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8970U - 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 - Google Patents
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48970U CN205348970U CN201620100743.0U CN201620100743U CN205348970U CN 205348970 U CN205348970 U CN 205348970U CN 201620100743 U CN201620100743 U CN 201620100743U CN 205348970 U CN205348970 U CN 2053489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ot
- lock
- handle
- smart lock
- la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26 s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至少包括执手组件、与执手组件固定连接的离合组件、位于离合组件远离执手组件一侧的复位连接件、与复位连接件配合连接的锁体,复位连接件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槽,离合组件至少包括设有插入头的插入件、以及驱动插入头伸入其中一个插槽的驱动装置,插槽的长度比插入头的宽度大。两个插槽对称设置,在现场安装门锁时,根据门锁的安装方向需求,通过调整执手组件的安装位置、插入件的初始状态使门锁左右方向能够直接调换,无需整体拆卸后换向再装配,因此安装方便,也无需配备两把智能锁,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锁行业中离合的应用主要分为三类:前置离合(即离合位于前面板内)、中置离合(即离合位于锁体内)、后置离合(即离合位于后面板内),但由于前置离合既能满足前把手游离与上提反锁,又能与传统的机械锁体无缝配合,保留了传统机械锁体稳定、安全的特性,为升级智能锁带来极大的方便与安全,因此相比中置离合和后置离合得到更广泛地应用。目前市面上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在出厂时就确定了开门方向,门锁左右方向不能直接调换,存在现场对把手的左右换向困难的问题,一般需要整体拆卸后换向再装配来实现,因此不利于安装;或者厂家需要对左开门或右开门生产两套不同的智能锁,大大增加了智能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门锁左右方向能够直接调换,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至少包括执手组件、与执手组件固定连接的离合组件、位于离合组件远离执手组件一侧的复位连接件、与复位连接件配合连接的锁体,复位连接件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槽,离合组件至少包括设有与插槽一一对应的插入头的插入件、以及驱动插入头伸入对应的插槽的驱动装置,插槽的长度比插入头的宽度大,执手组件、复位连接件和锁体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插入头的连线与该直线垂直布置。
当处于锁门状态时,驱动装置驱动插入件插入其中一个插槽内,并与插槽的一侧相抵,由于插入头的宽度比插槽的长度小,插入头与插槽的另一侧存在间距,执手组件带动插入头向与插槽存在间距的一侧进行正向旋转时,执手组件处于游离状态,不能带动锁体开门;当执手组件带动插入头向与插槽相抵的一侧旋转时,插入头带动复位连接件进行逆向旋转,锁体实现反锁,因此保证门锁的安全。当智能锁接收到正确的开门指令时,驱动装置驱动插入件伸出原先的插槽并插入另外一个插槽内,执手组件带动插入头进行正向旋转时,插入头带动复位连接件正向旋转,从而带动锁体开门。由于两个插槽对称设置,上述运动过程是完全的对称过程,在现场安装门锁时,根据门锁的安装方向需求,通过调整执手组件的安装位置、插入件的初始状态使门锁左右方向能够直接调换,无需整体拆卸后换向再装配,因此安装方便,也无需配备两把智能锁,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驱动装置至少包括电机、与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的蜗杆、两端分别与蜗杆和插入件连接的第一弹簧。蜗杆通过电机转动轴的不同转动方向,带动第一弹簧实现压缩或伸长来驱动插入件伸入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内,驱动方式简单灵活,能耗低,且结构简单,减少结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是,插入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插入件还包括两侧分别与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连接的插销连接件,第一弹簧远离蜗杆的一端与插销连接件连接。第一弹簧带动插销连接件左右摆动,插销连接件带动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同时运动,使第一插销伸入其中一个插槽的同时第二插槽伸出另外一个插槽,或者使第一插销伸出其中一个插槽的同时第二插槽伸入另外一个插槽,使插入件只伸入其中一个插槽,结构简单,换向控制方便。
进一步的是,离合组件还包括设有容纳腔的壳体,插入件和驱动装置均置于容纳腔内,壳体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销和其中一个插槽相对设置,第二通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插销和另外一个插槽相对设置。将插入件和驱动装置置于壳体内,使离合组件整体外形更美观,使智能锁的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
