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1864U - 一种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51864U CN205351864U CN201521053152.4U CN201521053152U CN205351864U CN 205351864 U CN205351864 U CN 205351864U CN 201521053152 U CN201521053152 U CN 201521053152U CN 205351864 U CN205351864 U CN 2053518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enser
- oil eliminator
- oil separator
- described oil
-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属于制冷行业技术领域。包括卧式筒状的冷凝器壳体,所述冷凝器壳体内上部设有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在冷凝器径向截面上呈V字形结构,所述油分离器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连接,所述油分离器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连接处设有一次金属滤网,所述油分离器内中上部设有二次金属滤网,所述油分离器内中下部设有挡板,所述油分离器的V字形结构底部与出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冷凝效果好,油分效率高,冷冻油充注量少的特点,采用冷凝器内置油分离器,集成了油分离器和冷凝器的双重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螺杆式冷水(热泵)机组选用的油分离器一般为外置式,即与蒸发器、冷凝器一样平行而独立的存在,对整个冷水(热泵)机组而言,不可避免地会多占用一部分体积,因此设计出一种集成油分离器和冷凝器双重功效的装置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的螺杆式冷水(热泵)机组的现状,提出一种冷凝器。实现减小机组占地面积、减小机组高度已便于运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卧式筒状的冷凝器壳体,所述冷凝器壳体内上部设有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在冷凝器径向截面上呈V字形结构,所述油分离器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连接,所述油分离器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连接处设有一次金属滤网,所述油分离器内中上部设有二次金属滤网,所述油分离器内中下部设有挡板,所述油分离器的V字形结构底部与出油管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一次金属滤网的厚度为15~60mm。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二次金属滤网的厚度为15~80mm。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油分离器与冷凝器壳体之间设有气流流通通道。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油分离器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连接处的一次金属滤网的上方设有均气板。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油分离器外部两侧布置有冷凝管。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冷凝器底部与供液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冷凝效果好,油分效率高,冷冻油充注量少的特点,采用冷凝器内置油分离器,集成了油分离器和冷凝器的双重功效,无需在整个制冷循环系统中布置单独的油分离器,因此可以减小机组尺寸,便于运输和减小冷水机组在客户机房中的占地面积。其中,制冷剂与油混合物通过一次金属滤网,进行第一次过滤后,气体向两端流动,然后经过二次金属滤网,进行第二次过滤,冷冻油过滤后落在油分离器底部,气体由油分离器上部流出,再经过油分离器外部两侧冷凝管冷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中,1-冷凝器壳体、2-油分离器、3-均气板、4-进气管、5-一次金属滤网、6-二次金属滤网、7-挡板、8-出油管、9-流通通道、10-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卧式筒状的冷凝器壳体1,所述冷凝器壳体1内上部设有油分离器2,所述油分离器2在冷凝器径向截面上呈V字形结构,所述油分离器2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4连接,所述油分离器2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4连接处设有一次金属滤网5,所述油分离器2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4连接处的一次金属滤网5的上方设有均气板3,所述油分离器2内中上部设有二次金属滤网6,所述油分离器2内中下部设有挡板7,所述油分离器2的V字形结构底部与出油管8连接,所述油分离器2与冷凝器壳体1之间设有气流流通通道9,所述油分离器2外部两侧布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器底部与供液管10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次金属滤网5的厚度为15~60mm。所述二次金属滤网6的厚度为15~8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从螺杆压缩机排出的富含冷冻机油的高温高压冷媒气体首先进入冷凝器1正上方的进气管4,该进气口即为内置油分离器2的进口,处于V字形结构的正上方,随之进入油分离器2,在进口处设置有均气板3,经过在油分离器2中的短暂流动,富含冷冻机油的高温高压冷媒气体经过均气后到达一次金属滤网5的上部,冷媒气体中的较大颗粒直径冷冻机油附着在一次金属滤网5上,并在气流作用下向下滴落,汇聚在油分离器2的底部,接着大部分油气混合物穿过一次金属滤网5后撞击到底部挡板7上,然后在撞击力的作用下,油气混合物流向两侧,然后在压力能的作用下油气混合物通过二次金属滤网6,在重力作用下,大部分油粒被滤出落入油分离器2底部,通过出油管8流出,气体则从V字形结构上侧流通通道9流出,经过油分离器2外部两侧冷凝管冷凝成液体后从供液管10流出。