端子52嵌设于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竖直本体9上且其端部裸露出第二竖直本体9端面;
所述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水平本体8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之间通过至少一对导柱10和定位孔11连接,第一导电线排4的第一线端端子41与第二导电线排5的第二线端端子51背对背设置,所述金属屏蔽壳3套装于第一塑料座1的水平本体6、第二塑料座2上;
所述金属屏蔽壳3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弹片14,所述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上表面设置有一对与弹片14对应的凹槽15,所述弹片14嵌入凹槽15内;所述铁壳18上设置有止退凸片16,所述金属屏蔽壳3上设置有与止退凸片16配合的止退凹槽17。
上述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水平本体8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之间设置有一隔离片12。
上述隔离片12为不锈钢片。
实施例2:一种USBType-C连接器,包括第一塑料座1、第二塑料座2、金属屏蔽壳3、第一导电线排4和第二导电线排5,所述第一导电线排4、第二导电线排5分别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嵌设于第一塑料座1、第二塑料座2中,所述第一导电线排4、第二导电线排5各自一端与线端连接而另一端与PCB板连接;
所述第一塑料座1包括第一水平本体6和位于第一水平本体6后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一竖直本体7,所述第一导电线排4由第一线端端子41、SMT端子43和位于第一线端端子41、SMT端子43之间的第一折弯部42组成,所述第一线端端子41位于嵌设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上,所述第一折弯部42嵌设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竖直本体7内,所述SMT端子43裸露于第一竖直本体7端面;
所述第二塑料座2包括第二水平本体8和位于第二水平本体8后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二竖直本体9,所述第二导电线排5由第二线端端子51、直插端子52组成,所述第二线端端子51位于嵌设于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水平本体8上,所述直插端子52嵌设于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竖直本体9上且其端部裸露出第二竖直本体9端面;
所述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水平本体8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之间通过至少一对导柱10和定位孔11连接,第一导电线排4的第一线端端子41与第二导电线排5的第二线端端子51背对背设置,所述金属屏蔽壳3套装于第一塑料座1的水平本体6、第二塑料座2上;
所述金属屏蔽壳3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弹片14,所述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上表面设置一对有与弹片14对应的凹槽15,所述弹片14嵌入凹槽15内;所述铁壳18上设置有止退凸片16,所述金属屏蔽壳3上设置有与止退凸片16配合的止退凹槽17。
上述第二塑料座2与第一塑料座1之间通过2对导柱10和定位孔11连接。
上述第二塑料座2的前端面设置有卡勾部13,此卡勾部13与所述第一水平本体6的前端面卡接。
采用上述USBType-C连接器时,其大大简化了整个USBType-C连接器的结构,简化了制程,降低了生产报废率,节约了制造成本,增加了重工的简易度;其次,其金属屏蔽壳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弹片,所述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上表面设置有与弹片对应的凹槽,所述弹片嵌入凹槽内,形成止退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USB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塑料座(1)、第二塑料座(2)、金属屏蔽壳(3)、第一导电线排(4)和第二导电线排(5)和铁壳(18),所述第一导电线排(4)、第二导电线排(5)分别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嵌设于第一塑料座(1)、第二塑料座(2)中,所述第一导电线排(4)、第二导电线排(5)各自一端与线端连接而另一端与PCB板连接;
所述第一塑料座(1)包括第一水平本体(6)和位于第一水平本体(6)后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一竖直本体(7),所述第一导电线排(4)由第一线端端子(41)、SMT端子(43)和位于第一线端端子(41)、SMT端子(43)之间的第一折弯部(42)组成,所述第一线端端子(41)位于嵌设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上,所述第一折弯部(42)嵌设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竖直本体(7)内,所述SMT端子(43)裸露于第一竖直本体(7)端面;
所述第二塑料座(2)包括第二水平本体(8)和位于第二水平本体(8)后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二竖直本体(9),所述第二导电线排(5)由第二线端端子(51)、直插端子(52)组成,所述第二线端端子(51)位于嵌设于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水平本体(8)上,所述直插端子(52)嵌设于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竖直本体(9)上且其端部裸露出第二竖直本体(9)端面;
所述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水平本体(8)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之间通过至少一对导柱(10)和定位孔(11)连接,第一导电线排(4)的第一线端端子(41)与第二导电线排(5)的第二线端端子(51)背对背设置,所述金属屏蔽壳(3)套装于第一塑料座(1)的水平本体(6)、第二塑料座(2)上;