进一步的是,插销连接件面向容纳腔的一侧设有滑块,容纳腔的内壁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使第一弹簧驱动插销连接件左右摆动时,滑块沿着滑槽滑动,对插销连接件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使插销连接件的移动更平稳。
进一步的是,执手组件至少包括把手、与把手固定连接的执手头、依次套接于执手头上的轴承、复位弹簧和复位片,复位片与离合组件可拆卸连接。执手组件通过把手转动执手头,并通过执手头同时带动离合组件转动,并通过复位弹簧和复位片的作用,控制把手的旋转角度,并利于执手头的复位,操作简单灵活,且离合组件置于执手头上,利于减少结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是,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还包括轴套,轴套的两端分别与复位连接件与锁体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是,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还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指令接收器,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指令接收器接收开门指令,并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将接收的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进行对比判断,从而控制驱动装置的工作,使智能锁更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是,指令接收器为指纹识别器、声音识别器或读卡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处于锁门状态时,驱动装置驱动插入件插入其中一个插槽内,并与插槽的一侧相抵,由于插入头的宽度比插槽的长度小,插入头与插槽的另一侧存在间距,执手组件带动插入头向与插槽存在间距的一侧进行正向旋转时,执手组件处于游离状态,不能带动锁体开门;当执手组件带动插入头向与插槽相抵的一侧旋转时,插入头带动复位连接件进行逆向旋转,锁体实现反锁,因此保证门锁的安全。当智能锁接收到正确的开门指令时,驱动装置驱动插入件伸出原先的插槽并插入另外一个插槽内,执手组件带动插入头进行正向旋转时,插入头带动复位连接件正向旋转,从而带动锁体开门。由于两个插槽对称设置,上述运动过程是完全的对称过程,在现场安装门锁时,根据门锁的安装方向需求,通过调整执手组件的安装位置、插入件的初始状态使门锁左右方向能够直接调换,无需整体拆卸后换向再装配,因此安装方便,也无需配备两把智能锁,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组件、复位连接件和复位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组件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组件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执手组件,110.执手头,120.轴承,130.复位弹簧,140.复位片,150.执手装饰封片,160.执手管,170.执手内套,180.执手固定螺丝,20.离合组件,211.插入头,2111.第一插销,2112.第二插销,212.插销连接件,2121.滑块,220.壳体,221.容纳腔,222.第一通孔,223.第二通孔,224.滑槽,230.驱动装置,231.电机,232.蜗杆,233.第一弹簧,30.复位连接件,310.插槽,40.轴套,50.第一卡簧,60.限位盖板,70.螺母,80.止动垫片,90.第二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至少包括执手组件10、与执手组件10固定连接的离合组件20、位于离合组件20远离执手组件10一侧的复位连接件30、与复位连接件30配合连接的锁体(附图未标识),复位连接件30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槽310,离合组件20至少包括设有与插槽310一一对应的插入头211的插入件、以及驱动插入头211伸入对应的插槽310的驱动装置230,插槽310的长度比插入头211的宽度大,执手组件10、复位连接件30和锁体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插入头211的连线与该直线垂直布置。
如图2和图4所示,当处于锁门状态时,驱动装置230驱动插入件插入其中一个插槽310内,并与插槽310的一侧相抵,由于插入头211的宽度比插槽310的长度小,插入头211与插槽310的另一侧存在间距,执手组件10带动插入头211进行顺时针旋转时,执手组件10处于游离状态,不能带动锁体开门;当执手组件10带动插入头211逆时针旋转时,插入头211带动复位连接件30进行逆时针旋转,锁体实现反锁,因此保证门锁的安全。当智能锁接收到正确的开门指令时,如图2和图5所示,驱动装置230驱动插入件伸出原先的插槽310并插入另外一个插槽310内,执手组件10带动插入头211进行顺时针旋转时,插入头211带动复位连接件30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锁体开门。由于两个插槽310对称设置,上述运动过程是完全的对称过程,在现场安装门锁时,根据门锁的安装方向需求,通过调整执手组件10的安装位置、插入件的初始状态使门锁左右方向能够直接调换,无需整体拆卸后换向再装配,因此安装方便,也无需配备两把智能锁,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执手组件10位于图2的前方右置,关门时插入件向右伸出,执手组件10顺时针下压则处于游离状态,上提则反锁,开门时插入件向左伸出,执手组件10顺时针下压则开门;执手组件1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位于图2的前方左置,关门时插入件向左伸出,执手组件10、复位连接件30和锁体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插入头211的连线与该直线垂直布置,通过简单调整执手组件10的安装位置、插入件的初始状态使门锁左右方向能够直接调换。