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冷凝器,包括卧式筒状的冷凝器壳体(1),所述冷凝器壳体(1)内上部设有油分离器(2),所述油分离器(2)在冷凝器径向截面上呈V字形结构,所述油分离器(2)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2)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4)连接处设有均气板(3)和一次金属滤网(5),所述油分离器(2)内中上部设有二次金属滤网(6),所述油分离器(2)内中下部设有挡板(7),所述油分离器(2)的V字形结构底部与出油管(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金属滤网(5)的厚度为15~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金属滤网(6)的厚度为15~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2)与冷凝器壳体(1)之间设有气流流通通道(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2)的V字形结构顶部开口与进气管(4)连接处的一次金属滤网(5)的上方设有均气板(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2)外部两侧布置有冷凝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底部与供液管(10)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53152.4U CN205351864U (zh) | 2015-12-16 | 2015-12-16 | 一种冷凝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53152.4U CN205351864U (zh) | 2015-12-16 | 2015-12-16 | 一种冷凝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51864U true CN205351864U (zh) | 2016-06-29 |
Family
ID=56169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53152.4U Active CN205351864U (zh) | 2015-12-16 | 2015-12-16 | 一种冷凝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5186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40833A (zh) * | 2017-12-21 | 2018-04-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用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 |
CN108613444A (zh) * | 2018-02-09 | 2018-10-02 | 哈尔滨雪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分离器及其制冷系统 |
CN113280537A (zh) * | 2021-06-28 | 2021-08-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凝器和制冷设备 |
-
2015
- 2015-12-16 CN CN201521053152.4U patent/CN20535186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40833A (zh) * | 2017-12-21 | 2018-04-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用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 |
WO2019119839A1 (zh) * | 2017-12-21 | 2019-06-27 |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 空调用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 |
CN108613444A (zh) * | 2018-02-09 | 2018-10-02 | 哈尔滨雪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分离器及其制冷系统 |
CN113280537A (zh) * | 2021-06-28 | 2021-08-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凝器和制冷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29159B (zh) | 回油式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 |
CN201748724U (zh) | 气液分离器 | |
CN203024518U (zh) | 油分离器及空调室外机 | |
CN205351864U (zh) | 一种冷凝器 | |
CN201973964U (zh) |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立式蒸发器 | |
CN202149640U (zh) | 一种螺杆机组的热虹吸油冷却系统 | |
CN104197563B (zh) | 一种制冷装置 | |
CN205227950U (zh) | 一种油分离器以及包括该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 |
CN203964462U (zh) | 一种冷凝器内置油分离器的冷水热泵机组 | |
CN204084978U (zh) | 多功能分离器及空调器 | |
CN207963252U (zh) | 一种新型氨油分离器 | |
CN104034103B (zh) | 氨制冷中间冷却器 | |
CN103256761A (zh) | 离心式机组用卧式闪蒸罐 | |
CN206320968U (zh) |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 |
CN206930030U (zh) | 一种冷链并联机用立式油分离器 | |
CN202581963U (zh) | 一种回热气液分离器 | |
CN102401517A (zh) | 离心式高效油分离器 | |
CN201293501Y (zh) | 热虹吸蒸发装置 | |
CN212091528U (zh) | 铝液加工的尾气排放净化系统 | |
CN204202262U (zh) | 三级分离式高效卧式分油装置 | |
CN205980443U (zh) | 用于热泵的集成装置 | |
CN103486769B (zh) | 一种变频多联空调机组的回油装置及其油恢复方法 | |
CN202420053U (zh) | 过滤式油分离器 | |
CN104266419B (zh) | 射流式冷却油油分离器及冷却油、分离油方法 | |
CN206269439U (zh) | 制冷机组、供油系统及其油分离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