所述金属屏蔽壳(3)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弹片(14),所述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上表面设置有一对与弹片(14)对应的凹槽(15),所述弹片(14)嵌入凹槽(15)内;所述铁壳(18)上设置有止退凸片(16),所述金属屏蔽壳(3)上设置有与止退凸片(16)配合的止退凹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料座(2)的第二水平本体(8)与第一塑料座(1)的第一水平本体(6)之间设置有一隔离片(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料座(2)与第一塑料座(1)之间通过2对导柱(10)和定位孔(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塑料座(2)的前端面设置有卡勾部(13),此卡勾部(13)与所述第一水平本体(6)的前端面卡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45372.0U CN205355368U (zh) | 2016-01-18 | 2016-01-18 | USB Type-C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45372.0U CN205355368U (zh) | 2016-01-18 | 2016-01-18 | USB Type-C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55368U true CN205355368U (zh) | 2016-06-29 |
Family
ID=5617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45372.0U Active CN205355368U (zh) | 2016-01-18 | 2016-01-18 | USB Type-C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5536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15988A (zh) * | 2016-07-27 | 2018-10-0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源适配器、移动终端及电源接口 |
US10622750B2 (en) | 2016-07-27 | 2020-04-1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and power interface |
US10630014B2 (en) | 2016-07-27 | 2020-04-2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power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wer interface |
CN111112867A (zh) * | 2020-01-15 | 2020-05-08 | 东莞市都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端铁壳及其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 |
-
2016
- 2016-01-18 CN CN201620045372.0U patent/CN20535536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15988A (zh) * | 2016-07-27 | 2018-10-0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源适配器、移动终端及电源接口 |
CN108615988B (zh) * | 2016-07-27 | 2020-01-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源适配器、移动终端及电源接口 |
US10622750B2 (en) | 2016-07-27 | 2020-04-1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and power interface |
US10630014B2 (en) | 2016-07-27 | 2020-04-2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power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wer interface |
US10630013B2 (en) | 2016-07-27 | 2020-04-2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and power interface |
US10686275B2 (en) | 2016-07-27 | 2020-06-16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power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wer interface |
CN111112867A (zh) * | 2020-01-15 | 2020-05-08 | 东莞市都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端铁壳及其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88841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390839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481193U (zh) | 一种结构改良的USB type C连接器公头 | |
CN203491416U (zh) | 通配型七针usb插座、七针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 |
CN104882696A (zh) | 一种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 | |
CN205355368U (zh) | USB Type-C连接器 | |
CN107528165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367448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967306U (zh) |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 | |
CN105206962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088648U (zh) | 双面插口的usb母座连接器 | |
CN203013984U (zh) | Usb电连接器 | |
CN206834414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2004185U (zh) | 新型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结构 | |
CN204481179U (zh) | 一种结构改良的usb a型双面插连接器公头 | |
CN205452653U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0548888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376875U (zh) | Type-C插座连接器 | |
CN205376874U (zh) | Usb3.1用type-c板端连接器 | |
CN204720610U (zh) | 一种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 | |
CN202259803U (zh) | 一种usb插头连接器及其端子结构 | |
CN205355462U (zh) | Usb板端电连接器 | |
CN103474840A (zh) | 一种能够传输12·5g信号的高速连接器公端插头 | |
CN107706655A (zh) | 大电流正反插连接器 | |
CN205452629U (zh) | 公端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