如图1和图2所示,执手组件10至少包括把手(附图未标识)、与把手固定连接的执手头110、依次套接于执手头110上的轴承120、复位弹簧130和复位片140,复位片140与离合组件20可拆卸连接。执手组件10通过把手转动执手头110,并通过执手头110同时带动离合组件20转动,并通过复位弹簧130和复位片140的作用,控制把手的旋转角度,并利于执手头110的复位,操作简单灵活,且离合组件20置于执手头110上,利于减少结构占用空间。
如图3至图5所示,驱动装置230至少包括电机231、与电机231的转动轴连接的蜗杆232、两端分别与蜗杆232和插销连接件212连接的第一弹簧233。通过控制电机231输入电流的方向,来控制转动轴的转动方向,蜗杆232通过转动轴的不同转动方向,带动第一弹簧233实现压缩或伸长来驱动插入件伸入第一插槽310或第二插槽310内,驱动方式简单灵活,能耗低,且结构简单,减少结构占用空间。
如图3至图5所示,插入头2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插销2111和第二插销2112,插入件还包括两侧分别与第一插销2111和第二插销2112连接的插销连接件212,第一弹簧233远离蜗杆232的一端与插销连接件212连接。插销连接件212带动第一插销2111和第二插销2112同时运动,使第一插销2111伸入其中一个插槽310的同时第二插槽310伸出另外一个插槽310,或者使第一插销2111伸出其中一个插槽310的同时第二插槽310伸入另外一个插槽310,使插入件只伸入其中一个插槽310,结构简单,换向控制方便。插入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两端设有插入头211的杆体,第一弹簧233直接与该杆体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离合组件20还包括设有容纳腔221的壳体220,插入件和驱动装置230均置于容纳腔221内,壳体220设有与容纳腔221连通的第一通孔222和第二通孔223,第一通孔2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销2111和其中一个插槽310相对设置,第二通孔22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插销2112和另外一个插槽310相对设置,第一插销2111和第二插销2112的连线与壳体220的中轴线垂直。将插入件和驱动装置230置于壳体220内,使离合组件20整体外形更美观,使智能锁的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驱动装置23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布置在其他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插销连接件212面向容纳腔221的一侧设有滑块2121,容纳腔221的内壁设有与滑块2121配合的滑槽224。使第一弹簧233驱动插销连接件212左右摆动时,滑块2121沿着滑槽224滑动,对插销连接件212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使插销连接件212的移动更平稳。
智能锁还包括控制器(附图未标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指令接收器(附图未标识),控制器与驱动装置230电性连接。指令接收器接收开门指令,并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将接收的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进行对比判断,从而控制驱动装置230的工作,使智能锁更安全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指令接收器为读卡器,指令接收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指纹识别器、声音识别器等其他形式。
如图1所示,智能锁还包括轴套40、第一卡簧50、限位盖板60、螺母70、止动垫片80、第二卡簧90,执手组件10还包括执手装饰封片150、执手管160、执手内套170、执手固定螺丝180。安装时,先将轴承120与前面板紧压装配,加入第二卡簧90以防止暴力向外拉导致轴承120松脱;再依次将执手头110从下方插入轴承120内圈、上好复位弹簧130、卡入复位片140、止动垫片80并用螺母70拧紧,翻上止动垫片80防止螺母70松脱;然后将离合组件20与复位片140装配后用螺丝拧紧;将轴套40与复位连接件30装配并用第一卡簧50固定,然后盖于离合组件20上方,最后放入石墨垫片与限位盖板60并用螺丝固定好;最后将带有执手装饰封片150、执手内套170、执手管160的把手安装到执手头110上并用执手固定螺丝180收紧固定好。如图1所示,执手管160、执手内套170、执手头110、轴承120、第二卡簧90、复位弹簧130、复位片140、止动垫片80、离合组件20的壳体220、复位连接件30、轴套40、第一卡簧50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智能锁在运动过程中,各个部件均绕着该直线转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执手组件、与所述执手组件固定连接的离合组件、位于所述离合组件远离所述执手组件一侧的复位连接件、与所述复位连接件配合连接的锁体,所述复位连接件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槽,所述离合组件至少包括设有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的插入头的插入件、以及驱动所述插入头伸入对应的所述插槽的驱动装置,所述插槽的长度比所述插入头的宽度大,所述执手组件、所述复位连接件和所述锁体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插入头的连线与该直线垂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至少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的蜗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蜗杆和所述插入件连接的第一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所述插入件还包括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连接的插销连接件,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插销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还包括设有容纳腔的壳体,所述插入件和所述驱动装置均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插销和其中一个所述插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插销和另外一个所述插槽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连接件面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组件至少包括把手、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的执手头、依次套接于所述执手头上的轴承、复位弹簧和复位片,所述复位片与所述离合组件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连接件与所述锁体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指令接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接收器为指纹识别器、声音识别器或读卡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00743.0U CN205348970U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00743.0U CN205348970U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48970U true CN205348970U (zh) | 2016-06-29 |
Family
ID=56182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0074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48970U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4897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64469A (zh) * | 2016-01-29 | 2016-04-06 | 广东力维智能锁业有限公司 | 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 |
-
2016
- 2016-01-29 CN CN201620100743.0U patent/CN20534897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64469A (zh) * | 2016-01-29 | 2016-04-06 | 广东力维智能锁业有限公司 | 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039700A1 (en) | Motorized/manual clutch of curtain track | |
CN215212789U (zh) | 一种智能锁具 | |
CN205348970U (zh) | 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 | |
CN105464469A (zh) | 具有前置离合的智能锁 | |
CN207934643U (zh) | 一种新型指纹挂锁 | |
CN115241593B (zh) | 一种便于更换的无人机电池仓 | |
CN212897977U (zh) | 一种带信号线的锁头及智能锁 | |
CN214532402U (zh) | 自动转向微型锁 | |
CN213305822U (zh) | 一种可智能控制的调光开关 | |
CN108625673A (zh) | 一种快速安装的锁芯构造 | |
CN210195463U (zh) | 电子锁前板 | |
CN109018156B (zh) | 便于控制的隐藏式驻车控制机构 | |
CN209202733U (zh) | 窗帘控制器安装结构及窗帘系统 | |
CN209799599U (zh) | 一种同轴双向智能锁离合机构 | |
CN201661140U (zh) | 智能电控锁 | |
CN218265462U (zh) | 一种门把手离合装置 | |
CN219492000U (zh) | 一种智能保密柜的应急解锁装置及柜门 | |
CN220705399U (zh) | 一种具有防盗结构的门锁 | |
CN211818652U (zh) | 智能指纹防盗锁把手 | |
CN213627043U (zh) | 面板结构及智能锁 | |
CN218815787U (zh) | 智能机柜锁 | |
CN109356452A (zh) | 一种可左右换向的面板离合机构 | |
CN215056151U (zh) | 一种离合机械锁 | |
CN219592460U (zh) | 一种楼宇可视对讲装置 | |
CN213927857U (zh) | 一种智能锁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0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2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